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融合”下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的困境和发展

2020-01-08 03:29肖振鑫罗阳建陈之标
惠州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体医融合体医体质

肖振鑫,罗阳建,陈之标,汪 焱

(1.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2.福州大学 体育教学研究部,福建 福州 350117)

随着时代变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慢病常态化趋势越来越严峻,虽然我国青少年身体形态得均值在2000-2014 年来持续增长,但肥胖率却持续上升;在2005年以前绝大多数身体素质指标多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2010 年出现转折点;视力不良问题有着继续低龄化的倾向[1].为此,《“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强调:“要加强‘体医融合’与非医疗健康干预,促进健康服务与疾病管理相结合[2].基于此形式及背景下,明确中小学学校体育的健康困境,加快体育与医学的融合已然成为发展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当务之急.因此,本文以“学校体育”“体医融合”“体质健康”等作为关键词,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各大学术网站上查阅并筛选56 篇权威文献并仔细研读,从体医融合视角出发,分析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建议,为我国中小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体医融合”概念

现阶段“体医融合”还处在一个摸索阶段,概念的释义区分不明.笔者通过在中国知网搜索关键词“体医融合”共有56 篇文献,其中王波、董杰等人在《体医融合内涵、模式及路径探讨》一文中指出;“体医融合”在广义上是指所有以体育及医疗相结合而选择的健身手段和方式;狭义上是指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宗旨,建设体育强国为目标,从而结合体育锻炼习惯行为与医疗保健知识的方式方法[3].郭建军与《体医融合给体育和医疗带来的机遇与展望》一文中提出:“体医融合”是开设运动指导门诊,提供运动健康服务,开展个性化健康干预.重新认识体育和健康的关系,不同器官的健康维护需要不同的运动刺激,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满足健康需求[4].国家体育总局训练中心研究院金晨在《走出“体医结合”第一步——体育对接健康中国的路径研究》一文中强调运动与疾病、生理健康的关系,需要从运动强度和量的控制以及运动方式与运动时的保护措施来考虑,而这一些都不是一个“体育科学工作者”或者“医学工作者”可以独自承担的.这些便是“体医融合”需要合力解决的问题[5].

综上所述:“体医融合”是通过政府有效的整合现有的人力资源,完善体育与医学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加强体育与医疗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健全体育医疗机构的设立制度,有效实现了医学、体育学和保健学的有机融合,从而完善现代社会新科技条件下的新型健康理念和科学健身观念的有效途径.

2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的健康困境

2.1 体育(与健康)课中缺乏健康要素

《课标》实施后,面对开放性极大的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下大部分体育教师难以适从,一部分体育教师更是走入误区当中,将“健康第一”理解成忽视和淡化运动技能,一味的迁就学生的喜好,将体育(与健康)课上成是活动课、游戏课、放羊课.随着课改深入,大部分“作秀课”被“拨乱反正”,从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逐渐聚焦到加强运动负荷中.我国学校体育理论对运动负荷的认识主要经历三个阶段:1)、实践探索时期;2)、极端化时期;3)、淡化时期.在经历这三个时期后,重新进入我们视野.控制运动密度及运动强度是体育课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平均心率是评价运动负荷强度常用的一项指标,然而,因其受课型、教材、气候等客观因素和教师教学技能水平、学生生理等主观因素共同影响,如何将平均心率保持在健康、有效的范围.对此体育界众说纷纭:

由表1 可得,各学者对不同年级学生平均心率的参考标准不尽相同,刘海元认为:小学生在120-130次/分,中学生在120-140 次/分之间、高中生在130-150次/分之间[6];季浏认为:小学生应在125-140 次/分之间、中学生应在130-150 次/分之间,高中生应在140-160 次/分之间[7];董玉泉认为小、中、高学生均保持平均心率达到130次/分[8].学者间各执己见,容易对体育教师在运动负荷的设计的环节造成困扰,影响教学质量,严重时可能引起伤害事故甚至是猝死,郭建军教授指出:所谓的运动强度是个体化的,相对的强度,既有客观指标,也有针对个体的相对指标[9].由此可见,我国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运动负荷的客观指标依然没有一个定论,并且缺乏制定个体运动负荷相对指标的意识和能力.

表1 不同年级运动负荷/(次/min)

相关研究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密度要在75%以上,这不免让人担忧青少年能否承受这样大强度的身体活动.生活中也存在些许困惑:锻炼和健康之间是不是等号,长期锻炼是否比不锻炼的身体好[10].体育(与健康)课长期存在健康知识的缺失.如身体能否承受剧烈运动、什么时间段适合做运动、伤害发生后的急救知识等等.但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再加上运动伤害事故和运动猝死频发,使家长对具有一定强度体育活动都避之不及,阻碍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

2.2 体育教师健康话语权和健康教育能力缺失

《课标》提出:体育教师不仅作为一名传授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教育者,更承担起了保卫青少年健康的责任,但健康与增强体质是不相等的.新课改后,体育教师在课堂上饰演地角色发生了变化,体育教师在课上由一名威严的“管理者”转变地位平等的“合作者”.甚至是“培养责任感角色”“人文关怀角色”[11].过多强调体育教师的多元角色会导致其核心角色被弱化[12].再加上如今体育与健康课程受到学校领导、同事、家长的忽视和误解,更会加速体育教师健康话语权地丢失.

