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治理现代化路径: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的思考

2020-01-16 17:01顾志勇
湖北社会科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权力学术价值观

顾志勇

(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215006)

大学治理是一个系统,涵括价值系统、权力系统、职能系统、制度系统等亚系统。大学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大学推进内涵式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内在需求,主要彰显为价值、权力、职能、制度等亚系统在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过程中,实现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目标运行状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将其内嵌于价值、权力、职能、制度等系统,可为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提供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同时,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又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领域的表达实现创造实践路径。

一、价值系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造当代中国的大学精神

大学治理现代化首先要实现价值层面的现代化。大学精神是大学价值系统运行的核心表达。大学精神是一种价值追求,是创造精神、批判精神以及人类情怀的凝聚。因此,有必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国大学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面向全社会、全体人民大众的最高价值追求,大学精神是面向大学师生的最高价值追求。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然统领包括大学精神在内的一切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思想基础。因此,大学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精神,让大学精神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要义,帮助师生形成独特的精神世界和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大学精神,一是大学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青年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要通过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接受熏陶养成良好品德。大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大学治理现代化的价值旨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社会层面的“大德”理应是师生精神信仰领域首先要学习追求的。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保障学术研究的社会主义方向不偏离。二是大学要深度挖掘校训精神。大学要切实发挥校训精神的文化认同、价值导向、思想引领功能,弘扬校训精神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坚守学术品质,彰显责任担当,从而为传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因地制宜的思想土壤。[1](p146)三是大学要持续培育对优良学风的认同。优良学风对于大学特别是大学人才培养具有决定性作用。优良学风通过持续涵化大学品质,铸造大学特色,来增强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价值引领。当代中国大学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精神,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回答了应该如何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关系问题,[2](p11)这为大学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大学教书育人不仅要教会青年学生追求个人美好幸福生活、实现个人价值应具有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帮助青年学生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同时,大学的价值追求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包含极其丰富的内涵,如追求真理、民主开放、求实创新、自由平等、团结勤奋等。当代中国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两者实现了知识文化传承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在统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铸造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大学精神的基本功能是指引师生追求坚定理想信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造当代中国大学精神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2](p12)一是大学可深入挖掘在发展历程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优秀教师、优秀学生等,全面展示经历的重大时刻、重大事件,产生的重要组织,拥有的重要建筑、重要景物、重要标志、重要物品等,通过讲好这些内在彰显着富强、民主、爱国、敬业等核心价值的正能量故事,在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宣扬大学精神。二是大学可进行仪式文化教育,创造烘托渲染出一个在视觉上、情感上能给人极强冲击的神圣场域(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政治纪念日等),运用图像、视频、音乐、表演等多种震撼性元素、用贴近师生的话语体系来展示党和国家、大学、教师、学生等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生动形象地释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从而与当代中国大学精神产生强烈的感应融合,勾勒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校园文化来铸造当代中国大学精神。

二、权力系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各种权力合法合理发挥效用

大学是具有独特使命和责任的学术性社会组织,内部权力系统交织复杂。按照权力的横向分配,大学的权力系统主要包括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学生权力等;按照权力的纵向分配,大学的权力系统主要包括学校权力、学院(系)权力等。无论横向还是纵向分配,大学权力系统内的不同权力都代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利益的矛盾冲突促使不同权力都着眼为其归属的群体争夺更多利益,致使权力系统内的向心力弱化,取而代之的张力让权力系统的运行处于非平衡甚至是失衡状态,导致大学治理成效受到限制,阻碍了大学治理的现代化进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观念可帮助大学梳理明晰权力系统内的权力清单,推动权力清单管理,这对于规范各种权力的运行具有重要的促进功能。

首先,在“平等”价值观念的引导下,大学要推进权力系统中的各种权力在地位上达到平等,它们应该在各自的领域内发挥应有作用,不能由于某种权力占有资源多而凌驾于其他权力之上。大学要重点解决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构成的二元权力架构背景下,因排斥学生对大学治理的参与权、对学习历程的选择权、对教学事务的评判权,甚至对内部事务的决定权等,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缺失、利益受损及其与学校对立等诸多问题,让学生权利逐渐回归大学领导者的视野,使学生拥有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一样平等参与大学管理决策的权利。

