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生志愿者团队建设的探索和举措

2020-01-15 06:39尹榕
科技资讯 2020年35期
关键词:服务意识团队建设

尹榕

摘  要:学生志愿者是学生群体实现自我管理、互帮互助、强化沟通合作的重要桥梁。国际学生志愿者则更是依托于国际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促进来华留学的外国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中国学习和生活、助力国际学生管理的重要纽带。因此对国际学生志愿者团队的建设的重要性显得格外突出,特别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际学生志愿者成为了校园防控一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国际学生志愿者团队的建设需要管理者更加重视,在日常管理中注重选拔,积极培训,加强引导,全程跟踪,定期总结,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自身学业的同时,也锻炼了个人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助力成为“知华、友华、爱华”甚至“助华”的使者。

关键词:国际学生志愿者  学生培训  服务意识  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2-3791(2020)12(b)-0198-04

Abstract: Student volunteers are an important bridge for student groups to achieve self-management, mutual help, and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International student volunteers rely on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tudying into the study and life of China better and faster, and to become the important links in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work. Therefore,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volunteer team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especially during the COVID-19 epidemic, international student volunteer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laying an 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t role.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ternational student volunteer team requires manager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election in daily management, active training, strengthen guidance, follow-up throughout, regular summation, to help them better complete their studies, but also exercise their personal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teamwork ability.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student volunteers; Student training; Service awareness; Team building

该文主要阐述国际学生志愿者团队建设的现状、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探索团队建设的措施、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注重在全过程跟踪管理,着力加强对国际学生志愿者的教育培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灌输,力求团队更好地适应中国的人文环境,更好地开展服务和工作,提升国际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群体形象。

1  当前国际学生志愿者团队建设现状

2018年有10%的国际学生在中国留学,是第三大留学目的地国,到2020年,中国将有望接待50万国际学生。在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学生管理工作中,如何既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借力”实现更好的国际学生管理软环境,又能提高国际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们在基础性工作之外可深入思考的问题。目前国际学生管理领域中,对国际学生志愿者建设方面的工作关注度不高,对该问题的研究也相对较少,部分管理者甚至还未形成建设国际学生志愿者团队班子的意识。和中国学生的志愿者团队建设有所不同,国际学生志愿者因其文化背景、语言环境、思维模式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故不能全盘照搬中国学生的经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国际学生志愿者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和优点

国际学生志愿者团队既服务于师生群体,是构建良好学习生活环境的重要助手,也是志愿者自身学习、成长的良好契机,在精神层面和实践层面都会产生“助人”和“利己”的效果。

2.1 精神层面

首先,作为医科大学的学生,医学事业和誓言赋予了他们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此背景下,成立志愿者团队,可进一步帮助学生强化无私奉献、服务他人、团队合作的意识,提升国际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是帮助国际医学生树立早期职业意识的有效手段。

2.2 实践层面

2.2.1 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

通过培训和志愿服务,使志愿者们更加地了解中国文化和风土人情,增加了他们与其他人沟通的机会,提高了汉语水平和沟通能力。自身语言能力提高的同时,他们也可作为沟通的橋梁,帮助其他中文较为薄弱的国际学生,减少因语言问题而在生活和学习上产生的沟通障碍,有助于提高国际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软环境。此外,志愿者可辅助参与管理学生,维护组织纪律,有助于实现国际学生的自我管理,减轻留管工作的压力。

2.2.2 助力实现国际学生教育管理的第二课堂

志愿者团队在以全面育人为目标的第二课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书本知识的学习之外,学院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既丰富了国际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培养了学生培养兴趣爱好,是实现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有效手段,是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二课堂”。国际学生志愿者在活动中的全程参与,有助于从学生角度开展的活动筹备,更符合学生的诉求和期待,更有效地实现活动目标,达成多方满意的效果。国际学生志愿者的加入也使得学生活动的筹备和组织更具号召力,衔接更为流畅。例如,在中华传统文化活动前,国际学生志愿者可对参加活动的学生进行“补习”,帮助学生提前了解一些中华传统文化基础性小知识,增加知识储备,为活动做好铺垫,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在活动中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也促使活动过程更为顺利。活动结束后从学生角度了解他们的诉求和建议,有助于未来活动组织及内容的不断完善。

2.2.3 为学院保有后备力量

志愿者团队建设是一项可以使师生长期受益的工作,在突发状况、重大事项或特殊时期时可以实现迅速支援,组织学生,提高了紧急事件处理的效率,是重要的后备支援力量。管理者应具有忧患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国际学生志愿者团队建设工作,才能在关键时期,打有准备的“仗”,避免临时仓促招募造成工作被动,反而增加了工作的难度。

3  国际学生志愿者团队建设措施与探索

3.1 团队建设

3.1.1 认真遴选,积极培训,明确纪律

在建设国际学生志愿者团队的初期,管理者需对成员进行认真遴选,优中选优,才能发挥志愿者的正面引领效果。志愿者服务对象是全体师生,所以在人员遴选时也需注意学生国别的均衡。相同或相邻国家的学生之间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便于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要筑牢思想根基。管理者要明确志愿服务组织纪律,杜绝散漫懈怠,帮助其树立冲锋在前、无私奉献的精神,注重其荣誉感和使命感的培养。

