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凤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证经验

2020-01-14 03:13梁志锵翁凤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整脊腰痛肝肾

梁志锵 翁凤泉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广东 江门 529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指变性的髓核组织从纤维环软弱处或破裂处突出而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放射性下肢痛及腰痛的一种疾病[1],属中医“腰痛病”、“痹证”范畴。翁老认为痹症之疼痛除了机械性压迫的因素外,主要因为“虚”与“瘀”相互影响、兼证以“湿”为主。因此翁老提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做到“从虚从瘀立论、因地制宜、内外兼施”才能真正起到显著疗效。

1 临证经验

1.1 从虚从瘀立论 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翁老发现,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大多是老年人,《灵枢·营卫生会》曰“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灵枢·天年》曰:“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提到:“元气即虚,……,必停滞而瘀。”由此可见,多虚多瘀是老年患者的一种生理状态。据此,翁老总结出腰痛经验方,该方从虚从瘀立论,方中君药杜仲、续断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三七、延胡索为臣药,行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佐药丹参、土鳖虫、络石藤通经活络、祛风胜湿;使药怀牛膝引药入腰肾,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配伍严谨,标本兼治,共奏补肾活血、通经止痛之功[2]。

1.2 因地制宜 “遣方用药时,除了患者主要症状,还必须因地制宜。”翁老认为江门处于岭南地域,常年空气湿度偏大,故许多患者还夹杂着以“湿”为主的这一病理特点。清代岭南医家何梦瑶亦有对岭南地域的医疗特色记载:“岭南地卑土薄,土薄则阳气易泄,人居其地腠理汗出,气多上壅。地卑则潮湿特盛,晨夕昏雾,春夏淫雨,人多中湿,肢体重倦,病多上脘郁闷,胸中虚烦,腰膝疼痛,腿足寒厥。”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也发现,来就诊的患者,除了腰痛、放射性下肢痛的症状外,或多或少还夹杂着其他如“身体困浊、郁闷烦躁、口苦黏腻”等不适,故在用药时,翁老充分发挥《内经》中“因地制宜”的理论思想,常加用调畅气机、化湿健脾等药。岭南之湿四季皆盛,治湿是岭南医学的重要学术特点之一[3]。

1.3 内外兼施 翁老认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个疾病时,不仅要通过药物减轻患者疼痛麻木感,同时需要针对病变部位进行推拿及治疗,做到“内外兼施”,方能病除。

翁老强调,应用手法改变突(膨)出物与神经根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减轻或消除神经根受压的重要手段。翁老曾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1例,以整脊推拿手法(包括:放松手法、摇臀揉腰、扳肩推腰、扳腿推腰、斜扳整脊、牵引抖按等)配合内服中药治疗LDH,对照组69例,仅以整脊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显示整脊推拿手法配合内服中药方治疗LDH疗效显著[2]。但注意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应当谨慎。

针刺治疗通过穴位局部刺激作用,达到阴阳和调、筋脉通畅、气血和顺,“通则不痛”的目的,其具有的消散水肿、减轻神经根压迫、缓解肌肉疲劳、改善局部微循环等独特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4]。翁老也在多年行医经验中总结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缓解比较有效的一类穴位:如足太阳膀胱经在腰骶部的穴位,督脉中的腰阳关穴,后溪穴、环跳穴、阿是穴等。除上述穴位,翁老表示针刺选穴应和方药加减一样,除了主证以外,还必须顾及兼证,辨证施针,这样才能提高疗效。

2 验案举例

患者张某,60岁,腰部疼伴右下肢麻木3年余。外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次治疗,但症状反复出现。现腰部疼痛加重,伴右下肢麻木。今就诊于翁老门诊。查体:腰椎生理曲度变直,腰部肌肉僵硬,L3-S1 椎体及两旁压痛(+),叩击痛(+),直腿抬高左70°,右60°,加强实验(+)。膝腱反射正常。病理征(-),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暗,苔薄白腻,脉弦细。西医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中医诊断:腰痛病,辨证为肝肾亏虚夹湿。治以补益肝肾、祛湿止痛。方药:杜仲10 g,续断10 g,香附6 g,当归6 g,骨碎补3 g,狗脊6 g,墨旱莲6 g,茯苓6 g,白术6 g,党参6g。3剂为1个疗程,日1剂或隔日1剂均可,早晚水煎温服,1周内服完。手法以放松手法、摇臀揉腰等。针刺取腰 3~5 双侧夹脊穴、肾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委中穴、腰阳关穴、环跳、承山、阿是穴等。针刺操作:进针得气后,轻度捻转、提插,留针30 min,以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腰痛及右侧下肢麻木感明显缓解,腰椎活动功能改善。2个疗程后右下肢麻木感明显消失,腰痛较前明显减轻,直腿抬高右70°。

按语:方药上,以杜仲、续断补益肝肾、强壮筋骨;香附、当归、骨碎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狗脊泻肝肾湿气、强筋骨;墨旱莲滋阴益肾;茯苓、白术、党参健脾祛湿。手法上予放松手法、摇臀揉腰等放松腰部肌肉,改善关节间位置;针刺取穴上,近取肾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及腰 3~5 双侧夹脊穴,除外有治疗腰背疾病外,肾俞、大肠俞、关元俞补肾益阳,强壮腰膝;小肠俞、膀胱俞兼有有清热利湿作用;3~5 双侧夹脊穴,其位于督脉与膀胱经之间,即可强健腰肾,又可补阳通督[5]。远取委中穴,腰背委中求,有舒筋活络、强健腰膝等作用;患者除腰痛外,兼有下肢麻木,辅以环跳、承山,加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的下肢麻木疼痛症状。

3 小结

翁凤泉教授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外由机械性压迫引起,内由肝肾精血亏虚,不能濡养腰部,不荣则痛;气血衰少,气机升降受阻,不通则痛。加之江门地域湿邪为主,故病多夹“湿症”。进而提出“从虚从瘀立论、因地制宜、内外兼施”的治疗思想,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整脊腰痛肝肾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从肝肾论治儿童近视的理论探讨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整脊”真能让人立刻长高吗
整脊真有这么神奇吗
推拿、整脊(宫廷理筋术)配合刺络药罐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36例临床观察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手法整脊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脊柱侧弯临床体会
我为母亲治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