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部队学雷锋须要注重解决的问题

2020-01-14 10:22朱红燕郑海涛
雷锋 2020年12期
关键词:服务项目学雷锋雷锋

朱红燕 郑海涛

雷锋是从人民军队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人民军队充分发挥雷锋精神发祥地的政治优势,始终高擎雷锋精神旗帜,踏着雷锋的足迹奋勇前行,成了全社会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的“排头兵”。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不断加速,社会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正在重塑重构,信息网络技术更加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军队自身建设发展和军地交往也呈现出许多新特征,给部队学雷锋活动带来新挑战,在社会比较关注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方面,也面临着一些值得关注的矛盾问题,需要充分正视,积极应对,认真解决。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筹划运行 “一条轨”,抓不住工作结合点。从实践看,工作筹划缺乏“统”的意识,是当前部队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中的突出问题。部分单位对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的安排部署,要么是党委会议上的一项议程,要么是学雷锋日前的一纸通知,大都是笼而统之、原则性提些要求,主要依靠旅团级单位具体筹划实施,缺乏科学系统的工作安排和实在管用的落实抓手。

二是活动开展“一阵风”,打不牢制度支撑点。每逢学雷锋日,活动搞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到福利院慰问孤儿,到街头为群众义诊,为路人理发等,群众欢呼,雷锋同志又回来了。可学雷锋日一过,活动也随之销声匿迹。这种“一阵风”式的学雷锋,有应景作秀之嫌,容易引起群众的反感,甚至会逐渐上升为对雷锋精神本身的怀疑,影响雷锋精神的声誉。

三是内容手段“一厢情愿”,扣不上受众需求点。当前,有些部队存在“学雷锋就是做好事”的局限性认识,志愿服务启动前缺少深入的调研走访,有的约定俗成地把服务限定在擦车、擦窗、扫地等部队传统的突出体力的服务项目上,有的耗时耗力,热情周到,结果却可能扰乱了受众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俗话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如果不问需求、不择时机、不讲方法、不顾受众感受,提供一厢情愿式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再多再热情的“服务”也是“折腾”。

四是宽上严下“一头紧”,把不准发力均衡点。当前,有部分单位抓学雷锋活动还存在“严基层、松机关”“严战士、松干部”现象,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既没有尽到抓学雷锋活动的责任,也没有当好学雷锋的带头人,台上台下两个样,影响了雷锋精神的有效传播。

新时代部队学雷锋志愿服务,要加强统筹、贴近百姓、军地协作、上下联动、精准施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精准对接受众需求。在新时代,部队学雷锋志愿服务既不能完全摒弃“体能式”“单一式”帮扶,更要在科技帮扶、文化帮扶、教育帮扶、卫生帮扶,法律援助和情感援助的“智能式”“融合式”志愿服务上下功夫。

总之,必须认真贯彻“精准”理念,彻底摒弃粗放式、一厢情愿式的服务模式,以实现学雷锋志愿服务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良性互动。比如,可以通過强军网、互联网来发布信息,让官兵和社会群众快捷有效地熟知、认购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实现线上发布、线下圆梦的有效对接。再比如,可以创新推出“定时+定点+定单”学雷锋志愿服务机制,在征求群众意愿需求、整理服务项目“菜单”的基础上,在固定的时间地点提供“订单式”服务。

(作者此文原稿5000多字,这里选登的是其中第一部分。原稿全文将收入征文作品集)

(责任编辑:仇学平)

猜你喜欢
服务项目学雷锋雷锋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致敬新时代雷锋
学雷锋
项目制与社会组织服务供给困境: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化运作的分析
老龄化背景下辽宁省养老地产发展研究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二)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一)
江苏省大丰市2014年前三季度CPI简析
浅析艺术高校图书馆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