同样一句“运动对于健康很重要”,在体育教师与医生口中的信服程度却是天壤之别,虽外部环境因素占据了一大部分,但体育教师自身所具备得健康教育能力不足以指导学生.研究提出,有些中小学骨干教师在获得高级职称后就不再对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研究,在教学方面应付了事,健康教育的考核与体育教师业绩脱节,体育教师工作量安排不合理,地位与福利待遇迟迟得不到应有的提升,导致体育教师缺乏主动学习健康知识的动力[13].体育教师既扮演了学校里传道受业解惑的角色,同时又身俱保卫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职责,但却缺乏完成自己的职责的条件,这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这样的现状大大降低了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健康话语权.

2.3 学校体育难以肩负起青少年身体健康的使命

改变青少年体质下滑作为世纪难题,如今依然牵动着社会各界.青少年体质下滑属于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不应只考虑学校体育层面,其已然转变为一个社会问题.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及学校和社会的默许下,停止或挤占体育课并取消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并不罕见.《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建议:6至17岁的学生每周需要3 天的高强度抗阻类的活动,至少保持每天有累计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14].即使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每周2-4节的体育课也难以要求[15].

近年来,在学校开展体质测试后,中小学生滑铁卢式地体质下滑得到了控制.虽然效果显著,但仍逃不过应试教育的樊笼.短期的考前集训确实有助于达到指标上的健康,但对中小学生的人生安全及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是极其不利的.理论上学校体育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健康,是学生健康教育的载体[16].但是实际和理论是存在出入的,可以说光靠学校体育难以实现这个要求.郭建军认为体医融合首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1.运动的安全性;2.运动的有效性;3.运动的可持续性.学校体育的发展需要与医学相融合,扩大眼光和格局,将学校体育延伸到家庭体育乃至社区体育,树立大体育观、大课程观,使中小学生时时刻刻浸染在这种健康氛围之中.然而,教育与体育的分离是多数家庭的常态,体育是学校负责的观念根深蒂固.混淆学校和家庭的体育教育功能,割裂了连接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纽带.

3 “体医融合”下学校体育发展的思考

3.1 加强学校医疗部门和体育部门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3.1.1 人力资源共享

新路径:将校医疗部门融入到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中,促进医生、教师、学生形成金字塔式的服务模式,使医生成为体育教学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医生管理多个体育教师,一个体育教师管理多个班级,通过两者间相互的扬长避短.以医学为理论指导,以运动为实践手段,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科学有效的锻炼.强调从技术、资源、话语权三点作为切入点.在技术上体医双方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相互之间密切合作,避免双方重新学习自己陌生的领域;资源上发挥体育部门的场地、人力、政策等资源的长处;话语权上强化体育运动促进身心健康的观念.例如针对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方面,医生对家长有很强的话语权,而体育教师则对青少年有很强的话语权,双方发挥自身所长可以有效提高青少年锻炼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新路径的开辟在于增强学校医疗部门和体育部门的合作,增加体育(与健康)课的健康要素,从管理模式上做出改进.

3.1.2 信息资源的共享

建立一个涵盖医学专家与体育专家的信息共享交流平台,通过收集校际间的各个赛事及项目中的伤害事故及医疗与急救办法,建立学校运动伤害急救处理库,确保学生在发生伤害事故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收集和分析中小学生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通过平台对其症状进行分级,及时给出适宜的运动负荷建议,建立学校运动障碍数据库,保障每个学生运动的权力;分析中小学生常见慢性病症,共享现行的治疗方案,制定行之有效的运动处方与健康食谱,建立慢病运动处方数据库.

3.2 提高体育教师的体育科学素养和学生的健康教育认知水平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学校体育也开始关注健康教育的问题,体育教师也成为青少年了解和学习健身技能和健康知识的领路人.事实上,许多研究表明体育教师的确具备促进学生健康的作用,也正在承担着这样的责任,但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逐年下降的事实是不可否认的.体育是促进身心健康的主要方式,不仅表现在以技能为主的身体活动上,更表现在以科学运动为主的知识体系上.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体育科学素养,需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在培养准体育教育工作者时要加强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以及各省事教研部门要格外重视中小学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职前职后的培训.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教授体育科学知识和运动技能,让学生在锻炼过程中,减少或避免发生伤害事故和提高自身的体育科学素养,体现体育课的科学性与专业性的同时使学生具备课外自主锻炼的能力,从而赢得学校领导、家长和学生的认可.

