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隐愁”与现实“解忧”
——区域文化传承视野下环砂目连戏的生存现状与未来愿景

2020-01-08 08:36杨泽宇王星勇
文化与传播 2019年5期
关键词:目连徽州文化

杨泽宇 王星勇

一、问题的提出

目连戏是中国现存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发源于古徽州,在南北各地广为流传。①袁生:《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徽州目连戏》,《地方文化研究》,2014年第5期。该戏主要讲述傅相行善而升入天堂,其妻刘青提亵渎神灵,被打入地狱,其子傅罗卜(即目连,佛弟子)孝母情真,入狱救母的故事。目连救母的故事最早载于佛家经典。到了明代,祁门清溪人郑之珍为借戏曲宣扬佛理,劝人为善,以正社会之风气,在这些杂剧、变文、传说的基础上于 1579年撰写《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3卷100出。目连戏以一出戏成为一个剧种,在世界戏剧史上绝无仅有。剧中吸取许多民间传说,不仅对其他剧种产生较大影响,而且对于戏曲、小说、宗教及民俗等诸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②盛霞、陈昌文:《徽州目连戏唱腔音乐程式简况分析》,《铜陵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因而被相关学者形象的誉为“戏曲界大熊猫”和“戏曲界活化石”。

祁门县历口镇彭龙乡环砂村是学术界公认的目连戏发源地,在祁门县民间传说中称目连戏是“出在环砂,写在清溪,打在栗木”,意思是说目连戏是以环砂村为原型,由清溪人郑之珍编写,经栗木戏班演出而流传开的,③陈琪:《祁门县环砂村最后一次目连戏演出过程概述》,《徽学》(辑刊),2000年,第258-268页。至今环砂村附近许多地名仍与《目连救母》戏文中地名相符。2006年,徽州目连戏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引起学界关注,形成以王凯《仪式与治疗:一种戏剧样式的新思考——徽州目连戏的个案分析》,李志强《安徽徽州目连戏生态研究》,袁生《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徽州目连戏》,盛霞、施文楠、陈昌文《徽州目连戏音乐的文化视野》和胡亮《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徽州目连戏考察所引发的思考》等为代表的学术成果。然而,环砂作为徽州目连戏的发源地,环砂目连戏却因受历史和现实种种因素的限制,在目连戏家族中并未受到足够重视,仅有张军占《环砂目连戏的当代价值与发展路径》一文专门探讨该地目连戏的保护问题。

近年来,环砂目连戏逐渐衰落,濒临灭绝,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抢救、恢复和保护,该剧种数十年以后将不复存在。笔者在查阅相关资料和其他关于徽州目连戏的文章的基础上,通过访谈村民和徽州目连戏传承人方文俊先生,对该地目连戏的历史起源、发展现状以及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本文以区域文化传承与保护为视角,对环砂目连戏的恢复、延续和发展提出因地、因时、因势的合理化措施和建议,以期为其在困顿中的传承尽一份探索之力与人文关怀。

二、环砂村目连戏的基本情况

(一) 环砂村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

环砂村入口桥头立有一座大石,上面雕刻“目连故里环砂”六个大字。走进环砂村,村口左处是一片古树群,这里有国家一类保护植物、有银杏(白果)、红豆杉,还有黄连木、榆树、樟树等珍稀树种。古树下的这段河湾就是“放生池”,河水清澈见底,泛出幽幽绿光。河边有雍正九年所立“放生池”碑为证。此外,村中还有“永禁碑”“八卦井”等多处景点,每一处景点都有自己特殊的来历,体现出环砂村深厚的文化底蕴。

环砂宗祠“叙伦堂”是村中的一座古祠,供奉傅姓和程姓两姓祖宗,故这座祠堂又称“两姓祠”,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在古祠两侧的墙壁上挂着很多木牌,上面叙述了主人公傅罗卜(目连)入狱救母的感人故事。祠堂四周有很多木头雕饰,每一处雕饰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气息。现在叙伦堂已作为目连文化馆对外开放,经常邀请其他目连戏剧团在此演出。

