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程语文要素的策略指导

2020-01-10 05:15刘金花
课外语文 2020年3期
关键词:要素教材文章

刘金花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河海实验小学,江苏 常州 213000)

小学语文教材编排过程中会融入大量的语文要素,而只有利用好这些语文要素,才能够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教材在编排过程中,把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作为两条线来设置内容,基于内容主题组织单元教学,还注意用语文要素归纳基本因素,进行知识与技能划分,以推动学生基础素质到语文素养的深层次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习题中包含着丰富的语文要素,是不可多得的语文教学素材,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注和合理利用。本文将着重就小学语文课程语文要素的策略指导进行探讨。

一、突出语文要素个体性,优化各课教学

伴随新课标的提出,对小学教育有了全新要求,也获得了一个极大的发展机遇。小学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将培育学生综合素质放在首位。要顺利达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贯彻语文教育的宗旨,就必须将促进语文要素落实作为重中之重。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不同的教学环节包含着各种各样的语文要素。教师需要着重思考的是如何运用高质量的教学策略挖掘与落实语文要素,打造高质量的语文课堂。入选到语文教材中的各篇文章均存在着自身独特的价值与功用,呈现出来的语文要素也具备相对独立性特征。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要注意对各篇文章涉及到语文要素的个体性与独立性进行剖析和把握,并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贯彻落实,增大训练力度,扎实学生语文学习基础。语文要素常常没有在教材中给出明确的导语提示,也不能够通过显著的组织形式体现出来,于是给教师提出了要求,需要教师加强前后关联,注意结合教材练习题和文章中给出的泡泡提示来明确语文要素,在落实语文要素的过程中,优化各课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秋天》时,教材课后为学生设置的问题是让学生朗读课文,特别关注“一”的不同读音并对文章进行背诵。这篇文章中的“一”字显现出了三种读音,要让学生有感情朗读且读得顺畅而又准确,就要把握好“一”字读音。对此,教材设置了练习内容,将读好文章的侧重点放在结合语境读准文字上,使得教师可以明确获知朗读指导的重点,便于对语文要素进行贯彻落实。在朗读指导中,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朗读和领读,着重引导学生关注文字读音及其读音变化,接下来让学生自主朗读,提高学生对实践技巧的运用能力,之后还可以组织朗读竞赛活动,增强学生读准字音的积极性。这样教师就结合课程语文要素完成了教学设计和安排,能够给学生留下清晰的印象,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实现一课一得。

二、突出语文要素整组性,优化单元教学

纵观重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各个单元,为各个单元安排的文章拥有着同样的人文主题,在编排语文要素方面也非常明确而具体。不过并不一定会在每篇文章中清楚标明,不能够让师生一看就知道课程学习和训练的要点。考虑到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树立单元整组观念,注意将语文要素贯穿各个单元的篇章之中,做到逐层深入和递进,保证语文要素指导质量。这是改进单元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语文要素策略指导的关键。例如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涉及到的语文要素是联系上下文掌握词语含义。在对教材进行多角度研读的过程中,发现只是在《树和喜鹊》这篇文章教学中用泡泡提示方法让学生阅读第一自然段,了解孤单的含义。这正好是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提醒。该方法除了适用于本课学习,还适用于整个单元各个课程的教学,而且要把这一语文要素训练作为重点内容来抓,这也正好凸显了语文要素的整组性特征。教师可以把联系上下文掌握词语的语文要素,贯穿到该单元所有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反复性和巩固性的练习中掌握语文要素,获得相应的语文技能。例如《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教学指导中,教师要积极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指导学生联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偷偷地”这一词语的含义。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之下,学生会积极联系上下文,揣摩小公鸡的心理特点,然后顺利掌握这个词语,再理解句子和段落中的含义,归纳小公鸡调皮和淘气的性格特征。

三、突出语文要素层递性,优化整册教学

学生的知识素质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整个过程显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规律。教材的上下册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联,下册学习往往会基于上册基础,相同单元中后一篇文章学习往往需要基于前一篇文章。纵观教材对语文要素的安排情况,每个单元有着明确的重点,而且重点明确和突出;单元之间的衔接,秉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凸显出了层次性;各个学段、年级和一册书前后单元遵循了螺旋上升的规律,使得教师的教学任务清楚鲜明,总有一定的教学根据。就拿训练学生体会文章作者生动形象表达,学会观察生活和写观察日记的语文要素来说,教师需要明确语文要素训练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分析方法,先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细致剖析和解读,接下来学会自主观察和实践,学写观察日记。在对整个单元安排的文章进行统筹分析中发现,每一篇文章在层次深度方面存在着逐层深入的特征,运用层层递进的语文要素优化单元教学的同时,还能够对整册教学起到指导作用。这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掌握的技巧,也是落实语文要素指导过程中需要着重修炼的教育方法。

四、突出语文要素实践性,优化语文教学

课后练习题是展现语文要素的一个重要载体,这在教材编排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课后练习具备鲜明的实践性特征,要求学生通过完成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之后,掌握相应的语文要素,提高学习质量。所以要突出语文要素的实践性,从根本上优化语文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师要从抓好课后练习题训练入手,挖掘每道练习题中包含并且渗透的语文要素材料,让学生可以明确学习方向,发挥语文要素的实用性价值。例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时,课后练习题就指明了本课学习必须要落实的语文要素,而且通过引导学生解答课后练习题内容能够让学生的语文技巧和知识掌握能力得到锻炼。课后练习题涉及到的语文要素是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首先为学生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畅谈自己受到的启发,实际上这三个问题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分别是基于课文内容角度,基于文章写作方法角度和基于生活经验角度。接下来还为学生提出了一个片段,让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自己的疑问,这将在极大程度上巩固学生对语文要素的理解和掌握。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学生会从不同视角出发进行思考,开始掌握基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的方法,归纳这一过程中的技巧,这些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宝贵财富,对于语文要素落实来说也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加大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力度,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能力是教师必须把握的内容,而为了获得语言训练的实效性,指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就必须凸显语文要素,促进语文要素在课程教学中的全面落实。教师要注意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入挖掘,同时注意从整体角度出发进行语文课程的深入研讨,以便明确语文要素教学指导策略,促进课程目标和学生语文学习目标的整体达成。

猜你喜欢
要素教材文章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