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精文化:城市视域下当代青年短视频社交表达

2020-01-16 17:01
湖北社会科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戏精群体社交

罗 兰

(1.南京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210094 2.南京理工大学 数字政府与基层治理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210094)

戏精,原意指表演、演戏很厉害的人[1](p129)。后来戏精成为网络流行语,在网络媒介和网络社区的发展下,被青年群体所惯用,并逐渐发展成为某一青年群体的泛称。戏精文化则是以戏精青年群体短视频社交为核心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真实镜像了当代青年视觉化社交为主的生活图景,复刻了以当代都市青年为主的群体在城市的生活轨迹,全面展现了当代青年的生活实貌、思考方式与精神诉求。[2](p126)

当前已经进入了视觉时代,“看”成为人们了解世界、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新媒介的不断发展不仅坚定不移地改变着人的感知比率,且所改变的尺度、速度和模式等造就了个体的不同感受和体验。今天城市构成的关键因素早已变成了数字技术,并开始进入5G视觉新基建时期,视觉时代已然到来,视觉社交也正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帕克说,“交通和通讯、电车和电话、报纸和广告、钢筋水泥建筑和电梯——总之,这些促使城市人口既频繁流动又高度集中的一切——正是构成城市生态组织的首要因素”,正道出了现代城市感知、交往和生活的构成及其独特基础。[3](p76)而本雅明的“游荡者”就是从这里走出,在城市中总是独自一人,东张西望,用茫然、野性的凝视看着一切东西,揭示出了个体在城市之中孤独寂寞,徘徊迷茫的灵魂。[4](p34)

戏精文化源于网络,互联网的高度发展给予了它生长和发展空间,而互联网的繁荣与否始终与城市发展程度息息相关,城市为其发展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硬件资源,还将人们聚集起来,进行物质资源交往交换的同时,更时时刻刻发生着信息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正是思维与思维、物质与物质、物质跟思维在城市空间中交织复杂地摩擦与碰撞、对抗与妥协,城市在文化生产与传播中始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城市因其丰富的物质资源吸引着人口不断涌入,其中追寻梦想的青年人甚多,资源丰富、秩序井然的城市承载了青年人的理想,也是一代代人改变命运的希望之所。从城市视域去研究戏精文化,一方面是因为戏精文化作为一种视觉社交文化,与城市中的前沿科技发展紧密相连,更重要的是从城市角度去研究青年文化的研究甚少,而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是孕育诸多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也是青年文化诞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是众多青年文化的起源。戏精文化作为视觉时代下最流行的短视频社交青年文化,自然十分具有现代城市气息。

一、戏精文化的成因

(一)城市舞台的收编为戏精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群体基础。

从1949 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到如今的人工智能时代,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中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实现了质的跨越,而这些进步和跨越可以通过城市建设翻天覆地的变化表现出来——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展,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城市人口物质生活的提升……这些作为构建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综合影响城市的风格风貌,从物质基础上给予城市搭建舞台的支持。过去为了丰富物质资料,国家之间、城市之间展开贸易,连乡村之间也有交换,人们思想也随之发生改变,从封闭到开放。由此可见,在物质资料不断丰富的同时,人们的思想文化也随之改变。随着新中国全方位的高速发展,中国城市逐渐从小县城发展成大都市,从大都市迈向世界经济中心。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以城市作为据点,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同时,人们的思想在城市里发生碰撞。物质资源的丰富是吸引人们聚集城市所囤积的华丽符号,而科技的进步则是让人们心中的理想世界在城市有了落脚点,每个人在城市里搭建起了个人生活的舞台。每一个个体在城市这座庞然大物面前,都渴望被接纳。

