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树锦应用扶脾固本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

2020-01-10 08:23杨晓媛陈顺合王维英范彩文
河北中医 2020年2期
关键词:水湿蛋白尿脾虚

杨晓媛 陈顺合 王维英 范彩文

(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肾病科,陕西 西安 710021)

姚树锦(1936—2018),主任医师,“清·太和医室”第四代传人,第二、三、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陕西省首届名中医,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工作近60年,精于内科,通晓妇、儿科,擅长疑难杂症的辨证治疗,创立了“扶正固本”“阴阳升降”“补脏通腑”三大学术思想。

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已超过9 500万[1],居全球首位,其中2型糖尿病约占90.0%[2],并呈不断上升趋势,而这些糖尿病患者中20%~40%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3],与国外报道一致[4-5]。由DN所导致的终末期肾病已成为我国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6-7]。但目前临床治疗DN尚无特效药物,属于临床疑难病[8-9]。DN属中医学“消渴”“水肿”“虚劳”“心悸”“关格”等范畴,吕仁和教授称之为“消渴病肾病”[10]。姚树锦以扶脾固本为主导思想,在治疗DN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姚树锦认为,DN属中医学“消渴病肾病”范畴,其病位主要涉及脾(胃)、肾,常见病机演变过程为初期多为胃热脾虚,日久耗气伤阴,最后导致阴阳精血俱虚,并常合并痰湿、瘀血、浊毒兼夹证。糖尿病发展为DN,一般经历以下4个阶段的病理改变。

1.1 2型糖尿病阶段 姚树锦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未进入DN阶段时,常形体肥胖,多暴饮暴食,饮食不节,胃热脾虚,日久导致津气两伤。《素问·奇病论》载“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痹。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圣济总录·消渴统论》曰:“消瘅者膏梁之疾也,肥美之过积为脾瘅,瘅病既成,乃为消中。”《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脾胃乃伤”。《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曰“大饱伤脾”。由于饮食劳倦损伤,日久脾气亏虚,清阳不升,水谷精微不能布散周身,精微不化反为水湿痰浊。湿浊阻滞,脾胃气机逆乱,脾虚气滞,痰湿中阻,脂膏堆积,而见肥胖;水湿浊邪内蕴,郁久化热,由气入血,煎灼阴液,阴血亏虚,燥热内盛,而发消渴。胃热消谷则多食易饥,热灼津伤,饮水自救,则口渴多饮,脾虚气不布津,津液直驱于下,则口渴而多尿。姚树锦认为,消渴的病机为胃热脾虚,热灼津伤,日久导致津气两伤。病位在脾(胃)。

1.2 DN早期 主要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阻滞肾络。病位在脾(胃)、肾。DN早期,患者无明显消瘦,多口渴多饮,多食易饥,进食汗出,尿频量多,小便混浊有泡沫,水肿多不明显。舌质红或黯红,苔薄黄,右关脉滑或滑数有力。实验室检查可见微量蛋白尿,或合并高脂血症[11]。姚树锦认为,消渴日久,胃热脾虚,伤阴耗气导致气阴两虚。脾虚及肾,脾虚痰浊内生,阻滞气滞,血行不畅,痰瘀阻滞肾络,肾气化不利,精微随尿液夹杂而下,则兼见蛋白尿。肾气虚,膀胱气化无权,不能固精缩尿,则夜尿频繁。精微下注,清浊不分,则小便混浊多泡沫。

1.3 DN中期 主要病机为气虚精亏,水湿瘀血阻滞。病位以脾、肾为主。此期临床多见水肿、大量蛋白尿、高血压等。DN日久,脾肾气虚,脾不敛精,肾不藏精,精微下注,蛋白尿加重。脾虚水湿内生,肾虚水液不能布散周身,水湿泛溢肌肤而见水肿。气虚不能生血行血,则出现血虚及血瘀证候。气虚不能摄精,精亏不能载气,日久精气两亏,兼有水湿瘀血内蕴。精血亏虚,肝肾不足,水不涵木,肝阳化风,则出现眩晕之候。

1.4 DN后期 主要病机为阴阳精血亏虚,水湿、浊毒、瘀血弥漫三焦。临床表现为周身水肿,畏寒肢冷,夜尿频繁,胸闷气短,甚者恶心呕吐、心悸、咳喘等。DN迁延日久,脾肾阳虚。肾阳虚不能温养脾阳,土不制水,水邪泛滥,水肿进一步加重。水湿浊毒弥漫周身,上凌心肺,则心悸、喘咳;中犯脾胃,脾胃升降失司,则纳差、恶心、呕吐;下陷肝肾,肝肾亏虚,水不涵木,则眩晕,肝阳化风,风邪夹痰浊瘀毒,内陷元神之府,甚者昏愦不知人。姚树锦认为,DN日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阴阳精血亏虚,由于正虚导致内生之邪“水湿、浊毒、瘀血”弥漫三焦为本病之标实。从标实中看出本虚。《医宗必读》云“至虚有盛候”。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DN根本在于先后天的亏虚[12]。DN日久,可见水肿、心悸、眩晕、关格、喘逆、癃闭诸多证候,同样属正虚邪盛,根本在于五脏气血阴阳不足,尤其在于先后天脾、肾的亏虚。