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大部分学生重智育,轻体育,部分学校领导对体育课不重视、不支持,轻视体育教师,久而久之学生、家长、教师对体育的重要性产生了怀疑,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自然难以形成[17].为此学校应该积极与社区联动,聘请高水平的医师、在校生物老师,健身教练同体育教师一同参与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在理论上从医学与生理学的角度剖析长静久坐,不良运动方式,不良生活作息习惯所带来的危害,同时要开展与健康教育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使学生们能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威信以及健康话语权,让学生从思想上认同体育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够预防和治疗疾病,这样学生们才会愿意全身心的投入体育课的学习中来,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3.3 建立家、校与社区的三维联动,探索“体医融合”生活化路径

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涉及多领域、多层次和多方面.建立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校-家庭-社区共建模式,让学校、家庭和社区三方联动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针对学校—家庭—社区模式,对“体医融合”生活化路径建设系统,作出以下的探索.

3.3.1 政府主导多部门跨界融合

建立政府为主导,包含教育、体育、卫生、医疗、非营利性组织等不同机构的多方责任共同体,不同机构间采取点对点的责任对接和协作,明确各部门的权责界限和利益分配,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保障资金的投入.成立包含(交通、企业、环保、教育等)部门的网络伙伴关系,组织跨区域的工作人员定期对各个“体医融合”服务试点成果进行评估.成立监督管控机构,负责监督各级、各层政策的推行及资金的使用状况,以确保政策与资金层层下放、层层落实.

3.3.2 构建多元“体医融合”服务试点

以“体医融合”试点改革建设为切入点,开设以学校医疗服务中心为基点的学校体医融合试点,建立学校体育部门和医疗部门的联动并联合体育和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优势,定期组织一线教师进行“运动医学”专题的培训及将运动医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课程纳入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当中,培养“体医复合型”体育教师.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库,实现分类、分层次的指导.

搭建以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为基点的社区体医融合试点,将学校体育纳入到社区体育发展的布局规划当中,以便于确保学校体育资源优势的有效发挥;以无偿资助与有偿服务相结合为主要手段,提高学校体育对社区体育发展的资源服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组织体育(医疗、营养)专家学者参与的方式,构建社区体育科学健身教育服务体系.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体医融合”生活化模型运行系统

3.3.3 家、校与社区“体医融合”三维联动系统产出

通过系统发挥的效用,分三个阶段有不同的效果产出,如(图2)

短期效果:通过政府主导建立医疗部门与体育部门的协同机制,明确各医疗部门与体育部门的权责界限和利益分配,政策法规和保障资金两手抓,建立和谐运作平台;以学校医疗服务中心当作基点,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库;培养体医复合型教师;强化学生健康意识为目的,增设学校体医融合试点;在社区中积极组织体育(医疗、营养)专家学者参与社区科学健身教育活动,构建社区体育科学健身教育服务体系.使其在短期内能逐步形成政府—学校—社区的联动模式.

中期效果:以“体医融合”试验点改革建设为切入点,增设学校、社区的体医融合试点,加快体育和医疗间的技术、资源和话语权的融合.在学校试点的基础上,增设社区体医融合试点,聘请体育医学专业的人才作为社区体育健身指导员,以家庭为单位定期组织无偿体质测试,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结合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构建家长——学生相关联的体质联合评分系统,通过社区对家长的培训考核分数与学生在校体育测试的分数相关联.并且开通对社区居民有偿与无偿相结合的健身指导、开具运动处方及运动诊断和分析评估,加快“体医”间技术、资源、话语权的融合,保障学生在学校、家庭、社区锻炼都是安全、有效、可持续的.

长期效果:建立健康大数据联盟机构,通过分层、分类,评出不同健康等级,针对不同健康等级制定通用的运动处方和健康食谱.利用“体医融合”生活化,使学生具备:认识与评价自己体质健康水平的能力、改造自己体质健康水平的能力和评价运动健身效果的能力,使家长具备:急救与健康基本知识、要求在出现急性损伤时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应对措施,确保在家庭控制范围内,可以第一时间的应对急性损伤.使社区具备:全社区人员的疾病数据库(包括慢性疾病以及过往疾病),学校—社区体质评分系统的构建.

图2 “体医融合”生活化模型产出系统

4 结语

基于“体医融合”视角,学校体育还存在诸多需要提高的短板,表现在:体育(与健康)课中缺乏健康要素,体育教师健康话语权和健康教育能力缺失,学校体育难以肩负起青少年身体健康的使命,等等.为此,应在将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思索采取可操作的针对性措施,帮助青少年提高综合素养,为健康中国的建设迈出扎实的一步.

猜你喜欢
体医融合体医体质
创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体系实践研究
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体医结合背景下提升城镇老年人健康水平的策略研究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关于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的探析
“体医融合”下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