较之乡村,城市在同一时空里圈集了许多人,人与人之间的现实距离显得拥挤了许多,但正是这份拥挤产生了许多矛盾,暴露了许多问题,诸多同一类型问题又指向了某个主题,在某个主题的引导下,城市聚集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青年作为城市中的先行者,是一群感受城市发展变化最快的敏感者,他们所缔造的文化潮流有着对城市最前沿的解读,包括科技、娱乐、政治、经济等。青年作为城市中的挑战者,他们不愿轻易屈服于墨守成规的既定规则,往往想要改变调整,自己做“主宰”,创造属于青年群体自己的文化,拥有属于自己的圈子。青年作为城市的表演者,他们渴望能在城市之中得到他人的认可,城市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舞台,能够焕发出华丽的光彩,让青年们心甘情愿地接受城市舞台的收编。桑内特的“公共人”也是因这种场景开始“衰落”,并以一种新的信念系统,在城市街道舞台上表演自己的角色。[5](p57)城市不仅汇聚了青年群体,城市还井然有序将各个群体分配安置,赋予每一个人应承担的城市使命。因为城市工作和城市生活而留在城市,聚集于城市之中,城市为各种思想文化的生长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群体条件。反之,农村由于其资源匮乏和思想封闭、人员分散等诸多原因,思想文化繁荣程度远不及城市发展。乡村的资源匮乏是一种阻碍青年留下的阻力,而资源丰富的城市又是一种吸引广大青年的引力,一推一拉,城市就汇集了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城市舞台能够实现青年们对于梦想的追逐和对未来生活的渴望,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人生的机会,人们也心甘情愿地接受城市的收编。个体们像演员一样,追逐耀眼的城市舞台,从乡村到城市,他们渴望城市舞台的收编,希望能在这里追求自我、实现梦想。因此,城市舞台的收编为戏精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群体基础。

(二)当代都市青年的率领作为核心前进动力。

当代都市青年主要指的是城市中的85 后、90后、00 后,他们的成长时期经历了或正经历着城市的大变革时代。一是他们享受着充裕的物质资源,相对自由舒适的环境激发了他们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碍于基本生存条件的当代都市青年,能够大胆地去做他们理想的造物主。他们不仅目睹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还在幼年到青年的关键成长时期亲身体会到了这个革命性的变革。在这种变化下,青少年们的身体和心灵被时代巨浪裹挟,在父辈传统教导下与时代变化融为一体,从行为上、思想上始终都处于一个矛盾的困局中,直至到了中青年时期才逐渐正视自我,理解自我,学会与自己相处。而正是这种混沌的环境才培育出了这样一代敢为人先,对世界具有自己独到理解的当代中国青年。

二是中国互联网的发迹几乎伴随了他们整个成长的重要时期,与父母那一代的“电视人”截然不同,他们是货真价实的互联网人,他们的思维、行为、社交方式都充斥了互联网的气息。效率性、互动性、个性化都成了当代都市青年最形象的标签。他们注重新事物的探索,是互联网新生文化的缔造者。但他们又并非完全摒弃了父母那一代人的生活习惯和观念看法,而是隐晦地放在心底,不会轻易流露出来,到了青年跨越中年的转换期,这种传统思想才会逐渐暴露。正是当代都市青年们这一份新的探索和旧的坚守才使得青年文化并没有成为一种与主流对抗的非主流文化,而是一种辅助主流,具有强包容性的青年文化。

三是当代都市青年心智尚未成熟,他们愿意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内容创造,享受在城市舞台中央被万众瞩目的愉悦感。当代都市青年在城市舞台上分享自己日常的同时,也在召集志同道合的其他青年加入自己,这种表演式的呼吁在资本助力下很快得到回应,越来越多的青年群体在精彩的城市舞台表演的感召下聚集起来。这份未成熟的心智在互联网新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化为重要的头部力量,以一种力挽狂澜的喧嚣之势盘旋在城市上空,兴奋、躁动、跃跃欲试的悸动包围了整座城市,无形中诱导了更多的青年群体和其他群体“丧失理智”,一度沉浸在戏精表演之中。戏精文化在当代都市青年群体中发酵、成长、独立,在非主流和主流赞美与诽谤的交织声中不断得到发展,逐渐从都市青年群体蔓延到整个青年群体乃至整个城市。

