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髓丹方证探析*

2020-01-09 01:15郭洪波赵淑元梁晓鑫
光明中医 2019年24期
关键词:肾水遗精方证

刘 青 郭洪波 袁 媛 赵淑元 梁晓鑫

于慎中教授为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早年获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我们在整理于老临床资料中发现封髓丹历经元、明、清,至《医理真传》其组成与方证已发生变化,临床应用在治疗内科疑难杂病方面药简价廉,功效卓著,值得研究学习,现试述如下。

1 渊源考略

封髓丹原名“正凤髓丹”,最早见于元·王好古的《医垒元戎》, 书中记载其组成为:“黄柏二两,缩砂仁一两,甘草五钱”,具有“泻相火、益肾水”的作用[1]。《御药院方》和《奇效良方》均称之为“封髓丹”,认为其具有“降心火,益肾水”的作用[2,3]。《医方集解》则又称之为“凤髓丹”,用“治心火旺盛,肾精不固,易于施泄”[4]。《医宗金鉴》仍称之为“封髓丹”,并誉之为“固精之要药”,用治“梦遗、失精及与鬼交”[5]。后学者难以理解泻相火与降心火之关系,限制了临床应用。此后清·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认为该方“重在调和水火”“能治一切虚火上冲,牙疼,咳嗽,喘促,面肿,喉痹,耳肿,目赤,鼻塞,遗尿,滑精诸症”。并附七绝一首:“阴云四合日光微,转瞬真龙便欲飞,识得方名封髓意,何忧大地不春归”[6]。至此后学者更加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该方。

2 方证探析

2.1 组方变化除《医宗金鉴》未载明药物用量外,《医垒元戎》《御药院方》《奇效良方》和《医方集解》均重用黄柏为君,缩砂仁为臣,二者比例均为2∶1,生甘草为佐。《医理真传》则调整黄柏、砂仁用量及比例,变生甘草为炙甘草,如书中曰:“黄柏一两 砂仁七钱 甘草三钱炙”[6]。

2.2 方药解读封髓丹方中诸药历代医家均有不同解读,现择其要点,简述如下。

2.2.1 黄柏泻相火,益肾水黄柏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原名“檗木”,又名“黄檗”。《黄帝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元素曰黄柏“苦辛”,泻膀胱龙火,“治肾水膀胱不足”“在下者,生用”[7]。丹溪则强调泻相火惟黄柏是也,如曰:“相火者,天火也,龙雷之火也,阴火也,不可以水湿折之,当从其性而伏之,惟黄檗之属可以降之”[8]。时珍则强调泻相火必须生用,如曰:“黄柏性寒而沉,生用则降实火”[8]。后世诸家则进一步强调黄柏补肾水关键在于泻相火以益肾水,如《得配本草》曰:“川柏补水,以其能清自下泛上之阴火,火清则水得坚凝,不补而补也”[9]。《本草备要》曰:“泻膀胱相火,补肾水不足,坚肾润燥”“非真能补也……相火退而肾固,则无狂荡之患矣”[10],由此可见黄柏生用功在泻相火以益肾水。

2.2.2 砂仁温中醒脾,调畅三焦,纳气归肾砂仁原名“缩沙蜜”,最早见于《开宝本草》。时珍认为砂仁温中醒脾,他在《本草纲目》中谓:“缩砂属土,主醒脾调胃”[8]。倪朱谟则认为砂仁尚可舒达肝胆,调畅三焦气机,他在《本草汇言》谓:“若上焦之气梗逆而不下,下焦之气抑遏而不上,中焦之气凝聚而不舒,用砂仁治之,奏效最捷……此药辛香而窜,温而不烈,利而不削,和而不争,通畅三焦,温行六府,暖肺醒脾,养胃益肾,舒达肝胆不顺不平之气”[11]。缪希雍先生则进一步明确指出砂仁醒脾开胃,纳气归肾,为补肾之引经药,他在《神农本草经疏》谓:“缩砂蜜,气味辛温而芬芳,香能入脾,辛能润肾,故为开脾胃之要药,和中气之正品。若兼肾虚气不归元,非此为向导不济”[12]。综上所述砂仁功在温中醒脾,疏利肝胆,调畅气机,使脾升胃降,纳化正常,气血津液生化有源,后天之本得到源源不断的充养而发挥纳气归肾的作用。

