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体会

2020-01-08 19:43柴雅娜范昊哲
护理与康复 2020年4期
关键词:污染区隔离病房病房

方 园,柴雅娜,周 红,彭 伟,陈 岚,范昊哲

金华市中心医院,浙江金华 321000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出现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因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使其成为我国近年来感染人数最多,感染面积最广的新发呼吸道传染性疾病。2020年2月8日将其名称定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称为“COVID-19”[1]。2020年1月23日,浙江省启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一级响应,实施最严格的排查和最果断的隔离观察、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公众聚集活动。医疗机构作为传染病的高发场所、发现和救治传染病的前沿阵地、预防控制的第一现场和中坚力量,对传染病防控工作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2]。突发传染病出现时,管理体系的快速反应及应对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患者安危的重要问题,也是医院管理效率的体现。金华市中心医院作为金华市突发传染病的定点收治医院,从1月22日收治第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以来,截至2020年2月8日已收治18例患者,总结既往和现有的传染病防控经验,得出一套有效的应急管理、消毒隔离体系,现报告如下。

1 方法

1.1 制定医院感染防控体系

1.1.1医院布局建设

1.1.1.1 医院人员进出口布局

医院积极响应浙江省启动一级预警,实施最严格的排查,统一进出口,车辆统一由西门驶入,东门驶出,所有步行人员由正门北门进出,关闭其余一切进出口。每幢楼层只开放单个出入口,在医院必经通路及入口设置专人进行逐一排查,测量体温,询问有无咳嗽、发热及武汉接触史等,做好登记。

1.1.1.2 发热门诊的分区规划

发热门诊是医院在防控急性传染病期间设立的专门用于排查隔离的机构,医院原发热门诊符合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划分明确、布局合理。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将发热门诊单独一幢用于患者的排查及隔离治疗。第一层设立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候诊区、诊室及治疗室等;第二层至第四层为疑似患者隔离及治疗区域;第五层为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隔离及治疗区域。

1.1.1.3 隔离病房的设置

建立健全隔离病房的规章制度,病房实行封闭式管理,病房入口设有门禁,病房里设置双通道及双走廊,患者通道及工作人员通道,供患者行走的外走廊和供医护人员行走的内走廊。严格区分病房污染区、半污染区(二次缓冲)和清洁区。在缓冲区及污染区墙上贴有医护人员脱防护用品、污染物品的处理流程,门上贴有醒目的路线标识,防止人员逆流,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做到有序管理。缓冲间内备有洗手池、洗手液、免洗手消毒液、乙醇棉片。每个隔离病房均设有独立的卫生间,内有淋浴间、洗手池;病房内有电话、传呼系统、可视系统、心电监护仪、体温计、听诊器、手电筒、止血带、负压吸引等物品。

1.1.1.4 医护人员的隔离防护

隔离病房医护人员有独立的生活区,由1名护士长负责人员管理工作,建立生活区管理制度,合理安排生活区的清洁、消毒及监测。所有在隔离区工作的医护人员、保洁人员在工作期间和医学观察期间禁止回家,统一安排住宿,宿舍安排在相对独立的楼层,避免与其他人员接触。每次下班沐浴后方可进入生活区。每日检测体温两次并及时上报。加强医护人员的营养,营养科设计每日食谱,由食堂工作人员每日定时配送,中餐、晚餐配送中药鸡汤,鸡汤内加入高山金线莲、炙黄芪、党参、防风、枸杞子、红枣、生姜等多味中药,增强医护人员免疫力。

1.1.2医院护理人员梯队建设

医院有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传染病应急梯队,定时演练,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院快速组建第一、第二应急梯队,第一梯队由急诊科、ICU、感染科、呼吸科、神经内外科等科室人员组成,承担隔离病房护理工作。应急护理梯队人员由工作5年以上,熟练掌握危重患者抢救技能,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健康状况良好,未婚或家庭负担较轻的护士组成。进入隔离病区工作前需通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及防控知识的学习及考核。为保证医护人员精力,减少感染机会,护士长进行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排班,隔离污染区护理人员实行四班制,每6 h轮换,半污染区实行值班制,每2周进行一次梯队更换。

