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中医眼科名家简述*

2020-01-10 21:17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
中医文献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眼科学海派眼科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

海派中医的形成是我国近代中医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它形成于近代的上海,以名医荟萃、流派纷纭、学术争鸣、中西汇通为特征;以产生大量的名医名著、不同流派的医疗实践、形式多样的报刊杂志、多种模式的中医教育、现代雏形的医疗机构以及繁荣兴盛的中医社团等为史实;在清末民初上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在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医学的冲击、疾病谱患病模式不断变化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了既保存自身传统特色,又具极大包容性,不断变化创新的海派中医的特定内涵。在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1]。

目前,海派中医发展受到严重的挑战。有调查情况显示[2],54家海派中医流派中,如今保留较好,仍然活跃在临床一线的有26家,11个曾经名震一时的海派中医流派正濒临断代失传,另外17个流派则已失传。近代以姚氏、陆氏、范氏为主流的海派中医眼科流派所面临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基于此,我们通过文献研究,发掘整理沪上眼科医家的相关生平及著述,梳理出海派中医眼科的流派传承脉络,总结出海派中医眼科的临床经验,以期促进海派中医眼科的发展。

顾锡(生卒年不详),字养吾,号紫槎,清代著名眼科医家,浙江吴兴县人,后迁居上海松江县西郭。“顾氏早年习医,师事练市王某学医,尽得其秘,并综合前贤论目病之要旨,故辨证投药辄效,名闻于时。其治眼病究本源,详脏腑,辨轮廓,明经络,按脉论治,使昏然者昭然,眊焉者亦得焉。用方皆宗李东垣、朱丹溪、张景岳,忌用针刺、钩、割、炮、烙,系眼科中擅长内治者[3]”。顾氏是中医眼科领域的保守派,其本人及一脉相传的门人中都极力地反对眼科手术[4]。顾氏著有《银海指南》一书,又名《眼科大成》四卷,刊于嘉庆庚午(1810年),被誉为“眼科之指南,医林之圭臬”。全书收集眼科医案180余则,其中治翳验案80余则,其案例之多,在中医眼科史上是空前的[5]。顾氏门人殳芬(字郁芬)、张畹(字兰佩)继其术。

于雪斋(1871—1930年),齐贤桥镇西人。“幼时家贫,仅受启蒙教育,失学后去岳父家务农。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至齐贤镇同寿康药店撮药,自购医书勤学,精心钻研眼科处方,终自学成才,回家设诊开业。因治愈上海市区来的翻译邬秀卿眼疾而名声大振。经邬介绍,至上海商品客栈挂牌设诊,旋又治愈达生南货店老板眼病,遂扬名市区。子梅芳(1899—1943年)继其于商品客栈设眼科门诊,后至上海顾天成药店设诊坐堂,亦有医名。今无后继。”[6]

刘少方(1881—1969年),江苏淮安人。师从祖父李念先学习眼科。临证常用内外兼治并进之法。1956年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设立,1956年7月刘少方被聘为第一批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兼职馆员[7]。《上海中医药杂志》1962年1月号设《老中医医案医话录》,刘少方在第4期上发表了《胸痹》的临床经验,详细区分了胸痹与胸痞辨证,并附有验案[8]。1965年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出版的《临床心得选集第一辑》[9]载有刘少方医案15则,有咳嗽吐血、血证治案、风寒痹症、风湿痹症、肾痹、阳虚浮肿、肿胀、怔忡、痢疾、虫积腹痛、痰湿流注、耳痛流脓等。其中涉及眼病3种,分别是目掣、凝脂翳症治效、瞳人散大症,另有耳病论医话一则。1966年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出版的《临床心得选集第二辑》[10]亦载有其医案8则,有左颅角积水、反胃、腰痛、脱肛、阳痿、白带、产后小便不通、小儿浮肿等,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并载有肝邪犯胃有虚实寒热之辨医话一则。

王寄尘(1883—1966年),上海南桥(今奉贤区)人,“20岁后从齐贤桥于雪斋习医,满师后在家开业。专长眼科,对黑睛云翳、花翳白陷等眼病,运用中药汤剂及成药碧玉散、春雪丹等,疗效良好[11]”。北伐期间,王寄尘在上海南京路大庆里行医,颇得病家信赖,抗战胜利后回南桥应诊[6],1958年再度赴沪,1962年6月聘被为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兼职馆员[12]。