2 扶脾固本法治疗DN经验

2.1 脾胃为宗,重视气机升降 DN的典型表现为重度水肿、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水肿之证,责之于肺、脾、肾三脏,而以脾为核心。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为水谷精微转运的中间环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虚则上不能输精以养肺,下不能助肾以制水。水惟畏土,故水肿的治疗应以脾为中心。蛋白质为人体的精微物质,主要靠脾胃化生,脾胃运化水谷功能正常,才能吸收精微,化生气、血、精、津以滋养人体。脾气亏虚不能化生精微而产生低蛋白血症;脾气亏虚不能散精上归于肺,而下注于肾,肾失固涩而见蛋白尿。故姚树锦认为,脾虚是DN的基础,脾虚可化生诸证,提出“执中州,运四旁”之说。临床治疗DN当以健脾益气、健脾利湿贯穿始终。脾为中轴,健脾益气治中,上可助肺之宣降,下可运化水湿,不致水湿泛滥,又能滋养肾气,强壮肾阳。临证常以芪苡四君子汤为基础方,该方以四君子汤加生黄芪、生薏苡仁而成。方中黄芪用量常在60 g以上,以加强健脾补气力度,同时可利水消肿。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明显肾脏保护作用,且在高剂量时作用最为明显[13]。因DN患者多存在阴虚之证,故常用西洋参代替人参,以增强益气养阴之效。研究发现,西洋参的主要成分西洋参二醇组皂苷对DN大鼠有治疗作用,并可降低血糖[14]。加用薏苡仁以健脾祛湿,使全方补而不滞。动物实验显示,薏苡仁蛋白与多糖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指数、血脂水平,修复胰岛β细胞[15]。

2.2 补肾阴阳并举,注重精气同调 DN以脾虚贯彻始终,但由于时期不同,有胃热、阴虚、阴阳两虚之别,病久又有精血亏虚之证。故姚树锦对于胃热主张甘寒清热,慎用苦寒伐胃之品,常用北沙参、麦冬、石斛、生地黄以滋阴清热养胃。对于阴虚常用熟地黄、山药、山茱萸、龟甲以滋补阴精。对于阳虚常用鹿茸、红参以大补元气,温肾阳。由于久病及肾,肾失固涩而导致大量蛋白尿,故常选用芡实、金樱子、莲须、锁阳以补肾固精,芡实、金樱子合为水陆二仙丹益肾固精,配伍莲须加强固肾涩精之功,锁阳补肾助阳。四药配伍,补肾固精之力巨增。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芡实、金樱子、莲须、锁阳均具有减少蛋白尿、延缓肾衰竭的作用,并有一定的保护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16-19]。肾气亏虚用杜仲、川续断、骨碎补、怀牛膝以肝肾同补。对于精血亏虚或低蛋白血症者选用血肉有情之品,常用鹿角胶、龟甲胶、阿胶、鱼鳔胶以填补精血。

2.3 重视兼证—湿、痰、瘀 姚树锦认为,痰湿为“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肺宣降通调,脾健运散精,肾司膀胱,三焦水道通畅,就无所谓“痰湿”。DN以脾虚为本,脾主运化水湿,而湿邪又易困阻脾胃,故在兼证方面以湿邪为主。芪苡四君子汤以健脾祛湿立法。《医学正传》曰“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加白茅根、泽泻、车前子以利湿消肿。泽泻甘寒,淡渗利水;白茅根寒凉味甘,清热凉血,兼利尿,清热利尿而不燥,凉血而无积瘀之弊;车前子甘寒,善通利水道,清膀胱热结。此三药祛湿而不伤正。DN迁延日久,久病入络,必有瘀滞,加之久病多虚,气虚运血无力而致瘀血内生;再者阴虚津亏,热盛伤阴,血行缓滞,久而成瘀。“血不利则为水”,故DN常有水瘀互结难治之证。姚树锦强调,DN应注意活血祛瘀,但活血应以行气活血补血为法,不可过用辛散而伤阴耗气,常选用丹参、川芎、地龙。丹参养血活血,化瘀生新;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行气活血;地龙走窜性强,活血利水。同时不忘加用黄芪、当归以补气生血活血。同时,DN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姚树锦认为,此当属中医学“痰湿”“瘀血”范畴。脂质来源于津液,其生成、输布和排泄亦属脾、肾所主。正常情况下,脾肾气旺,能够温煦、运化和推动气血,有利于津液、膏脂的正常输布、转化、利用和排泄。DN日久,脾肾亏虚,肾阳不足,易致津液、膏脂代谢失常而积于血中。姚树锦常用何首乌、黄精、生山楂、决明子以降浊消脂。

