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口译中口译人员角色的动态转换

2020-01-10 08:35陈星亦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译员第一人称口译

陈星亦 李 珊

(成都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一、医疗口译的特点

医疗口译中,译员服务的对象是医学类专业人士和接受医疗服务的患者,主要口译形式是交替传译。医生与患者之间往往存在较大的文化知识水平差异,译员在为医生和患者进行口译时,语言风格的切换会冲击译者自身的语言系统。因涉及症状描述、药物使用、病情诊断和医嘱等,译员需承受专业考验和精神压力,还可能陷入医患纠纷和感染传染病的风险。因此,译员必须具有良好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医疗口译的特点在于医学词汇难度大、医患知识背景跨度大以及病情描述篇幅较长。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口译,医疗口译会因某些具体身体部位描述而涉及更多肢体语言。而因口译的即时性和医学的严谨性,医疗口译非常考验译员的临场反应能力和抗压能力,对译员翻译素养要求颇高。总之,具有严谨性和专业性的医疗口译通常也是具有高强度和多风险的。而在医疗口译实践中,译员扮演的角色会与传统口译理论中译员的角色产生矛盾。

二、医疗口译中译员角色研究

国内外多位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医疗口译中,译员不是完全隐形的。国外,Melanie 证明了译员是医学诊断活动的主动参与者[1]76;Claudia 证明了医疗口译员的显身性[2];Elaine 提出了“共同医生”的译员角色[3]128。国内,苏伟分析了译员在医疗口译过程中的多重角色[4];马超将医疗口译译员的角色定位为把关人、协调者和共同谈话人,分析了译员的角色及显身性[5]。相较而言,国外相关研究相对成熟,国内相关文献虽然较多,但大多数研究结论比较宏观,未能以具体的口译案例分析译员角色,译员角色的动态转换也未能在具体案例中得以体现。总之,国内对医疗口译员角色的相关观点还需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三、医疗口译中译员的多重角色

口译过程中,当主要谈话者中的一方单独向口译者(而不是通过译者向另一方)直接提问并寻求答案时,他/她就已经把口译者当作会话交际的直接参与者[6]。因此,医疗口译项目中,译员绝不仅仅是单纯的“隐形者”或“传声筒”,译员在口译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参与性。这种参与性体现在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具有多重身份,如信息把控者、沟通协调者、患者协助者和医生副手。医疗项目往往不是单一场景,涉及专家接待、学术交流、学术讲座、查房陪同、会诊交流等口译场合。从整个项目来看,不同阶段译员角色也会有所不同,译员可以是主办方的“客”,可以是学术交流的协调者,也可以是患者的“答疑者”等。在不同阶段,译员承受的压力与困难也不尽相同,采取的策略也随之不同,其扮演的角色与自身参与性也是动态变化的[4]。

四、医疗口译中译员角色的动态转换

医疗口译项目一般会涉及多种场景,不同口译类型,甚至在某一场景中都可能会进行多种口译切换。译员的角色可能会有阶段性的角色定位,这种阶段性角色会进行动态转换。

(一)口译过程中译员角色的动态转换

医疗口译中,较为常见的是医患之间的交流,是对话性口译,存在话轮转换。译员是话轮转换的主要推动者,在整个口译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并进行动态转换。在这种话轮转换中,译者既是信息把关者和沟通协调者,也是患者协助者和医生副手。

以会诊为例,译员实时把控信息,医生询问病情时,患者会进行自我描述,此时长篇的描述往往夹杂着与病情完全无关、逻辑混乱和无意义的信息。

例(1):

医生1:“How long have it been?”

译员:“你这痛了多久了?”

患者1:“我这一直都痛的。”

译员:“痛了多久?什么时候开始的?”

患者1:“一年前。我都不晓得为啥,以前都不痛的,就是去年我来成都,在一楼住了两个月,后面我回老家没过多久就起头了。”

译员:“It occurred for one year,since he had lived in a first-floor room for two months”

医生1:“Wait, I need to check with your attending physician.”

译员:“您先等一下,马克医生去和您的主治医生先核对下您之前的病历。”

患者:“他去问别人干嘛,自己看不行吗,这外国专家能不能行哦!”

译员:“马克医生去查看您的病历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看是哪个环节的问题,他必须确保之前用的药物会不会影响到后面的治疗,也是为了您的安全着想。”

医生1:“What’s he saying?”

译员:“Asking why you need you talk with his attending physician.”

例(1)中,译员对患者回答方向进行了纠正,打破了原有的话轮顺序。译员先是将信息进行了整合,删减了无关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医学较为严谨,把控信息必须格外小心,译员自身必须具有基本的医学常识和较强的医学背景,若不能百分之百确保信息多余,则不能自行删除细节。

在例(1)中,医生曾遭到患者的质疑和讽刺,译者巧妙回答替双方避免了尴尬,并推动了后续的交流,是医患交际中的协调者。

此外,医患对话口译中,译员既是患者协助者也是医生副手。在会诊中医生和患者虽然看似平等,但医生实则是占据主导地位,患者是处弱势地位的求助者(患者常缺乏医学常识,且常难以用普通话准确表达心中所想)。医生拥有专业的医学背景,是患者的求助对象。因医学的严谨性,医疗口译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一定的医学常识和理论并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合格的医疗口译员必须拥有系统的医疗口译知识,以便在医患交流中充当好“医生副手”一角。

例(2):

医生2:“ Tell me some basic information.”

