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牛流行热的综合诊治

2020-01-11 20:01
中兽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气肿板蓝根桔梗

程 林

(甘肃省庄浪县赵墩乡畜牧兽医站,744699)

1 发病情况

2019 年10 月,赵墩乡井沟村李某饲养的40头肉牛发病,经解热镇痛、抗炎治疗无效,一头发病肉牛突然死亡求诊。截至求诊,已有20 头肉牛发病。

2 临床症状

病初病牛突然高热(40℃以上),持续3 日左右。病牛精神萎靡,皮温不均,反刍停止,步态不稳,后肢抬不高,关节肿痛,跛行,有的如瘫痪状,卧地不起。呼吸迫促,呼吸音粗厉,听到呻吟声。结膜充血浮肿,流泪,畏光,鼻液增多,流涎,口边有泡沫。部分牛出现腹胀、泄泻。

3 病理变化

对病死肉牛进行剖检,剖检可见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充血和点状出血,黏膜肿胀,气管内充满大量泡沫黏液。肺显著肿大,有肺水肿和间质气肿,压之有捻发音。全身淋巴结充血,肿胀,局部出血。直胃、小肠和盲肠黏膜呈卡他性炎和出血。肝、肾局部混浊肿胀。

4 防治措施

4.1 隔离消毒 对未发病圈舍和周围环境用1:1000 百毒杀喷雾消毒,1 次 /天,连用 7 天。

对已发病圈舍和周围环境用1:500 百毒杀喷雾消毒,1 次 /天,连用 10 天以上。严格执行隔离制度,避免疫病扩散。

4.2 药物治疗

4.2.1 西药 5%葡萄糖 1000ml,0.9%生理盐水1000ml,清开灵或双黄连 40ml,病毒唑 4g,氨苄西林10g,混合静注。每日一次,依病情用2—3 日。

4.2.2 中药 由于病牛表现为精神衰沉,食欲减退或废绝,体热气喘,咳嗽流涕,口干渴多饮,粪干燥,尿短黄,有的兼见四肢沉重,运步困难,有的表现腹泻、腹胀、脉象浮数。依症状诊为风热症。

治疗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为治则,方用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薄荷、芦根、大青叶、板蓝根各45g,桔梗、竹叶、夜交藤、甘草各30g。水煎灌服,依病情连用3—5 日。

5 体会

5.1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Bovine Ephemeral Fever Virus,BEFV,又名牛暂时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突然高热,呼吸促迫,流泪和消化器官的严重卡他炎症和运动障碍。该病能引起牛大群发病,明显降低乳牛的产乳量。感染该病的大部分病牛经2 日~3日即恢复正常,故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该病病势迅猛,但多为良性经过。过去曾将该病误认为是流行性感冒。过去称本病为牛流感,实际上是由与流感病毒完全不同的另一类病毒所引起。

5.2 牛流行热潜伏期为3 天~7 天。病初,病畜震颤,恶寒战栗,接着体温升高到40℃以上,稽留2天~3 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在体温升高的同时,可见流泪,有水样眼眵,眼睑,结膜充血,水肿。呼吸促迫,呼吸次数每分钟可达80 次以上,呼吸困难,患畜发出呻吟声,呈苦闷状。这是由于发生了间质性肺气肿,有时可由窒息而死亡。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第一胃蠕动停止,出现臌胀或者缺乏水分,胃内容物干涸。粪便干燥,有时下痢。四肢关节浮肿疼痛,病牛呆立,跛行,以后起立困难而伏卧。皮温不整,特别是角根、耳翼、肢端有冷感。另外,颌下可见皮下气肿。流鼻液,口炎,显著流涎。口角有泡沫。尿量减少,尿浑浊。妊娠母牛患病时可发生流产、死胎。乳量下降或泌乳停止。该病大部分为良性经过,病死率一般在1%以下,部分病例可因四肢关节疼痛,长期不能起立而被淘汰。

5.3 牛流行热主要侵害牛、黄牛、乳牛、水牛均可感染发病。以3 岁~5 岁壮年牛、乳牛、黄牛易感性最大。水牛和犊牛发病较少。北方常流行于8—10 月份,南方常在6—7 月份流行,主要是通过吸血昆虫为媒介传播,流行于有蚊蝇多的季节,吸血昆虫消失流行即告终止。

5.4 急性死亡多因窒息所致。剖检可见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充血和点状出血,黏膜肿胀,气管内充满大量泡沫黏液。肺显著肿大,有程度不同的水肿和间质气肿,压之有捻发音。全身淋巴结充血,肿胀或出血。直胃、小肠和盲肠黏膜呈卡他性炎和出血。其他实质脏器可见混浊肿胀。

5.5 本病的治疗上,尚无特效药物,本人在治疗中采取中西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西药以补液、退烧、抗病毒、抗炎。中药治疗上,本病则根据发病特征进行临床分型治疗。

风寒型表现为精神倦怠,食欲不振,鼻寒耳冷,被毛逆立,拱背低头,恶寒发热,咳嗽连声,鼻流清涕,有时出现跛行,脉象浮紧。

治疗以辛温解表,疏散风寒。中药用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防风、羌活、前胡、桔梗各50g,柴胡、枳壳、茯苓各40g,川芎、生甘草各30g,板蓝根80g。水煎灌服,依病情连用 3—5 日。

方中荆芥、羌活辛温发散通治一身上下风寒温邪,川芎、柴胡宣痹止痛,枳壳降气、桔梗开肺、茯苓渗湿、前胡祛痰共奏利肺气祛痰湿止咳嗽之效,甘草调和诸药。

风热型表现为精神衰沉,食欲减退或废绝,体热气喘,咳嗽流涕,口干渴多饮,粪干燥,尿短黄,有的兼见四肢沉重,运步困难,有的表现腹泻、腹胀、脉象浮数。

治疗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中药用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薄荷、芦根、大青叶、板蓝根各 45g,桔梗、竹叶、夜交藤、甘草各 30g。水煎灌服,依病情连用3—5 日。

方中银花、连翘辛凉透邪,薄荷、荆芥辛散表邪,桔梗、甘草宣肺祛痰清利咽喉,大青叶、板蓝根清热解毒,竹叶清上焦之热,芦根清热生津。

猜你喜欢
气肿板蓝根桔梗
反刍动物气肿疽的流行病学及防控措施
南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桔梗皂苷D在抗肿瘤作用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羊气肿疽的诊断及防制
天上来信
板蓝根不是“万能神药”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
地狱
千家妙方·我来荐方
疯狂的板蓝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