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与利用

2020-01-17 14:33闫淑萍张一帆
黑龙江科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馆藏信息时代图书

闫淑萍,张一帆

(1.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图书馆,太原 030031;2.青海师范大学,西宁 810008)

1 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与新型读者的服务理念

1.1 营造和谐的图书馆读者服务氛围

图书阅读是一件讲究心境与环境的事情,读者若想获得良好的读书体验,就要有一个好心境,让自己静下心来品读图书。当然,外部的阅读环境也要和谐、安静,才不会破坏读者的阅读心境。营造和谐的图书馆阅读氛围是图书馆的首要任务,也是高校图书馆软实力的综合体现,对于提升图书馆的阅读服务质量,培养忠诚的读者群体,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大有裨益。

1.2 延伸图书馆读者服务覆盖面

《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武汉宣言》 指出:“图书馆是国家和政府为保障公民自由、平等地获取信息和知识而进行的制度安排。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公民(读者)对信息和知识的需求是高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国各高等院校要主动向社会公众开放馆藏资源,为每一位国民提供读者借阅服务,这是新时期高等院校图书馆应尽的职责与义务。高度发达、互联互通的网络系统将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带出了高校,推向了社会。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体将不再局限于本校师生,要拓展至各个高校读者群体乃至于全社会。当然,在高校图书馆网络资源数字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信息导航技术、信息检索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络访问技术都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需要社会、政府、高校等多方合力共建。

1.3 弘扬“用户需求导向”的服务理念

信息时代下,增加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存储量,提高其馆藏资源的共享性,拓宽图书馆图书档案信息共享渠道,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给广大读者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新时期,高校图书档案的资源建设及利用需要大力弘扬“用户需求导向”的读者服务理念,把读者的阅读体验放在第一位,把全面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当做努力奋斗的目标,不断优化图书馆内部图书及档案资源的管理与应用体系。还要开辟双向信息交流通道,认真听取并采纳读者提出的建议与意见。图书馆数字化、智能化服务的效果优劣,服务体系是否便捷合理,只有读者群体的阅读感受与阅读评价才是最真实、最可靠、最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1.4 树立“院系精准对接”图书服务理念

高校图书馆与社会图书馆在职能划分上最显著的差异就是高校图书馆既要满足普通读者的日常生活阅读服务,还要满足高校内各个学院不同专业的教学需要。有些高校设立了专门的学科馆员,学科馆员的选拔标准比较严格,多数都是熟知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教学内容的图书管理人员。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对接学校的各个学院、各个专业,为他们的教学安排提供必备的图书资源和参考文献,包括专业教材、实习手册等资料。信息时代下,要落实学校图书馆院系精准对接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模式。

2 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优化措施

依托于互联互通、高度共享的互联网系统,通过建立网络数字图书馆、读者个人数字书架、专业文献数据库系统等先进的图书档案资源管理模式,提高了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共享性和读者服务水平,更加契合高校的专业教学要求。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与利用的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各高校要在树立新型读者服务理念的基础上认真落实优化措施。

2.1 强化高校校际合作,提高资源共享度

任何高校校内图书馆仅凭一己之力,很难有效地满足本校师生和社会公众的多元化阅读需求,各高校图书馆要善于联合附近的高校图书馆,可以以省为单位,本省内的各个高校图书馆相互联合,搭建一个参与方共同使用的图书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图书资源的相互共享、相互补充,实现多方共赢。在实施过程中,各高校图书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对本馆的图书和档案馆藏资源做一个全面的摸底清点,理顺本馆馆藏资源的图书类型、图书结构、图书存储量、电子数据库购买引进量等重要馆藏信息。第二,要注重整体性,大力提倡各高校图书馆组合形成联盟。图书馆校际联合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增加多少馆藏资源,而在于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资源,提高图书的利用率与应用价值。第三,要凸显特色。正如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王牌专业、特色专业一样,高等院校图书馆也有自己的特色馆藏资源。在形成高校图书馆联盟过程中,各高校要注意保护本馆的特色资源,包括版权维护、质量维护等。

2.2 健全图书管理运行机制

在信息技术的大力推动下,实现了各高校图书馆相互联通,资源共享,合力建成虚拟综合图书馆。然而,虚拟综合图书馆的正常运维要依靠健全合理的图书管理运行机制。在完善综合图书馆图书管理运行机制上,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设立综合调控中心,生成官方网站,统一读者检索、查阅路径,以此来统一调度各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使之有序、有效地面向盟校师生及社会公众开放。其次,统一各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在保证虚拟综合图书馆整体性的基础上,凸显各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避免图书档案资源的重复或浪费。再者,做好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管理工作。数字资源是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核心,主要以数据库、电子档案等形式存储。相对于印刷版图书档案资源,数字图书资源的存储量更大、保藏性更好、共享性更高。然而,受外部网络环境的影响,这些数字资源的安全性尚无法保障。这就要求虚拟综合图书馆要定期做好数字资源管理系统的检修维护工作,防止病毒入侵、黑客袭击、系统漏洞等问题的发生。最后,提供本校重点学科的个性化服务。一方面,要以重点学科、特色专业为依据,建立囊括网络数据库、镜像数据库等多层次数据库,收录本校的硕博士论文、优秀期刊论文、高级人才的专利和发明成果等。另一方面,注重内容更新,反复审核,力求收录的文献内容深刻、新颖、前沿。

2.3 做好对外合作工作,拓宽合作面

信息时代,加强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已经成为图书档案管理方面的大势所趋。各高校图书馆既要做好与其他高等院校校际之间的合作,也要注重联合其他信息机构。社会上的信息机构有很多,如书店、报社、出版社等,这些信息机构在信息的处理与过滤上都有十分先进的技术力量和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这些都是高校图书馆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此外,还可以开发相关的合作软件,降低合作成本和合作门槛,吸引更多的图书机构和信息机构加入。

3 总结

信息时代下,网络信息资源增长迅速、交互频率空前,传统的图书资源和图书档案人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高校师生的阅读需求及教学需求。高等院校图书资源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转型升级,实现自身良好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主动适应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明智之举。

猜你喜欢
馆藏信息时代图书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图书推荐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班里有个图书角
信息时代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