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实施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建设探究

2020-01-17 14:33侯维丽
黑龙江科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工学设置育人

侯维丽

(牡丹江大学,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0 引言

现代学徒制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基础,以工学交替为准则,要求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在课程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双方要相互探讨,共同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现代学徒制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结合,由学校教师提供原理教学,由企业技师提供实践教学,这是一种全新的育人模式。在这样的育人模式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获得专业的原理性知识,获取优秀毕业资格;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促进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搭建起终身学习的桥梁。现代学徒制与传统育人模式不同,从课程搭配、办学主体、学生身份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学生除了学生本身的身份外,还有个学徒的身份,在完成理论知识课程外还需完成企业的实操课程,这些不同造就了不一样的人才,这些的人才输出会更加被市场认可。

1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1.1 学校课程与企业课程共同筹建原则

由于现代学徒制和传统教育模式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在课程构建方面必须进行一定的革新。要根据传统教育模式的优劣取其精华,将优秀的教育方法进行保留,将其融入到新的教育模式中。在新课程大纲构建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应该共同参与对课程筹建进行规划。在课程设置过程中,由校内优秀教师、企业优秀技师相互协同合作,本着共同规划、共同研究、共同设置课程的思想设置出一套最优的育人课程。这套课程应含有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拔高课程、专业扩展课程、专业实操课程等内容。在这套体系中,由学校教师专职完成理论教学,本着理论大于实践的原则进行授课。在实操中,由企业技师完成实践教学,要本着实践出真实的原则进行全方位授课,让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都能付诸实践,深化自身知识体系。同时,还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因为真实工作中都是团队工作,所以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工匠精神。

1.2 工学交替原则

在传统教育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填鸭式”教育,学校更注重理论教育,学生缺少实践实操,而现代学徒制的建立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让课上学习和岗位学习相结合。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企业和学校深入合作,在工学交替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将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通过企业实习机会进行实践,使学校课程与企业课程能够无缝对接。关于工学交替方案,可以根据学校和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可以进行期末工学交替、期中工学交替、学年工学交替。

1.3 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结合原则

学生是以完成学业为基础的,所以在构建课程大纲时要将毕业证书和国家证书相结合,在学生完成基本课程的前提下,让学生的专业技能达到国家资格标准,使学生能够获得国家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完成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同时,学生还可以考取信息技术处理员、信息系统管理员、网页设计师等资格证书。现代学徒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这些证书也是学生获得技能的凭证,毕业证书加上职业资格证书能够让学生变成更优秀的现代化人才。

2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构建———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

2.1 公共课程设置

公共课程部分是完善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过程,所以该课程必不可少。企业和学校在制订课程的过程中,要本着“育人、树人”的原则,要以“够用、需要”为尺寸,课时制订不可少于总课时的1/4。该课程开设的目的主要有以下特点:其一,向学生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些方面要从体育教学、数学教学等方面来实现。其二,要让学生形成诚实守信、脚踏实地的态度,这一方面要从德育教育开始,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能力。

2.2 岗位能力课程设置

要对计算机行业进行调研,明确该行业或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比如在硬件方面必须要掌握的技术,在软件方面学生应该具备的精神,以提高学生的软实力。要将网络基础组成、终端系统管理、页面布局、程序设计等内容讲解清楚,让学生具备安装系统、调试程序等能力。在核心技能课程方面,要讲解清楚如何完成企业建站和网络设备的管理运维,如何使用框架技术等搭建项目,如何使用数据库,等等。这些方面能够让学生基本具备完成一个整体工程项目的规划能力,还能让学生了解完成一个项目所需的全部过程。项目上线后,还会有优化、修改bug等工作,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线上测试和提交验收报告,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

2.3 职业扩展课程设置

设置扩展课程的本质是为了让学生扩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在设置拓展课程时,要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可以从网站的图形处理、动画设计等方面入手,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将来进入社会也可以有多个发展路线选择,如广文设计工作、网站设计工作,等等。

2.4 实践性教学课程设置

实践课是所有课程的核心,当学生将所有的原理内容完全掌握后,应该马上让他们动手实操,可以工学交替等形式将课程原理转化为实践导航。实践课的设立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这一环节,有个专有名词为“顶岗实训”,就是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使工学结合能够得到充分体现,使学生的实操能力能够得到极大提升。

3 现代学徒制课程构建的注意事项

其一,课程建立必须符合中国特色,要在这个前提下对课程结构、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其二,必须要企业和学校进行深入合作,共同制订课程大纲,双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其三,要充分明确课程目的,要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市场接受什么样的学生,要在此前提下开展教育教学。其四,课程要注重基础,既要保证学生学会基础知识,又要让学生拓宽眼界。

猜你喜欢
工学设置育人
盐工学人
——宋辉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1DMP大湾区工学博览会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2017-2018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