3.1.2 按需调配,合理分工

管理者事前需要根据具体服务事项的性质、服务对象,合理调配不同国籍、不同专业的志愿者;也要根据各人的性格特点,分配不同的工作内容,要做到人尽其才,将个人特色和团体协作相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志愿者团队的作用。

3.1.3 建立应急预案,突发情况有章可循

管理者须建立应急管理预案,并在前期团队培训中重点讲解,才能让志愿者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有章可循,不至于随意处理,甚至自乱阵脚,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后果或负面舆论的产生。例如此次疫情防控这场“大考”中,经过了前期的认真培训,志愿者充分了解在特殊情况下的工作原则,也会相应地更加端正工作态度,按照学校防疫的总体部署和学院具体要求和任务分工,将志愿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3.1.4 全过程注重文化的灌输

作为在华留学的国际学生,适应中国的社交礼仪,学习基本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他们的必修课。国际学生志愿服务的对象和环境决定了他们需要比一般国际学生对此有更多的了解和知识储备。所以,在培训过程中,立足于中国社会和大学校园,需尽可能多地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知识,帮助学生早日成为“中国通”。只有越贴近中国的人文实际,更符合中国师生以及其他中国朋友的日常沟通和处事习惯,才能更好地开展双语工作,发挥沟通协调的专业水平。

3.2 志愿服务期

在志愿服务工作的初期,管理者需要认真引导,“手把手”指导每位成员,帮助塑造学生优秀的工作态度和形象,尽量促使每位成员齐头并进,共同进步。初期志愿服务的指导工作落实得越具体,后续团队服务水平才能更加专业化,减少后期因团队水平参差不齐造成的管理困境。在服务过程中,也要鼓励学生多尝试、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完善,充分运用自身的语言优势,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切忌纸上谈兵。管理者也要进行实时的中期管控,对团队服务情况留心观察,关注志愿服务过程中每位学生的特点和态度,方便日后根据个人特点二次安排岗位,提高岗位的匹配度和团队工作效率。

此外,还可设置轮流组长,在不同的志愿服务中安排不同的成员担任组长,轮流成为某项活动的带头人,不仅可以协助管理团队,节约沟通成本,也能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也可调动每位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3.3 志愿活动后

注重提升学生的持续参与性。较长的服务期可能造成部分志愿者厌倦的情况,管理者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变化的及时疏导和团队成员的及时调整,保证团队成员的心态稳定,不断培养他们甘于奉献的精神和持续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可持续性,努力打造国际学生志愿者团队的品牌形象。

积极总结,传达精神,为后续完善志愿服务水平奠定基础。志愿者团队的出色管理,依赖于管理者和团队成员从团队整体到成员个人的及时、定期总结。在总结会议中,要结合学校领导老师对国际学生志愿者的要求或期盼对团队进行合理调整,使得团队建设更符合日常工作实际。同时要对整体的志愿服务过程及时查漏补缺,发现工作中的短板,找出共性问题,对整个团队的工作方法或态度进行完善和提升。

对于表现优异的成员或整体优秀的团队服务事项进行重点表扬,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增强学生在后续活动的参与积极性。管理者还要通过不定期更换成员,保持“新鲜血液”的注入,杜绝团队中消极怠工情绪的滋长,把机会给其他表现更积极的学生,避免个别学生的负面行为长时间地影响团队整体的态度和工作。

时常倾听学生声音,管理者可从学生角度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有针对性地改进,真正实现留管工作的特色化、专业化。

塑造品牌形象, 提升形象,促进交流。国际学生志愿者既服务于本学院的师生,也会参与到校级、省级甚至国家级的活动中,与中国师生合作。优秀的服务能力和工作素养,有助于提升国际学生的形象,创造更多的“正能量”,也有利于促进中外学生之间沟通和交流,侧面促进学校国际化的办学目标。

4  结语

志愿者团队的建设,有助于实现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有助于切实提高国际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奉献精神,培养医学职业精神,契合医学院校的培养要求,为未来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根基,也在学生间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氛围。留管人员要重视国际志愿者团队建设这项长期工作,从遴选、培训、塑造服务意识、全程管控、定期总结等方面不断探索,早日构建国际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建设的长效机制路径,增强管理工作的专业化,促进国际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瑛.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山东社会科学,2015(5):152-153.

[2] 陈正洲,万雷,于靖雯,等.提升志愿服务医学生人文素养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5):148-149.

[3] 董丹辉.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团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 法制博览,2020(14):81-82.

[4] 杜炳鋆.浅谈高校学生志愿者社团内的文化管理[J]. 中国校外教育,2011(32):11-13.

[5] 林桦,张睿思,李丹,等.志愿服务视角下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为例[J].医学教育管理,2020(2):167-171.

[6] 齐宁.基于高校学生志愿者管理的创新育人机制研究[J].學术探索,2012(8):118-120.

[7] 任沁展,李越,樊洁,等.以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为抓手 促进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J].医学教育管理,2020(1):50-53.

[8] 唐燕,张军厂.高校学生党员志愿者管理机制探讨[J]. 高教学刊,2016(25):170-171.

[9] 朱芳.“以文化人”理念下学生安全志愿者在高校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2):154-155.

猜你喜欢
服务意识团队建设
浅议高等学校基层科研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适应“三三制”培养模式的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企业新闻采编人员素质和团队建设
关于加强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问题与探究
博物馆临时展览的困境与出路
学校教师管理工作探析
团队建设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干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