(三)互联网话语秩序的重整成就发展机遇。

截至2020 年3 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7.73 亿,较2018 年底增长1.25 亿,占网民整体的85.6%,并且抖音的日活跃用户已经达到4亿,抖音用户每天花在浏览视频上的平均时间为76 分钟。[6]可见,抖音是一个流量巨大的高黏性、高活跃度的平台,如今已经逐渐撼动“双微”长期主导的地位,挑战当下现有的新媒介社交格局。在市场经济导向和商业资本的运作下,短视频行业急速崛起,抖音作为短视频社交APP中的佼佼者,已经逐渐成长为与微博、微信相抗衡的重要力量,拥有下载榜单中不容忽视的头部热量,短视频社交也逐渐成为当代互联网社交中的重要方式之一。

上一代称之为图文的互联网,那么5G 时代则可以称为视频时代。我国目前已有71 亿个物联网连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视觉互联网生态圈。根据思科公司预测,到2022 年,全球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80%是视频,这就像宇宙爆发来到的奇点,会涌现出大量新物种,届时会发生颠覆式变化,人类的感知方式、交往和生活的基础颠覆性变化已经发生,城市的感知、交往和生活,乃至于整个人类及其文化都将经受再造,呈现数字文明的新面貌。从以上的预测反观当下的互联网社交格局,短视频社交将成为文字社交、语音社交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社交方式——视觉社交。抖音等短视频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也引导了商业资本和受众消费的发展方向。传统社交媒体的份额在不断下降,而抖音等短视频的市场份额却在不停增长,整个互联网经济秩序正在瓦解、淘汰、对抗、合作中重整。互联网经济秩序的天平逐渐倾斜,个体被极大赋权,在互联网社交新秀的冲击下,互联网话语秩序也发生了重整。戏精文化作为诞生于短视频社交APP的互联网文化,短视频的发展打破了微信微博长期固化的互联网话语秩序,为其提供了赖以生长的良好土壤,成为一种流行的青年文化。

二、戏精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追求画面品质感的科技性。

戏精文化诞生于城市,自带城市气息的科技性,追求的是城市画面质感和高端个性的画风,崇尚简单操作的背后却要求的是酷炫高端的科技效果。抖音能在城市之中掀起巨浪,科技感满满的图像画质十分符合当下的青年审美,这是之前的手机软件所缺乏的。强大的功能让抖音迅速成为都市青年们时下最流行的单品,操作简单但效果酷炫的功能让众多当代都市青年爱不释手,让都市青年们化身成城市戏精,制造整个城市的戏精盛宴。抖音的科技性不仅使得整个操作简单便捷,更能在画面上呈现出一种高端的质感,这才是抖音聚集众多青年群体的关键所在。

从抖音的内容发展可以看出,都市青年们的短视频与初代视频内容不同,不是随心所欲的乱输出,而是先明确自己想要拥有什么“高端人设”,再刻意打造,不管是什么具体内容,都呈现出了满满的科技感和高端性,这得益于抖音的滤镜、背景音乐、特效等功能所营造的一个独有的虚拟环境,能够从科技维度拉开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正因如此,短视频能够从推出之际就很快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喜爱,其仅通过一个APP便能为每个个体提供一个理想的独立虚拟环境,另外在大数据的智能算法下,短视频精准定位,通过用户喜爱与否、观看时长、停留时间等来获得用户的数据信息,并进行人工智能综合判断,不断给用户推送个性化的短视频来满足用户的审美需求,实现用户互动并获得反馈。而丰富的滤镜更是让现实与虚拟泾渭分明,为每一位用户打造自己喜爱的个性画面空间。戏精文化借助于短视频得到发展,其外在表征也与短视频的发展路径不谋而合,因此戏精文化追求画面品质感的科技性与喜爱短视频的都市青年们的审美偏好和塑造的“高端戏精人设”保持一致,能得到大量青年群体的拥护,利用科技优势满足戏精们讲究质量和效率的输出,塑造具有都市品质感的形象。