(二)环砂村目连戏的演出情况

根据方文俊老人的口述和环砂村程必郊老人保存的目连戏文书资料以及《安徽省目连戏资料集》的记载,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 该村最后一次打目连,安排周密,规模很大。2009年9月25日,为迎国庆环砂村目连戏剧团恢复演出,这次演出是继1933年最后一次打目连的首场演出(演出的录像光盘收藏在祁门县历口镇纪委书记章四海先生家中)。①张军占:《环砂目连戏的当代价值与发展路径》,《人文天下》,2018年第3期。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排演,在全体演员齐心努力下,当日上午,新组建的环砂村目连戏剧团的演出在叙伦堂内隆重举行。该次演出剧目全部根据方文俊老人所编剧目进行。首场演出的剧目有三场,第一场:元旦上寿;第二场:斋僧斋道;第三场:三官奏事。开场时,进行精彩的“跑五猖”表演。该次演出共八场,每一场又有很多场次,每一场次演出时间最长为一个半小时,最短也有45分钟,这次演出共打5天5夜,而且没有将目连戏全部剧目打完。根据传承人方文俊老人讲述,打完目连共需要8天8夜。这次恢复性演出在演职员方面,参演人员共25人左右,包括4名女性演员,工作人员6人,打杂、开彩等内务由方文俊老人负责。参演人员以年轻艺人为主,大多为2005年以后学习者,方文俊老人为这次目连演出的总导演。环砂剧团恢复演出之后,至今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演出,只是偶尔为一些外地游客演出,而且每次演出的时间不会超过20分钟。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期间,环砂村目连戏剧团受邀赴上海演出,由于剧团中一位艺人因交通事故未能去成,错失向海内外传播的良机。

(三)环砂村目连戏的演职人员

1.老演员情况(50周岁以上)

根据传承人方文俊老人讲述,该村老演员已经不多,只剩下3至4名,占总演员数量的30%,均为男演员,年龄都在60岁上下;而方文俊现年71岁,是年龄最大的一位。在老演员中有2位患有高血压等病症。

2.年轻演员情况(30—50岁)

该村目连剧团大部分为年轻演员,有13至15人,年龄都在40岁上下,包括4名女性演员,大部分年轻演员常年外出务工。

3.职员数量

在职员中,乐队有4人,年龄均为40岁左右,大部分为新手。内务人员很少,开彩、打杂、化妆、摆放道具、分配衣物等均由方文俊老人负责。

4.演职人员数量比较

和1933年相比,新老演员数量、内务人员数量、演出的内容和时长均大幅度下降。(见表1-1)

表1-1 环砂目连戏演职人员数量对比表

5.环砂目连戏剧团主要演职人员

(四)文献资料(主要为剧本)的保存情况

剧本等文献资料是目连戏演出的重要依据。调查显示,《目连戏》就是《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也叫《目连劝善记》①何芳、汪承洋、王汉义、刘璇:《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马山目连戏现状调查》,《黄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是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公元1579 年 )祁门清溪剧作家郑之珍撰写的,原创本藏于安徽省博物馆。2002年,祁门县马山目连戏剧团叶有炽老人将明代木刻本捐赠给祁门县博物馆保管(祁门县博物馆已给其复印件保存),其他目连戏剧本基本保存完好。现在环砂目连戏剧团剧本基本齐全,环砂目连戏102场演出剧本由方文俊老人编写,前后花六个月时间。方文俊老人说,在祁门县历溪等地目连戏剧团在打目连时上下文没有衔接,很紊乱,而且出现很多错误,游客看不懂。他在零散的老目连戏剧本上进行改编,系统地描述整出目连戏的经过,使环砂目连戏演出内容清晰明了。该剧本现全部存放在家中。县政府、县文化馆以及县档案局的工作人员曾多次登门拜访,希望方文俊老人能捐献剧本,但由于该剧本对他仍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所以暂时没有捐出。

(五) 服装道具的保存情况

据方文俊老人,演出戏服、道具、化妆粉末均由其本人前往安徽省安庆市购买,戏服10多件,帽饰10多顶,锣鼓等乐器5件,现保存完好;道具数量缺乏,不齐全,有些已经破损,但大部分保存完好。

三、环砂目连戏生存现状的原因分析

通过考察环砂目连戏剧团,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对环砂村当地普通村民、村干部、部分男女演员和方文俊老人的采访和个别交谈,我们对环砂目连戏的现状有了比较客观深入的了解。调查发现,该村目连戏走向衰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文革时期以样板戏为主,目连戏演员无法进行目连戏演出,从而抑制了目连戏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叙伦祠堂的一些奇特雕饰、建筑、刻碑以及目连戏演出舞台也在文革时期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如今仍能看到文革时期破坏的痕迹,影响了目连戏的传承和发展。

