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治疗马骡泄泻

2020-01-11 20:01杨建泽
中兽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猪苓郁金脉象

杨建泽

(甘肃省通渭县北城铺畜牧兽医站,743300)

泄泻是指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拉稀,泻粪如水样的一类病证。

1 病因病理

泄泻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脾胃及大小肠。但其他脏腑疾患,如肾阳不足,也能导致脾胃功能失常,发生泄泻。泄泻发生的原因很多,如久渴失饮,空腹饮冷水太过,过食冷冻草料,或拌麸过湿,致使脏冷气虚,清浊不分,下注大肠;或因风寒外袭,夜露风霜,久卧湿地,阴雨苦淋,以致寒湿之邪,由表入里,传于胃肠,停而不散,滞而不行,水谷不化,阴阳相凝,使小肠清浊不分,大肠水湿不能吸收而作泻者,多为寒泻。如赤热炎天,重投后疲劳过度,喘息未定,乘饥食料过多,谷气凝于肠内,热毒积于肠中,遂成其患。

2 临床症状

2.1 寒泻

发病急,饮多食少,肠音高朗,泻粪如水,或水粪齐下,无恶臭味,小便短少,耳鼻俱冷,口色淡白或青黄,脉象沉迟,当阴寒极甚时,肠鸣如雷,并多有轻微腹痛。如兼外感,则病畜精神困倦,头低耳耷,毛焦肷吊,脉象浮紧。

2.2 热泻

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口渴多饮,有时轻微腹痛,蜷腰卧地,泻粪稀薄腥臭粘腻,发热,尿赤短,口色赤红,舌苔黄厚,口臭,脉象沉数。

2.3 伤食泻(或称脾虚泻)

发病缓慢,病程长,身形贏瘦,毛焦肷吊,病初食欲减少,饮水增多,鼻寒耳冷,腹内肠鸣,不时作泻。粪中带水,粪渣粗大,或完谷不化,舌色淡白,舌面无苔,脉象迟缓。后期,水湿下注,四肢浮肿。如脾病及肾,也可引起脾肾两虚,久泻不止。

2.4 肾虚泻(久泻)

病畜精神沉郁,头低耳耷,毛焦肷吊,腰胯无力,卧多立少,四肢厥逆,久泻不愈,夜间泻重。治愈后,如遇气候突变,使役过重,即可复发,严重时肛门失禁,粪水外溢,腹下或后肢浮肿,口色如绵,脉象徐缓。

3 治疗

治法寒泻宜温中散寒,利湿止泻,用方3.1;热泻宜清肠泻热,滋阴解毒,用方3.2;脾虚泻宜补虚健脾,利水止泻,用方3.3、方3.4;肾虚泻宜温补肾阳,健脾强胃,涩肠止泻,用方3.5、方3.6。

3.1 五苓散:猪苓 30g、茯苓 30g、泽泻 45g、白术30g、桂枝 25g。共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3.2 郁金散:郁金 45g、诃子 30g、黄芩 30g、大黄45g、黄连 20g、栀子 30g、白芍 30g、黄柏 30g。共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3.3 补中益气汤加味:炙黄芪90g、党参60g、白术60g、当归 60g、陈皮 60g、炙甘草 45g、升麻 30g、柴胡 30g。水煎服。水泻重者,加茯苓、猪苓;完谷不化的,加山楂、麦芽、神曲。

3.4 党参 30g、白术 30g、茯苓 15g、陈皮 15g、甘草15g、神曲 15g、罂粟壳 15g。共为末,开水冲调,温服。

3.5 巴戟散加减:巴戟天45g、肉苁蓉45g、补骨脂45g、胡芦巴 45g、小茴香 30g、肉豆蔻 30g、陈皮30g、青皮 30g、肉桂 20g、木通 20g、川棟子 20g、槟榔15g,去槟榔,加茯苓、猪苓等,水煎服。

3.6 补骨脂15g、肉豆蔻 15g、吴茱萸15g、五味子12g、山药 15g、黄芪 15g、肉苁蓉 15g、干姜 15g。共为末,开水冲调,温服。

3.7 针治。寒泻火针脾俞、后海等穴;热泻血针带脉穴;脾虚泻针脾俞、后海穴;肾虚泻火针脾俞、百会、后海等穴。

3.8 用糊米和食醋治疗马骡肠炎,对原发性肠炎、继发性肠炎、初期或顽固性肠炎,均收到较好疗效。其具体方法是:①糊米为炒成黑色的高梁,经粉碎而成。②食醋以老陈醋为好,因为它含有更好的酶类。③成年马每次用量为:糊米500~750g,食醋 500~1000ml。幼驹用量可酌情减少。④在病重期要保证8~12 小时内服1 次,如已止泻,仍要继续用药,以免复发。⑤肠炎是全身性疾病,要配合消炎药,强心补液,防止脱水。

3.9 用加味白头翁散治疗马骡肠炎。药用白头翁60g、秦皮 30g、黄连 30g、黄柏 30g、郁金 30g、苦参45g。共为末,开水冲,候温灌服。如有口色暗紫等瘀血症状者,加当归、赤芍等活血祛瘀药;舌苔黄厚、气分热盛者,加石膏或缓下药;肌肤热盛,加葛根透表清里;口色红黄,加茵陈、木通、泽泻等;里热已清,口色转为淡红,粪仍稀,但不臭者,治以健脾利水的药物。

3.10 用茯苓、白术、猪苓、泽泻各 50g,黄连 20g,共为细末,红糖为引,一次内服。结合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 1000~2000ml,10%安钠咖注射液 20ml,1次/日。

4 小结

泄泻是冷泻、伤食泻、热泻与肾虚泻的总称,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这些病虽症状相似,但其病因、病理、病程长短、病变部位及轻重各异,诊断并不困难。如冷肠泻与肠黄泻的发病急剧,但前者肠鸣如雷,泄粪如水,腹痛;后者口色赤红,口渴贪饮,体温升高,泄粪如浆,气味恶臭。肾虚泻与脾虚泻则病势较慢,前者多在黎明前后泻为特点,故又称五更泻;脾虚泻,泄泻无力,粪中带水,粪渣粗大,四肢常有浮肿,可作鉴别。根据临床经验冷肠泻以五苓散加减,肾虚泻以四神散加减;脾虚泻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急性肠黄宜郁金散加减;慢肠黄以四黄汤加减治疗,其效果显著。如泄泻急剧的重症可配合强补液,预后一般良好,但对于现代兽医学所载的中毒性胃肠炎效果多不佳,预后不良,应配合强心、解毒、酸碱平衡等西医疗法。上述介绍的各种疗法,许多都有较好的疗效。

猜你喜欢
猪苓郁金脉象
安宫牛黄丸中郁金的本草考证
Effectiveness of Zhuling decoction (猪苓汤) on diuretic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猪苓菌核共生营养优势蜜环菌初步筛选
探索脉学的学习方法
多基原郁金的性状、显微及气味差异性研究
“一指禅”爸爸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猪苓的利水渗湿作用及其药理活性研究
猪苓栽培中易发生的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