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广场舞社会问题成因及解决路径研究

2020-01-09 15:50余卫平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扰民深圳市广场

饶 英 余卫平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广东 深圳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而老年人体质状况堪忧。《2017年深圳市国民体质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老年组综合体质达标率不仅低于幼儿组、成年甲、乙组,也比2014年全国老年组达标率低5.5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1)。”[1]广场舞是一种自发性的群体舞蹈,具有娱乐性、健身性和集体性的特征。在深圳,广场舞开展普遍、发展迅速,同时,广场舞的噪声扰民、场地占用问题十分突出,伴随广场舞开展而发生的各种不良事件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调查深圳市广场舞社会问题,对深圳市广场舞存在的客观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路径,有利于促进深圳市广场舞的健康发展以及全民健身的落实推进,也能够为其他相关公共领域的管理提供些许借鉴。

一、深圳市广场舞社会问题基本情况

(一)噪声扰民问题

全国范围内,广场舞噪声扰民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噪声投诉的主要原因之一。《2018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在社会生活噪声投诉中,商业、邻里、广场舞等其他类噪声投诉占47.1%[2]。深圳作为全国人口密度极为靠前的城市之一,广场舞噪声扰民问题同样十分突出。深圳所辖十区中除了大鹏新区,普遍存在广场舞噪声扰民问题。以罗湖区为例,广场舞噪声扰民的地点有罗湖体育休闲公园、东湖公园、洪湖公园、罗湖体育馆、市儿童公园门前空地、文华花园小区等处。广场舞噪音的出现给附近居民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来说,深圳市广场舞的噪声扰民问题主要表现在音量和时间段两方面。在音量方面,目前相关部门并没有管理深圳市广场舞健身地点的音量分贝,也没有相应的健身公约对其进行约束。从投诉者提供的音量检测数据来看,大部分在80分贝以上。在时间段方面,深圳市各地点的广场舞锻炼时间大多集中在两个时间段,即早上6点到10点和晚上6点到10点,与大部分人的学习及休息时间高度重合。

(二)场地占用问题

深圳市作为我国一个经济特区,发展十分迅速,但其健身休闲广场、公园、体育活动中心等体育场地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和大众化程度都不高,很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和空间需求。目前,广场舞无专用规划场地。深圳市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深圳市体育场地总面积达2067.54万平方米,人均面积为1.82平方米,高于全国的1.46平方米。但从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来看,深圳并不占优势,而且各区间发展不平衡,如盐田区人均面积为7.94平方米,罗湖区人均面积为0.77平方米,盐田区是罗湖区的10倍多[3]。由于场地有限,广场舞场地选择会不可避免地占用地铁口、球场、车位、过道等有其他用途的场地。

(三)组织管理问题

调查得知,深圳市有66.17%的广场舞团队属于自发性组织,24.92%的团队属于社区组织,只有7.48%的团队属于民间体育协会或广场舞社团组织,1.43%的团队由政府部门组织。由此可知,群众性的自发组织是深圳市广场舞团队组织的主要形式。

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目前深圳市并没有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统一管理广场舞团队。虽然深圳2017年12月成立了深圳广场舞协会,但因其成立时间较短,目前在平时的广场舞开展中未能发挥有效的组织管理作用。社区在广场舞的管理中担任了比较重要的管理角色,广场舞组织者是广场舞队伍的直接管理者,民间体育协会管理作用发挥不明显。

二、深圳市广场舞主要社会问题成因分析

(一)中老年群体健身需求增长与体育资源供给角度

“截至2017年底,深圳全市户籍老年人28.87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6.6%;按照常住人口统计大约有90万老年人,加上内地来深投靠子女和‘候鸟’型老年人实际上有超过120万老年人。”[4]由此可知,深圳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然非常突出。伴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老年人对健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确,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广场舞具有良好的健身作用,既可以强身健体、增强活力,又可以愉悦心情、缓解不良情绪,这与中老年人的健身需求非常契合。但就深圳市体育资源供给现状来看,无论是公共体育场地、专业人才方面,还是管理和后勤保障方面,都难以满足中老年群体的健身需求。在专业人才方面,目前深圳市广场舞指导员绝大多数都是广场舞业余爱好者,专业的体育指导员几乎没有。在管理和后勤保障方面,深圳市并没有相关部门为其提供专门的管理和后勤保障,一般都是由广场舞爱好者自行组织和筹备。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深圳市广场舞难以获得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组织管理角度

一直以来,广场舞的组织管理问题就是体育部门或体育领域倍感棘手的问题,由于其牵涉的方面较多,因而应当由全社会来共同管理[5]。就深圳市广场舞的组织管理现状来看,各方面的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广场舞协会的组织管理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出来。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自治组织,也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服务社会、联系社会的功能,但实际上,由于其担任的行政性、指令性的工作与事务较多,又加之人手不足,因而其对社区的群体性事务关注较少,缺乏对广场舞的整治与管理。

(三)制度法规角度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深圳市广场舞开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噪声扰民、场地划分等方面的问题,原因在于缺乏相关制度或法规,基层管理部门、街道、社区等在具体工作中难以发挥相应作用。

在广场舞公共秩序的维护中,管理制度的作用相当重要,其不但可以影响和规范人的行为,亦是民众必须遵守社区秩序的准则。但现实中,深圳市广场舞发展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建设相对滞后,并未对广场舞的众多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对广场舞的组织管理也不够重视,从而使得深圳市广场舞的开展得不到应有的制度和法规保障。

