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季菁松×皓月不同龄期人工饲料育试验初报

2020-01-15 01:04叶瑞兴阿提古丽阿不都热合曼木哈代斯阿布拉
北方蚕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家蚕龄期桑叶

叶瑞兴 卢 红 阿提古丽·阿不都热合曼 木哈代斯·阿布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蚕桑科学研究所,新疆和田 848000)

新疆是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重要区域,有着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利用人工饲料育实现全年多批次养蚕是建立集约化、工厂化养蚕的理想模式,是传统蚕业迈向现代蚕业的一项革命性技术[1],将对我国内地及新疆边远地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提升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挥重要作用。2019年春,新疆和田蚕桑科学研究所引进人工饲料,结合新疆地理气候条件及饲育技术体系,以菁松×皓月为供试家蚕品种,以全龄桑叶育为对照,进行了1-2龄、1-3龄、1-4龄不同龄期人工饲料育对比试验,以期了解新疆特殊干旱蚕区人工饲料育对家蚕发育、蚕茧产量及茧丝质成绩的影响,进而为建立省力高效小蚕共育技术体系与模式探寻一条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家蚕品种:菁松×皓月,25 000粒卵/张(盒),由山东广通蚕种(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家蚕人工饲料:粉体饲料(收蚁用含卡罗胶的粉料),由山东省蚕业研究所提供。

桑叶: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蚕桑科学研究所强桑1号品种园提供。

1.2 方法

以“菁松×皓月”为供试家蚕品种,以全龄桑叶育为对照(CK),分别设“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R2)、“1-3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R3)、“1-4龄人工饲料育+5龄桑叶育”(R4)3个处理组,CK及各个处理每组设4个重复区,每个重复500头蚕。人工饲料育均在过渡到桑叶育饷食时分区数蚕,全龄桑叶育在四龄饷食时分区数蚕。人工饲料育与桑叶育各处理皆于4月29日晨10:00收蚁,适时上蔟。

人工饲料育使用专用收蚁袋,采用自然爬散法进行收蚁,所用人工饲料收蚁前、眠中预处理成湿体人工饲料备用(料水比为1∶1.8,含卡罗胶的料水比为1∶2.3)。人工饲料育温度:1龄29~30 ℃、2龄29 ℃、3龄27.5~28.5 ℃、4龄27 ℃,眠中降低1~2 ℃。蚕室内取食期相对湿度保持在95%上;1-2龄各给饵1次,3-4龄给饵2次;人工饲料育采用塑料蚕盒叠式饲育,人工饲料专用蚕室使用臭氧紫外消毒灯消毒30 min/次,1~2次/日。桑叶育采用新疆蚕区常规水洗叶育技术方法。

1.3 调查项目

调查24 h疏毛率、各龄龄期经过、各龄眠蚕体量、虫蛹率等指标,上蔟第 7天调查产茧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结茧率、死笼率等指标,调查方法参考《北方蚕区桑蚕品种共同鉴定工作细则》。鲜茧烘干处理后,送四川新丝路茧丝绸有限公司进行丝质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龄期人工饲料育对家蚕疏毛率、发育经过的影响

调查结果见表1。人工饲料育各处理24 h疏毛率与对照组相当,均超过97%。人工饲料育不同处理各龄龄期经过均长于对照,R2、R3和R4全龄经过较之分别延长了2 d、2 d9 h和2 d3 h;R2、R3和R4人工饲料育期间龄期经过较同期对照组分别延长1 d15 h、1 d15 h、2 d11 h;各处理组5龄龄期经过相当。

表1 不同龄期人工饲料育对家蚕疏毛率、发育经过的影响

2.2 不同龄期人工饲料育对眠蚕体重的影响

调查结果见表2。人工饲料育不同处理各龄眠蚕体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人工饲料育各处理1—3龄眠蚕体重均明显低于对照,但人工饲料育各处理间差别不明显;对照组四龄眠蚕体重为0.872 g,R2、R3和R4各处理较之分别下降了13.88%、17.09%和25.69%;对照组熟蚕体重为3.850 g,R2,R3和R4各处理较之分别下降了11.38%、14.96%和17.69 %;人工饲料育各处理四龄眠蚕、熟蚕体重分别随给料龄期的延长而降低。

