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鲁肃形象的嬗变及其成因

2020-01-09 15:50张卫红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鲁肃三国志孙权

张卫红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教育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在《三国演义》中,鲁肃作为吴国政治集团的重要人物,给人的印象并不很高大,他既没有周瑜的杀伐决断,也没有张昭的满腹经纶,甚至在众多才华出众的谋士面前显得优柔寡断,懦弱无能。比如,他引荐诸葛亮入吴,促成孙刘联合抗曹,到头来赤壁之战却让“江东空费钱粮军马,而皇叔安受其利”[1]255,解决了刘备的立足问题;把荆州“借”给刘备却再也“讨”不回来,最后,黔驴技穷,决定设宴要挟关羽以身家性命换回荆州,却被关羽所辱(六十六回)。统观这些事件,他好像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但研读《三国志》后,我们就会发现他的过人之处。只是在《三国演义》中,因作者罗贯中的取舍而使鲁肃的形象显得有些平庸。

一、《三国志》中乐善好施和文武全才的鲁肃

陈寿的《三国志·鲁肃传》对鲁肃的评价十分精练,主要有两点:第一,“家富于财,性好施与”[2]148。周瑜向鲁肃借粮,此时“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2]148。可见,鲁肃性情豪爽,不拘小节。第二,“智谋超长”。预见天下鼎足的趋势,鲁肃见孙权时说:“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率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爨,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2]149这里,一个睿智、冷静,洞析世事、明察秋毫的鲁肃形象跃然纸上。他冷静分析天下大势,从而帮助孙权制定了抗衡曹操,凭借长江天险占据江东沃野共分天下的策略。这在曹操势力迅速扩大,而孙权实力尚小的时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决策,奠定了孙权固守江东,徐图进展的基本方针,为后来的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这个策略显示了鲁肃的雄才大略。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毫不亚于诸葛亮。孙权称尊号时曾顾谓公卿曰:“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2]155这是对鲁肃才干的由衷肯定。另外,《三国志选注》中引用《吴书》中“肃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天下将乱乃学击剑骑射,……父老咸曰:‘鲁氏世衰,乃生此狂尔。’”由此可见,鲁肃绝不是一个文弱书生,而是一个文武全才。总之,鲁肃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是文韬武略,无一不精,善于从大处入手,判断准确无误,不仅是一位谋士,还是一位治国治军的难得之才。带着这样的认识重新审视《三国演义》,通过作品带给我们的种种错觉,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对鲁肃产生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

二、《三国演义》中鲁肃的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鲁肃并不像一般读者所认为的那样优柔寡断,懦弱无能。结合《三国志》中鲁肃的形象来分析《三国演义》,研究者就可以很自然地看到《三国演义》对《三国志》的继承和发展。作者并没有完全照搬《三国志》中鲁肃的原型,而是使其在保留原来性格的基础上增添了更多文学色彩,从而塑造了一个全新的鲁肃形象。这种全新形象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一)弃武用文成就孙刘联盟

《三国演义》中鲁肃的行为看起来似乎总是不达目的,受制于人,实际上却包含着大智慧。在“失算”的背后,鲁肃为吴国谋取了生存之道。以“借荆州”为例来剖析一下鲁肃的大智慧。赤壁之战后,诸葛亮夺取南郡、襄阳和荆州,周瑜想发兵讨刘备,被鲁肃拦下,肃曰:“不可。……倘曹兵乘虚而来,其势危矣。况刘玄德与曹操相厚,……一同攻打东吴,如之奈何?”[1]252于是,鲁肃决定去“讨回”荆州。这里,我们不妨观其整体局势,刘备立足未稳,远没有实力和孙、曹抗衡,孙权灭掉刘备应在情理之中。曹操虽然新败,但并未丧失战斗力,卷土重来仍大有可能。孙权虽然暂时得胜,但远不是曹操的对手。周瑜恨诸葛亮入骨,一旦有机会非除掉他不可(这是周瑜的一贯作风)。因而鲁肃上面的话便很有远见卓识,孙刘两家是“唇亡齿寒”。鲁肃讨回荆州之盼在于:“若公子不在,须将城池还我东吴。”[1]253接下来,“吾观刘琦过于酒色,……不过半年其人必死。那时往取荆州,刘备无得推故”[1]253这句话,既稳住了周瑜,又维持了孙刘联盟,同时,客观上又给予刘备集团发展喘息的机会。这种“示人以短,以见其长”的写法在《三国演义》中并不是第一次。比如,诸葛亮让关羽守华容道致使曹操“走脱”[1]247,看似是诸葛亮的失误,其实不然,抓住曹操还不容易,只需将关羽、赵云、张飞三人的位置调换一下就可以了,诸葛亮如此聪明怎能不知,但是如果曹操被捉,则北方大乱,天下实力最大的当属孙权无疑,自己一方尚无立足之地,焉能与之抗衡。因此,放了曹操以抗衡孙权是明智的,原因有三:一是关羽还清了人情;二是自己一方得以保存;三是显示关羽的义薄云天。鲁肃两次讨要荆州使用了与诸葛亮同样的手法,显示了同样的智慧。由此可见,鲁肃的智慧的确非同常人。

