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生态-文化-商业的城市河道治理规划和实践

2020-01-12 10:25殷秀海温嘉琦郑哲宁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0年5期
关键词:水河河道景观

殷秀海 温嘉琦 郑哲宁

(1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郑州碧水绿岸水利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0 前 言

2018 年11 月15 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实施四水同治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意见》。意见明确,坚持综合治理水环境。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系统治理,全面巩固和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围绕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做好“以水润城”文章,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

城乡水系综合治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旨在正本清源、建设清洁小流域,保障沿线居民安全用水,保护区域自然水生态环境,完善区域基础设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如今,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如何让治理区域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增加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参与感,提升民众的生活幸福指数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

1 兼顾生态-文化-商业(W-ECC)的规划理念

1.1 水利工程措施

通过河道疏浚、水体净化、水源补给和水景营造进行水系治理,疏浚后河道防洪标准达到20 a 一遇,除涝标准5 a一遇。采用截污、治污、设置滞蓄塘、湿地等措施进行水体净化,处理后河道内水质不低于Ⅲ类地表水要求。在丰水期截留自然降水补给水源,枯水期由上游水库进行水源补给,同时接纳电厂、污水厂达标中水,通过溢流堰拦蓄水体减少水量流失。通过扩挖湖面、修建溢流堰、生态湿地等方法营造动静结合、疏密有致的水景效果。

1.2 生态环境整治

陆地布置特色林带、果林、点缀精品树种,完善地被植物打造滨河植物景观特色;丰富水生植物,增强水景效果,改善水质。设计最大限度的保留既有林地,现状林地主要为杨树、桐树。增设特色林带,点缀精品树种,营造“春有花、夏有荫、秋有彩、冬有绿”的景观效果。完善交通体系,通过新建防汛通道、自行车道、滨水漫步道及跨河桥梁,实现道路畅通。

1.3 文化重建

溱水河历史悠久,沿河分布有李家沟遗址、新砦遗址、曲梁遗址、古城寨遗址等,均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这些遗址距今10 000-3 000 a,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诗经·郑风》描述的就是4 500 a 前溱水河及洧水河两岸人民生产、生活的情景。

溱洧流域孕育了众多知名文化,我们选择黄帝文化、古郑文化和诗经文化作为溱洧文化的代表,在给人们提供优美、雅致休闲环境的同时,提升新密形象与知名度。

1.4 商业开发与运营

为发挥区域更大的社会效益,为周边民众提供更为丰富的生活条件,借助生态湿地公园的优越条件,在治理区域内设计经营性景观用地。

2 工程实践

溱水河属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双洎河支流,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全长约29.30 km,流域面积180 km2。河道治理工程全长18.50 km,范围内共包含5座水库。

该河道存在防洪排涝安全问题,生态问题突出,水质污染严重,生态基流量较小,各种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沿河野生动物越来越少;沿河无系统道路,交通不便,不利于吸引周边人群来游玩;溱水河文化积淀厚重,当前文化建设和宣传力度不够,甚至新密本地人都对家乡的灿烂文化不甚了解。

基于这一系列问题,实践中,把河道治理、截污治污、道路系统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展现了河道作为生态系统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同时,河道沿途绿带与城市慢行交通网络连接,沿河道建设的景观设施成为游玩的乐土,通过展示溱洧历史文化与古迹、宣传城市特色,凝聚社会认同;最后,商业运行收入是支撑项目可持续的保证,通过建立公共服务设施,在丰富民众生活条件的同时,也能带动区域服务业进一步发展,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2.1 水利工程措施

①岸坡修复:采用5种护岸型式,总长度23 230 m,雷诺护垫19 818 m、仿木桩1 706 m、块石护岸1 706 m、撒草籽、格宾石笼,格宾褥垫用在河道流速较大,冲刷较严重的部位,仿木桩、撒草籽护岸用于开挖用地较少部位,其他护岸用在流速较小及景观常水位以上部位。②防汛通道:为保证防汛安全,在河道两侧设置防汛道路,对溱河两岸以及区域内的机耕道路进行整合改造,保证防汛通道畅通同时兼做景观区域内交通道路。③截污治污:截污治理主要包含对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的治理。面源污染主要为初期雨水携带的城市中道路、场地表面等的地表沉积物、农田灌溉过程中的地表径流携带土壤中的农药、氮素、尿素等营养物;点源污染来源主要为溱水河两岸村镇排放的生活污水、沿溱水河两岸分布的养殖场排放的废水、沿河厂矿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等。

