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叮咬引起公猪睾丸炎

2020-01-15 19:28何子双王怀禹李彩虹
中国兽医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耳病蚊虫公猪

何子双,王怀禹,李彩虹

(1.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南充 637102;2.大北农集团川渝公司兽医部,四川 阆中 637400)

2018年5月17~24日期间,四川省南充市某猪场的公猪发生群体性睾丸炎,精液中出现杂质和黏液,精子与杂质、黏液聚集成团、活力下降甚至无法运动等病理现象,多种中西药物治疗无效,持续2个多月。猪场采取综合性灭蚊措施后,公猪精液质量得到好转。初步分析为蚊虫叮咬引起的公猪睾丸炎。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1 主诉与病史

本猪场123头公猪全部引自四川某种猪场。2周龄时注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猪蓝耳病)疫苗1头份。购回后隔离饲养3个月,完成了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口蹄疫、猪圆环病毒2型、猪乙型脑炎2次、猪细小病毒2次、猪流行性腹泻及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等疫苗免疫程序,已正式投产1~2个月。5月 17日前公猪精液质量正常,精子密度4.39亿/mL,平均活力94.2%,直线运动精子84.5%。5月17日显微镜检查发现,2头公猪的精液中出现灰色针尖样杂质,活力轻微降低。5月24日发现近半数采精公猪的精胶成丝状或细条状,前半段精液黏稠且颜色偏白呈石灰浆样,精液数量、气味无异常,显微镜检查精液中有多量杂质。5月25日发现4头公猪双侧睾丸肿大,1头公猪单侧睾丸肿大,14头公猪后肢关节疼痛、轻微肿大。5月26日发现所有公猪精液有多量杂质,5月27日发现精液有多量黏液。刚采集的精液中精子活力均在90%以上。显微镜下发现杂质、黏液和精子迅速聚集成团,精子活力在30 min内降低到60%以下,甚至完全无法运动,失去配种价值。

2 临床检查

猪舍为全封闭式,漏缝地板和水泡粪工艺,机械通风,环境温度、湿度均在正常范围。公猪体温、精神、呼吸、采食、饮水、排粪、排尿正常。部分公猪睾丸肿大,触摸无发热。

3 实验室检查

6月5日采集公猪血液样品22份、精液样品8份,检测结果表明,猪瘟、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100%,猪蓝耳病抗体S/P平均值5.33;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0%;血液、精液中乙型脑炎病毒核酸阴性。

6月12日采集公猪精液样品10份,涂片、革兰染色,显微镜下猪精子形态正常,精液中出现细小、无结构蓝色颗粒,未发现细菌;精液加入普通培养基及生化培养基,37 ℃培养24 h无细菌生长;精液中猪乙型脑炎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鹦鹉热衣原体、猪流产衣原体、猪普通蓝耳病病毒核酸均为阴性,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核酸阳性。

7月7日采集公猪血液样品20份、精液样品12份,检测结果表明,猪瘟、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100%,猪蓝耳病抗体S/P平均值2.71,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0%,精液中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伪狂犬病核酸均为阴性。

4 诊断与治疗

根据临床检查和第1次实验室检测结果,初步诊断为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引起睾丸炎和繁殖障碍。5月24日~6月1日饲料添加盐酸多西环素、阿莫西林各200 mg/kg和多种维生素;关节发炎的公猪注射安痛定10 mL和青霉素400万单位治疗3 d,精液质量无好转。6月7~13日饲料添加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100 mg/kg(以磺胺间甲氧嘧啶钠计)、盐酸多西环素200 mg/kg、普济消毒散1 kg/吨,无疗效。6月14~24日饲料添加替米考星200 mg/kg、银黄可溶性粉、板蓝根提取物各4 g/(头·d);其中6月21~24日另加乌洛托品16 g/(头·d),无疗效。6月25日~7月3日饲料添加龙胆泻肝散40 g/(头·d),自配中药大黄加黄连解毒散、植物油、食醋做公猪睾丸涂药治疗,无疗效。7月6~12日饲料添加酒石酸泰乐菌素200 mg/kg、扶正解毒散2 kg/吨,无疗效。公猪分别注射头孢噻呋钠、恩诺沙星或庆大霉素,无疗效。公猪精液质量问题一直持续到7月底。检查公猪饲料、饮水质量未发现异常。

7月19日猪场约请了兽医技术专家会诊,认为存在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或猪乙型脑炎的可能性。笔者分析认为可能是蚊虫叮咬引起的公猪睾丸炎。

7月30日起,猪场采取了综合性灭蚊措施。猪舍每天晚上点蚊香;每周1次喷雾氯氰菊酯;公猪睾丸部位喷雾驱蚊花露水,每周2次;猪舍粪池内泼洒敌敌畏,2周1次。

7月30日~8月2日公猪肌肉注射庆大霉素40万单位、地塞米松5 mg,2次/d,连续3 d。饲料不再添加任何药物。

5 转归

8月3日发现公猪精液中的杂质、黏液开始减少,其中有2头公猪精液质量达到配种要求。8月13日有21头公猪精液质量达到配种要求。8月23日有40头公猪精液质量基本恢复。至9月30日,累计死亡公猪2头,淘汰公猪56头,67头公猪精液质量基本正常。

6 讨论

6.1 关于该病的发病原因 精液中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的存在与否,与精液质量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同时猪群没有任何全身症状,精子形态无异常,饲料添加药物无效果,说明了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不是该病的发病原因。猪群没有任何神经症状,检测无乙型脑炎病毒,也表明无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和诊疗过程,笔者认为该病是由蚊虫叮咬引起的睾丸炎。

6.2 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 蚊虫叮咬睾丸,引起刺激性炎症、睾丸肿大、疼痛,睾丸内皮细胞和腺细胞受刺激后分泌过多的黏液并混入精液;蚊虫唾液中的毒素注入睾丸,刺激产生抗体,引起过敏反应,毒素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能是精液中的杂质主要成分。黏液、杂质凝聚成团,精子会自动趋化、钻入其中,精子大量聚集,导致精子活力下降、甚至无法运动,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6.3 关于该病的诊断 公猪群发性精液质量下降,容易误诊为传染病,特别是猪蓝耳病、乙型脑炎等。该猪场地处山区,猪舍内粪池是蚊虫孳生地。蚊虫主要在晚上叮咬公猪,在白天活动较少,容易导致漏诊。从公猪群体无全身症状、睾丸肿大和血液、精液检测结果综合分析,蚊虫叮咬是引起睾丸刺激性炎症、过敏反应和精液质量下降的主要致病因素。采取综合性灭蚊措施后,精液质量好转,也证明了诊断是正确的。

猜你喜欢
耳病蚊虫公猪
辛巴狗幽默日常
带您了解蚊虫驱避剂
猪场猪蓝耳病感染状态的国内外评估
替米考星对初产母猪蓝耳病的治疗研究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夏天来了 实用防蚊虫妙招请收好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