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红色物业 建设美丽楼院

2020-01-16 06:56焦作市房产管理中心
中州建设 2020年1期
关键词:议事会物业居民

焦作市房产管理中心

2019年以来,焦作市房管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厅有力指导下,积极促进发挥基层政府和社区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创新基层治理,开展美丽楼院创新、建设红色物业,提升了小区服务水平,优化了居住环境,为焦作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贡献了房管人的力量。

一、打造“红色阵地”,党建引领星级红色物业

针对物业管理小区业主和物业企业矛盾频发的难题,我中心积极与山阳区进行沟通、协调,建立“社区+物业+业主委员会+党群议事会”四位一体机制,实现共商共管、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100米”。

一是建立党组织。按照“六有”标准,加强物业企业“红色阵地”建设,指导物业企业落实党的制度,开展党的活动。吸纳物业企业党组织书记作为社区党组织、社区联席会议成员。强化党对物业企业的领导,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二是健全“红色机制”。先后制定下发了《山阳区打造“红色物业”工作实施方案》《山阳区“星级红色物业”评选活动方案(试行)》等文件,从“组织建设、骨干队伍、服务质量、运营管理、社会形象”五个方面,建立“星级红色物业”评定标准,组织物业企业对标认领。三是打造“红色队伍”。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要求,推荐物业企业负责人中的党员担任社区“两委”成员,搭建起街道、社区、物业企业、居民之间沟通的桥梁。注重把物业骨干培养成积极分子、党员,不断壮大党在物业企业的力量。目前已吸引50余名党员大学生到物业企业任职,20余名物业企业优秀员工递交“入党申请书”。四是释放“红色效应”。定期开展需求调查,建立网格基本信息和诉求台账,及时掌握民情民意,打造党的政策“宣传队”。组建物业志愿服务队,根据居民需求订制家政、家教、看护等个性化服务项目,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打造联系群众的“服务队”,实现党群360民生服务项目全覆盖。承担网格巡查、信息采录、社区服务等任务,打造维护稳定的“工作队”。

通过组织山阳区物业企业对标认领,积极采取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物业企业测评相结合的方式,最终确定六家“三星级以上红色物业”项目,形成了山阳物业管理特色。如今,物业企业对党的认知有了很大变化,对提升服务水平有了新的追求,企业自身也提升了存在感和自豪感,“红色物业”效应初显。吸引吉林省政协、省委政研室、省社科院、省委党校、驻马店市、宝丰县等40余家单位前来学习、参观、指导。

二、“334”治理模式,提升老旧小区改造水平

老旧小区改造,涉及群众广,触及矛盾多,改造难度大。我中心与解放区积极推进“334”楼院治理改造模式,通过依靠三种力量、实施三步工作法,构建四种工作机制,切实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是依靠三种力量。党委政府主导推动,强化老旧小区规划改造的基础动力。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优势,与各街道开展分包联创,制定方案,使老旧小区改造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设立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资金,先后募集社会资助和群众自发捐助500余万元。设立楼院党支部235个、楼栋党小组702个、党员中心户1359户,形成了“组织带动、党群共建”的良好局面。居民群众主动参与,壮大老旧小区建设改造的内生动力。推选小区楼院“当家人”,共选出居民议事会成员2600余名,从根本上解决“有人理事”问题。成立居民议事会,制订《楼院居民议事会工作规范》,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解决楼院民生问题1万多个,形成了“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定、群众办”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社会力量协同推进,拓展老旧小区改造升华的外源动力。邀请110名驻区单位人员加入小区党组织和居民议事会,共商小区楼院事务。投资1000余万元改造楼院基础设施,促进楼院面貌明显改善。动员200余家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美丽楼院”创建,通过设立“爱心投放箱”、“爱心服务站”等,帮助居民解决困难和问题。

二是实施三步工作法。收集居民对小区改造的初步意见,把讨论形成的初步改造方案公布下去。收集居民对初步改造方案的意见,把完善的最终改造方案公布下去。收集居民对最终改造方案落实情况的反馈意见,把最终改造的成果公布下去。

三是构建四种机制。构建共商共推机制。坚持一院一策改造原则,组织居民共同研究制定符合本院需求和群众意愿的自治管理模式。构建共筑共融机制。自发组建矛盾排查和人民调解队伍、义务巡逻队384支,累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7万余起。建成视频监控平台300余个,安装监控探头6800余个、平安灯2400余个,辖区楼院和背街小巷基本实现了技防全覆盖、平安灯无盲区。构建共创共管机制。集中开展老旧小区拆除违章建筑、门前五包等,建立环境卫生“区-街道-社区-楼院”四级联动机制,同时,完成了花园街、新华街等8条善治街区,新增供暖小区16个、2514户、35.4万平方米。构建共建共享机制。培育社区服务等组织200余个;开展好邻居、五好文明家庭、优秀楼栋长等评选活动,凝聚了民心民意,培育了文明向上的风尚。

通过“334楼院治理”,基本实现了辖区老旧小区日常管理长效有序,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被国家民政部评定为“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一是生活环境显著改善。目前,共建成496个“美丽楼院”,解决了楼院民生问题20000余个,使老旧楼院得到了绿化、亮化、美化,提升了广大居民的生活品质。二是文明风尚得到弘扬。通过组织开展各类趣缘活动,使楼院与楼院之间、居民与居民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互帮互助风气更加浓郁,营造出了和谐的生活氛围。三是小区楼院治理难题得到妥善解决。通过公推直选、议事协商等方法,解决了社区居民民主权力虚置、散居老旧楼院管理难等问题,实现了“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定、群众干”,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议事会物业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物业服务
三审物业条例:让群众住得舒心
成都市双流区村(居)民议事会在基层群众民主自治中的实践与思考
公共资源利用中议事会制度的探索
浦江镇村居代表议事会制度研究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
高台居民
福州升值最快高端物业排行榜
上海长宁:党员议事会带动居民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