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能力与跨学科学习对英语写作的作用研究

2020-01-09 15:50程晓春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跨学科语言英语

程晓春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思辨能力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在英语写作中即是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的能力,对于新型人才的培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思辨能力还能够充分体现学习者词汇、语法、搭配以及标点等方面的语言功底,使英语写作更加准确、有深度。跨学科学习则是在学校教育系统的基础上打破传统课堂教师讲授为主的形式,注重培养学生专业交际能力,促使其在不同的语境中练习英语写作,以此构建英语知识体系。只有英语教师充分了解英语写作中思辨能力的确立依据,掌握跨学科学习的方法以及思辨能力对英语写作的作用,才能提高英语写作教学质量。

一、英语写作中思辨能力的确立依据

英语写作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思维活动,在英语文章立意以及构思、成文、修改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具备较为清晰的分析观察问题能力,而思辨能力可以在英语写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耗时低、写作效率低的现象,这是由于我国的英语教学侧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对人文素养和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即使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能够较好地利用语法、表达较为清晰,但由于缺乏深度和自己的见解,过于形式化,严重缺乏内涵,跨学科学习模式无法顺利开展,对交叉学科的学习没有比较明显的帮助,进而影响高质量的英语写作。因此,英语写作教学必须要确立思辨能力的地位。即要将思辨能力融入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在重视语言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具体的确立路径可以从更新英语写作教学观念、合理配置英语写作教学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设置标准科学的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充分发挥思辨能力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从而培养新时期优秀的创新型英语人才[1]。

二、跨学科学习在英语写作中的实施方法

(一)开设写作精炼课程

开展跨学科英语写作学习要开设写作精炼课程,即基于高校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同时将写作练习作为英语成绩评估的一部分。教师要侧重精炼课程的主要特点,实行小班授课,由专业学科教师进行课堂讲授,根据英语写作的词数或者是页数进行成绩评估。在写作任务中,除学期论文外要布置其他类型的写作,明确限制写作修改次数,提高写作成绩在英语总成绩中的比例。首先,按照小班人数确定精炼课程的师生比例,在跨学科学习过程中布置多次写作任务,并要求学生认真仔细修改写作内容,根据反馈意见寻找自身写作的不足,以改进写作习惯。其次,教师布置写作任务时要保障文章字数在2 000词以上,每门课程的总写作量要超过5 000词。再次,教师在精炼课程中要遵循交叉学科的教学规律和学习周期,将英语写作任务贯穿整个学期,不能集中在某一阶段。最后,要将英语写作成绩纳入课程分数,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估指标,激发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2]。

(二)构建跨学科英语写作中心

英语教学可以借鉴国外语言教学的实践经验,在学校内构建跨学科英语写作中心。跨学科英语写作中心应独立于其他各个院系,能够进一步加强英语与其他交叉学科之间的联系,以此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以及学校要针对跨学科学习开展专业一对一的指导写作模式,为学生英语写作的构思、编辑、定稿等提供全程指导。同时,英语写作中心要建立有针对性的专项英语学习服务,如重修生教材学习指导、第二语言学习、英语考试辅导等,更加充分、全面地提高英语写作教学质量,发挥英语写作对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3]。

三、思辨能力与跨学科学习对英语写作的作用

(一)有利于革新英语写作教学观念

当前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中对思辨能力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比较重要的教育核心。而我国的教育氛围主要还是侧重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以及技能的培养,将训练学生的视、听、说、写、译等作为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方向,忽视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和塑造。为了使学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就要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专业外语人才。学生具有相对扎实的英语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语言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革新我国英语写作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在重视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而有效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在改善学生英语语言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和接受能力上具有积极作用,将促使思辨能力成为英语习作课程学习的输入动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

(二)有利于优化英语写作课程设置

思辨能力和跨学科学习对英语写作的作用还包括了优化英语写作课程的设置。现阶段,我国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是知识类和技能类,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在当前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高要求背景下,单纯的技能教学不能满足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而思辨能力和跨学科学习方式的引进能够创新外语学习模式和课堂教学模式,对课程设置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同时,跨学科学习能够促使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另外,在原有英语写作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交叉学科的内容,有利于促使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对新鲜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跨学科学习和思辨能力理念的融入也能够改善传统英语写作教学中俗套、空洞的内容,激发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抒发学生的语言情感,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充分提高英语写作学习效率。

(三)有利于加强英语学科与专业学科的合作

思辨能力与跨学科学习有利于推进高校英语专业的双语教学,同时有利于进一步加强英语学科和专业学科的跨学科学习和双语师资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塑造英语专业的人文素养。在思辨能力和跨学科学习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双语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同时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打破双语教学以及交叉学习的限制,突破英语教材的局限性,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跨学科学习模式还有利于英语学科与其他专业学科的合作,构建完整的学术写作体系,可为塑造全面型、综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为社会提供优秀的英语人才和国际化人才。

(四)有利于改进英语写作成绩评价体系

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体系对写作技能和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并没有将其作为考查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指标,导致英语课程和专业课程标准化考试与实际人才需求相脱节,而重视对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以及开展跨学科英语写作学习,有利于改善英语写作成绩的评价体系。因此,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施跨学科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同时丰富考核评估内容,以此保障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全面性和高效性。这有利于建设标准化、科学化的人才评估机制,提高思辨能力和跨学科学习模式开展的成效,为社会建设以及国际化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进而整体提高我国的语言教学能力和质量。

结语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融入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跨学科学习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应用水平,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局面,塑造学生英语人文素养。同时,思辨能力和跨学科学习模式对我国英语教学体系具有重要影响,有利于革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评估体系等,全面保障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的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后备保障。

猜你喜欢
跨学科语言英语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读英语
我有我语言
酷酷英语林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