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

2020-01-10 04:49
课外语文 2020年27期
关键词:散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陈 诚

(甘肃省成县第一中学,甘肃 陇南 742500)

由于散文语言优美、有着悠长的意境和凝聚的精神,因此散文有着十分宽泛的写作题材,在散文的创作中也可以融进多种多样的手法,积极为散文作品营造强烈真挚的情感,同时也给学生的散文阅读学习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散文的文风学生很难捕捉,因为散文在遣词造句中具有极强的营造氛围能力,散文语言有时质朴简单、有时华丽优美,这样的遣词造句特点最能抒发人心状态以及人心感情。当然由于高中语文课堂时间有限,学生通过散文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了解历史以及学习散文写作手法和遣词造句的特点还能够实现,但是要想完成深度散文阅读并有效理解散文所表达的精神和情感却存在较大的困难。另外高中语文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较大冲击,散文学习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散文阅读教学存在的审美困境问题

(一)审美教育在散文学习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高中语文教学需要积极应对高考的考查,这就造成了高中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展开散文阅读的教学时往往带有较强的功利性,例如教师先要求学生观察和审阅文章题目或者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敢于向文章作者的精神情感和文章内涵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在带着问题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会跳入较深的局限性,学生的思维形式不仅受到了限制,在教师将其他文体形式与散文混为一体的教学进程中,使得学生无法体会散文的审美,仿佛散文的学习就在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当前的散文阅读教学方式中审美教育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对散文的学习热情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一定的阻碍。

(二)当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学习答题内容流程化特征明显

当前在高考制度的影响和要求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会完全向高考答题要求靠拢,这一特点在高三语文教学中显现得更加突出,进入高三年级以后学生和教师会将高中语文课程学习的重点放置在能否在语文考试中获得标准的答案,因此学生在考试中能否获得较高的卷面分数变成了高三语文课堂的教学重点内容。对于散文的阅读学习也不例外,这一时期学生和教师对于散文的学习将关注重点转移到散文文章的题目设置中。甚至很多教师会针对散文阅读给学生们总结一些固定化的回答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例如文章针对某一方面做出了细致的描写和表达,这样的描写方式极大程度上抒发了作者的某一类情感,同时也促进了文章精神的升华,表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这种类似的回答方式已经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方式,对散文阅读教学造成一定的阻碍。

(三)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散文阅读教学课堂模式化情况严重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散文教学模式化大体上分为两类,两种情况的存在都给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带来了困境。第一种是具有固定环节的散文教学模式,具体包括文章特点总结、中心思想总结、针对文章题目做分析、做背景介绍然后划分段落完成归纳总结。长此以往在这样固化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无法感受到散文的审美教育,学生便会觉得散文的学习毫无乐趣可言,最终产生抵触情绪。第二种情况教师在课堂之上采用讨论合作的教学方式。虽然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会加深对散文内容的理解,但是学生的思维方式容易陷入固定模式,使得学生无法真正体会散文的美,因此不同于其他文体的散文所具备的独特美感无法被学生体会。

二、当前突破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审美困境的主要策略

审美是高中语文散文教学中的精华与核心所在,只有懂得了如何“审美”才能够将散文类型文章学好,才会更好地书写散文文章。对此,作者通过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的方式方法:

(一)抓住散文阅读教学过程有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

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和方式,要想有效提升学生对作者情感的体会,就要先通过“阅读”帮助学生提升文章的意境感受能力。散文虽然有着有限的语句却能够连贯地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散文舒缓的情感表达方式。另外一些散文的句子短小并伴有零散的措辞,但是却也能表达鲜明的节奏感,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是对散文用词和遣词造句的体会和理解的过程。通过对散文的学习学生会摒弃外界的环境影响,全身心感受散文的意境和优美,最终打好语文的学习基础。

(二)以散文创作背景为依据实行全面解析

任何散文的创作都身处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因此散文的行文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行文年代背景,但是仅仅借助单纯的背景作者又无法充分地表达自身的情感及思想。因此一个时代往往同时展现出多种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无论是哪一种思想都存在其特有的美感。这些思想的产生离不开民族文化根基、民族的发展过程。散文作者通过对这一时期特定事物的描写能够反映出这一时代或者时期的情感的同时,更能表达这一时代的进程和人们的心理状态。但是散文的特点在于作者对不同的事物进行描写的同时都会展现出不同的心理情感,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散文阅读教学中结合作者的精神世界和散文特有的情感,将散文放置在特殊的历史时代背景中,帮助学生利用全方位、多视角的方法展开阅读剖析,从而深度体会散文的审美情感。

(三)适当创新散文阅读理解的教学内容

当前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家教学仍然需要面对应试教育带来的压力,新课程改革促使教育方案进行持续的调整,直至这一方案既能适应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又能高度适应当前高考语文考试的要求。要想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积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断深化学生对散文情感的审美和理解,就必须去掉高中散文阅读教学的模式化和流程化。在散文的阅读教学中不能预先设定阅读思路,也不能预先设定阅读题目,务必促进学生带着全然好奇的心境和放松的心情展开阅读学习,这样才能在教师积极营造的氛围中寄托思想、抒发情感。

(四)触发真情实感,让散文学习大放异彩

散文体裁是以作者的感情为主线展开作品创作的一种文学作品体裁,其中,感情色彩成为了学习和写作散文的重要所在。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必须要结合了作者无限的情感,使作者能够全身心地融入到这个作品的描绘情景之中,感受其中的色彩,达到身临其境的目的。所以,在高中课堂中针对学生的散文教学,如何才能够彰显审美教学的价值,如何将学生的情感发挥出来才是学好和写好散文的精华所在。对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以自身的亲身经历来进行散文书写,把自己所经历和感受的内容利用文章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其次,加以专业性的修饰,好的作品,尤其要在散文教学中彰显审美气息,对于所创作作品要实施适当的修饰,利用好的修辞方法进行辞藻的优化和加工,让自己的情感变得更加通透易懂。

(五)当前在高中散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散文的阅读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审美意识培养,只有带着情感的散文阅读教学才能充分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感受。经过散文的洗礼、阅读和理解,学生内在的审美情感得以熏陶和升华,同时学生的思想经过与文章表达的思想进行了交流与碰撞后,学生更能形成自身欣赏而又独立的见解,另外学生对散文的写作和阅读兴趣也会逐渐地提升。通过对散文的阅读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真正挖掘出内心纯净的思想,进而真正学会认识美、感受美和欣赏美,最终积极发现美好的世间万物。

三、结语

总之,要想打破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就要加强从散文词句阅读和推敲入手,学生在自主阅读散文过程中自觉理解、体会、感受散文的情感,最终与散文情感产生共鸣并发现身边人与物的独特魅力,学会接受不同的思想与生活态度。

猜你喜欢
散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