于氏眼科。清乾隆年间,齐贤桥人于凤山,“精眼科,多奇效”(光绪奉贤县志语)。后于景明、于克昌、于宾涛和于杏香四代单传。第六代西园无后裔,于东园子伯葵有医名。清末至民国时,第八代于荣昌和于寿昌承袭祖业。于寿昌(1900—1944年),幼承家学,熟读古今医籍,医术日益精湛。曾为一知府治愈眼珠突出症,民国初出版的《于氏眼科医册》记有此诊脉案。于家运用祖传秘方配制清凉丹、天开丹、八宝丹等眼药,制作精细,有很高疗效。于氏眼科临证以四诊八纲为准则,注重内服为主,结合家传眼药,颇有特色,对眼科手术态度谨慎,常云“钩、割、针、烙,药所不及者,方可用之,妄用每贻后患。”抗战胜利后,于寿昌沉湎吸毒,诊庭衰落。解放后,其子虽承父业,未见好转;今为厂医,不治眼疾[6,13],家中所藏资料在“十年动乱”中毁于一旦。于氏眼科第九代传承人董竟成,为马桥卫生院中医师,擅长眼科,针对当时常见的沙眼病加以研究,曾在《中医杂志》发表《在祖国医学的眼科文献中有关沙眼的记载》论文,将有关沙眼的古典文献,从其病名、症状、依据临床实际应用的观察等方面,进行了整理归纳。

姚和清(1889—1972年),姚氏眼科奠基人,字仁航,祖籍浙江宁波,少时从其舅父邹明辉习眼科。早年在宁波行医,因治愈一失明20余年的患者,医名鹊起,求治者甚众。1935年迁居上海,悬壶沪上。姚氏对眼病施治之法,着重内外兼施,随症而治,临诊强调整体观,辨证论治,精于内治,更善于外治,曾研究出黄连西瓜霜眼药水运用于临床。姚氏对金针拨内障法体会尤深,临床上善针拨白内障,一针复明者不计其数,撰有《针术治疗白内障初步小结》一文,对本法的适应症、禁忌针刺方法、针刺部位操作过程以及术后处理等均有详细论述,引起眼科界重视并推广。姚氏曾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医眼科主任,兼任华东医院、铁路中心医院眼科顾问,被选为上海市第二、三届政协委员,其学术经验曾在《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海上医林(中医专辑)》中予以介绍。专著《眼科证治经验》由其子姚芳蔚整理出版。姚芳蔚(1921—2004年),首批上海市名中医,姚氏眼科传人之一,1952年进入上海市眼病防治所,悬壶沪上50余载。姚芳蔚延承姚氏眼科学术思想,坚持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中医特色,重视肝肾与眼病的密切关系,强调运用现代科学的检查仪器来为中医眼科服务。对于西医激素类药物,姚芳蔚强调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同时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针对内障眼病与外障眼病,强调内外合治,尤其重视脾胃对眼的作用,倡导活血化瘀法治疗眼疾。姚芳蔚重视科研,创造了高渗剂前房给药制作白内障模型,发现鱼腥草有抗病毒作用。姚芳蔚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中医眼科学会主任委员、《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主编等职,著有《眼科证治经验》《眼底病的中医治疗》《中医眼科全书》等著作,为姚氏眼科传承做出了贡献,其名字被载入《当代世界名人传》及《国际著名医学专家传记》之中。

唐亮臣(1893—1965年),南汇人,幼时随父学中医眼科,兼习内、外、儿、妇各科,后独立行医,曾执教于上海国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为神州医学会、中医协会、国医公会执行委员,解放后,任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眼科主任、眼耳鼻喉科医院中医眼科顾问。1955年,唐亮臣受北京中医研究院之聘,历任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眼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眼科杂志》副总编辑、《眼科全集》编委等职。唐亮臣对中医眼科理论深有研究,推崇“目之有轮,各应于脏;脏有所病,必现于轮”之说,治病注重整体,对疑难眼病进行系统的临床观察和研究,总结辨证论治规律。他将内、儿各科理论与方药知识融会于眼科临床中,拟订数种眼科专用丸剂,施治常针药并用,每获良效。唐亮臣积极主张中西医结合,采纳现代医学眼科检查方法,促进中西医学术交流[14]。其子唐文中(1924—),龙华医院眼科建科初年(1960年)眼科医师,1957年任上海市中医学会眼科学术研究组改选工作组秘书[15],1982年2月晋升副主任医师,1990年6月退休[16]。唐文中眼科辨证略于肝肾而尤重脾胃,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脾胃健则元气旺,精、血、津、液充沛,精气源源上注于目,则目多光彩。唐文中提出了更年期眼病的概念,主张以二仙汤为主治疗;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用疏风散寒化湿法;治疗巩膜炎以活血化瘀为要务;治疗虹睫炎,属寒者温通,属热者通下泻热;治疗中浆,立足于脾,喜用补中益气汤加活血类药物治疗[17]。唐文中学术著作不多,零星散在于四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整理。

俞大同(1900—1974年),曾名俞时成,浙江新昌人,随父学习中医眼科。192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1927年任上海中国医学院创办期间的群务主务[18],负责院内外事物联络工作,继任训育主任,后任教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19]。俞氏曾任《上海中医药杂志》编审顾问,1957年任上海市中医学会眼科学术研究组改选工作组副组长[15],1962年被聘为上海眼耳鼻喉科医院顾问,1964年被聘为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馆员[12]。《临床心得选集第二辑》[10]载有俞氏运用人参、黄芪、当归、白术等温补药治疗蟹睛突起症医案一则。

