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微课,为小学语文课堂“增色添彩”

2020-01-10 04:49许兰兰
课外语文 2020年27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利用微课件

许兰兰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江苏 宿迁 223800)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教师利用微课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集中、资源使用方便等优点,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地学习语文知识内容,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教师合理运用微课,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一、创设微课教学情境,加深教学感知度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重点,对所有学生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氛围,明确教学内容的难点与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感知度。教师利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让教学内容更加完整,保证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同时,微课由大量的视频、图片、音频组成,避免了出现课本教学中枯燥乏味的问题,使学生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下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在《燕子》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掌握“燕、聚、增、掠”等生字的正确拼写,能够熟练地阅读课文,体会到燕子和春天的美丽,感受作者对燕子、春天的喜爱之情。课程开始之后,教师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对燕子形态描写的语句,组内交流文中生字词的写法。教师制定微课课件,在微课课件中对易错字做讲解分析,“燕”的开头不要写成草字头,它比草字头多了一横,“偶”字注意右下面的写法是先竖后提,最后点,注意不是竖提,然后点。讲解完课文中的生字词之后,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使用由近及远的观察方式进行景物描写。教师鼓励每个小组派出一名成员将组内的练习成果展示出来,保证每个学生都学会景物描写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微课理解课文第一段的内容并背诵,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度。教师利用微课总结课文重点,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强化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印象。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主动学习课文内容,借助微课掌握课文重点,正确拼写文中的生字词,积累词汇量。

二、发挥微课聚焦优势,提高教学辨识度

微课具有内容集中、时间短等特点,教师利用微课聚焦的优势,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可以突出语文学科自身的魅力。教师对教学重点进行聚焦,一节课重点讲一两个问题,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实现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目的。另外,微课的另一大优势是师生可以线上交流,学生线上浏览课堂教学视频。教师将教学视频上传到网上,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地学习,解决学生课上“学不会,课下没人问”的问题。课下学生可以借助微课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复习,进行巩固训练,熟练掌握课文中的知识点,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守株待兔》这篇寓言故事的教学中,教师巧用微课对课文内容进行聚焦,引导学生使用边读边想的学习方式了解故事内容。教师根据寓言的特点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从文章题目入手,带领学生明白这则寓言故事讲述的内容和想要读者明白的道理。“守株待兔”这则故事的内容浅显易懂,教师利用微课出示图片,让学生仔细看图思考图中发生的故事。教师对题目进行聚焦,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配合图画内容,走进文本,了解这是农夫守着树桩等待兔子的故事。学习完课文之后,教师用提问题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师:同学们,文中的兔子是怎样撞上树桩的?学生:课文里写的是忽然看到一只野兔在树林里蹿出来,然后撞到田边的树桩上,死了。师:你们觉得作者为什么使用“忽然”和“蹿”两个字词,换成别的不行吗?学生:使用“忽然”和“蹿”可以表达出野兔的速度快,发生的时间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表扬积极发言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原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和自主学习意识,达到微课教学的效果。

教师通过设计问题聚焦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围绕问题解读文本,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掌握文章重点内容。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微课变成一种辅助道具,运用视频和图画等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辨识度。

三、利用微课拓展延伸,扩宽学生知识面

小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学生们的理解水平不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对所有学生的问题一一答疑,时间不允许。运用微课,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在课下回顾课上教师讲过的重难点,分析问题的解决方式。教师运用微课拓展课堂内容,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加深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的印象。通过微课延伸知识内容,联系课文筛选出适合学生的相关课外读物,以达到拓展学生知识面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例如,在《蝙蝠与雷达》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自己阅读一遍课文,找出文中较难理解的词语,掌握“蝙、蝠、避、漆”以及多音字“系”的正确拼写,大致了解课文内容。然后,教师带领学生通读课文,引导学生明白蝙蝠与雷达的关系,飞机夜行原理是从蝙蝠探路行为上获得的灵感。最后,教师利用微课课件建立思维导图,设计关键词“雷达、天线、无线电波”,鼓励学生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蝙蝠夜行的秘密。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课文中提到的试验每次的准备、经过和结果分别是是什么,学生们自制板书,将答案写在黑板上。教师使用微课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明白了蝙蝠夜里飞行依靠的不是眼睛,而是耳朵和嘴巴。教师使用微课拓展课外资源,为学生科普生活中其他从自然界获得灵感创造出来的物品,如青蛙——电子蛙眼、蜻蜓——稳定飞机、海豚——潜水艇等等,为学生打开一扇新世界之门,让学生发现自然界的奥妙之处,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利用微课丰富教学内容,将课外阅读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在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同时,满足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需求。教师在海量的信息资源中整理出适合学生阅读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运用微课突出主题,调动学生积极性

一般课堂教学的时间在40分钟左右,而微课课件的时长大多在5—8分钟,在较短时间内将重要内容提取出来,浓缩知识重点,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课文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利用微课突出主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解读课文内容,挖掘文本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主题阅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突出主题,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精彩的教学活动。教师利用生动有趣的视频或图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例如,在《那一定会很好》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制定微课课件,突出本堂课教学的主题。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种子成长、树的用途的图片或文字资料,观看一棵树由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所经历的过程。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内心跟随着树不断变化,集中注意力,体会树木克服困难努力生长的勇气,感受树木为人类服务的快乐。教师利用微课制作板书,总结一棵树的历程:种子被泥土覆盖——破土而出——长成大树——砍树做成推车——拆了做椅子——变成木地板。学生参考微课内容重读课文,将描写大树各个环节的片段再次阅读一遍,换位思考大树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会产生怎样的心情,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课文内容,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

教师利用微课突出主题,帮助学生找准学习重点,使用微课课件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的行文思路。微课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但教师也不能过分依赖微课课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课程需要,开展微课课堂,使语文教学变得高效、省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以视频为载体将课文内容浓缩为5—8分钟的教学课件,促进学生在移动学习时代里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地学习。师生在线上交流沟通,将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满足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微课教学可以突出教学重点,围绕重难点内容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的记忆。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利用微课件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利用微信订阅号评改初中作文模式初探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如何利用微信推广纸媒品牌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