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智能监测技术在深基坑中的应用

2020-01-15 11:10梁玄胡茗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年9期
关键词:深层锚索土体

梁玄,胡茗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1 引言

高层建筑对地基深度要求很高,催生出了大量深基坑工程。为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支护结构及周边建筑物都能够平稳安全,就必须要检测好深基坑变形情况,尤其需要把握关键环节——深基坑围护结构墙顶的水平位移监测。受深基坑所在的场地限制,且无法通视,所以,以往进行基坑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法,例如视准线法、测小角法、交会法、导线测量法、坐标法等,都没有办法稳定、精确、快速的进行水平位移监测,存在基准不够稳定、难以达到高精度,速度受限等等问题。而想要克服这些问题和缺陷,实现高精度和高效率的基坑水平位移监测,就需要充分结合TCA2003 测量机器人与自动变形监测软件,利用随架随测的自由设站法[1-5]。

2 自动化监测系统基本内容

2.1 自动化监测系统构成

数据监测的流程十分繁杂,操作过程涉及多空间、多细节,且需要保证连续性,因而对检测技术提出了很高要求。而自动化检测技术则能够很好的满足这些要求。通过完备的技术支持和硬件支撑,能够实现对基坑实时、准确、全面、智能的检测以及分析判断,并且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十分便捷直观的看到相关信息状况,并进行相应反应。

2.2 深坑基监测

自动化坑基监测技术结合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全天24小时不停歇的监测,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内业检测和外业监测。所谓的内业检测,指的是在专业软件驱动下,自动导入成果,从而实现数据处理并及时反馈给监测平台,后者会对结果进行处理审核并直观反映出来。想要实现自动化监测效果,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通过水平位移在内的多种方式来实现,从而达到24h全天候不停歇的监测目标,同时技术软件可以实现利用成果预测模型自动统计相关数据,结合内业与外业监测工作,能够实时的监测处理并将其进行反馈,使得应用者能够及时有效准确直观的了解监测结果。还有一种可以利用的监测方法就是静力水准自动检测技术,作为一种同样运用广泛的重要技术,顾名思义,它主要利用通管水准仪来达到监测目标,其中液位计测点可进行垂直变化测定。

2.3 数据的发布、预警功能

电子信息技术使得自动检测也更加智能、人性化,其有专门的手机APP,工作人员能够每天在手机上实时查看检测情况,一旦有问题也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反馈和反应。除此之外,自动检测系统能够对基坑安全情况进行预警,其技术基础是SOA 架构设计的基坑在线监测系统,包括有在线数据查询和在线数据分析,以及报警设置。只需要对观测点进行点击,就可以及时获取所有相关数据信息。工作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设置阈值,一旦达到一定数值系统就会自动启动报警提示,从而及时、有效地检测和提醒,确保工程顺利安全进行。

3 监测项目及设备安装

3.1 周边建筑物沉降

选取NYC3000 型液压沉降仪来对周边建筑物的沉降状况进行检测,该装置的主要组成部有:液压沉降测量传感器、储液罐、准8mm 通液管、准8mm通气管、干燥管、采集模块。传感器之中有高精度微压传感器,其获取沉降情况主要是通过对目标相对于基准点的压力状况得到。利用GPRS通信技术将测量数据实时上传。

3.2 深层土体水平位移

选取X1 型串联杆式固定测斜仪来检测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状况。将测斜仪串联至测斜管中,其能够精确的对倾斜变化进行感应并转化为一定信号输送出去,得到信号后换算出仪器位移情况,进而算出位移整体情况以及沿管轴线整个孔位的变化情况。

3.3 坑外地下水位

选取MAS-KY 型振弦式水压计来对地下水位进行检测。将其固定至观测井中,测量前注意先设置初始高程。各个水位计与固定中继站保持联系,可以进行无线传输,然后在GPRS 技术支持下最终汇总至总数据库。

3.4 支撑轴力

与人工检测相同,选择GJJ 型振弦式钢筋计来作为支撑轴力的监测元件。自动化轴力监测体现在可以自动传输数据,只需要把导线和数据采集箱相连接。数据采集箱的数量和位置都可以根据实际工程规模和目的进行设置。