(二)政府忽视,资金缺乏

目连戏演出耗费资金较多,包括演员服装、开彩化妆用品、演出道具以及演出费用,①柳林:《徽州目连戏调查及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但是政府对环砂目连戏的发展重视不够,行政拨款较少,大多演出费用为社会赞助;然而,随着该地目连戏的逐渐衰落,社会赞助等也逐渐减少,同时该地在主动吸纳社会性资金、拓展资金来源方面意识不强。从与传承人方文俊老人的访谈中获知,2009年为迎国庆打目连,筹集社会性资金等8万元,而政府只拨出3万元用于购买服装道具以及演员的演出报酬,而剩余5万却被政府挪作他用。目连戏演出费每场800元,每名演员所得的劳务报酬只有50元,方文俊老人批评政府工作人员没有思想觉悟。由于打目连演出报酬甚少,难以维持生计,年轻艺人不愿学,不愿打,都外出务工养家糊口,老艺人无可奈何。

(三)演艺人员数量下降

从与传承人方文俊老人的访谈中获知,该剧团大部分为年轻演员,但他们常年在外务工,只有春节期间可以同老艺人们一起打目连,因此演出的数量和质量不高。年轻演员在目连戏的传承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年轻演员数量下降不利于目连戏的长久发展。老演员由于年龄和身体因素登台演出的次数逐渐减少,但他表示,他一直非常热爱目连戏,喜欢打目连,他会将目连传承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四)新老艺人矛盾重重

该地目连戏剧团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两代艺人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矛盾重重。这个问题在其他剧团中同样存在。由于经济利益、思维角度的不同,新老艺人之间存在分歧。目前的状况是,年轻艺人不直接向老艺人学艺,老艺人也不主动教唱,只是在演出之前临时学习,年轻演员得不到系统的传授,演出后基本上就会忘记。在目连戏演出中,新老艺人无法达成一致,老艺人为目连戏传承着想,新艺人为经济利益考虑。这对传承目连戏的传统唱腔和表演技法带来极大的困难。

(五)传播方式陈旧

该村历史悠久,宗族文化氛围浓厚,传统的传承方式是“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即只传给同族人不传外人,只传给男性后代不传给女性后代,这种传承方式在徽州其它目连戏剧团同样存在,包括祁门马山剧团、栗木剧团等。近年来,由于目连戏濒临灭绝,外人和女性亦可学习目连戏,在传承上有了些进步。在传播方式上,主要依靠“集中学习,口耳相传”。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比较便捷,奏效快,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其一,大量年轻艺人外出务工缺乏学艺的时间机会,只有少数年轻艺人留在家中务农,而且大部分时间从事农活,没有闲暇时间学艺,而且主动性不足。其二,“口耳相传”转瞬即逝,年轻艺人虽然能临时学习并且登台演出,但很难掌握表演的精髓。

(六)目连戏自身难学难懂

目连戏不像黄梅戏那样唱腔淳朴流畅,明快抒情,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目连戏本身难学难懂,限制了目连戏的发展。目连戏唱腔独特,内容涉及人、神、鬼三界,在表演过程中还有诸如跑五猖、赶大神等多种仪式,①刘博雍:《祁门目连戏宗教世俗化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有时还穿插多种杂技表演,和安徽贵池傩戏有相似之处。目连戏用祁门当地方言演唱,而徽州方言素有“十里不同音”之说,游客难以听懂目连戏演唱台词。正因为此,年轻艺人逐渐失去学习目连戏的兴趣。

四、环砂目连戏的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文化产业管理是指依托各地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和市场运作,提供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形态。②丁智才:《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14年第6期。目连戏作为地方性特色文化资源,呈现出符合当地风土人情的文化内涵,凸显了质朴善良的社情民风。因此对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则应当立足于特色文化产业视角下,提出科学合理的方案,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得到传承,在此基础上,发展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打造特色文化城镇和乡村,培育目连戏文化品牌,提升地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一)加大政府对目连戏的重视

