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便秘的原因及治疗护理研究进展

2020-01-12 12:10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胃肠道肠道

聂 晶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便秘属于常见症状的一种,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为其主要特征。便秘会促使肠道出现微生态改变,代谢物质通过有害肠道菌群分解、发酵产生毒素,进而影响机体健康[1]。除此之外,便秘还可能引发促使患者肠道内出现大量粪便滞留现象,有害气体聚集明显,阻碍肠道静脉回流,出现腹痛、嗳气、食欲降低、腹胀等多种表现,以上各种消化功能紊乱现象会对原发疾病预后产生严重影响[2]。本研究主要针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便秘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行探究,进而针对性的为患者提供治疗与护理,报道如下。

1 便秘原因分析

1.1 药物:胃肠道肿瘤患者行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过程中,均需要应用药物进行镇痛与镇静处理。术前麻醉药物的应用可能会促使患者感觉疼痛反射消失,降低肌张力,暂时丧失意识,同时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胃肠蠕动。术后肠道恢复还可能受到不同麻醉方法与药物影响,但是因为手术刺激影响,麻醉药物的肠道抑制效果难以体现出来[3-4]。手术后,因为伤口通常会有剧烈疼痛感出现,所以需要应用镇痛药物。

1.2 手术:对于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而言,其交感神经会受到一定影响,胃肠道动力会受到限制,促动力胃肠激素分泌量随之减少,体内排出食物残渣的能力受到限制。手术会损伤胃肠道平滑肌,进而影响胃肠道正常功能。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位置多种多样,手术过程中的切除方式也显著不同,恢复效果也不同[5]。

1.3 情绪:因为每例患者均存在个体差异性,所以胃肠道肿瘤患者的文化程度也高低不同,因为不了解手术知识,所以很容易不良情绪,这会显著影响肠道功能运动,促使其具有较高的便秘发生率。情绪异常会对外周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结肠进行抑制,促使植物神经系统与下丘脑受到影响,特别是会对副交感神经进行抑制,延长结肠传输时间,进而出现便秘现象。完成手术后,患者通常会对手术效果表示担忧,容易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对肠道运动功能产生影响,进而导致便秘。

1.4 营养支持方式:通常情况下,手术开始前,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营养不良与胃肠功能紊乱现象,再加上手术的影响,会将机体分解代谢增加,促使营养不良程度加重,给心肺、消化道、骨骼肌等带来不良影响,不利于术后恢复。肠内外营养会促使氮、热量摄入量增加,恢复正氮平衡,进而促使机体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但与此同时,肠外营养会促使患者术后肝脏负担增加,出现肠道微生态紊乱现象[6]。

1.5 下床活动延迟:多数研究显示,术后指导患者及早下床活动能对胃肠功能恢复进行有效促进,但是因为多数患者对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缺乏认识,害怕疼痛,所以导致下床活动延迟。还有患者疲劳过度,术后功能状况也会受到影响,无法及早下床活动,这会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产生严重影响,导致便秘。

1.6 肠道菌群失调:正常人的下消化道中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寄居,肠道菌群错综复杂,进而影响宿主代谢功能、免疫功能产生严重影响。肿瘤患者行放化疗后,会显著减少有益菌群数量,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

2 治疗与护理措施

2.1 药物合理应用:若患者行手术治疗,则要对抗生素种类和疗程进行合理选择,科学选择联合用药方案,不仅要了解应用抗生素之后,细菌数量是否出现减少现象,还要考虑抗生素用量、疗程与种类是否会促使真菌大量繁殖;使用镇痛药物时,要严格遵循三阶梯用药原则,若患者属于轻度疼痛,那么便要尽可能不采用阿片类药物治疗。

2.2 实施快速肠道准备:现阶段,临床上不断改进了肠道准备方式,以此来将患者痛苦减轻,清洁肠道,促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有学者对比了快速肠道准备与传统机械性肠道灌洗,结果发现快速肠道准备不会显著明显干扰肠道菌群,并且术后具有较轻的菌群失调程度。快速肠道准备不同于机械灌肠,主要是在术前给予患者磷酸钠溶液口服,以此来做好肠道准备。

2.3 快速康复外科:快速康复外科是通过优化、改良围术期多项措施,以此来将患者的心理、生理创伤应激减轻,对器官功能进行有效维护,进而促使患者更好更快康复。快速康复外科提倡将术前准备优化,肠道准备工作可并其,鼓励患者术后及早进水、进食以及下床活动,对胃肠道功能恢复进行有效促进。

2.4 心理干预:研究显示,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可能会对疾病恢复程度产生一定影响,术前存在焦虑情绪的患者术后具有较高疼痛程度,且恢复速度较慢。医护人员要向患者详解讲解其病情,使其充分了解手术必要性与重要性,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若患者慢性便秘或者功能性便秘,则要对便秘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对其进行对症治疗,等到病情缓解之后,再继续对其行手术治疗[7]。

2.5 中医干预:按摩是一种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的干预方式,相应穴位用手推拿按摩之后具有调和气血、梳理气机的功效,能促使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更好更快恢复。有学者在胃肠道术后对患者提供穴位按摩服务,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对比,穴位按摩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与肠鸣音恢复时间更短。温针灸指的是在针上插点燃的艾条,利用产生的热力来达到人体热性刺激效果。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与对照组对比,接受温针灸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肠鸣音恢复时间更短。

3 结 语

胃肠道肿瘤术后便秘出现的原因错综复杂,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有效改善术后便秘,可采取中医干预、心理干预、快速康复外科、快速肠道准备与合理应用药物等多种方式,从源头开始寻找术后便秘出现的原因,进而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在不对疾病本身治疗效果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可通过改良手术方式来将其导致的不良反应减轻。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胃肠道肠道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原发于生殖系统胃肠道外间质瘤MRI特征分析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