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

2020-01-14 10:22陈锡德
雷锋 2020年12期
关键词:题词学雷锋雷锋

陈锡德

雷锋精神究竟是什么?这是在传承和践行雷锋精神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必须回答的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时代背景下,雷锋精神所强调的重点也会不同。

一、“一个服务”。1963年2月,毛泽东主席为雷锋同志题词之前,先让秘书林克拟了几句话,作为题词参考。后来据林克回忆,他大概拟了“学习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等十来句话。但毛泽东主席并没有用林克为他拟写的内容,而是言简意赅地题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七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当时,他还对林克说了这样一番话: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學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是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当然,学雷锋要实事求是,扎扎实实,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不但普通干部、群众学雷锋,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才能形成好风气。1965年8月30日,毛泽东主席在给庐山疗养院的工作人员钟学坤的笔记本题词时,写的是:“学习白求恩、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可以发现,毛泽东主席是在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那么在这个时期,雷锋精神的核心内容就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四个方面”。周恩来总理两次为雷锋题词,第一次题词内容为:“雷锋同志是劳动人民的好儿子,毛主席的好战士。”这是对雷锋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的褒奖和赞誉。1963年,周恩来总理第二次为雷锋志题词时,曾就雷锋精神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从四方面作出科学论述:“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周恩来总理精准地阐释了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思想特征,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习惯地把周恩来题词的“四句话”理解为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

三、“五个概括”。2012年3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对雷锋精神作出五方面的概括:一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二是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三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四是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五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通过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激发人们思想道德建设热情,倡导文明新风,匡正道德失范,矫正诚信缺失,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引导人们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

四、“四个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雷锋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2013年3月6日,习近平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其中,“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雷锋精神基本内容的全新概括和归纳。

(作者此文原稿4000多字,这里选登的是其中第一部分。原稿全文将收入征文作品集)

(责任编辑:杜成敏)

猜你喜欢
题词学雷锋雷锋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致敬新时代雷锋
学雷锋
首页题词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二)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一)
题词(一)
题词(二)
题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