鲁肃始终坚持鼎足天下的原则。这一点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也提到了。“在东吴的阵营中,鲁肃是战略意识最清醒的人。”[3]291因为在涉及三国鼎立的问题时,无论是孙权还是周瑜都表现得太感情用事。比如,周瑜在赤壁之战前曾多次想把诸葛亮除掉(仅仅是出于嫉妒),而丝毫不考虑孙刘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对抗曹操的基本原则。孙权在几次讨要荆州未果时也曾出奇地愤怒,几次想出兵攻打刘备,殊不知二者相斗,曹操正好得利。若战争真的爆发,统一天下的肯定是曹操,这一点毫无疑问。在这个问题上鲁肃表现得极为客观冷静,正是由于他的努力,孙刘两家才保持着联盟关系,共同对抗曹操,维持自己的生存。这在鲁肃的几次重要行动中就可体现出来。第一次,保存诸葛亮。不言而喻,诸葛亮是孙刘联盟的结合点,保住了他,自然也就维持了这个联盟关系。第二次,两讨荆州。虽然这两次都以失败告终,但同样包含鲁肃的良苦用心,若讨要荆州的方法不当,孙、刘反目,两家动武则为灭亡之道,鲁肃的做法从最大程度上缓和了两家的矛盾,功不可没(前文已有涉及,不再赘述)。第三次,单刀会。这次行动固然暴露了鲁肃的小聪明,但也不妨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这件事,单刀会是鲁肃在不得已时才设的,因为孙权几次索要荆州未成而处于盛怒状态,鲁肃若不想出办法则难逃其咎,也很难消除孙权的盛怒,孙、刘不免又起刀兵。故而鲁肃才出此下策,最终是鲁肃“放”走了关羽,扣押关羽易如反掌,但出于大局考虑,鲁肃忍辱负重,顾全了大局。第四次,举荐庞统。我们固然可以看到鲁肃的长者风范,但更重要的是里面的一个小插曲,庞统诈称要投奔曹操时(这明显是诈称,因为导致曹操失败的连环计正是庞统献的,他一定不敢投奔曹操),鲁肃曰:“此明珠投暗矣。可往荆州投奔刘皇叔必然重用。”后又说:“某将作书奉荐,共辅玄德,必令孙、刘两家无相攻击,同力破曹。”[1]278其战略意图一目了然。从这些重要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他无论如何行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形成“鼎足天下”的局势。我们还可以发现,鲁肃死后不久,吕蒙便设计夺得了荆州,关羽被害,孙、刘之间兵戈大起,结果两家实力大减,为以后西晋的统一埋下了伏笔。这也从反面印证了鲁肃主张孙刘联盟的重要战略价值。

(二)仁厚忠诚不计个人得失

鲁肃之忠厚在《三国演义》中表现得很充分。例如:“鲁肃是个宽仁的长者,见玄德如此哀痛,只得应允。”[1]274刘备以泪赚同情,诸葛亮以心机支走鲁肃。周瑜三次设计要除掉诸葛孔明,鲁肃均以不忍帮其解脱,可见其品性仁厚。尤其是第三次,周瑜设计除掉蔡瑁、张允后,派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口风时,鲁肃不顾答应过诸葛亮不告诉周瑜,而把原话统统告诉了他,虽然有失信之嫌,但从侧面可以看出他忠于公事、诚实的品质,毕竟这一次又成功帮助诸葛亮脱险。第四次,草船借箭时,他帮助诸葛亮打点一切,成功助其完成了任务。普通读者可能过多地关注他的几次“背信”,殊不知公事面前难徇私情,我们是否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说他诚实、不善于撒谎呢?在贬低鲁肃的时候,是否可以重视他保全了诸葛亮的功绩。假如没有鲁肃的帮助,在四面受敌的东吴,诸葛亮是难逃厄运的。在鲁肃的大智慧下我们也可以发现其仁厚忠实的品质。