表2 不同龄期人工饲料育对眠蚕体重的影响

2.3 不同龄期人工饲料育对蚕儿生命率的影响

调查结果见表3。人工饲料育各处理间虫蛹统一生命率指标相差不大,较对照组略有提高。对照组虫蛹统一生命率为93.0%,R2,R3和R4各处理较之分别提高了2.66、3.97和4.43个百分点;人工饲料育各处理死笼率较对照组差别不明显;对照组结茧率为95.31%,人工饲料育各处理均略高于对照。

表3 不同龄期人工饲料育对虫蛹统一生命率的影响

2.4 不同龄期人工饲料育对茧质及综合成绩的影响

调查结果见表4。对照组上茧率为93.34%,人工饲料育各处理均略高于对照。对照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明显高于人工饲料育各处理组,且分别随人工饲料育龄期的延长而降低,其中R4降幅明显,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分别较对照降低26.06%、31.58%和1.75个百分点;对照组万蚕收茧量为16.17 kg,R2、R3和R4分别较之降低了9.71%、13.85%和25.79%;对照组万蚕茧层量为3.76 kg,R2、R3和R4分别较之降低了11.44 %、16.49%和31.38%,其中以R4指标降低幅度最大。

表4 不同龄期人工饲料育对茧质及综合成绩的影响

2.5 不同龄期人工饲料育对丝质成绩的影响

调查结果见表5。与对照组相比,人工饲料育各处理蚕茧的上车率、洁净度差别不明显;R2、R3和R4茧丝长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6.54%、14.01%和25.59%,R4茧丝长仅为877.7 m;各处理与对照组解舒率均达80%以上,无明显差异;茧丝纤度随人工饲料育龄期的延长而降低;R2、R3和R4处理的解舒光折率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5.53%、9.63%和14.73%。

表5 不同龄期人工饲料育对丝质成绩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人工饲料育各处理与全龄桑叶育24 h疏毛率、虫蛹统一生命率相当,各龄龄期经过均相应延长,各龄眠蚕体重和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茧丝长、茧丝纤度均相应降低,其中以1-4龄人工饲料育组指标降低幅度最大。试验部分结果及规律与相关文献基本一致[2]。本试验人工饲料育各处理生命率指标较桑叶育略有提高,而虫蛹统一生命率随人工饲料育龄期的延长略有提升的趋势,此现象可能与试验分区方式及人工饲料育期间所处环境消毒措施较好,操作较为精细,而新疆蚕区水洗叶育操作较为粗放,蚕座环境相对较差,家蚕品种对本地饲育方式的适应性受影响所致。

家蚕发育整齐度是影响人工饲料育养蚕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3],本试验中人工饲料育较全龄桑叶育龄期延长与发育整齐度欠佳相关,以致眠期延长,眠蚕、起蚕和青头并存现象时有存在,加大了眠起处理困难,导致蚕体大小差异较大。人工饲料育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产茧量及茧丝质上,整体成绩人工饲料育较全龄桑叶育低,尤以1-4龄人工饲料育处理降幅最大,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茧丝长降幅高达25.79%、31.38%、25.59%,这可能与采食人工饲料龄期的长短、1-4龄采用同一种配方饲料的适应性及4龄人工饲料育保湿与适度通风、除沙方式等配套技术密切相关,因而如何建立一套适合新疆本地相对粗放化的人工饲料育技术还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家蚕龄期桑叶
基于SVM的家蚕中毒分类识别研究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发酵桑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家蚕高品位茧丝新品种“夏81×春12·春22”的选育
环保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损伤自愈合试验*
桑叶茶成“致富茶”
阳城:桑叶茶『火』了 农民乐了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再生保温混凝土360 d龄期内强度的影响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桑叶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