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语感培养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2020-01-10 09:35姜仙红
科学咨询 2020年25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言语语感

姜仙红

(浙江省江山市坛石初中 浙江衢州 324121)

长期以来,众多学者、语文教育工作者,比较普遍地注意到了一点:语文素养与语感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感能力是人的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志,是语文素质的核心。叶圣陶先生就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1]。

什么是语感呢?马克思指出:社会的人具有丰富、全面、深刻的感觉。语感即为其中的一种,是社会的人对语言的感觉。是的,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活动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语感方面涉及语言的直接的外在方面——语言字形,另一方面也涉及语言所表示的抽象意义,是两者的有机统一,有理性积淀融解其中,它包括语音感受,语义感受。语意色彩感受等,由此可见,语感是种主体性极强的心理现象,是言语主体在个性化语言实践中,对个性化语言(自己和他人的书面“文”和“口头语”)的敏锐把握,或者说自动化处理。如听读能既快又准还深,真假善恶美丑了然于胸,说写能口若悬河、妙语如珠,笔走龙蛇,文采斐然。言语主体的语感能力与于其语文素养有何影响呢?

一、促进言语主体阅读,提高理解能力

从语文教学的历史看,古代的语文教学虽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培养语感却是很成功的。从启蒙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到《四书、五经》。古代私塾先生要求学生读、背,读多了,背多了,似懂非懂在学生“愤”“悱”之时,又启而发之,使学生豁然开朗,融会贯通,以至彻悟,这学习与理解的过程就是学生语感形成的过程,可见古人学习文章通过语感来理解内容。因而语感具有促进言语主体对读物的理解功能。

二、辅助交际的功能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是人们生活中一会儿也不能离开的交际工具。在瞬息的时间和空间里交流信息,不可能花很多时间在字上作逻辑推理,句句以理性分析,然后才作出判断,加以处理,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靠的就是语感的直觉性、灵敏性,因而语感的培养具有辅助交际的功能,可促进学生言语听写能力的提高[2]。

三、通过语感培养,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语感培养是语文与作文创新教育行之有效的内容,它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具体体现,使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得到具体的落实。教师通过教学引导与培养,学生通过观察阅读,对作品、事物、生活有所感触领悟,以至于“情以物兴”“缘事而发”激发灵感兴趣,写作欲望与激情,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语文素养的形成,靠的主要途径是培养语感,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语感的培养需学习语言

洪镇涛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根本在于习得语感,习得语感的根本要求在于“准确而熟练”。要“准确”就要向“精品”而“书”正是语言精品的荟萃:要“熟练”就得反复读,使之烂熟于口,形成习惯,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是培养语文读写能力的必由之路。只有目有所视(文字),耳有所闻(朗读),获得了“感”的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经验碰撞、接通,才能有所“悟”。由于学生受年龄、阅历等条件的限制,在阅读中,很难自发地“悟出”。因而,教师在承认和尊重学生,把学生作为感悟主体的同时,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创设语言环境,引导学生感悟、品味、体验,从而获得情感的熏陶,个性的发展,语感的培养[3]。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读书对训练语感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整体读、引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的直觉性。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语感的直觉性

语感的直觉性指对言语的顿悟,它超越、省略了中间的分析,推断与验证的具体环节,在实际运用语言时就是凭语感的直觉性。如对于“我去看病”这句话,大家都知道传递了这样一条信息,“我”病了,去医院检查。没有人会根据语意、语法将这句话理解为“我”去“探望”病,教学中也经常出现依靠语感的直觉性来把握语言对象的情况。比如,教学艾青的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时,诗中有这么两句,“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许多学生对此是这样理解的,作者强调“我是地主所生,是大堰河所养 ”教师继续提问诗句是否有更深的含义,学生普通感到难以回答。通过将诗句在“地主”和“大堰河”两个词处理成重音来朗读之后,学生才很自然地悟出,原来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表明“我”和乳母之间养育和被养育的关系,更是为了体现作者对乳母特有的深情。就这样,运用朗读,让学生通过感官感受课文语言的同时,发挥出对语言直觉性的感知判断。

2.加强朗读训练,培养语感的整体性

语感的整体性指主体舍弃了对语言、词汇、语义、语法等具体的条分缕析,而对言语现象的全方面把握,而通过朗读,可将书面语言转化成有声语言,在读出语气、语调、语势的同时也读出书面文字“不可传”的深层意蕴,可使学生对文章的内涵、作者的文风等有整体的把握。