其次,在“公正”价值观念的引导下,大学可推进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学术申报、学术评审、学术评价、学术监督等体系,为师生营造出从事学术研究、产生学术成果、赢得学术荣誉、成就学术生涯的公平机会,形成良好的学术生态,保证学术权力运行的公正性;大学可引导行政权力围绕战略发展目标保证决策公正、制度公正、程序公正、执行公正,进而实现公共资源的公正性配置,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科研、学科与管理体系之间,学术组织与管理机构之间协调融合发展;大学要真正树立学生在大学治理中的主人翁地位,公正对待学生权力在权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学生权力的制度化建构,开辟多元畅通的学生权力行使渠道,构建基于身份认同的学生权力运行机制,切实保障学生权力在决策过程和组织结构中产生影响和制约的能力。

再次,在“法治”价值观念的引导下,大学应不断构建权力运行的“合法性”。一是大学要促使行政权力回归服务学术权力的运行逻辑,行政系统不再是对学术系统的简单管控,而是通过共同治理方式让两个系统形成的能量场高度耦合,行政系统的价值所在是让学术系统的能量得以充分的释放。[3](p5)行政权力要从学术管理的具体事务中撤离,逐渐减少和消灭“越位违法挤压学术权力”的现象,同时发挥行政权力在规范效率方面的优势,克服学术组织松散性的弱点,协助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构建内部运行机制,提高学术组织的工作效率。二是大学要加强大学章程建设,明确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在大学治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推进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架构和学术权力运行制度的健全完善,让学术委员会真正成为大学最高学术权力机构,并在一整套学术组织架构和制度的支持保障下真正统筹行使对学术事务的咨询、评定、审议和决策;充分保障教授在学术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保障学术自由,杜绝学术失范;从而促进学术权力进入本位,真正在学术领域拥有主导权。三是大学要推进权力在纵向维度的重新分配,降低决策重心,将一些决策权力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保障从学校层面转移至院级单位层面。如在财权方面,学校可以积极探索建立分级预算制度,对院级单位实行绩效预算;将预算工作与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及部门年度综合考核结合起来,即将预算建立在可衡量的绩效基础上,更加关注院级单位的责任和效率,从而扩大院级单位的资源配置权。同时,对于资源配置权的转移下放,大学必须同步完善责任压力的传导、考核评价等配套制度机制。

三、职能系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各项职能蕴含目标的有效达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大学要做好“四个服务”,就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各项职能有效发挥,促进职能蕴含目标的达成。

人才培养职能层面。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职能,社会主义大学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引领下回答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关于“培养什么人”,大学要培养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培养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真正理解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劳动者,培养扎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为人民服务的敬业奋斗者。关于“如何培养人”,大学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到“四个回归”。大学在回归常识中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在回归本分中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在回归初心中更好地把学生培养成人成才,在回归梦想中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积极构建包括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的全方位育人体系。关于“为谁培养人”,这是教育的初心。大学教育的初心表达为为家庭培养合格的后代,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为社会塑造栋梁之材,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也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如果初心出现了偏差,大学教育就失去了灵魂,无法培养出为人民、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的人才,大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就会出现动摇。

科学研究职能层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研究不仅仅是大学内部学术共同体所产生的学术行为,更是大学推动实现国家发展富强、社会文明进步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核心价值取向的重要支撑。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就是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强大的过程。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强起来”的奋斗目标,十九届五中全会又提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这些目标均需要持续强化科技创新,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当下,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承担者,大学要引导师生提高学术研究站位,将个人的学术研究置于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中,高层次人才的学术视野更要定位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层面,从而创造出有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这种学术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实现师生个人的学术价值和学术理想,更是能够推进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成为推动解放生产关系、推进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不断加快国家富强的前进步伐。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是一种社会文明,大学必须发挥知识文化积累和人力资源优势,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塑造高水平的理论成果,从纵向历史维度、横向比较维度理性地、深层次地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功能的文明特征,即具有强大的塑造权威能力、社会动员能力、政策优化能力、社会整合能力、规范权力和保障权利能力等,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协调性和匹配性。

社会服务职能层面。威斯康星思想让“社会服务”成为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后大学的又一项重要职能。正是由于履行了社会服务职能,大学才从“象牙塔”走向了社会,让高等教育更加多样化,开始承担起社会责任。随着大学日益走向社会的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所描绘的奋斗目标会让大学承担更多的责任。大学应发挥自身知识优势、技术优势、人力资源优势,更好地履行政府的智库、企业攻克技术瓶颈的顾问的责任,更好地参与社会民主管理、指导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各种关系自由平等化、推进国家社会管理公正法治,培养人民大众的爱国主义精神,着力构建社会主义诚信体系,在全社会营造敬业奉献、团结友善的良好氛围。