1.2 消毒隔离制度

1.2.1医护人员的防控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的通知》[3]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4]规定,发热门诊实行二级预防,隔离病区医护人员需做好三级防护,穿戴好一次性帽子、N95口罩、一次性橡胶手套、一次性鞋套、雨靴、防护鞋套、防护服、护目镜、一次性面屏,进污染区前、出污染区在缓冲区时由医院感染控制科人员督导医护防护用品的穿脱,在污染区脱第一层防护用品时由第二人如接班者监督,确保无污染。

1.2.2患者的防控

设置专门发热门诊通道及路线指引,与医院其他通道不存在交叉感染。发热患者就诊时佩戴外科口罩,直接分流至发热门诊,如有疑似患者安排在发热门诊第二至四层,单间隔离。确诊患者安排在第五层隔离治疗,单间隔离,不串门。普通型患者室内佩戴外科口罩,指导咳嗽礼仪,危重型有气管插管患者需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减少气溶胶的产生。患者在隔离观察期间,禁止家属陪护及探视。确诊患者及疑似患者尽量床边检查,定仪器、定检查人员,如需外出行CT检查时,固定机房,专人陪护,检查前提前通知检查科室、保安,疏散不必要人员,制定专门路线,检查结束后总务处负责沿途接触区域环境消毒。

1.2.3隔离病房的消毒隔离

隔离病房内紫外线每班消毒1 h,注意保护患者皮肤黏膜;工作区域及患者活动区域用1 000 mg/L含氯消毒剂拖地,1 000 mg/L含氯消毒剂空气喷洒消毒,每班2次,每次1 h。用1 0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高频率接触的物品表面如门把手、床单位等,每天2次。轻症患者病房内每班进行空气消毒机消毒病房,每次1 h,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病房内每日空气消毒机循环消毒。地上如有血液、痰液、呕吐物等污染物,先用吸湿材料如纸巾去除可见的污染,然后用5 000 mg/L含氯消毒剂浸泡后的一次性抹布覆盖30 min后再擦拭消毒。

1.2.4隔离病房的终末消毒

患者出院或转院后对病房进行及时、有效的彻底消毒。消毒时关闭门窗,用紫外线消毒1 h,患者使用过的床单元物品(除病床、床头柜外),包括枕头、棉胎、床单、被套以及患者所有不带走的个人物品都必须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分别扎紧,做好标识,放污物梯口指定位置的黄色标识线内,待专人运输至指定地点高温焚烧处置。所有物品表面、地面均使用2 000 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再采用3%过氧化氢熏蒸1 h。

1.3 出院宣教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提出:患者经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3 d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 d)、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吸收好转,遵医嘱予出院[4]。出院时指导患者继续居家隔离2周,出院后第2周、第4周到医院随访、复诊。告知患者在家保持心身愉悦,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搭配膳食营养,做好自身防护,避免去人群聚集且空间拥挤密闭的地方,外出时佩戴口罩,正确实施咳嗽礼仪。

2 结果

截至2020年2月8日金华市中心医院隔离病房共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8例,其中1例危重症患者转至浙一医院之江院区救治,治愈出院9例,8例患者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无死亡患者,无医院感染发生。医护人员零感染。

3 体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形势十分严峻,因其具有人传人的特性,给卫生防控工作带来巨大挑战。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源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气溶胶传播。该院从患者进入医院就在医院入口进行初步排查,测量体温,询问有无武汉接触史,发热患者直接分流到发热门诊,发现疑似患者立即上报并隔离,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及早治疗”。消毒隔离是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消毒隔离工作,使其更具有效性,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为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避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可从制定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和消毒隔离制度、出院宣教等方面着手。但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尚无对症的特效药及疫苗,各方面研究仍在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中,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也应根据最新的研究防控指南文件实时改进工作流程,完善防控措施。

猜你喜欢
污染区隔离病房病房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广州两名隔离病房高考生双双上线
医院负压隔离病房新型冠状病毒防控通风空调设计要点*
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内医务人员应激(压力)反应与心理韧性现状及相关性研究
浅谈传染病医院给排水设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区通风空调方案
仁心仁术 大爱无疆
郑州市不同污染区主要绿化树种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研究
病房
污染区环境质量监测的报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