3.加强朗读训练,培养语感的情感性

语感本身具有情感性,即主体对言语内容的是非真伪和主语形式的美丑所表现的情感震荡。而朗读则易于使学生通过有声有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字句的理解,更能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起到愉情悦性的作用。

4.加强示范,把握语感的技法

语感是讲究技法的,学生是在一篇篇文章的研读中获得感知语言的技法。教师富有技法的声情并茂的范读是对学生语感有效的训练,它能激起学生读的兴趣,让他们在听中获得语感的熏陶,协调把握重音、停顿、语调、节奏、语气等语感的技法,促进对语言的感觉力。

(二)推敲品析,增强感悟

咬文嚼字,体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也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

1.比较中训练,感悟用词的准确性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可通过加减换调等引导学生讨论、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从而有所感悟,如余光中的《乡愁》有四小节,每小节的开头一句都表时间:“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中的“啊”“而”删去,并没有改变意思,改了好吗?(不好,因为每节开头都是三个音节,删去了节奏不统一,还有这两个字深深渗透着作者的悲愤和无奈之情,删去了就不能体现出来了。)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比较,辨析、品味,使学生通过比较辨别出优劣,在比较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教学中,若养成了勤比较、勤揣摩的好习惯,就很容易培养语感。

2.想象中训练,感悟语句的意境

语感的产生是以“感”为主,它离不开具体生动的想象。因而要获得到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应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如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 中的句子:“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句,读这个句子,若缺乏语感训练,充其量不过是对描写的北国冬天冰雪覆盖的景色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而已,倘若我们对文字有灵敏的感受力,就能在想象的基础上领略到北国风光广阔的意境和宏大的气魄,再进步还会想象到诗人在大雪中赏雪的豪迈情[4]。

二、语感培养需体验生活

生活体验是形成语感的重要不可或缺的条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说过:“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体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累得多了,了解就超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想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品的旨趣了。因此,专门从事语感研究的王尚文先生说:“生活体验是语感所由生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基础。一定的语言总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出现,它们共同积淀在言语主体的内心,被固有的心理结构组织在一起,于是形成了语感[5]。”

由此可见,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就必须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指导学生走进生活,走个个体的与群体的、社会与自然的、物质的与精神的,直接与间接的广阔的生活领域,用眼睛、用心灵,用躯体去阅读初中这一部无字的活书,“向天下万事、万物学习”,正所谓“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不能只是让学生将眼光局限在课本上,因为“纸上得来”总不及“诗外功夫”来得深厚与坚实[6]。

有了生活体验,还要学会将生活体验与书本世界沟通起来。如果学生没有生活体验,或者没有跟他自己日常所做、所见、所思、所感、所体验的东西联系起来,生活积累贫乏或者不会动用生活储备,只在语言文字的表面形式上兜圈子,是不可能形成敏锐、深刻的语言感受能力的。

三、语感培养需要言语实践

语感由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感受积淀而成:感受的主体是精神的主体,由于感受只能产生于感受的实践,感受的主体同时又是实践的主体,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感觉是在自己的实践中成为理论家的,语感的创造只有在言语文体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中才有可能[7]。

这就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语言,自我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也就是让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成套的语言。例如,《百草园》中有这么一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突然从草间窜向云霄去了。”教师完全可让学生自己去参与语感体验,自己去听,自己去读,慢慢地感受到展现在他们面前的这一幅优美图画。这一过程,就如教师摆上一桌好菜,告诉学生这些菜很可口,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去品尝。究竟好在哪里,学生吃过了自然就明白了。那么,这段文字读过背过了,也能渐渐领悟其间妙处了。

当然,要使语感得到不断强化,学生还必须把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以下几个途径可使语感不断强化。

(一)说中强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实际的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进行口语交际。如教师节让学生说“老师,我想对你说”;父母的生日让学生致生日祝辞;国庆元旦期间学生自己组织主持联欢会等。还可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朗读、说话、演讲或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转述等深化语感。

(二)仿中强化

这里的“仿”指模仿精彩的语句。阅读中在让学生欣赏精彩语句的同时,还可让学生结合亲身体验,做仿句练习,从而达到运用语言、培养语感的目的。如《春》在结尾处写道:“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在教学中,让学生欣赏完这三个精彩的语句之后,可让学生以“春天”为话题,也可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自己仿写一个句子,这样就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三)练中强化

在学生读懂、感悟到基础上,让学生练习扩写、缩写,写读后感,读定结合,升华感悟。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课内外相结合,把生活当作语言的大教材,立足课内,得益于课外,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把学办事、学交往、学做人与运用语言,提高听、读、写、实践能力结合起来,使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言语语感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