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吸收继承了“礼义仁智信”等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经历了“五讲四美三热爱”、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发展过程,最终创新凝练成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展示内容的话语体系。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大学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核心内容,积极创作推出生动活泼、贴近师生的文化产品,让价值观念带着“泥土味、烟火气”,拉着家常与师生的思考期盼追求连在一起,从而推进文化自信的不断建立。

国际交流合作职能层面。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国际化、全球化的特征日益凸显,整个人类正在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作为人才集聚、知识汇聚的组织,大学比其他类型的组织拥有更多的国际交流合作机会和平台,理应肩负起推动国际交流合作的职责,积极为世界文明和谐、各国人民自由平等团结友善做出贡献。中国大学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主动推进立体化的人文交流;主动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主动在全球教育发展中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在国际教育规则和标准制定中贡献中国智慧。从而在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教育国际责任的主动担当中增进各国人民的团结友谊、增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扎牢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进而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变得更加美好。[4]

四、制度系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内部规章制度体系的设计构建

大学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大学内部稳定的规范性机构和道德框架指引下的组织行为。大学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设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因为制度逻辑是大学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大学治理的制度逻辑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场域的制度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进一步强化了大学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取向、路径选择和保障体系。

目标取向层面。当前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双一流”建设等战略措施先后推进,吹响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号角,“强国”“改革”“质量”等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内的主旋律,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已然成为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的奋斗目标。高等教育强国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价值观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表达,因此大学的制度设计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围绕“强”这一关键词开展。大学教学领域的制度设计要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领域的制度设计要积极促进师生关注学术发展前沿、关注国家发展战略,提高科研成果的前瞻性、战略性、有效性;学科建设领域的制度设计要积极围绕学科高峰高原建设、学科群建设、学科交叉融合,打造更多的一流学科,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学科结构;组织人事领域的制度设计要积极围绕优化岗位设置、岗位聘任、教育培训、考核评价等,激发教职工为实现个人职业发展、学校事业发展、高等教育强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原生动力;社会服务领域的制度设计要积极促进大学学科专业优势资源的整合,推动大学与地方经济产业的对接,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文化传承创新领域的制度设计要基于不断挖掘并积极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汇聚强烈的爱国热情。

路径选择层面。制度化是实现价值观的一项重要机制。[5](p6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制度设计构建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中转化为一种制度存在的过程。要实现这个过程,就需要大学管理者选择有效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制度设计。一是制度要彰显“民主”要求。大学管理者要积极构建能让师生广泛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体系,主要表现为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制度,不断畅通、增加师生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途径,真正赋予师生办校的权利,为学校改革发展出谋划策。二是制度要营造“自由”气息。学术自由是大学作为学术性组织的基本诉求,营造良好的学术自由氛围是大学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表征。大学管理者要真正理解“自由”的意蕴,通过制度设计保障作为最高学术机构的学术委员会功能的有效发挥,作为学术主体的师生独立处理自身学术事务的自主空间等,从而实现规范学术管理与激发学术自由同向发展。三是制度要塑造“诚信”氛围。学术诚信是保障大学学术共同体信任的基础性规范,守望学术人成长的前提性规范,保障学术研究健康发展的根本性规范。在知识经济时代,学术诚信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道德规范,既事关知识的创新,也事关学术的社会功能,更事关社会的美德和行为底线。这就需要大学管理者在制度设计中有效嵌入“诚信”的价值观,不断推动形成严谨治学、注重诚信的优良学风,营造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四是制度要彰显“文明”内涵。大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大学管理者要在制度设计中突出提升自身的文明程度和水平,积极构建校园文明行为体系,推动建立大学内部权力主体和权利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努力在教室等实体空间和微媒体等网络生活空间塑造师师、师生、生生之间团结友善的人际关系,建设和谐校园。

基本保障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价值观念在大学领域被描述为依法治校,而依法治校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和重要标志。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对高校法治工作的目标定位是推进高校依法治理,提高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大学内部规章制度是法律法规在大学领域的延伸、细化,是大学做好法治工作的基础性保障。大学首先要突出大学章程建设,规范大学依法履行教育职能,规范好大学、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办学自主权、办学效益、办学水平;用大学章程引领包括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社会服务、人事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形成具有大学特色的制度框架体系。大学治理的目标是追求实现“善治”。大学要积极用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驱动”制度建设,从形式正义走向实质正义,让规章制度体系不仅有效规范大学场域的各种实践和行为,而且也对师生的各种行为实践进行公正的评价与评判,督促师生坚持和发扬符合规章制度要求的行为实践,调节、约束和纠正不符合甚至违背规章制度要求的问题和偏差,使规章制度在推动“善治”的过程中真正发挥效力。

猜你喜欢
权力学术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学术动态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权力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