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现的真菌病
——emergomycosis

2020-01-11 11:39李婉贞,刘笑芬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真菌病氟康唑菌种

2014年,Kenyon等在南非开普敦报道称,发现24例患者中有13例感染了一种与巴斯德伊蒙菌(Emmonsia pasteuriana)近缘的伊蒙菌属。13例均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CD4+T细胞计数中位数为16/mm3,所有感染均有播散性。随后的分析确定该真菌并不属于金孢子菌菌属,而是一种新的菌属,属于Ajellomyceteae科,该真菌科包括嗜热双相真菌,如组织胞浆菌,这种新真菌命名为Emergomyces。

Rooms等报道了1例感染HIV的38岁女性患者,该患者正在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有3个月的大面积皮损病史,皮肤活检显示有出芽酵母样细胞,氟康唑治疗失败,但伊曲康唑治疗8周后皮损得到明显改善,而后失访。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此活检标本核糖体RNA基因的ITS2区域,鉴定该微生物为Es.pasteurianis或近缘菌种。尽管播散性真菌病可能累及多组织、器官,但免疫功能不全患者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广泛的皮肤损伤,例如丘疹、斑块和溃疡。皮肤活检可见圆形或卵圆形芽生酵母样细胞,直径3~6 μm。在30 ℃条件下,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进行培养,菌丝形成需要10~14 d。

现在已鉴定的Emergomyces的菌种分布最广的是Es. pasteuriana,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印度、中国和南非的免疫功能缺陷患者中都有发现。Es.africanus发现于南非(和莱索托),这种真菌常常导致地方性真菌病。对50株Es. africanus分离株的酵母相和菌丝相进行体外检测,发现棘白菌素活性较差,氟胞嘧啶无活性,分离株对氟康唑有耐药性,但对其他唑类和两性霉素B有显著的敏感性。

猜你喜欢
真菌病氟康唑菌种
更 正 声 明
HPLC法测定福司氟康唑含量及有关物质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氟康唑对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IL-6、TNF-α、IL-8的影响
77例儿童甲真菌病临床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菌种的管理
福司氟康唑合成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