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应用探讨

2020-01-11 20:01杨梅芳
中兽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血清型黄连黄芩

杨梅芳

(甘肃省临洮县八里铺镇畜牧兽医站,730500)

鸡大肠杆菌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属的致病性血清型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临床常见心包炎、气囊炎、输卵管炎、败血症等,不同日龄的鸡均可发病,此外还伴有慢性呼吸道病等多发疾病。该病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发病率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等特点,对家禽的养殖造成了巨大威胁,已经成为较为严重的细菌病之一。长期以来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病原菌增强了抗药性,降低了治疗疗效。中药具有天然性、低残留、无污染等特点对于治疗鸡大肠杆菌病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已经成为鸡大肠杆菌病的热点和趋势。

1 中草药的药理作用剖析

中草药疗效好、毒副作用小,价格相对低廉,在临床畜禽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广大研究者寻找低毒、耐药、高效抑菌剂的主要研究方向。中草药的抑菌作用主要通过影响细菌的正常代谢而产生作用,一方面能影响菌体细胞壁的透性,致使细胞质外流细菌死亡,另一方面能抑制菌体细胞膜各种合成酶生成所需营养物质。研究表明,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气益学等药物对于家禽疾病具有较好的作用,能显著抑制并、杀灭病原体,能抑制5-轻色胺的活性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减少分泌物的渗出,减少细菌毒素对于机体组织器官的破坏作用,显著提升组织器官的机能[1]。中草药能增强鸡免疫器官的发育,促进淋巴细胞的增值,提升机体免疫能力。此外,中草药还能消除大肠杆菌抗耐药质粒恢复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2]。

2 大肠杆菌发病新特点

目前大肠杆菌的发病特点主要表现在致病性、基因型变异和临床变化等方面。在上世纪80年代大肠杆菌主要以单纯感染为主,但是随着饲养环境、技术的不断改善,细菌抗药性、基因型的不断变化,大肠杆菌的发病特点也呈现出并发、多发等混合感染的趋势,比如鸡大肠杆菌常常和支原体、鸡白痢等混合感染,由于病菌多样又伴有继发症状,加上耐药性增强,导致治疗难度较大。研究表明不同地区不同养殖场的大肠杆菌血清型各不相同,而且近年来出现混合血清型菌株的现象越来越多,增加了诊治难度。主要原因在于大肠杆菌表面抗原表达不稳定,在易感因素的干扰下增加了变异的几率,通过变异产生耐药性的菌体会通过耐药基因垂直传播给子代细菌。此外耐药性和致病性也可在不同生物之间进行水平传播,更加导致了疾病形成的复杂性和治疗的难度。随着大肠杆菌病基因型和致病类型的不断变化,易感家禽的日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该病可在各年龄段发病,尤其是幼龄和蛋鸡多发,死亡率也较高,幼禽由于抵抗力低,常患败血症而死,蛋鸡会患败血性腹膜炎而导致产蛋率下降,影响生产机能[3]。

3 中草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应用探析

研究表明,中草药对于鸡大肠杆菌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较好,具有治愈率高、低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符合现代人的绿色消费观念,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依据中兽医辩证理论,大肠杆菌病属于热疾堆积于肠道而引起的里热证,治疗时应以下湿导痢,清热解毒的药物为主,依据君臣佐使的原则,各种药物协调搭配,达到祛病化痢、扶正抑邪的作用。而中草药具有明显的抑制抗药性,主要表现在对大肠杆菌质粒的消除作用。细菌的耐药性主要是通过R 质粒的转导、接合等方式在菌株间相互传播,让所有细菌都具备耐药性。虽然某些理化因素能将质粒清除,但是不能作用于体内,会导致新的耐药性产生,临床意义不大。大量研究表明中草药配伍后能显著提升对R 质粒的消除作用,陈群等的研究表明,用止痢灵、黄芩对大肠杆菌R 质粒具有明显的消除效果,消除率达到18.14%,而用黄连和黄芪后消除率提升到26.14%[4]。临床常用的抑菌中草药有黄连、白头翁、黄芩、黄柏、大黄、金银花、板蓝根等,通过筛选不同的药物组合和类型,能显著提升抑菌效果。这类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祛淤、泻火利湿的功效,在治疗的过程中常常和饲料混合拌喂治疗效果较好。黄连富含多种生物碱,黄连解毒汤通过抑制血管的通透性,来抑制炎症提升机体免疫力,另外还具有极强的保护胃黏膜的功能。黄芩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微生物、抗肿瘤、抗氧化的作用。宫锡坤等研宄表明黄柏、黄连、黄芩、大黄等中药对大肠杆菌等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5]。孙喆等的研究显示,白鲜皮、丹参酮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对细菌的抑菌作用明显,能显著减轻发病症状。相锋等通过组合不同中药复方剂对不同血清型菌体的抗菌性进行了研究,认为白头翁汤、加味白头翁汤、三黄汤和加味三黄汤等对于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较强,能显著抑制病原菌的增殖[6]。

4 结语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药物的滥用,大肠杆菌基因型的不断变异,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难度逐渐加大。中草药治疗鸡大肠杆菌病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相比于西药治疗毒副作用小、低残留、抗耐药性等特点,能显著增强鸡群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十分适宜在临床上积极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血清型黄连黄芩
FDA批准15价肺炎疫苗Vaxneuvance预防6周龄至17岁人群侵袭性肺炎球菌病
炒制温度及时间对黄芩主要成分含量的分析
黄芩主要化学成分对口腔疾病作用的研究综述
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芩活性成份含量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东莞地区B群链球菌的血清型与多位点序列型的分析
副猪嗜血杆菌河南分离株的优势血清型和毒力基因研究
张永新:种植黄芩迷上了“茶”
不一样的“双黄连”
黄连及其有效成分降糖作用的研究进展及量效关系
“小矮子”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