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管理工作改进与创新的几点思考

2020-01-17 14:33
黑龙江科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知识产权师生意识

祝 敏

(吉林农业大学,长春 130118)

1 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图书馆建设的首要内容

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爆炸”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各行各业和人们的生活,大学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也发生了变化。图书馆的工作职能、业务功能、管理模式、新技术应用等方面不断变化,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树立尽职尽责为读者服务的职业理念,从内心充分认识到从事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更加自觉地结合工作实际培养个人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推进工作改革。作为图书馆管理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成为不仅是图书业务的管理者,更是思想好、业务精、服务佳的读者知心人;不仅是好书的推荐者,更是前沿知识的提供者;不仅是查找资料的行家里手,更是通过查新能“助其一臂之力”的得力助手;不仅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更是密切合作的良师益友。图书管理人员个人的综合素质决定其工作质量,平时注重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的人,也能经常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任务和不同需求提出更多的服务新理念、新思路、新路径和新方法,这种善于主动改造主观世界、刻苦钻研业务工作、快速适应环境变化、尽力满足师生需求、充满正能量的创新工作态度是难能可贵的,个人综合素质较高的图书馆管理人员也是大学图书馆工作改进与创新的骨干力量。

2 大学图书馆应是实施各种辅助育教的重要场所

大学除完成正常专业教学任务外,还要开展许多辅助教育活动,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国内外形势教育、人文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等。图书馆各类人员集中,图书资料齐全,收集信息快速,专业人才较多,开展各种专题教育,投入少见效快。若能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各种有利条件和宣传手段,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多种贴近教学实际、形式灵活多样、易于师生接受的活动,有利于师生建立正确的“三观”;有利于培养师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有利于拓展师生的知识视野;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大学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大学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客观条件,积极助力大学常态开展各种有益的教育活动。走进图书馆处处都能显现出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随时感受到的学习型团队的良好风气;充满正性激励作用的学科楷模及良好形象;潜移默化无时不在的崇尚科学进步的求知环境;大张旗鼓浓墨重染励志成才的宣传引导阵地。通过这些形式、途径和方法,达到用正确的思想教育人,用高尚的道德规范人,用先进的理念培养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目的。辅助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提高师生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提高专业知晓率和学习行为的养成率;有效促进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和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树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团队协作”的高尚道德;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理念等。大学图书馆若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真正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发挥有效宣传引领作用,将这份工作与事关国家命运、事关教育发展、事关学校建设、事关人才培养、事关和谐稳定联系在一起,其重要意义不言自明,特别是在“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结合大学工作实际和培养目标,有的放矢地开展有指导意义的、丰富多彩的和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并直接或间接地产生预期的影响和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这也是图书馆具有重大意义和拓展业务范围的改进与创新。

3 图书馆应成为培养知识产权意识和反学术造假的主阵地

图书馆是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与发展中应重点把握住:既要保障权利人的合法利益,又要确保知识财富得到合理使用和开发,更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与抵制学术造假,这样才能使高校成为名副其实的学术殿堂和遵守社会规范的楷模。高校图书馆提供信息资源和参考咨询服务,工作本身与知识产权息息相关,因此强化这方面的学习,并结合工作实践有针对性地对师生开展知识产权意识培养和纯洁学术领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项工作应分三个层次进行教育与培养:一是认知层(主要是学生群体)。重点培养内容是:认知知识产权的作用与重要性,掌握知识产权领域的基本内容,这对处于专业知识懵懂阶段、认为创新就是开创性发明或高不可攀的在校学生而言,加强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有益于科学意识形成和激励其勇于创新实践,同时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规范学习行为有实际促进作用。二是掌握层(主要是研究生、教师群体),要求掌握知识产权领域的全部内容、掌握相关的具体方法。这对于专业已定向、术业有专攻的研究生、教师而言,有助其掌握如何运用专利文献、如何通过科技查新来立项或评估自己的研究方向。三是应用层(主要是图书管理人员、高校领导群体)。这个层次是知识产权意识的高级层次,能主动地从知识产权的角度考虑自身的工作,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意识并已内化为个人的思想,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工作、任何课题,首先都会联想到知识产权问题,自觉不自觉地检视其各种言行。以上三个群体实施不同标准、不同方法、不同层次的培训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对师生开展知识产权意识培训的重点是:一是培养著作权意识。学术抄袭始终是学术界深恶痛绝的恶劣行为,近几年揭露的学术造假事件令人触目惊心,学术界泰斗有之、名牌大学教授有之、在读研究生有之,特别是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存在大量论文抄袭、图书抄袭,使毕业论文沦为鸡肋。这些问题暴露出学术界腐败,急需学术环境净化,同时也揭示很多人对著作权保护的冷漠,对《著作权法》知之甚少。图书管理人员在图书资料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中,经常用著作权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其对各种法律条文的理解、掌握远比普通读者深刻。为了强化著作权保护意识,可在读者入馆培训中,除信息检索、文献利用等内容外,加入著作权法的教育;也可通过图书馆网站实施著作权的宣传,充分利用这一阵地亦能收到理想的培训效果;亦可定期举办保护著作者权利的专题讲座,进行典型侵权案例分析,讲述真实维护合法权益的故事,指出盗版书籍、软件、音像制品的危害等。通过这些途径和手段想方设法提高读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大学图书馆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高校图书馆与所有图书馆一样,属于非营利性的公益服务机构,享受着知识产权赋予图书馆的特权。同时又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不断创造发展着科学文化知识。尽管大学图书馆可以合理使用知识产权制度,并极大促进了教学科研进步和新的信息资源生产,但这不能代替师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培养与提高,更不能代替师生抵制剽窃抄袭论文、学术造假的自觉行动,若图书馆通过知识产权意识培养达到了上述效果与目的,则是大学图书馆持续工作改进与创新的又一喜人成果。

4 结语

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任重道远,需要与时俱进,特别是在新时代国内外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审时度势,实时调整、优化创新管理方式,确保大学图书馆始终在教学科技前沿领域靠前服务,这是高校图书馆必须始终面对和不断解决的课题。

猜你喜欢
知识产权师生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