2.4 治病勿犯胃气 《脾胃论》云“人以胃气为本”。《临证指南医案·脾胃》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此百病之大纲也”。《伤寒论》多处强调“勿犯胃气”。《脾胃论》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说。李中梓将脾胃比喻为“兵家之饷道”,提出“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胃气一败,百药难施”。姚树锦治疗疾病主张勿犯胃气,用药慎用苦寒败胃之品,同时强调中病即止,以固护脾胃为要。芪苡四君子汤为健脾护胃之方,同时长期服药者常用消导和胃之品,如鸡内金、砂仁、生山楂等促进消化。治病勿犯胃气,体现了姚树锦任治病重视脾胃的扶正固本思想。

3 典型病例

例1 秦某,男,64岁,退休干部。2009-03-19初诊。蛋白尿2年。2型糖尿病病史11年。近2年劳累后出现双下肢水肿,在他院检查尿常规示:尿蛋白(++),多方求治,双下肢水肿,蛋白尿不消。刻诊:双下肢水肿,伴见腰困乏力,夜尿增多,阵发性胸闷气短,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缓。血压17.3/10.67 kPa(130/80 mmHg)。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尿蛋白(++),甘油三酯4.04 mmol/L。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DN;高脂血症。中医诊断:消渴病肾病。证属气阴两虚,肾气不固。治宜益气养阴,健脾益肾固涩。方以芪苡四君子汤化裁。处方:生黄芪60 g,太子参30 g,薏苡仁30 g,白茅根30 g,桑螵蛸、益智、茯苓、白术、泽泻、车前子(包煎)各15 g,麦冬、五味子、山茱萸、阿胶(烊化)、龟甲胶(烊化)、鹿角胶(烊化)各10 g,炙甘草6 g,沉香(冲服)3 g,三七(冲服)6 g。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14剂。配合西药控制血糖、血压及调脂等治疗。2009-04-24二诊,患者于2009-04-09在当地查尿常规正常。双下肢轻度水肿,腰困乏力,夜尿多,耳鸣,胸闷气短,舌淡红,苔白,脉弦细。初诊方去太子参、麦冬、五味子,加杜仲15 g、川续断15 g、补骨脂15 g、锁阳15 g。14剂,日1剂。经治疗后患者多次复查尿蛋白转阴。

按:本例为老年患者,素有消渴之疾,胃热脾虚日久,伤阴耗气导致气阴两虚,肾气不固之证,以水肿为主要表现。治从中焦脾胃入手,芪苡四君子汤健脾利水;生脉散益气养阴;加泽泻、车前子、白茅根利湿泄浊;久病脾肾亏虚,脾虚不能升清,肾虚固摄无权,出现蛋白尿、夜尿频多等肾气不固证。故用太子参、黄芪、白术等健脾益气的同时,加桑螵蛸、益智、山茱萸、五味子补肾固涩,敛精缩尿;气不摄精,日久精气两亏,加阿胶、龟甲胶、鹿角胶补肾填精;久病入络,“血不利则为水”,加沉香、三七行气活血;腰为肾之府,加杜仲、川续断、补骨脂、锁阳补肾壮腰。诸药合用,脾肾兼顾,精气同补,气血水通调,故水肿消而蛋白固。