(二)跨越群体限制的复质性。

不同于杀马特文化的“土”、非主流文化的“怪”、晒文化的“俗”、丧文化的“颓”,戏精文化呈现出复质化的特征。我们无法准确定义什么人是戏精?怎么样才算是戏精?但是我们却能判断这个人是不是戏精。归根结底,因为戏精文化的多质内涵,赋予了它的对象叛逆、对抗、自谑、反讽、幽默等多重风格。真正的戏精青年喜欢用自谑、反讽、幽默等不同方式在不同场合表达态度去获得认同,他们不设规则,也没有统一风格。正是因为“戏精”是一种复质性的词汇,所以戏精文化也不再只是青年专属,而能跨越年龄、身份、阶级等限制,成了一种全民文化。从学生到老师,从患者到医生,从观众到主持人都在参与戏精文化,不仅是年龄的跨越,更突破了职业的禁锢。正是由于戏精文化的复质性才能打开群体限制的豁口,成为一种全民参与的青年文化;同时,因各种群体参与到戏精文化中所进行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戏精文化的内容生产也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意蕴。二者互为因果,循环往复,不断去丰富整个戏精文化,使其越来越发展出更为丰富的复质意蕴。城市作为商业化和市场化的前沿阵地,也是思想与文化的“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竞技场,其资源的丰富、科技的先进、思想文化的碰撞等都让戏精文化从初期的单质内涵发展出现今的复质意蕴,悄无声息地成了整个城市的狂欢方式。可见,虽然戏精文化是由青年缔造,但它的发展确实打破了青年文化的群体界限,隶属于全民,从青年群体到各级群体,乃至整个城市都似乎乐此不疲地加入戏精队伍中来。

(三)渴求空洞病态的表演性。

根据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个体因考虑到他人评价,会有意无意地展示自己的有利印象。[7](p10)而在网络场域中,这种进行他人评价的距离被拉近,他人可以根据个体在网络中的语言、行为、消费等符号,对个体进行评判。戏精文化也是当代中国青年文化中最具表演性的,但过度追求这种表演性就难免显得空洞和病态,比如一些站在高楼边缘、火车车轨等危险地带进行短视频录制或直播的戏精们,显然是罔顾了个人生命安全,过度追求虚无缥缈的虚荣感和成就感,或者完全背离自己在现实中的形象,通过抖音塑造一个虚拟的截然不同的自己,营造一种不存在的人设,虽然不乏这些虚拟形象有很多是商业资本为了谋利的专业运作,打造对口的人设,但这种恶劣的风气在短视频空间里大肆蔓延,渐生出很多做作、空洞、病态的戏精表演。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是一种资本运作下谋利的商业行为,更揭示出了用户们病态空洞的畸形审美和迷失虚伪的精神世界。

通过短视频社交APP,青年们远离现实中让人失望的真实形象,在网络时代中轻易塑造了更理想更完美的自己,也更容易得到网络中他人的溢美之词。这种被刻意塑造的人设被戏精文化包裹过后显得饱满和美好,可始终远离真实,渐渐的,青年们的内心被逐渐腐蚀,蒙上了难以正视的阴霾。他们渴望浮夸、造作的戏精表演,这样空洞病态的表演以病毒传播式地被如此广泛地应用到各个社会群体的日常生活中,映射了整个群体在城市生活中迷失的虚荣内心,尤其是当代青年岌岌可危的病态的生存状态和空洞的精神实貌。