2.2 生态环境整治

①构建生态缓冲带:连通水体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养分流、物种流,稳定流域生化循环。建立以陆生植物、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为主的生态缓冲带。有效阻滞地表径流,净化雨水,过滤面源污染。②优化配置水生植物群落:将生态学、生物化学、美学结合,配置水生植物。不同营养级水生植物对维持水体清洁及稳定的独特作用、时空结构及季相变化;引入矮化技术避免水草生长过于旺盛,引起水体沼泽华与二次污染;建立沉水植物净化共生体系——“苦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伊乐藻-狐尾藻”。③培育土著微生物:对原场地土著微生物进行提纯、复状、培养;引导土著微生物高效稳步与所在环境体系自行建立相互联系;引导土著微生物高效稳步与所在环境体系自行建立相互联系,强化降解效率。④搭建人工水草:利用全新织物型生物膜载体技术,通过仿生系统,模仿污水处理系统内的植物原理,优化织物填料以使其利于生物膜的形成和再生,从而大大提供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果。⑤优化配置水生动物:建立多层次、按程序、定量投放鱼、虾、蟹、贝螺等技术方法体系,加速自净过程和有机质分解,减少河流水体沉积率,稳固底泥物理化学性质。⑥塑造不同生境的栖息地:种植带果实适合鸟类食用的植物,如樱桃、山楂、山荆子等带果实的植物;种植部分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及少量树木;在岛和滩地上放置倒木,为鸟类筑巢提供条件,吸引鸟类前来定居,景观上设置观鸟台,供游人观赏鸟类。

2.3 文化重建与展示

文化景观结构采用一廊三区,“一廊”为沿溱水形成的生态景观廊道,三区以新城规划为基础,借用诗经中的“风、雅、颂”篇章,结合溱水“生态、休闲、文化”的理念为分区命名,加强诗经文化传承及展示。

“溱水之风”占地面积169 hm2,展示诗经文化—突显浪漫唯美;“生态大雅”占地面积471.33 hm2,涵养保育—展现静雅清新;“文明之颂”占地280 hm2,

传颂黄帝文明,展示古郑文化。具体通过设置溱水文化广场展现诗经文化。广场内设置溱水流域图地雕展示溱水在新密大地的文化变迁,打造溱字地标雕塑,架设诗经长廊、穿插文化景墙、融入耳熟能详的溱洧、子衿等郑风篇章,使人们在休闲娱乐康体健身的同时感受新密溱水博大厚重浪漫唯美的的文化氛围。

2.4 商业开发与运营

为发挥区域更大的社会效益,为周边民众提供更为丰富的生活条件,借助生态湿地公园的优越条件,在治理区域内设计经营性景观用地。结合商业开发的基本思路,对区域内景观用地进行规划。

提供市民房车露营、拓展训练、休闲垂钓和水上娱乐的基础设施,开展“果林公社”、“都市农牧”等项目,修建养生园、养老园、农业观光园、生态农家乐、滨水茶室等休闲建筑。

打造可供游客体验的文化展示和文化活动,尤其是亲子活动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

借助本地文化特色,开发现代旅游需求的文创产品,诸如小型精品酒店、特色民宿、亲子活动体验、传统文化体验亲子活动、基础性的商业开发(特色餐饮、休闲餐饮、高端餐饮)、特色文创产品零售等。

3 结语

文章提出兼顾生态-文化-商业的城市河道治理理念(W-ECC),即在水利工程措施的基础上,兼顾生态修复-文化重建-商业开发于一体的河道综合治理新理念。

对溱水河进行三个层次的综合治理:环境生态整治——修复生态、打造景观、完善交通体系;文化展示——展示溱洧历史文化与古迹;商业运营——吸引游人、加强公众参与性。

规划理念和实践为国内相关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提供先进的借鉴经验。

猜你喜欢
水河河道景观
关于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思考
景观别墅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鉴水河之歌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河道里的垃圾
湖南蓼水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