2.2.3 生甘草泻心火,炙甘草温中健脾甘草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又名:“密甘”“美草”“密草”“蕗”。东垣云:“甘草味甘,生寒炙温”,又云:“生甘草……大泻心火”[13]。此后诸医家亦均持有相同观点,如好古云:“生用大泻热火,炙之则温”[14]。《医学入门》云:“生泻火,炙之健胃可和中”[15];《药品化义》更是明确指出[19]:“生用凉而泻火……炙用温而补中”等[16],由此可见历代医家对生甘草性寒长于泻心火,炙甘草性温长于温中健脾并无异议。

2.3 方证释义

2.3.1 《医理真传》以前“封髓丹”降心火,泻相火,益肾水通过以上药物解析,我们不难理解赵羽皇对封髓丹的经典解释:“方用黄柏为君,以其味性苦寒”“寒能清肃,则龙火不至于奋扬”“又能坚肾”“佐以甘草,以甘能缓急,泻诸火与肝火之内扰”“缩砂通三焦达津液,能内五藏六府之精而归于肾,肾家之气内,肾中之髓自藏矣”[5],但《御药院方》和《奇效良方》均认为其“降心火,益肾水”仍令人费解。《本草思辨录》对此解释最为精妙,书中曰:“夫元阴听命于元阳,元阳听命于天君。故心火炽而感其肾,肾感之而阳动阴随有必然者。黄柏靖肾中之火,防肾中之水;火不作则阳蛰,水不泛则阴坚。砂仁摄火土之气于水,而使肾得藏密。然心肾二家,交通最易,治肾而不治心,未善也。生甘草泻心火,宁心气”[17]。由此可知该方“降心火”实即泻心火以降相火,“益肾水”实即泻相火以坚肾阴。简而言之,黄柏泻相火,砂仁温中醒脾,调畅气机,纳气归肾,生甘草泻心火以降相火,诸药合用,共奏降心火,泻相火,益肾水之作用。临床适应证见图1。患者心火亢盛,扰动相火,病情骤然变化,症状突出,证属实证热证,病位主要在心肾,表现为遗精、带下、牙痛、耳肿耳痛、喉痹舌痛、心烦失眠、潮热汗出等等属心火扰动相火者皆可随证使用。

图1

图2

2.3.2 《医理真传》封髓丹补土伏火,调和水火《医理真传》认为封髓丹“能治一切虚火上冲”[6],但需要强调的是郑氏所言“虚火上冲”特指坎中真阳上冲,即相火上冲。他在《医理真传·坎卦解》中的阐释可资佐证。如书中曰:“真阳二字,一名相火,一名命门火,一名龙雷火,一名无根火,一名阴火,一名虚火。发而为病,一名元气不纳,一名元阳外越,一名真火沸腾,一名肾气不纳,一名气不归源,一名孤阳上浮,一名虚火上冲,种种名目,皆指坎中之一阳也”[6]。其后在《医理真传·辨认一切阳虚症法》中他进一步指出:“扶阳二字,包括上中下,如桂枝、参、芪、扶上之阳;姜、蔻、西砂,扶中之阳;天雄、附子、硫磺,扶下之阳”[18],由此可见方用砂仁旨在温中健脾以扶中阳。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郑氏所言“虚火上冲”实乃中阳不足,土不制水,相火随水上泛,但冲而不甚。相火上冲不甚,因此减少黄柏用量及比例;“土厚则阴火自伏”[18],因此变生甘草为炙甘草,且增加砂仁用量及比例,诸药合用共奏培土制水,使火随水归而发挥补土伏火,调和水火的作用。临床适应证见图2。患者平素脾胃虚弱,病情突然变化,但症状相对较轻,证属本虚标实,寒热错杂,虚实夹杂,湿热俱盛,以湿为主,病位主要在脾肾,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属中阳不足,相火上冲不甚者皆可随证使用。