三、戏精文化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缺乏科学筛选标准,荼毒儿童引发模仿。

在传统媒体时代,青年的话语权被控制在一定可控范围内,主要是通过评价、反馈、社区交流等形式,而一些相关新闻议题的设置、信息和来源被严格把控,在一定程度上将青少年的思想和认知引导在一定范围之内。而在视觉社交出现以后,个体话语秩序被重整,开始向短视频社交转移,短视频APP 可直达青少年,缺乏科学筛选标准及有效管理,这无疑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建设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戏精文化因为其娱乐性、趣味性不仅受到都市青年的追捧,更受到了未成年人的喜爱。2018 年8月23 日,中国青年报转载楚天都市报的文章《9 岁女孩拍抖音浓妆艳抹扭来扭去,妈妈慌了》,里面描述了好几个10 岁左右女孩儿因为抖音迷恋上了网聊,浓妆艳抹获赞圈粉丝。2019 年8 月,杭州一位初二女孩因为沉迷抖音与正常生活脱节,被父母带去医院接受心理治疗,面对医生,女孩提出“让妈答应我每天可以刷抖音我就接受治疗”的要求。儿童面对各式各样新奇的视频不知道如何筛选,更不懂如何甄别和判断。在家长忙于生计之时,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这些短视频占据了孩子们很长的时间,除了满足青少年猎奇的心理之外,抖音上有趣好玩的功能和陌生人的点赞让他们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一些成年人表达个性的脏话和过激行为的另类视频也抓住了心智不成熟的儿童的眼球,甚至令他们记忆深刻,他们不自觉地模仿着这些行为,成为这些青少年领袖们的粉丝,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制造类似的新视频。虽然很多社交APP 都设置了青少年模式,但尚不能实现科学筛选,仍有很多不适合的短视频成为漏网之鱼,这不仅荼毒了儿童的身心,引发他们无意和有意的模仿,并给他们人身安全埋下了隐患,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塑造。

(二)娱乐至死的城市狂欢。

当代都市青年狂欢式地投入到戏精文化中,过度追求视觉感官和简单的娱乐性,造成了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准的下降。他们普遍频繁地接触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甚至形成了对这些媒介的毒瘾式依赖,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去打造一个“无意义”的视频,只为娱乐他人得到关注点赞,如果没有人关注他们的视频或者给他们点赞,他们就会从身心上感到难受。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到“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8](p32)社会公共话语权逐渐从推崇理性、重视逻辑、讲究秩序转变为脱离语境,肤浅、碎化,一切公共话语以娱乐的方式出现的现象。

网络社会常被视为一个狂欢式的大广场,但它也是青年戏精们的竞技场。多少点赞数,多少粉丝数量,都是竞技场上残酷和醒目的砝码。为了得到更多的关注量,戏精们会穷极各种手段来博取观众的眼球,甚至不惜制作一些出位越轨的视频。在城市商业资本的不断刺激和争抢眼球的视觉文化的双重影响下,很多初级戏精们只能以犬儒心理跟风,以短视频快方式与他人互动,期待能够融入这场疯狂喧嚣的城市狂欢之中。很快这种娱乐至死的精神像一阵飓风,从青年刮向了更为广大的人群,甚至医生、教师、政府官员等严肃符号也被过度娱乐,不经意间也成了城市狂欢曲中的跃动音符。缺乏深入地思考,没有甄别筛选,城市主力也逐渐被动摇,有意或无意地参与到了城市狂欢中,最终使得整个城市品位变味,人们的整体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出现下降,甚至危及整个城市的发展道路。视觉化时代的到来让戏精文化也乘风破浪,城市狂欢不知节制,终究印证娱乐至死的预言。

(三)错误价值观滋生的重灾区。

青年亚文化因其叛逆性、强烈的对抗性,容易筑起自我隔绝的高墙,疏离、对抗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念无法在青年群体中传播。与此同时,青年亚文化却对越来越多的青年群体产生着很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他们很快抱成团,拜金主义、虚伪主义、消费主义的糟粕在青年们的温室中肆意生产,病毒传播。戏精文化作为一种青年文化,在初期阶段也一度陷入迷途。另类怪异、拜金浮夸、离经叛道……充斥在戏精文化之中,差点让其他群体误会这就是戏精文化的真正内核。在不被认可的行为表征背后是错误价值观的滋生,如浪费大量食材的吃播表演、刺激危险的悬崖跳水视频、灯红酒绿的酒吧买醉……视觉化传达直击人们的眼球,让他们一时之间陷入冲动和兴奋之中,难以判断,滋生错误价值观。

