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车辆驾驶技能与安全驾驶分析

2020-01-11 15:09梁银堂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0年9期
关键词:刹车防汛行车

梁银堂

(河南省水利厅机关服务中心)

0 引言

河南地处中原,铁路公路纵横交错,水系尤为发达,中国共有七大流域其中四大流域流经河南。1 500 多条河流纵横交错,流域面积100 km2以上的河流有493条。黄河横贯中部,境内流域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1/2。中南部的淮河,支流众多,水量丰沛,干流长340 km,流域面积88 300 km2。北部的卫河,漳河流入海河。西南部的丹江、湍河、唐白河流入汉水。

车辆在防汛工作中尤为重要,技术的突破不仅使汽车具有更加卓越的性能,同时也对驾驶员的驾驶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驾驶员必须具备相应的驾驶技能及安全意识,才能保证安全驾驶,尤其是防汛工作车辆驾驶人员,若没有高超的驾驶技能,将会严重影响防汛工作的开展,甚至造成经济损失或事故,而且防汛车辆驾驶员经常会面临突发状况及危急状况,这要求驾驶人员必须具备更高的身心素质,从而保障驾驶安全。

1 影响汽车安全驾驶的主要因素

1.1 客观因素

影响汽车安全驾驶的客观因素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环境因素。恶劣的天气及环境将会为汽车驾驶造成较大的影响及障碍,而此类因素也是最不受人为控制,人力无法抗衡的因素。例如,冰雹天气不仅会降低能见度,还会破坏雨刮器;暴雪天气会使路面结冰,为驾驶带来更高的风险;高温天气更容易出现爆胎等状况;大雾天气会导致驾驶员的能见度降低等等。第二,车辆自身原因。相较于天气与环境因素而言,车辆自身因素一般可通过驾驶员的人为操作而避免,尚属于可控因素。因为,车辆的自身条件对驾驶造成的影响能够通过人为解决。例如,当因车辆价格低、使用年限长、遭受外部损伤而导致汽车性能下降时,汽车更易出现突然熄火、制动不良、爆胎等问题,因此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当驾驶员察觉存在此类危险因素时,必须第一时间解决,消灭隐患。

1.2 主观因素

就客观因素而言,极度恶劣的环境因素发生的概率较低,而车辆自身因素往往能够通过人力干预而得到改良。所以,相较于客观因素,驾驶员驾驶技能、驾驶习惯及心理素质等主观因素对于汽车安全驾驶的影响更大。以下将分别论述这三方面主观因素对安全驾驶的影响:①驾驶技能。虽然驾驶员都必须通过相应的考核才能够获取驾驶证,而实现正式驾驶。但不容忽视的是实际驾驶中所面临的诸多细节问题是考试所无法完全涵盖的。因此,为保证安全驾驶,驾驶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驾驶技能,为实际驾驶保驾护航。②驾驶习惯。汽车驾驶是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必须保证注意力都高度集中,而良好的驾驶习惯能够帮助驾驶员提高驾驶的安全系数。反之,不良的驾驶习惯将为汽车驾驶带来安全隐患。如酒后驾驶、疲劳驾驶、驾驶吸烟、驾驶时接打电话等错误驾驶习惯都极易引发安全事故。③心理素质。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有时需处理复杂的路况,在面临安全事故时也许做出及时的反应。而这对驾驶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若驾驶员能够拥有相对较高的心理素质,往往能够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时驾驶员化险为夷。

2 汽车驾驶技能的内容

2.1 观察远距离的前方

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观测前方的时间应长于观测其他方向,从而保证驾驶员能够观察到远距离的前方状况,驾驶员的所见范围能够为驾驶安全提供保障,因此观察前方的时间可长达10-15s。另外在进行变换车道等操作时,驾驶员应在视线未被阻挡的情况下完成。

2.2 反复观察周围环境

驾驶员在驾驶汽车过程中,应对周围环境及自身车辆拥有准确的判断,明确自身车辆所处的交通环境,保证自己能够360°观察周围环境。因此,驾驶员应以5-8s 一次频率变化车辆方位,从而保重自身能够自身能够掌握车辆侧后方的情况,与他车保持安全距离。而驾驶员在进行倒车时更需要反复观察周围情况,情况复杂时应在自行下车观察后或有他人指挥的情况下完成倒车。