鲁肃一生也推荐过很多人才,如诸葛瑾、吕蒙等,但最能体现其重才风格的当属推荐庞统。庞统号曰“凤雏”,有经天纬地之才,水镜先生司马徽曾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1]175赤壁之战后,孙权由于庞统长相不美——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便心中不喜,又以所学和周瑜不同,便不任用。此时,鲁肃没有因为怕庞统投靠其他人损害自己的利益而把庞统杀掉,而是主动作书将其推荐给刘备。由此可见,鲁肃既没有以对自己不利而不举荐贤才,也没有因此而埋没人才,并且给了庞统出人头地的机会。在这里,他表现出来的风度似乎比祁奚更高一筹,祁奚仅仅是不顾私人之事,而鲁肃是从“爱才”的角度出发,更为可贵。

当然,鲁肃也不是完全大公无私、完美无瑕,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盘。比如,在第六十六回中,孙权派诸葛瑾去讨要荆州——已经是第三次了,仍旧没有成功,以至于十分愤怒,就派人去责怪鲁肃。鲁肃随即就说:“肃已思得一计,正欲告主公。”[1]327便筹划摆鸿门宴来胁迫关羽交还荆州。这个决策并不十分高明,因为当时关羽的英武已经名满天下,并且他通晓大义,宁死也不会交还荆州的。如此拙劣的计策,鲁肃竟天真地以为自己能够成功,结果不但荆州未得,还被关羽胁迫做了人质,倍受侮辱。在这里鲁肃的小聪明表现得非常充分。为了让自己开脱,竟利令智昏,不惜出此下策,实在让人哑然失笑。

三、《三国演义》中鲁肃形象成因探析

由上文可以看出,《三国演义》中的鲁肃形象与《三国志》中的鲁肃形象有着极大不同。那么,是哪些原因导致了鲁肃形象的变化呢?

(一)文本取材的限制

《三国演义》是依《三国志》演绎而成。但是,《三国志》是正史,《三国演义》不能直接照搬原型,也不能像一般的武侠小说一样随心所欲地虚构人物形象。这就要求虚实结合,作者一定要在小说与历史“质”的差异上,做理性判断和恰当处理。《三国演义》在按照一定的政治道德观念重塑历史的同时,根据一定的美学理想来进行艺术创造,使实服从于虚,而不是虚迁就实[4]27。《三国志》为史书,其目的就是如实描写历史人物,而《三国演义》则夹杂了作者的思想和组织材料的技巧,因此,二者是有联系的。我们可以看出,鲁肃形象是对《三国志·鲁肃传》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总能从鲁肃的言行中发现他对天下局势的了解,这一点又正好来源于《三国志》。正是由于作者的创造,鲁肃由一个任侠尚气的侠客变成了一个“宽仁”的长者。历史上的三国对峙,曹魏为强大一方,孙、刘稍弱,这是《三国演义》不可违背的事实。《三国演义》主要描写了魏蜀之间的激烈对抗,主要人物都是魏蜀双方的,东吴只不过是一个陪衬,处于配角地位。它的基本作用是维持三国对峙的局势,使二者之间的斗争有一个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鲁肃是东吴大臣的历史事实就决定了它的配角地位,所以他无论多么智慧、多么勇猛,都只能是别人的配角。赤壁之战中,周瑜为东吴都督的事实,又决定了鲁肃只能是个副手。《三国演义》中,作者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慧,不惜改变周瑜的真实形象(历史上的)来衬托诸葛亮(由二者的几次交锋可以看出),可见用力之深。鲁肃是把诸葛亮介绍到东吴的引介人,就注定成为诸葛亮的陪衬。坐镇荆州的是关羽,而鲁肃要想讨回荆州就必须跟关羽交涉,关羽又是作者重点赞扬的对象,把鲁肃进行“丑化”便顺理成章。基于这几点,《三国志》中鲁肃文武全才的形象便不符合《三国演义》的要求了,那么鲁肃的形象就发生了变化。也是由于作品“依史”的要求,作者没有对鲁肃进行任意改造,而是把他的智勇从另一个侧面展示出来。因此,仅就《三国演义》来看鲁肃形象是“平庸”的,是极容易被误解的,而对鲁肃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层解读,需结合《三国志》去发掘、去体悟。