戏精文化虽然给人们带去了短暂的欢愉,但是这种欢愉就像毒品一样,让自控力较差的青年们上瘾。他们越来越离经叛道,越来越出格,给他们的粉丝做出了十分危险的示范。抖音女孩温婉因一段手势舞的视频获赞1700万,但这个号称自己17岁的女孩,却被曝出整容辍学傍富二代。当时温婉账号下的8条视频,内容均是晒车、夜店生活等,但每条视频被赞都过百万。这些现象背后都隐含了青年群体错误的价值观,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向往。这种现象也不是偶然,而是对整个社会错误价值观蔓延的体现,戏精文化以短视频APP 为据点,在初期阶段已然助长了很多错误价值观的滋生和传播。

四、戏精文化的应对策略

(一)多方位多渠道把关,呼吁真实生活的回归。

戏精文化的“把关人”应当由政府、企业、媒体、成年公民四者组成。法律作为人类公法,是文明社会构建的钢筋水泥,而伦理道德是被视为柔性的社会公约,每一个公民都需要遵守。政府从政策制度上对戏精文化内容的准入门槛进行约束,对于发布不当言论和消极腐朽视频的个体和监管不到位的平台进行惩处和追究,并指导和督促企业主动承担起“自查、自控”的责任和义务。企业应当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不能一味追求商业利益,应当对于违法乱纪的用户进行监督和封号处理,并且从源头上掐灭星星之火,以防燎原。除此之外,企业应当设立管理不当视频的响应部门,准备好应急方案,适当参与视频播放导向,控制好舆论导向,一旦出现不当视频的大肆传播,应当立即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从发布源头、传播渠道、用户终端三个节点做出组织。媒体应当发挥社会监督,传播正能量的职责,拒绝为不当言论和不良视频进行二次传播,在传播渠道上进行把关。同时,媒体还应当坚守立场,明确原则,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始终秉循媒体的新闻原则和道德准则,切忌跟风。成年公民在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时应该给予青年和儿童正确的指导,帮助他们剔除和屏蔽垃圾信息,选择和接受正确的信息。作为公民自身,应当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化身戏精进行狂欢时更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行,明确自己的身份和责任,切忌盲目娱乐,藐视规则,追逐流量,忽视理性的坚守,既做好自己的把关人,也做好内容传播的把关者。

内容的把关是为了防止错误价值观的肆虐,造成对虚拟假象的过度沉迷,而忽视真实生活的可贵。戏精文化是一种深含表演性、戏谑性的青年文化,因此对表演者来说,一方面应当分清台前幕后,脱离虚构的角色,在台下回归自己的真实生活。另一方面应当远离低俗,生产具有社会意义的戏精表演,削弱舞台效应,用杰出的表演赢得掌声,而不是仅靠低俗出格来博眼球。对于观众而言,应当明确网络社交媒介只是方便自我与他人交流沟通的工具,不应该放弃自己真正的生活,深陷表演所营造的虚幻困境之中,无法自拔。那些微小简短视觉碎片肢解掉了信息本身存在的意义,并不能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的交谈沟通,那些社交媒介加工修饰后的信息也无法反映真实的生活。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众都不应当一直沉迷于戏精表演中,要回归现实,重视真实的生活。

(二)人工智能促进内容分层,推动内容审美升级。

从城市视域去研究戏精文化,其自然不能脱离技术角度去分析。2019 年10 月底,工信部宣布5G商用正式启动,移动通信技术迭代升级将带来短视频服务边界的扩展与经济效能的提升。5G 技术所搭载人工智能、动作捕捉、超高清等前沿科技应用势必会让短视频行业发展进入另一个层级。利用技术升级,短视频必将会进行转型升级,在内容创意、形式创新等进行改进。过去流量思维占据了社交APP 的大部分内容,特别是个性化推荐的运用,使得用户很容易出现信息盲区、视野孤岛、过度沉浸等问题。泛知识化也成为短视频行业的普遍问题,导致人们的审美品位悄无声息地普遍下降。因此,对短视频进行内容分层,提升用户审美是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的有效举措,应当借鉴电影分级制度,借助人工智能对短视频内容进行分层。如根据年龄进行分级,分为五级内容:13岁以下儿童、13—16岁青少年、16岁以上少年、成年人、全群体观看;也可以根据内容类型、时间长短等综合分级。