译员:“请说下你的一些基本情况。”

患者2:“小妹,你告诉下医生我的心烧得很,他们给我治了一个多月了,还是痛得很。”

译员:“心烧?什么引起的,确诊了吗?。”

患者2:“他们给我说的是胃反流。”

译员:“说下啥时候开始的,痛了多久了,有没有在其他医院就医过。你做了什么治疗没有呢?你的片子呢?”

患者2:“这里,我的片子。我没有去其他医院,就在这里治疗过。我痛了好久哦,起码两个月了,晚上痛得睡不着。”

译员:“It’s heart burn caused by gastric reflux.It started 2 months ago.”

医生2:“What’s kind of feeling? What have other doctors done to it?”

例(3):

患者3 从隔壁医生办公室走进外国专家办公室,交予译员自己的CT 影片,静静地站在桌前。

译员:“这里有凳子,您坐下来说。”“This is her CT.”

患者3:“医生,我这个有没必要做手术?隔壁诊所的李医生一直给我说不需要做手术。”

译员:“Is it necessary to have a surgery? A doctor of a clinic suggests not.”

医生2:“No, but regular check is necessary.”

译员:“这个不用手术,但需要定期检查.”

患者3:“好的医生。多久一次检查呢?”

译员:“How often? Just check for the chest cavity or for the whole body?”

医生2:“At least once a year. Whole body is the best.”

译员:“至少一年一次哦。最好是全身检查,您别太担心。”

在例(2)中,医生-译员-患者-译员的话轮被打破,患者和译员有单独的沟通,译员主动承担起了“医生副手”一角,询问患者具体情况,将信息汇总后再进行口译。在例(3)中,译员协助医生为患者服务,如示意患者坐下、安慰患者别太担心等。例(2)和例(3)中,译员协助患者完成沟通,译员在“医生副手”和“患者协助者”的角色中来回转换。而在这中间,译员一直把控信息,推动着整个交际过程。

(二)项目不同场合中角色的动态转换

医疗口译中,译员身份和立场都是动态变化的,因此,译员时“隐身”时“显身”。接待专家时,译员可能是接待人——主办方的“工作人员”,也可能是专家的陪同人员,于主办方而言是“客”,此时译员无法“隐身”。学术交流中,译员仅是译者,理应做到“隐身”。但往往很少有译员能完全做到这种理想状态,因为译员是突发状况中不可或缺的协调者。学术讲座中,译员的角色将达到最佳理想化,但也无法完全“隐身”,因为听众也将译员作为“讲者”对待。查房过程中,译员更多的是医生的“协助者”和患者的“答疑者”。对于少有接触外方人员的患者,对外方人员和译员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会对译员私下提问,此时译员是他们的“答疑者”。会诊时,译员可能面临的不是两方,而是三方人员,即当地医生、外方医生和患者。译员可为外方医生的陪同解释员、陪同口译员和陪同医生,为当地医生的口译人员和患者的传声筒和代言人。

因为角色转换,译员在人称代词的使用上也会有所改变。译员在翻译讲者提及的第一人称“I”时,会因自身角色而有所改变。在口译理论中,要求译者尽可能做到忠实。但是,在实战中,很多特殊情况导致译者无法对第一人称代词的翻译做到完全忠实。同时,在交际过程中,译者无法做到完全的隐身,因为对患者而言,译者是重要的协助者,是替自己传达信息的重要人物。因此,在对话时,译员可尽量省用第一人称。上面的3 个例子都能体现这一点。讲者用第一人称描述时,译员也可以用转达形式(用第三人称)。实践证明,转达形式会比直接用第一人称更能让患者接受。口译实战中,在医疗交流会或是讲座过程中,按照传统理论的忠实原则来处理第一人称是毋庸置疑的,但在会诊中,无论是医生之间的交流、医患之间的交流,还是陪同中的交流,只要是话轮形式的交流,译者都可将说话人提及的第一人称译为第三人称(第三人称代词或是直接以人物姓名加职称),并尽量避免提及第一人称,如例(1)。不论如何,译者当以沟通为目的,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例(4):

医生4:“What’s your name?”

译员:“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患者4:“我叫李明双。”

译员:“Li Mingshuang.”

医生4:“What’s wrong with your leg?”

译员:“你的腿是怎么回事?”

患者4:“医生,我昨天下午骑共享单车的时候,摔了一跤,撞到一个生锈的铁柱。昨天晚上到家,我用清水冲了一下就没管它,今天就肿成这个样子了。”

译员:“Yesterday afternoon, he knocked down a rusted iron pile by bike. Last night, he just washed it with clean water. And it swelled up like this.”

例(4)中,医生询问患者相关信息,患者多以自述,译员的译文简略精准,尽量省略了第一人称,并在译文中将患者描述性语段中的“我”转换为第三人称“He”。

结语

在医疗口译项目中,译员具有自身参与性,在不同场景和阶段中随角色而变化。译员在医疗口译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并进行角色的动态转换,但在动态转换中,译员如何把握好“度”还需更多的实践研究来说明。

猜你喜欢
译员第一人称口译
美国法庭口译制度研究及启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译为例
中医口译的难点与处理策略探究
口译中的“现场学习”
对中国口译近25年来的研究综述
汉代铜镜铭文中的第一人称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
“我”最初是古代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