(二)“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影响

《三国演义》延续了《三国志平话》“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以蜀汉为中心,构建三国纷争,并把蜀汉的贤相明君作为核心人物,展示他们波澜壮阔的“创业史”[5]20。从史学传统看,西晋陈寿的《三国志》是首创“尊曹贬刘”论的。不仅《三国志》中《魏书》的篇幅约为《蜀书》的三倍,魏武的篇幅是刘备的两倍,而且只尊曹氏为帝,给以“纪”的规格,标目为“武帝纪”“文帝纪”,而对刘氏父子则只称“先生”“后主”,仅给以传的待遇,标目为“先主传”“后主传”,把曹魏政权尊为皇权正统的倾向十分明显[6]99。普通读者也许会认为,无论是“尊刘反曹”还是“尊曹反刘”,似乎都跟鲁肃没多大关系,其实不然,《三国志》中,鲁肃跟曹魏政权没有直接面对面的交往,赤壁之战的主角又是周瑜,因而作者能够不受“尊曹贬刘”思想的约束而秉笔直书,故而鲁肃的形象就更为真实了。《三国演义》的“尊刘反曹”思想却大大影响了鲁肃形象的塑造,作者重点描写的对象是刘关张和诸葛亮,其他相关人物都要为此服务。鲁肃除了没有和张飞直接交过手,跟其他几位主角都可谓是“熟交”。既然作者的思想是“尊刘”,那么对鲁肃就不得不重新塑造。鲁肃的配角地位就成了他形象改变的重要理由。我们不妨再看一下东吴的另两位都督——周瑜和吕蒙。前者被诸葛亮“三气”致死,后者被关羽的魂魄夺去了性命。这两人与《三国志》中的形象相比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可见,对鲁肃的形象进行重新塑造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仁政”失败,作者政治理想破灭

主题思想上,《三国演义》表现了作者政治理想的破灭,尤其是在对刘备、诸葛亮等明君贤相的结局安排上更为明显,他们“出师未捷身先死”,抱憾而亡,“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1]596。作者无可奈何地把这场历史悲剧归结为“天数”,流露出作者对于理想幻灭、道德失落、价值颠倒所感到的一种困惑和痛苦[4]26。鲁肃形象的塑造同样也体现了作者的悲伤。鲁肃如此一个大智大勇的人在生活中屡屡受人贬斥(主要是孙权),还不得不在受制于人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原则、显示自己的智慧。在崇尚智勇的《三国演义》中,鲁肃竟也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塑造的鲁肃的性格,很难说不包含作者痛苦的心理感受。如此一个“宽仁”的长者在社会上竟也没有发展的机会。仁者的失败,正是作者政治理想破灭的另一种表现。因此,鲁肃在智勇之外又有了壮志难酬的悲凉,若以成败论英雄,读者对鲁肃的评价自然又低了一分。

(四)创作意旨的影响

《三国演义》开篇便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1]1这个规律始终贯穿整部作品,从东汉到群雄逐鹿再到三国鼎立,直至最后西晋统一,这是整部作品的线索,也是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得出来的对天下大势的看法。这个看法影响着作者对人物的塑造,符合这个规律的得到了作者的赞赏,如诸葛亮。在天下纷争之时,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鼎足天下的策略,在三国鼎立之势形成以后所做的事就是统一天下,符合这个规律,因而在作品中他得到了作者的肯定。而鲁肃的做法却不符合这个规律,上文已经提到,鲁肃是东吴战略意识最清醒的一个,他的战略意识也是建立三足鼎立之势,因此,鲁肃的种种努力就是建立这一局势,三国之势已成,鲁肃致力于去维护它,而不去谋取天下统一,这就不符合“分久必合”的规律。他的努力和规律之间就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就不同于运筹帷幄的诸葛亮了,因此,鲁肃就在诸葛亮面前显得智慧不足。虽然小说也呈现了他的雄才大略,但他毕竟不是作者的“宠儿”,一些有损其光辉形象的事件便发生了,人们对他的误解也就逐渐形成,事实上,“鲁肃忠厚木讷形象是现实生活中‘儒生’身份与本性的真实写照”[7]。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没有正面提到鲁肃的去世及善后安排,只以孙权问吕蒙曰“陆口之任,昔周公瑾荐鲁子敬以自代,后子敬又荐卿自代……”[1]373,稍微提及而已,这和其他大人物是不一样的,是作者忘了吗?显然不是,作者要把一个更为真实的鲁子敬摆在大家面前,让读者自己去评价。

猜你喜欢
鲁肃三国志孙权
鲁肃的深谋远虑
大话三国志
梦回三国
任用拆台的人
《三国志演义》的“知遇”之感
七擒孟获
任用拆台的人
妙笔绘华章——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
误读鲁肃
《三国志》的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