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生成逻辑与实施路径

2020-01-09 05:05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1期
关键词:通识立德育人

许 凌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9)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作为高校育人的关键环节是亘古不变的,要始终贯彻落实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通过教育立德树人,培养大量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提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打过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高等教育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作为新的教育类型,同时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既承担着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更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教育重任,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构成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两个基本体系,其中,作为培养“全面的人”的通识教育,其德育功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内涵

通识教育,源自英文“General Education”,也称为“博雅教育”、“通才教育”等。在西方,对通识教育的概念一直以来多有争议,但普遍认为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完整、全面的“人”,并着重于人的思考力、判断力、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念的教育;其内容包括各个学科领域的普遍的知识和技能,且不直接对接职业。“通识教育,除了职业训练的功能之外,主旨在个人整体健全发展,包含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情绪的反映,以及运用我们当代最好的知识来充分了解各种事物的本质。”

国内学者李曼丽指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具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的公民,其内容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这个关于通识教育的定义,得到国内学术界比较广泛的认可。

从国内外对通识教育的基本定义来看,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内涵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的目标,是关注“人”作为社会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塑造。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即把教育对象即学生作为“社会人”,“全面人”或者“公民”的成长教育,具体包括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思想、思维认知等各个方面的塑造和发展。

第二,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的内容,贯穿在各学科综合知识体系之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构成高等教育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体系。但不同的是,通识教育德育功能不是基于某一专业或某个职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程中,而是在广泛而综合的知识和技能内容中体现。

第三,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是以实现塑造新时代高素质的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从对人的全面教育和塑造出发,“强技”而“厚德”,与专业教育互为补充,弥补了高职院校因重视职业知识和技能习得,而忽视人的全面成长成人成才目标的缺陷,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以承担起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责任。

2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德育功能的历史逻辑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制度的确立,是在20世纪90年代正式开始的,因此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

2.1 第一时期(1990-2004年):重视文化素质阶段

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提倡“文化素质教育”。1995年,在全国52所高等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并逐步推广。这一时期,由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刚刚确立,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性并未全面显现,在通识教育体系设计上,基本是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经验及做法,即强调通识教育的文化素质内涵,在教学内容上泛专业化,突出人文科学素养培育。因为人文科学关注人的发展,对学生道德情操,思维观念及价值情感的培养有重要作用,所以,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在进入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之初,已具备德育的功能。比如当时北京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人为本、德为先、业于精;突出基础、能力、素质三要素的全面培养”。

2.2 第二时期(2004-2016年):突出德育为先阶段

200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后,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制度开始逐步形成。2006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髙[2006]16号,简称16号文件)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等论述,标志着高职教育全面的育人观的确立,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得到确认和凸显。各类高职院校在接触了先进的世界职教理念之后,更加积极主动地走上了探索包括通识教育模式在内的内涵提升道路,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德育为先”模式开始形成。

2.3 第三时期(2017年-至今):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要以培养担当时代新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使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强调职业院校要坚持“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对高职院校通识课程的设置在体系内容、课时安排等环节,提出了具体意见,要求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要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

至此,随着大思政格局和课程思政观在高职院校的深入,通识教育一方面明确围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另一方面将立德树人贯穿在教育的全方位和整个过程,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以立德树人为特征的德育功能得以确立和体现。

3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实施路径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体现了高职院校德育功能生成演变的过程和理论溯源,是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德育功能的生成逻辑的具体构成,也是构建其实施路径的逻辑和依据。

3.1 顶层设计,做好通识教育德育功能实施的统筹规划

高职院校长期以来通识教育的实施,有两个来源,一是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开设的具有政治属性的课程,二是教师自发创建的课程,后者则量大类多,在内容上、质量上都缺乏规划部署,造成通识教育德育功能的盲区。

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是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德育的整体性安排,既涵盖学校通识教育德育实施的整体设计,也包括对通识教育德育功能实施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和各个环节,因此是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实施的前提。首先,高职院校要从通识教育的德育内涵、生成逻辑出发,明晰通识教育德育功能内涵,确定通识教育德育的目标和定位,保证通识教育德育功能实施的正确方向和科学发展。其次,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系统梳理通识教育的课程布局,规划课程目标与德育目标的融通,课程内容与德育内容的融合,形成合理有序的通识教育德育结构系统。第三,从通识教育德育的基本规律,形出发布通识教育教师队伍对通识教育德育功能的教育教学观念,促进通识教育德育化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改革与创新,最终实现通识教育德育教学效果的提升。第四,从通识教育德育结构系统出发,推进通识教育德育功能的制度化进程,完善各类管理制度,解决实施的痛点和难点问题,为通识教育德育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3.2 三全育人,构建通识教育德育功能实施的协同机制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它是整合教育资源、发挥教育合力、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

全员育人,构建通识教育德育协同机制,即以学校为主导,以课堂、支部、班级、社团为主要阵地,以社会、家庭为支撑,优化师生联动、校地联动、校院联动、校企联动、家校联动,学校与企业、社会、家庭的协作与对接,形成合力育人,协同育人,确保各方力量在方向上一致、方式上互补、功能上叠加,实现良性互动。

全程育人,构建通识教育德育功能实施的协同机制,即打破课堂是通识教育德育唯一渠道的局限,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融通、校内与校外的对接、理论与实践的互补,使通识教育德育过程得以在不同空间和时间维度上得到充分延伸,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通识教育德育环境。

全方位育人,构建通识教育德育功能实施的协同机制,即将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覆盖到各个方面,实现通识教育德育工作的在各种角度、维度和社会层面的教育效果和育人工作。同时,在教育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教育合力和教育环境整体营造的基础上,通过方式的多样化,途径的多样化,发挥通识教育德育的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全方位实施育人工作。

3.3 以学生为主体,整合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改变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课程内容庞杂,结构比例混乱,质量差问题,在“大思政”教育观的指导下,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充分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学生成长成人成才发展规律,互融互动整合育人资源,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突出通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是整合课程资源。调整和规划通识课程体系和设计模块结构,开发应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法律法规素质、科学创新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实践能力素质等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同时把通识教育课程与高职院校专业特色和专业教育课程结合起来,优化结构,完善课程体系,使课程核心化、精致化、规范化,而不能像个“大杂烩”。

二是整合教师团队资源。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引入企业劳模、技术骨干参与到通识教育过程,打通通识教育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育人壁垒。

三是整合教育资源。利用高职院校所在地方的社会经济及文化资源,“文化育人”,一方面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另一方面,丰富拓展通识教育课堂教学的资源。四是建构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评价体系,打破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的单一模式,实现开放式、多元化、多方参与的过程性评价,并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

3.4 立德树人,落实通识教育根本任务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育对象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是在知识的汲取过程中逐渐养成,但这并不意味着知识自然对学习者形成德育的效果。但另一方面教育的本质核心是育人,是促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将知识转化成对人的品德塑造,是当下通识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当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片面追求泛知识化的教学,以学科门类的覆盖面和课程的知识内容作为通识教育的体系构建标准和评价标准,就会导致通识教育过多地停留在对知识的符号化占有和精致的知识训练方面,而忽视了通过知识学习,达到人的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德育任务的根本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通识课程好听好看但没有价值引领的局限性。

因此,通识教育应该而且必须回归教育的本质即以育人为核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育规律,探索通过知识学习达成学生全面成长成人成才的有效路径,重申知识与德育的内在逻辑,转识为智、化识为德,才能真正实施通识教育德育功能的路径,促进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落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通识立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严以修身”先立德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