环砂目连戏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方面对环砂目连戏剧团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鼓励剧团加强自身建设,组织相关人员对目连戏的档案、文献资料进行合理梳理和保管。另一方面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教育,加大对目连戏的重视,做好宣传工作,加大对目连戏的投资,结合各种文娱活动积极组织目连戏商业演出,吸取社会资金,打好目连戏文化牌子。与此同时,政府应当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文化政策,充分利用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挖掘和阐发目连戏优秀的时代价值,合理规划,并结合黄山市其他特色文化资源,引导实施一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突出地域性文化特色,建设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有示范效应的特色文化产业带。

(二)拓展资金来源,提高演员报酬

目连戏的恢复和发展必须解决“资金来源”和“演员报酬”这一瓶颈问题。

其一,保护好环砂目连戏演出舞台,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争取资金,促进目连戏发展。以黄山、牯牛降旅游为依托,着力打造“游目连故里,品农家生活”生态休闲旅游品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旅游,环砂村内有很多旅游景点,游客们可以吃农家饭、品农家茶、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呼吸农村新鲜空气,看目连戏演出,远离尘嚣,感受环砂秀丽自然风光和古朴的徽州文化气息。

其二,拓展资金来源的同时不断提高演员的报酬,使得演员的生存和发展得到解决。演员能从目连演出中获得丰厚报酬,便会专心投入到目连戏的学习和演出当中,这样目连戏就会得到传承并不断发展。

这样,以乡村旅游经济收入带动目连戏的演出和发展,同时又能以目连戏的社会效应和品牌效应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③胡亮:《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徽州目连戏考察所引发的思考》,《中国戏剧》,2009年第7期。建设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打造特色文化乡村,使目连戏永久地传承下去。

(三)提升目连戏的文化内涵

一方面对目连戏唱腔做适当的处理,做到淳朴流畅,另一方面对目连戏不断创新,尤其是在内容和形式上面,与时俱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目连文化,发扬目连戏从善崇德的优秀文化内涵。如果目连戏能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人们喜欢看,愿意学,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大家听得懂,听得有意思,听得有感触,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目连戏就会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就会得到广泛的重视。

(四)邀请专家进行调查研究

环砂目连戏的推陈出新需要借鉴专家学者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该地目连戏研究具有代表性的专家是陈琪先生,他是教育部社科重点科研基地安徽大学徽学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馆长,其代表性的研究论文是《祁门县环砂村最后一次目连演出概述》。另外,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刘伯山也多次带领学生前往环砂进行实地调查,可以邀请他们以及其他的目连戏专家学者,对环砂目连戏进行研究,更好地利用当地目连戏文化资源,挖掘和阐发环砂目连戏的文化价值,并结合当代戏曲文化的潮流和当地人民群众的喜好对目连戏进行改进,在实践中不断地推陈出新,①王晓萤:《安徽徽州目连戏生存现状与保护传承研究》,《传播与版权》,2016年第5期。使目连戏能够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

(五)借鉴其他戏剧的先进经验

环砂目连戏在不断提升自身内涵的同时,要借鉴其他戏剧的先进经验,例如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环砂目连戏需要挖掘自身的文化价值,创立品牌效应,培育明星效应,实行“走出去”战略,这对目连戏的发展有重要的积极影响。由于“生在民间,长在民间”,目连戏的发展只能偏居一隅,很难得到更多社会人士的广泛关注,所以很难在高水平上得到发展,因此可以充分借鉴其他戏剧的先进经验宣传和发展“目连戏文化”价值,开发相应的“目连戏文化”品牌,使社会更多群体广泛关注,不断扩大目连戏的传播渠道。

结 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载了一个民族的生生不息,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目连戏是延续百年历史且具有特色文化内涵的传统地方剧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画轴中非常重要的一页,它折射出当地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体现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阐述当地古老文化的生命记忆,展示当地人民的淳朴、道德和精神寄托。

古徽州祁门县环砂村是目连戏的重要发源地,在徽州目连戏乃至整个目连戏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②《徽州文化小资料》,《黄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对环砂目连戏的恢复、保护和传承必须从特色文化产业视角下出发,不断提升目连戏自身的文化内涵,不断推陈出新,解决资金问题,不断提高演员的报酬,打造特色乡村,发展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带。最重要的是将这些措施运用到实际行动中,只有这样环砂目连戏乃至整个徽州目连戏才能永久的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目连徽州文化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岁月有大爱
试论御伽草子《目连草子》对汉文学的接受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徽州人
目连戏的现实性
近三十年目连戏研究述评
谁远谁近?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