2.3 灵活的视觉

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要保持注意力的集中,保证自身专注于路况,避免目光长时间停留,视线停留在同一方向的时间应低于两秒。另外,在驾驶过程中,不要仔细观察路上的风景,也要避免因为因造成情绪激动,保持灵活的视觉能够帮助驾驶员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2.4 保持选择的开放性

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应与其他汽车保持一定的距离,观察他车的状况,判断他车的行动,避免因前后车刹车、变道或超车而对自身驾驶造成影响。尽量不要分组驾驶,自身在驾驶汽车时也应照顾他车,尤其是在倒车时,因为他车留有回旋余地。

2.5 引起注意

汽车驾驶过程中要时刻谨记安全第一,不要在情况不明确时做出不理智的行为,例如突然的增减速度或变道,眼神交流和灯光、声音等警示是驾驶过程中的一种有效信息,特别是在向后倒车时,这些警示可以更好的保障行车安全。

2.6 未雨绸缪

汽车驾驶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未雨绸缪的心态,不要盲目自信,更不要冒险,车辆行驶过程中要与其他车辆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出现并排形式和盲点的现象,一旦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驾驶员必须对自己的驾驶速度和车距进行及时调整,确保自己的脚放在刹车位置,这样一旦遭遇到突发情况,是能够及时挽救的重要契机。

3 培养安全驾驶的良好习惯

3.1 启动车辆前的自我检查

安全驾驶与良好的习惯之间有着密切关系,驾驶员启动车辆前需要对自己的车辆进行自我检查,确保车辆一切正常在启动,尤其是对汽油发动机和车灯后视镜的检查,这些预防检查能够为安全驾驶提供基础保障。

3.2 保持安全车距

行车过程中,驾驶员务必要对周围的情况进行妥善观察,与其他车辆之间保持安全的距离,特别是一些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安全车距更是格外重要。

3.3 驾驶员要有责任感

驾驶员的驾驶过程中一定要富有责任感,时刻谨记自己的任何一个不规范或不合法行为都很有可能是他人出现安全问题的威胁,因此在开车过程中,驾驶员务必要有饱满的精神状态,避免疲劳驾驶,特殊情况下可以在安全空旷的地方进行休息调整。

3.4 拐弯时注意安全

由于行车过程中路段的情况各有不同,因此驾驶员在拐弯时务必要注意安全,特别是一些拐弯幅度较大的路段,这种路段是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路段,因此在拐弯时,驾驶员需要打开闪光灯,提醒后面的车辆注意,并鸣笛对周围的其他车辆进行警示,不要过猛的转弯,待所有警示都做好后再进行。

3.5 熟练掌握刹车技巧

汽车刹车系统是驾车过程中特殊情况发生时的一个重要保障,行车过程中如果存在一些崎岖的路段,驾驶员的技术不好,便会感到格外的紧张,为了行车安全,他们只会拼命的踩刹车,但这样的操作方法,其实想要达到理想的效果还是比较困难的,甚至会适得其反,引起交通事故的产生,关于刹车一定要掌握刹车技巧,将刹车用在合理的时机,这样才能发挥其有效作用。

3.6 拒绝酒驾、疲劳驾驶

彻底杜绝酒后驾驶,由于酒后驾驶人的头脑处于不清醒的状态,注意力分散,随着过程中很难准确的判断自己车辆和其他车辆的状态,因此很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的产生。另外也不要进行疲劳驾驶,过度的疲劳也会导致驾驶人意识不清晰,可以另外制定出行计划,或者让司机进行充分的休息后再进行驾车。

3.7 避免分心,集中注意力开车

驾驶员的行车过程中要保持集中的注意力,避免在开车过程中做其他分散注意力的事情,例如吃东西、玩手机、接电话等,这些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很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在行车过程中有急需处理的紧急事件,驾驶员可以在路边停车进行处理,这样既能够保证安全,又避免了交通堵塞。

4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汽车的普遍率逐渐提升,各行业与单位在工作中对汽车的依赖也逐渐提高,尽管汽车驾驶可以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便捷,但也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威胁。在单位防汛工作中,为了确保防汛车辆驾驶的安全性,很多时候要做到未雨绸缪,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防范,驾驶人员要接受安全教育,提高自己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提升驾驶技能,实现安全驾驶,从而进一步提高防汛车辆在防汛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刹车防汛行车
夏季防洪防汛
防汛当前莫添乱
乡村防汛 浚沟当先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雾霾天行车安全
夜间行车技巧
为什么突然刹车时人会向前倾?
还有94分
刹车系统:跑得快也要刹得住
吉普自由光行车制动易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