三、深圳市广场舞社会问题的解决路径

(一)创新公共空间设计,挖掘现有活动空间

1.创新公共空间设计

对深圳市现有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等公共空间资源进行整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下的社会问题,政府部门可学习北京的管理模式,对公共空间进行创新设计。例如: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将公共区域划分为多个区域,尽可能让广场舞团队在有限的空间中有展开活动的场所,不与其他群体互抢地盘。同时,通过树木的隔离减少噪声的传递,进而减少噪声扰民事件的发生。通过这种创新设计,使广场舞团队与其他居民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

2.挖掘现有活动空间

深圳市的各个街道、小区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对可供运动、活动的空间、场所进行挖掘,让广大广场舞参与者能够拥有一个安全、舒适的休闲体育活动环境,并积极地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业余文体活动。同时,动员各企事业单位以及大、中、小学校园为广场舞团队的锻炼提供场地支持。

(二)实现广场舞管理的自我治理

1.正确认识自身的权利、责任与义务

广场舞参与者与社会其他成员共同生活在一个公共空间中,为此,每个广场舞参与者都应对公共空间的含义和属性有正确的认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德心,多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顾及他人的合法权益。在进行广场舞锻炼时,广场舞参与者应自觉选择合适的场地,控制音乐的音量,尽可能不对他人的休息和出行造成影响。

2.建立广场舞问题协商机制

建立广场舞问题协商机制,以便广场舞参与者与居民表达各自诉求,平衡双方利益,形成公约。通常情况下,广场舞是居民自主聚集,社区提供活动、场地、灯光,舞者自备音响设备后进行的,广场舞问题协商主体应该包括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广场舞参与者。在协商过程中,社区居民与广场舞参与者就活动场地、活动时间、音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协商,双方参与人员就相关问题发表意见、表达诉求。协商之后可以通过投票的方式确定最终方案,由社区居委会公证,形成公约,在之后的广场舞活动开展过程中,双方共同遵守。

3.加强社区广场舞合作治理

在社区广场舞治理中,社区居委会应该是直接的治理者。可以由居委会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广场舞,与广场舞参与者及社区居民商议好场地的划分、活动时间的安排以及音量大小等。也可以组织广场舞参与者表演广场舞,给社区其他居民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减轻他们对广场舞的抵触情绪。

居委会还可以充分利用社区的宣传栏来向民众普及关于广场舞的信息,如广场舞的发展史、广场舞的优点等,让社区居民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广场舞。居委会可以通过不断开展的广场舞活动对广场舞运动进行广泛宣传,让各方主体参与进来,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启发居民的自治精神。各方参与主体可以通过参与广场舞活动不断磨合,不断深入交流,进而使各方的合作关系更加密切,达到多元主体参与合作治理社区文化活动的目的。这种居民自治、多元主体参与合作的治理方式可以促使广场舞管理走向合作治理的社区治理模式。

4.培养广场舞参与者的自律意识

第一,自觉选择合适场所。场地是进行广场舞活动的必要硬件,但并不是所有公共区域都适合跳广场舞。为此,广场舞的组织者应当自觉选择合适的地点,因为很多居民不喜欢自己居住的地方天天充斥着高分贝的声音。广场舞组织者应当充分考虑居民的休息时间和学习时间,尽可能地选择在离居住区较远的地方或居委会规定的地方进行活动,尽可能地降低广场舞对居民的影响。

第二,自觉控制音量。从当前发生的广场舞扰民事件来看,广场舞参与者与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主要是广场舞所产生的噪声方面。因而,将广场舞的音量控制在居民的接受范围之内,才能避免或减少与其他居民之间的矛盾。《深圳经济特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修订)第五十五条规定:“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及其附近的街道、广场、公园、体育场(馆)、展览馆等公共场所组织宣传庆典、文化娱乐、群众集会等活动排放噪声的,活动组织者和公共场所管理者应当采取有效的噪声防护措施,合理使用音响器材。”[6]因此,广场舞组织者组织开展广场舞活动时应当自觉控制音量,从源头上解决矛盾,这样才能确保广场舞的长远发展。

第三,自觉保护环境。公共区域是大家共同拥有的,并不是某个人、某个组织的私人物品,因此,大家都要自觉爱护公共区域的环境。在进行广场舞活动时,舞者不得随地乱扔垃圾、不得乱停放车辆等,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结束后,组织者应带领所有人一起清理区域的垃圾,保护公共环境,使得场地能够持续使用。

(三)完善广场舞法规和行政管理条例,依法解决扰民问题

归根结底,广场舞的扰民问题是因为不同群体对公共空间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为此,深圳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广场舞的管理力度,出台和完善广场舞法规及相关行政管理条例。例如:建立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依法管理、场地管理单位配合、社区及相关社会组织等广泛参与的协同管理机制,实施广场舞等体育活动登记备案制、星级评定制等管理制度。由专人管理广场舞的配套设备,对音乐播放的音量进行严格管控,合理规划跳舞区域,严格执行相关管理措施,对违反规定者进行追责等,由此来缓解广场舞扰民问题。

猜你喜欢
扰民深圳市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深圳市鑫钻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广场上玩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场
扰民的皮乐
关于广场舞影响力及扰民情况的调查报告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