如今许多网络社交产品都不再指向真实的世界,而是重视虚拟世界的打造,网上支付、网上购物、网约车……人们的生活都被“网”住,难以离开这个网。渐渐地人们更加习惯于网络生活,享受着网络所带来的便捷与快速,但在无形之中放弃了对“慢”生活的体悟。特别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他们被激烈的工作竞争、城市拥堵的交通、灯红酒绿的璀璨包围,一面是地狱,一面是天堂的强烈对比让他们沉浸于坐过山车的刺激。他们的疯狂和迷失是由城市带来,最终将由城市治愈。城市已经成为一个最耀眼的舞台,每一位城市居民都是城市演员,而青年戏精们则是城市表演中最抢镜的主角。内容创造者为了流量,不惜以低俗内容吸睛,一时之间短视频中充斥着负面和消极的内容,导致用户审美品位下降。人工智能对视频内容进行分层,能够智能有效地过滤低俗视频等,让内容生产能在优胜劣汰的良性环境中健康成长,用户的审美也在此过程中被重构,无形之中重新引导用户健康审美观的养成。用户审美观的提升倒逼着内容生产者更新创作理念,拒绝流量为王的畸形审美,而是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理念,生产优质的内容作品,推动内容审美升级,建立良好的短视频生态。

(三)重视青少年思想教育,实现主流话语价值复归。

戏精文化实际上折射的是当下都市青少年们喧嚣浮躁的生活实貌和复杂矛盾的内心彷徨。因此,有关部门、学校应当改革教育理念,树立优秀青少年榜样;以故事的形式树立榜样,善用先进文化的多样性,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组建公共沟通平台,及时与青少年交流沟通,提升工作效率;培养优秀青少年队伍,鼓励创造优秀青年文化……对于青少年的父母而言,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规律有时间地陪伴,了解他们的喜好,制造共同话题,保持沟通交流,从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进行引导。对于企业方,应当大力推广施行未成年人模式,严格筛查内容,控制时间,并应当在内容本身上对青少年进行引导,寓教于乐,适当地在娱乐的同时能收获不同方面的知识,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

培养青少年是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事关长远。[9]强化主流价值话语体系的构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实现主流话语价值复归。第一,坚持主流价值“航向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其内容主要涵盖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教育合力构建、加强党的领导等诸多方面。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少年成长成才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待,为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第二,建立主流价值传播阵地。一方面,以短视频社交APP 为宣传据点,建立官方政务号,将政治认同和民族精神、民族意识、民族文化认同的传播工作做到位;另一方面,重视短视频媒介的舆论影响力,要科学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提升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和使命感,以正确价值观滋养青少年思想,引导青少年正确、全面和客观地认识舆论格局,实现正确价值复归。

结语

戏精文化作为一种与城市进程息息相关的青年文化,与主流文化经历了对抗合作、和谐共谋、独立发展的不同阶段,得益于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发展,但也囿于城市囤积的商业资本而走上歧路。一方面戏精文化确实已经成为青年们沟通表达的重要方式,反映了他们真实的精神实貌和生存状态,并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全民娱乐方式,是城市里一道独特别致的文化图景;但另一方面戏精文化仍遵循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成长之路上同样会陷入迷途,发生越轨行为,引发许多社会问题,这时更需要各方合力共同面对。戏精文化于城市中诞生、成长、发展,最终还是需要由城市之力将其引入正轨。

猜你喜欢
戏精群体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奶茶群里戏精多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社交距离
这届雪人跑偏啦
我们班的『戏精』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身边有个戏精是种怎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