例2 刘某,女,33岁,农民。2013-12-16初诊。双下肢水肿1年,周身水肿伴身困乏力2个月余。2型糖尿病8年,长期未规律控制血糖,1年前双下肢水肿未予重视。2个月前出现周身水肿,身困乏力,在某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DN,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肾性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效果不佳。高血压病史1年,血压最高24.00/13.33 kPa(180/100 mmHg),服用多种降压药,血压维持在20.00~13.33/12.00~13.33 kPa(150~180/90~100 mmHg)。刻诊:周身水肿,身困乏力,腹胀,视物模糊,食纳差,夜寐安,小便少,尿中多沫,大便调。舌淡,体胖大,苔白腻,脉沉细弱。颜面水肿,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四肢重度凹陷性肿。尿常规示:尿蛋白(+++),隐血试验(+++)。肾功能:尿素氮9.8 mmol/L,血肌酐146 μmol/L。肝功能:总蛋白35.9 g/L,白蛋白18 g/L。血脂:总胆固醇9.29 mmol/L。西医诊断:DN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慢性肾衰竭(代偿期);肾性高血压。中医诊断:消渴病肾病。证属气虚精亏,水湿瘀血阻滞。治宜健脾益肾,利湿化浊,活血通络。方以芪苡四君子汤化裁。处方:生黄芪60 g,薏苡仁30 g,白茅根30 g,西洋参(另煎)、茯苓、白术、车前子、泽泻、芡实、金樱子、枸杞子各15 g,锁阳、菊花、鸡内金、甘草、阿胶(烊化)各10 g,石斛、防风、砂仁(后下)各6 g,莲须、鹿角胶(烊化)、龟甲胶(烊化)各3 g。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14剂。2014-01-03二诊,周身水肿及腹胀减轻,食纳稍有增加。3 d前感冒后出现鼻塞,头闷,恶心呕吐,周身水肿加重,视物模糊,小便少,大便调。舌淡,体胖大,苔白厚腻,脉沉细弱。初诊方加刺猬皮15 g、石榴皮15 g、诃子15 g。14剂,日1剂。另嘱营养八宝粥每日食用。2014-01-22三诊,周身水肿减轻,纳食改善,但仍觉头闷,视物模糊,小便少,大便调,舌淡,体胖大,苔白厚腻,脉沉细弱。血压较前稳定,服药后维持在18.67~21.33/10.67~12.00 kPa(140~160/80~90 mmHg)。2014-01-21复查肾功能:尿素氮7.2 mmol/L,血肌酐95 μmol/L。方用生脉散合玉屏风散加味。处方:黄芪60 g,西洋参(另煎)、白术、金樱子、芡实、刺猬皮、石榴皮、诃子、生山楂各15 g,麦冬、五味子、锁阳、鸡内金各10 g,防风、阿胶(烊化)、砂仁各6 g,鹿角胶(烊化)、龟甲胶(烊化)、莲须各3 g。继服14剂后患者周身水肿消退,复查尿素氮7.0 mmol/L,血肌酐90 μmol/L。随访1年,多次复查尿蛋白(+~++),肾功能正常。

按:本例为青年女性,长期饮食不调,胃强脾弱,湿浊停滞中焦,发为消渴。病后仍不节饮食,脾为湿困,长期失治,日久及肾,导致DN。脾肾亏虚,水湿不化,蕴久成毒,湿停气阻,血行不畅,停而为瘀,水湿、浊毒、瘀血停滞日久,弥漫三焦,发为慢性肾衰竭。就诊时中、下焦同病,脾肾亏虚,脾虚水湿不化,肾虚水失所主,泛溢肌肤而发为水肿。脾肾亏虚为本,水湿泛滥为标,治疗应“执中州,运四旁”,斡旋中焦。用芪苡四君子汤健脾利湿,健运中州,促脾气升清,助胃降浊;加用芡实、锁阳、金樱子、莲须固涩下焦;精血亏虚是本病的重要病机,加用阿胶、鹿角胶、龟甲胶益精填髓,滋补精血。治疗过程中要始终谨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该患者脾气亏虚,卫外不固,反复感冒,导致病情反复加重,予“玉屏风散”益气固表,以防外邪乘虚而入导致痼疾新感交错致病情缠绵难愈。

4 结 语

DN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慢性肾衰竭引起透析的主要病因。姚树锦认为,DN一般经历了胃热脾虚、耗气伤阴、气虚精亏、阴阳精血俱虚4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常合并痰湿、瘀血、浊毒的兼夹证。水肿、大量蛋白尿是DN的主要临床表现。姚树锦认为,水肿治疗的关键在于中焦脾胃,蛋白尿治疗关键在于脾、肾。扶脾固本为治疗DN的主要法则。应用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同时,加用大剂量的黄芪、薏苡仁以加强运化水湿之功。人以胃气为本,慢性病需长期服药,须顾护脾胃功能,用药慎用苦寒败胃之品。固本重在补肾固精,应用补肾固涩之品如山茱萸、金樱子、芡实、莲须的同时,注重血肉有情之品阿胶、龟甲胶、鹿角胶、鱼鳔胶以峻补精血,从而达到补肾填精以固本的目的。扶脾固本重视先后天脾肾,更重视脾肾不足导致的内生之邪“湿、痰、瘀”的治疗。常以白茅根、泽泻、车前子淡渗利湿,丹参、三七、川芎养血活血,配以黄芪、当归防活血伤正。慎用苦寒败胃、活血破血之品。注重脾胃升降功能。常用太子参、西洋参以气阴同补。以扶脾固本为法,芪苡四君子汤为代表方治疗DN临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水湿蛋白尿脾虚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华池林区水湿盐碱地及适生树种调查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出现蛋白尿如何检查治疗
益肾散结化瘀法治疗IgA肾病的机制探讨
孩子蛋白尿可能是生理性的
好事近·中秋感怀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周静老师运用加味治浊固本丸治疗浊毒内蕴证2型糖尿病肾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