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粮食种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0-01-14 01:44孙雪婷李忠金晖李婷琼许永超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种子公司嘉善县种业

孙雪婷,李忠,金晖,李婷琼,许永超

(嘉善县农业农村局,浙江 嘉善 314100)

浙江省嘉善县素有浙北粮仓之美誉,曾是全国首选的64个“四化一供”实施县之一,1978年生产稻麦良种达600万kg以上,为本县和周边地区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良种,为粮食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嘉善县全县粮食作物良种供应主要由嘉善县种子公司承担,公司自成立以来,在稻麦粮种的生产、加工和储藏方面一直走在全省前例,如今稻麦良种生产质量仍享誉周边地区。但随着种业体制的改革转轨,种业企业异军突起,种子销售市场竞争日趋剧烈,嘉善县种业又将如何在逆境中求生存、谋发展,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种子产业现状

1.1 粮食种子生产基本情况

2019年,嘉善县水稻繁种面积248 hm2,主要品种有秀水14、秀水134、秀水121、秀水519、秀水03、嘉花1号、嘉67、嘉禾218、祥湖13等;大麦繁种面积20 hm2,同时承担了浙江省10万kg备荒种子的任务。在繁种布局上,县域北部单季稻地区如西塘镇、陶庄镇等地重点繁育中晚熟品种,南部水旱轮作地区如惠民街道、大云镇等重点繁育早熟型晚粳和麦类品种。2019年嘉善县承担浙江省种子总站16个杂交稻品种、12个常规稻品种和7个优质稻米品种的展示及高产示范,累计面积26.7 hm2。嘉善县种子公司基础设施基本完善,设有检验室、种子生产培训室、种子储藏库;有种子烘干机10台,10 t种子精选成套设备1套及其他移动式小型种子精选机4套,基本实现了种子的定点生产、精选加工和安全储藏。为2.74万hm2常年播种面积提供良种,稻麦良种繁育体系较为健全,良种生产保障能力较足。

1.2 粮食种子购销现状

据统计,2018年全县共收购常规水稻种子210万kg,主要品种有秀水14、嘉花1号等9个。2019年调入杂交水稻种子3万kg,主要品种有甬优538、甬优12、甬优1540、甬优7850、中科3号、嘉优5号等;收购大麦种子5万kg,主要品种有浙皮33和浙皮10号;调入小麦种子15万kg,主要品种有扬麦20、扬麦23、苏麦188等。

2019年全县共销售常规水稻种子150万kg,杂交水稻种子3万kg(不包括农民外地自购部分),销售小麦种子近15万kg,大麦种子5万kg。除杂交稻种子100%统供外,常规晚稻种子在本县的供应率保持在近50%(40万kg左右),其余大部分种子主要销往安徽等周边地区。

2018年种子收购价3.1元·kg-1,加上烘干、收储、包装销售以及3%~5%自然损耗等,生产成本4元·kg-1。种子销售批发价4.5~4.8元·kg-1。

1.3 管理体制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等有关规定,种子生产经营机构要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剥离出去,实现人、财、物的彻底分开。种子生产经营由原来的国营种子公司的垄断转化为由个体、民营及股份制种子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种子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但嘉善县种子公司的企业类型仍属于全民所有制,主要原因是在周边地区集体种业不景气的环境下,嘉善县种子公司依然在全县粮食生产中发挥着服务农业的主渠道作用,保持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但在运作机制上因全民所有制的某些条条框框制约了营销的灵活度和活跃性,影响了种子产业的进一步拓展。

2 粮食生产合作社发展现状

2.1 嘉善县金穗粮食专业合作社

金穗粮食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位于陶庄镇金湖村,是一个由5个长期工和若干个季节性农工组成、纯集体性质的专业合作社。主要职能一是承担省、县晚稻新品种的展示示范和繁育及良种良法、栽培新技术的传播,同时对周边地区实施农机与农技相配套的有偿服务,2018年在机耕机插机收的服务中创收达90余万元;二是承担稻麦良种繁育,2018年合作社共繁育了13.3 hm2稻种,繁育良种政府补贴3 600元·hm-2,收购价为3.1元·kg-1,比商品粮高0.4元·kg-1,繁育良种增收7 068元·hm-2。

2.2 嘉善县农星植保专业合作社

嘉善县农星植保专业合作社位于嘉善县西塘镇星建村,2008年由村集体组建,是全县第一个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和对外服务的机械设备较完善,基本形成一套包括统一品种、统一育插、统一配方施肥、统一防治、统一排灌、统一收烘的“六个统一”服务模式。是一个集晚稻生产社会化服务,新品种百亩高产示范、展示,优质稻米新品种杂交制种,优质常规稻新品种试验繁育于一体的合作社。同时与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开展技术合作,从事精品稻米研究与开发,筛选出一批色香味俱佳的水稻新品种。近年来,不断打造西塘软香粒品牌精品大米,积极探索优质杂交稻品种制种技术,为实现稻米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打造示范模板。