陆南山(1904—1988年),浙江鄞县人,17岁随父陆光亮先生侍诊,得传家学,1926年来沪,设诊所于南京路鸿仁里。他最早将中西医结合理论和方法运用于眼科临床实践,使用现代科学的检查仪器,眼病辨证强调整体观念;自制出高效安全的中医眼科外用药,其中退云散是冰香散与地塞米松的混合制剂,体现出陆氏中西医结合的精神。陆南山曾任上海仁济医院眼科主任,上海第二医学院医学系二部中医教研组主任,全国中医眼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等职。陆氏一生遵循“学知不足,业精于勤”的古训,博览群书,笔耕不辍,著有《眼科临证录》《实用中医眼科学》等著作。

范新孚(1914—1974年),上海人,出生于中医眼科世家,早年从范香孙习医,继承家学,后又师从中医内科名医夏应堂,1956年应聘进入上海中医学院任眼科教研组主任,1960年任龙华医院眼科主任,为该医院眼科创始人。范氏学术上立足中医,主张洋为中用,颇多创新。根据仲景“血不利则为水”的理论,应用活血温阳利水方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研制成网膜I号、Ⅱ号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力不提高者;研制成滋阴补肾片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及眼底病;制成“龙新眼药水”治疗慢性结膜炎等,疗效显著;应用针刺合谷、风池穴治疗电光性眼炎获得成功,曾被国家科委认定为1962—1964年全国重大科研成果之一。他为上海中医学院编写了第一部眼科教材《中医眼科学讲义》,后又主编了大学教材《五官科学》,此外,还参与了全国中医眼科第二版教材的编审[13]。

刘崇晏(1928—),浙江余姚人,幼承家训,祖传中医眼科,其父刘振青为浙江中医眼科名医,擅长眼科外用药治疗眼疾。刘崇晏1957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85年任上海市中医医院眼科主任,从事中医眼科医、教、研工作40余年。刘崇晏坚持中西医结合道路,开展中医眼科基础课题研究,发表论文多篇;发明热烙术治疗早期胬肉攀睛、自制注吸器施行圆翳内障手术、设计电炉工防护镜片防止电弧光性眼炎等;1958年起先后担任上海市中医学会眼科组委员、上海中医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委员、上海市中医紧缺专科临床人才培训班导师。编著有《中西医结合眼科手册》《中医眼科学》《中医古籍选读》《循证医学基础上的中医眼科临床》《素问中的阴阳五行》等。1992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

邹菊生(1937—2015年),浙江海盐人,上海市名中医。1964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任龙华医院眼科主任、教研室主任20多年,长期从事中医眼科临床医疗及教学、科研工作。他立足中医,主张洋为中用;率先开展对眼解剖与中医脏腑分属的研究,提出眼部组织与脏腑再分属,通过深部望诊搜集辨证资料,运用于临床。其重视科研,研制祛障灵滴眼液,用于治疗白内障,获得临床疗效。邹菊生曾任全国中医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及中西医眼科学会主任委员,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顾问,为全国第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紧缺临床专科人才带教老师,先后任龙华医院名医工作室、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医工作室、上海市名医工作室、全国名医工作室指导老师。他参编《中医眼科学》第二版教材,主编《中国古籍大辞典·眼科卷》《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眼科卷》等。代表其学术经验的《邹菊生学术思想撷英》一书,由邹菊生工作室于2009年整理出版。

近百年来,海纳百川的社会环境促成了“百花齐放”的社会现象。中医眼科在沪上行医者众多,促进了眼科的发展壮大,初期的人才辈出,奠定了海派中医眼科的学术地位。但是,百年来动荡的社会摧毁了一些中医眼科从业者的生存环境,致使眼科经验传承中断;加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以及现代眼科学的深入发展,使得中医眼科传统的治疗优势不断萎缩。曾经的“金眼科”以外用药为主体,而目前,眼科外用药在沪上基本消失,中医眼科逐渐成为“慢郎中”。

以上文献资料均散在于相关的著作中,少有人进行眼科医家资料的整理及传承谱系的研究工作。可喜的是,上海市已在2010年底推进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工程3年计划,使流派发展得到了很好的政策保障。上海市目前已建立15个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基地建设项目,确立了包括范氏眼科在内的11项海派中医流派及特色技术扶持建设项目。在政策扶持的基础上,我们回顾历史,希望通过查阅整理眼科医家生平文献等方式,汲取沪上中医眼科名家学术思想经验,进一步梳理眼科流派的发展脉络,为中医眼科的继承与发展助力,同时可惠及广大民众,能使广大眼病患者拨开云雾见青天。

猜你喜欢
眼科学海派眼科
2021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眼科学类期刊主要指标及排名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20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眼科学类期刊主要指标及排名
“海派”视域下的王芝泉武戏研究
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
关于眼科学见习教学的体会
开放获取对国际眼科学期刊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