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兽医结合治疗乳牛蹄病

2020-01-11 20:01李祖凤
中兽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蹄部角质牛舍

李祖凤

(甘肃省山丹县畜牧技术推广站,734100)

乳牛蹄病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是较为高发,而且该病也是牛蹄病以及相关的四肢病的一个统称,通常情况下,该病的病情发展极为缓慢,所以养殖户不易注意防止,但是该病的致残率很高,并且还会严重的降低乳牛的泌乳量,并且严重者就会降低其使用年限。本文的作者就结合自身的多年中西医治疗经验,以及结合一例乳牛蹄病的实践案例,进行该病治疗的相关论述。

1 病例资料

作者所在村落一乳牛养殖户,因为自身养殖环境的问题,其饲养的7 头乳牛中出现一例蹄病患牛,该养殖的乳牛为舍饲,同时以常见的农家饲养草料为主,并且还会辅助添加玉米、豆粕、麦皮等精料,所以基本不是因为乳牛的营养元素缺乏所导致的该病;但是养殖户的牛舍建在农田周边,这就造成其湿度较大、而且是水泥地面,存在不平之处。发病的牛是二胎乳牛,作者已经确诊[1]。

2 临床症状

作者通过养殖户了解到这头乳牛在其病初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而且也没有不适反应,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该病牛出现站立不安,不愿行走的问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病牛的采食量稍减,而且对应的泌乳量也是减少。作者了解后进行了相应的临床检查,发现该牛的后肢蹄部温热,伴随有一定的肿胀问题,而且病牛的蹄角质已经出现变黑问题,而且其蹄部的破溃口还流出脓性血水、并且其气味已经恶臭。所以确诊为乳牛蹄病。

3 治疗

作者确诊为乳牛蹄病后,就结合养殖户的实际需要,确定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防治手段。将患牛保定后,绝对首先使用西医手段进行相应的治疗,首先使用0.1%的高锰酸钾水冲洗、消毒,这样可以有效的清洗病牛的患处,待冲洗干净后,作者随即使用外科手术刀,结合前期的探查,从而刮去病变的蹄角质,并且这一过程要注意保护乳牛,减少其受到的损伤,待露出健康新鲜的角质后即可,往患部注入5%碘酊进行预防,处理即完成,因为该农户的养殖环境较差,所以作者还用纱布包扎固定患处。并且叮嘱养殖户注意保持牛舍的干净卫生,预防其他的各种并发感染问题;随后为了保证乳牛的恢复,作者还决定在其恢复期使用中医的水针辅助恢复[2]。

具体的中医辅助治疗方法如下:血针缠腕穴治疗以及促恢复,首先将乳牛的患蹄局部清刷干净,对于前期发现的疡面,在清洁干净并且没有任何的脓液或者是腐液流出后,使用已经共研为细末的血竭、血余炭,借助棉球蘸取后填塞到相应的病患处,这样可以达到凉血、止痛去疲以及相应的生肌作用。当然如果乳牛的病情较重,那么还可以使用加减乳没散进行相应的病情控制以及防治。该处方的组成为:金银花、蒲公英、大黄各 35g,没药、乳香各 50g、甘草、丹参 25g。加减乳没散方解:使用的乳香、没药可以消肿生肌、并且还具有散血止痛的功效,而丹参则可促进排脓,同时调理病牛,金银花、蒲公英的核心作用就是凉血解毒,蚀脓导毒敛疮这就需要方剂中的大黄、甘草来完成。当然使用中药救治的同时还需要护蹄进行相应的修削,而且还需要将病牛的生存环境优化,这样才可以早日康复。

4 效果以及体会

根据致病原因对养殖户的乳牛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结合优化乳牛所处的养殖环境,乳牛当天症状就得到了控制,一周基本痊愈,并且养殖户观察一月没有发现复发问题,所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疗效还是很显著的。

但是作者经过多年的实践也是发现,防治乳牛蹄病,仅仅依靠中西医结合治疗还是不够的,养殖户做好乳牛日常的管理才是防治该病的关键所在。养殖户首先要保证乳牛的运动和光照,消毒杀菌到位。其次,牛舍平整、干燥通风也是防治该病的关键。第三,定期修剪趾蹄。第四,对患牛隔离治疗。第五,精料补充料中钙磷比例要合适。第六,加强饲养管理,对于各种疾病的防控要到位,减乳牛妊娠3 个月前以及相应的产后一月都需要进行整复牛蹄[3]。

5 总结

总体而言,乳牛蹄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养殖疾病,而且其危害初期不显著,因此极易使养殖户懈怠,进而使病情加剧进而造成严重的危害,像该病在初期仅需要注意将病畜的蹄部修剪即可,基本上就可以恢复,而随着病情的加剧,这就需要使用中西医配合的方法来有效的控制以及治疗该病。

猜你喜欢
蹄部角质牛舍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奶牛蹄部护理措施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鲸吞
夏季需防羊腐蹄病
潮湿环境对肉牛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翻新肤色“角质”大扫除
家庭小规模肉牛舍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