3 典型案例

乔某某,男,16岁,太原某中学初三学生。因“梦遗1年,加重伴滑精半年”于2018年4月2日就诊。1年前患者因接触淫秽视频手淫后出现梦遗频频,每晚2~3次,半年前又出现滑精,每日遗精5~6次,伴头昏耳鸣,腰膝酸软,不能体育活动,影响学业,四处求医,先后服用多种中西药物而收效甚微。现症:遗精频频,每日5~6次,头昏耳鸣,心悸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神疲乏力,腰膝酸软,不能参加体育活动,晨起不易唤醒,纳可,二便可,舌尖红苔白腻,脉弦滑细数。西医诊断:遗精。中医诊断:遗精(君相火旺,心肾不交)。治法:泻火坚阴,调和阴阳,重镇摄纳。方用封髓丹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处方:黄柏10 g,砂仁5 g,生甘草8 g,桂枝15 g,炒白芍15 g,煅龙骨(先煎)15 g,煅牡蛎(先煎)15 g,远志6 g,菖蒲8 g,柏子仁10 g,龟甲(先煎)10 g,生磁石(先煎)20 g,炙黄芪15 g,女贞子15 g,芡实10 g,金樱子10 g,生姜3片,大枣(掰)3枚,6剂。同时嘱患者自觉抵制淫秽视听等不良影响,戒除手淫,避免紧张、焦虑、恐惧心理,生活规律,适当室外活动,集中精力学习。

2018年4月9日二诊:患者及家人惊喜不已,药后1周之内仅遗精1次,头昏耳鸣、腰膝酸软和神疲乏力减轻,舌尖略红苔薄白,脉细数。予封髓丹合六味地黄丸加味。处方:黄柏10 g,砂仁5 g,生甘草8 g,生地黄15 g,山萸肉15 g,生山药15 g,牡丹皮8 g,泽泻10 g,茯苓10 g,远志6 g,菖蒲8 g,柏子仁10 g,龟甲(先煎)10 g,枸杞子10 g,菟丝子10 g,覆盆子10 g,6剂。

2018年4月26日三诊: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偶有遗精,遗精后腰酸头晕耳鸣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上方减黄柏、砂仁、生甘草、生地黄,加黄精15 g,狗脊10 g,骨碎补15 g,淫羊藿10 g,生磁石(先煎)20 g,6剂。此后患者以六味地黄丸加减间断调治2个月症状缓解,未再复发。

按:本例患者年少阳盛,意淫于外,情动于中,心动神摇则梦遗频频,日久伤及肾阴,风火相煽则梦遗滑精不断。封髓丹清心火,泻相火;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阴阳,重镇摄纳,两方合用,方药对症,故效如桴鼓。此后患者腰膝酸软,头昏耳鸣皆为肾精亏虚,髓海失充之征,故用六味地黄丸、枕中丹、五子衍中丸加减补益肝肾,填精益髓。

4 小结

封髓丹历经元、明、清,至《医理真传》其组成和方证已发生变化。《医理真传》以前“封髓丹”均重用黄柏为君,砂仁为臣,二者比例2:1,生甘草为佐,重在降心火,泻相火,益肾水,临床患者遗精、带下、牙痛、耳肿耳痛、喉痹舌痛、心烦失眠、潮热汗出等等属心火扰动相火者皆可随证使用。《医理真传》封髓丹则调整黄柏、砂仁用量比例,变生甘草为炙甘草,重在补土伏火,调和水火,临床患者复发性口腔溃疡、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属中阳不足,相火上冲不甚者皆可随证使用。临床辨证治疗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只有辨明方证,才能有的放矢,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肾水遗精方证
虎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Lessons from Compiling and Translating Homoeroticism in Imperial China:A Sourcebook
中药脐疗治遗精
怎样的遗精才是病态
怎样的遗精才是病态
基于属性偏序表示原理的经方方证研究
感悟经方的魅力(下)
论肝无补法
方证辨证与辨证论治关系探讨*
方证现代研究中的有关概念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