4 实际基坑监测情况

4.1 传统人工监测

所谓传统人工检测,其实就是施工现场需要专门的人员,由测试人员在实地采集数据,将数据带回室内进行处理分析并判定相应结果,得出报告,全程需要人工完成。

在此期间,布置一些土体深层测斜管在北侧漏水处附近。由于没有自动检测设备,只能由测试人员进行现场测读,时间间隔一般在若干小时,难以保证实时不间断的监测,因而有次监测不及时,到达现场发现测斜管已经断裂,大量管网水漏出并渗入边坡土体,现场情况比较危险。

由此可以发现,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存在许多限制,只能是专门测试人员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去固定位置进行现场检测,而无法了解其实时动态变化,既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又无法准确有效全面的防止危险发生。尤其黄土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导致其在雨雪天气很容易发生危险,已有的基坑安全事故记录也证明了这一点,而人工检测显然无法完全保障施工安全。

4.2 自动化在线监测

基于传统人工检测的种种限制和问题,自2019年1月7日,自动化在线监测+人工巡视手段正式登场,具体检测工作如下:

①基坑顶部变形(沉降、位移)监测(静力水准仪、倾角仪);

②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固定式测斜仪);

③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固定式测斜仪);

④锚索内力监测(锚索计);

⑤邻近建、构筑物的沉降、倾斜(静力水准仪、倾角仪)。

在自动化智能监测系统的技术支持下,当前已经能够满足施工过程中精准高效的获取监测数据,并且4G网络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快速传输,而云平台数据的逐步完善也能够满足应用人员的实时远程查询要求。这样的硬件与技术保障下,施工现场的基坑支护一旦发生任何异常状况,都会被监测设备第一时间发现,并且通过相应渠道反馈预警,及时提醒施工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工程平稳、安全、顺利的开展。除此之外,实际运用中,也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采样间隔;也可以对报警值进行预设,达到预设值就会进行报警提示。相应的,也可以对报警等级进行预设,不同的报警等级有对应的责任单位或部门,一旦达到就会预警通知,确保有人及时反应。

4.3 基坑监测项目成功预警案例

1)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成功预警

2019 年 4月 1日 11∶15∶52, 在2m、4m、6m三处的深层土体位移程度达到警戒线,根据预设的预警值,系统向项目部门发出预警短信,收到提示之后立刻反应,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安排,组织施工现场的及时巡查。最终在邻近商铺附近发现自来水管网破裂。发现问题后就立即联系相关负责单位,采取切断水源的应急处理措施,遏制险情,警报被顺利解除。

2)锚索内力监测成功预警

2019年2 月15 日,通过自动检测系统发现在施工地北侧的2剖面第一道锚索出现问题。问题锚索锁定应力损失累计变化量异常大,达到了80 kN,且相较于设计值,实际检测到的锁定值明显降低。监测到异常后发出警报,现场收到警报提醒后立即停止施工,召集设计等相关负责单位进行现场会诊。会诊之后发现问题出现在基坑长期跑水段,该段土体由于长期浸水导致软化,进而明显削弱了锚索锁定应力,若未及时发现,长期发展将会最终导致锚索失效。为避免再发生类似情况,就需要加强问题段锚索承受能力,因而新增设3道26m 锚索(自由端 10 m,锚固段 16 m),与原有工程一起,共同工作,确保整个锚索锚固段周围的土层稳定可靠,不会再软化。

5 结语

通过使用TCA2003全站仪中的自由设站基坑水平监测系统,成功预警了基坑水平位移,同时使用其他相关仪器成功预警了土层深层位移和锚索内力监测,将传统的人工基坑监测变为自动化智能监测,在基坑监测方面实现了自动化、无人操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深层锚索土体
顶管工程土体沉降计算的分析与探讨
单相土体与饱和土体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对比研究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深层搅拌桩在水利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软黏土中静压桩打桩过程对土体强度和刚度影响的理论分析
一种新型扩体锚索在软土地区复杂深基坑中的应用
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批判的深层逻辑
让压锚索力学特性及支护机理探讨
不同工况下抗滑桩边坡的位移应力三维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