3 存在问题

3.1 传统经销模式缺乏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浙江省加快现代种业培育,实施现代种业发展工程,启动省级农作物育繁推一体化培育计划,全面推进科研单位与企业紧密型、嵌入型合作,如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与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推进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勿忘农种业、宁波微萌种业、浙江美之奥种业等一批优势骨干企业经营规模进一步壮大。嘉善县种子公司主要经营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品种,企业依附性较强,近几年嘉花1号常规品种占整体销量的50%以上,品种单调导致经营领域窄小,缺乏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1]。生产经营以常规晚稻经销为主,没有品种专营权的企业最终受制于人。

3.2 粮食产业企业职工年龄结构老化

嘉善县种子公司现有职工共10名,其中5名职工在3年内到退休年龄,企业人员年龄结构严重老化,年青员工严重缺乏,人才队伍断层严重,将直接影响种子企业的运营。上述2个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也同样存在从业农民年龄偏大、年青农民缺乏、农忙季节劳力难找、生产进度受制约的问题。

3.3 粮食产业链延伸受制

一是产业链源头缺乏。种子行业的产业链具有独特性,不具有标准意义上的上游行业。从种子品种的知识产权或经营权取得方式来看,目前企业一般通过自主研发和购买等方式取得[2]。然而,嘉善县种子企业自主创新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育种资源及人才,制约了种业企业的发展壮大;二是种业产业链不长。近几年,嘉善县涌现了一批水稻加工品牌,比如干窑镇范东村的范东大米和干窑大米,西塘镇的蛙蛙响大米,陶庄镇的陶箩大米等,但这些品牌仅限于对稻谷的初步加工,产业链延伸及产业融合发展进展不够快,不能实现产品收益的最大化;三是品种与市场需求不符。粮食品种良种繁育、品种审定及推广的周期较长,且浙江省选育的品种要考虑到全省范围内的用途、环境、资源等情况,与嘉善县的市场需求不一定相符,从而导致可选择的品种范围较小。

3.4 政府政策支持力不够

现代种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产业,同时也是需要大量投入土地、资金、科技、人才的领域。现代化、集约型、规模化的粮食生产已成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3],但目前嘉善县粮食种业发展仍然存在土地资源整合不到位、财政政策支持不够、创新科技及专业型人才缺乏等问题。全县目前也未出台一个全面系统支持种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导致相关部门间有些制度存在矛盾,如农业部门推广的有关品种与粮食部门收购的品种不一致、相关项目资金支持粮食种业发展也不够有力等问题。

4 对策建议

4.1 推进种子企业创新力度,增强品牌竞争力

一是种子企业科技创新。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联系,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种业创新联盟,不断完善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品种选育及科研成果转化。以品牌为核心,加大种业创新人才招引力度,建设以企业为主体、技术为依托、市场为导向的种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高嘉善县种子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二是种子企业机制创新。建立自己的种子质量控制体系,规范种子生产技术规程,认真做好企业自检,推进种子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设。加强品牌宣传,建立完善的市场营销网络和营销队伍,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以此来增强核心竞争力。

4.2 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延伸良种产业链

一是以良种良方提升嘉善县粮食产业现有产业链。继续做大做强范东大米、干窑大米、蛙蛙响大米等已有的粮食产业品牌,加大品牌辐射面。突出绿色优质指标,立足嘉善县实际,以新修订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为指引,制定优质米评价体系,按照品质优良、用途多元、环境多适、资源低耗等要求[4],选择推广一批综合性状优良、适应嘉善县生产和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二是依托现有品牌延伸产业链。在积极发展粮食种业的同时,延伸发展种养殖、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电商服务等后续产业环节,拓展粮食产业功能和业态,打造粮食种业产业链,分散种业风险,提高农民收入。

4.3 完善种业发展保障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种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充分的条件保障。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嘉善县种业发展规划,明确种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优化配置种业发展资源;二是要强化政策支持。县级应出台支持现代种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同时整合农业、科技等相关项目资金,加大对引进种业创新人才、育种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品种或配套系统等的支持;三是优化协调服务。建立县领导和农业、科技等部门的联系制度,优化对口服务;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特别是加强农业部门与粮食部门之间的对接,建立必要的会商机制,确保粮食品种推广与收购的一致性。完善种子全产业链的政策保障,坚持久久为功,夯实嘉善县种业支撑基石。

猜你喜欢
种子公司嘉善县种业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
基于HIROSE模型的种子品牌价值评估实证分析
上“班”
种子公司预算管理优化研究
聚焦浙江省嘉善县“善的教育”
嘉善县开展电镀行业整治工作成效明显
该谁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