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政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现状与策略

2020-01-09 22:02武廷宏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中生环境政治

武廷宏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甘肃 张掖 734300)

深化改革开放之后,如何培养具有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新型公民这一问题逐渐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这些学者都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为研究载体,具体探究高校如何对即将踏入社会的新一代公民进行公民素养教育,以整个社会为研究背景,探索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利用制度的优越性开展相应的公民教育。我国中学阶段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职责就是帮助即将进入社会的新一代公民打好政治素养培养基础,因此,探索和研究通过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课开展公民素养教育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现状

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现状可以从宏观教育观和微观教育观两个角度来分析。

从宏观教育观来看,我国主要采用应试教育和传统式教育,而应试教育和传统式教育容易造成家长和学校对思想政治课程不重视,进而影响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积极性。应试教育和传统式教育虽然能让学生掌握大量思想政治课程相关知识,却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思想政治课程所学知识的内涵,更不利于对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政治认同素养的高低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1]。

从微观教育观来看,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会直接对学生的政治思想产生重要影响。学校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家庭环境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环境恶劣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正确性产生质疑,甚至会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厌烦。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效率成正比,积极的学习态度会让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消极的学习态度会让学习失去它原有的价值。因此,学校、家庭、社会环境对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有着重要影响。

二、培育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策略

(一)学校提高思想政治课程的地位,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第一,学校必须认识到思想政治课程对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重要意义。学校应该将思想政治课程和语数外三科主要课程放在同等地位,争取做到一碗水端平,合理与语数外三科进行课时交叉性安排,确保教师有充分的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此,学校不应在学生才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时就进行文理分科,否则会影响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积极性,难以引起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重视。此外,学校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到学生手中,而不是打着为学生好的名义扼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学校应该每学期都留有空余课时来开展丰富的主题课外实践活动。思想政治课程素质教育不应该局限于理论教学,还应进行实践教学[2],这就需要学校提前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计划,开展一些有目标性、具有实践意义的主题活动。例如:在以“爱国主义”为题的主题活动中,可以安排学生到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去参观抗日战争胜利展览馆、观看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纪念片等,并组织学生通过对历史的正确理解编排历史舞台剧,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打天下和守天下的。还可以开展主题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帮助孤独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等,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行为和思想的认同。

第三,学校应完善教师政治素质继续教育制度,提高教师政治专业素养。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教师素质的认同感不高,为改变这一现状,学校需要建立和完善教师政治素质继续教育制度通过制度约束,从根本上提高教师自身政治素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

第四,学校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例如:讲解名人故事、选择学生认同度较高的政治标语美化校园等,使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二)家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方向,因此,家长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教育环境。一是正视思想政治课程的作用。家长要摒弃唯分数论的教育观念,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子女以后的道德观念和政治行为有重要影响,改变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偏见,将其与语数外三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以此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3]。二是为子女创造有利于德育的家庭教育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环境保障,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应该做到言行一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和教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孟母三次搬家都是为了能够给孟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孟母剪断织好的布也是为了教育孟子好好学习。家长应该摒弃一言堂的教育方式,在家庭内部形成一种平等、和谐的良好家庭关系。家长平时应多注意子女思想和心理的发展状况,创造和谐又舒适的交流氛围,使子女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困惑,这样对学生思想和心理的发展都是有利的。三是与学校定期主动沟通。家长要和学校建立联系平台,共同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之加强对思想政治课程纠错功能的认识,进而主动投入学习,提高自身综合能力[4]。

(三)社会为学生提供对思想政治课程认同的良好环境

对学生进行德育不仅仅是家庭和学校的事情,也是社会各个部门的事情。社会环境和风气是影响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程所学知识产生共鸣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各个部门需要共同努力,为高中生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形成提供优良的社会环境。其一,要净化社会环境。当今社会诚信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贪污腐败问题、网络舆论问题层出不穷,而长期处于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最容易受到社会环境影响,因此,需要纪委部门、网络安全部门和食品安全监督部门通力合作净化不良社会风气。其二,要让高中生学会用哲学的思想看待社会环境。让学生明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随之带来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不利影响,积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不要在西方各种观念的影响下迷失了本心,充分相信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例如:多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制度多加探讨。其三,要多多宣传公益正能量,弘扬社会文明新风气。当今社会不文明和不道德现象时有发生,更应该引导学生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和政府要合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过硬的党风建设来弘扬社会新风气。可多组织学生观看红色宣传片,深入解读社会主义制度相关政策法规。还可以利用网络舆论和大众媒体积极弘扬正面人物和先进事迹的新风尚,向全社会源源不断输送正能量,如宣传先进人物事迹、鼓励见义勇为。

结语

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程对高中生今后的政治认同素养有着持久又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采用实践性强、针对性强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必须关注周边环境对学生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使其加强自身政治修养。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课程发挥最大的作用和价值。

猜你喜欢
高中生环境政治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