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猪高热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

2020-01-11 11:20郭宝锋
浙江畜牧兽医 2020年4期
关键词:患猪嵊州市猪群

郭宝锋

(绍兴市嵊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 312400)

自2015年5月份开始,嵊州市的许多猪场暴发了一种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猪高热病”。大部分发病猪场发病率在50%以上,病亡率高达50%~90%。该病传播速度很快,造成猪只大量死亡,给猪场和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有些猪场更因此而破产。

1 发病特点

多发生于气温较高的季节,病程长,一般在5~20 d左右,病死率高,体重在20~80 kg的猪发病率最高,也有断奶后的仔猪发病,药物治疗效果不太理想,乱用药的猪场死亡率更高。

调查发现,发病猪场均存在对防疫工作不重视、技术人员保健观念差,没有严格封闭猪场、没有对猪群进行系统的保健等问题。

2 临床症状

发病猪表现为体温升高至39.5~42℃之间,呈稽留热,精神沉郁,喜伏卧,嗜睡,食欲不振或废绝,部分猪只甚至不饮水,患猪皮肤发红,耳后耳缘发绀,腹下和四肢末梢等身体多处皮肤有斑块状,呈紫红色,少数患猪背部皮肤毛孔有铁锈色出血点,部分发病严重的或后期患猪全身呈现紫色,部分患猪有明显的喘气症状甚至呼吸困难,出现严重的腹式或犬坐式呼吸,气喘急促,有的表现喘气或呈不规则呼吸,大部分患猪眼分泌物增多、有泪斑,出现结膜炎、眼睑水肿等症状,部分患猪流清鼻涕、少数流浓性鼻涕,打喷嚏、咳嗽,部分猪便秘,粪便秘结,呈球状,部分患猪下痢或呕吐,尿黄而少、混浊,颜色加深,病程稍长的病猪被毛粗乱、全身苍白,出现贫血症状,部分患猪出现甩头、震颤、四肢划水样等神经症状,最后全身抽搐而死,部分病猪后肢无力,濒死前不能站立。发病猪死亡率高,死亡过程快,病程多为4~10 d,长者可达20 d,死亡后多呈败血症变化。部分患猪经治疗可耐过而逐渐康复。相当一部分高热病母猪出现繁殖障碍,体温升高、便秘、厌食,产出较高比例的死胎、弱仔和木乃伊胎,新生仔猪死亡严重,产后母猪子宫炎、阴道炎发病率明显升高,部分哺乳母猪乳房萎缩,泌乳性能下降,断奶后母猪不发情或发情期延长,配种受胎率明显下降,公猪包皮积有乳白色混浊液。

3 防治措施

该病病因复杂,治疗难度较大,防治上应坚持预防为主,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防暑降温工作,提前保健预防,加强消毒工作,对症治疗等措施,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3.1重视猪群的饲养管理工作,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购入隐性感染猪。夏天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加大猪舍通风量和用凉水喷雾等降温措施,通过对流促进蒸发和散热,猪舍门窗应全部打开。气温较高时用冷水冲洗猪体或加装喷雾装置,每天喷洒4~6次。降低饲养密度,生长猪应有0.8 m2以上的生活空间,育成舍最好为1.2 m2/头,每栏猪的数量最好在10~12头左右。

3.2猪舍及环境均需定期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含量 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对环境卫生的控制,定期消毒(碘威、通扬五号),在使用过程中,不能长期的单一使用一种消毒药,最好是2到3种交叉使用。

3.3药物预防 该病重在预防。当猪群大规模发病时,治疗效果一般不理想。在疫病未发生之前,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生素药物进行预防,当疫病发生时,针对细菌和支原体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可减少损失,应及早采取措施在饮水和饲料同时投药,结合注射对病猪进行治疗,以减少细菌2次感染引起的死亡。目前猪场临床较敏感药物有支原净等,猪场可根据本场情况采用联合用药的办法,制定本场的预防保健用药计划。

4 临床治疗应注意的问题

4.1降低用药应激 许多猪场经常在发病后给猪肌肉注射疫苗、抗菌素、黄芪多糖,不但不能治愈,反而加快了病猪的应激死亡。用药时,尽量在饮水和饲料中添加药物控制猪病,减少肌肉注射,以免引起应激使死亡率上升,实践证明治疗用药时饮水或混饲给药比肌肉注射死亡率低。如确需肌肉注射时,应提前在饮水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和抗菌素,连用5~7 d,减轻因注射产生应激导致死亡。清洁猪栏时不要用凉水直接冲洗发病猪只,以免引起体温升高的患猪应激而加速死亡。

4.2早用药、标本兼治 及早使用药物进行控制,用药前期(3~5 d)剂量必须适当增加(冲击量用药),避免低剂量治疗,临床上亚治疗水平剂量治疗往往没有效果。 治疗用药应注意标本兼治。“猪高热病”病原存在免疫抑制性,应使用有免疫增强作用的药物,逐步恢复病猪被病毒抑制的免疫机能,增强猪群抵抗力,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4.3治疗用药及应注意问题 发病猪场控制和治疗用药应避免与日常预防保健用药相同的组合。如猪场日常保健用氟甲砜霉素+阿莫西林组合时,控制和治疗组合可调整为氟甲砜霉素+替米考星(磺胺间甲氧嘧啶或强力霉素)等。不要随意超量使用安乃近等治标性质、副作用较大的退热药物,否则,经常会发生因患猪体温下降过快产生应激而突然死亡。使用磺胺类药和抗病毒药物时,应准确把握添加量,避免因大剂量用药导致猪群中毒而使死亡率更高。注射治疗时应严格做到每注射1头猪更换1个针头,不然会传染得更快。发病猪和可疑猪群不要接种任何疫苗,以免因注射引起应激而使病猪死得更快、死亡率更高。

郭宝锋

(绍兴市嵊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 312400)

猜你喜欢
患猪嵊州市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诊断与防治
奖品风波
猪疝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中西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妈妈说
嵊州市优秀书画教师作品选登
猪群中暑咋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