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联动”视域下国际社区建设的观察与反思
——以南京市银城东苑国际社区为例

2020-01-17 14:33刘家蓉
黑龙江科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三社联动城东外籍人士

刘家蓉

(南京理工大学,南京 210094)

1 银城东苑社区打造国际社区的原因

1.1 迈向国际大都市的步伐越来远快

随着南京市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形象的提升,创立国际大都市是南京的重要战略目标。为激活城市发展活力、吸引外籍优秀人才及外籍企业,促进城市国际化发展,为外籍人士提供舒适的生活圈,南京市借鉴了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地建设国际社区的做法,为打造国际大都市做了很多努力。

1.2 现实矛盾的危机俞演俞烈

全球化发展以及南京市在全球影响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在南京居住、生活、求学、工作等,但所面临的问题也很多,如文化差异、生活方式差异、语言沟通不畅等,导致外国人难以融入当地社会,他们更多地选择和自己同一个国家、种族的人交流接触,形成一个个小集体,给城市治理带来很多问题。

2 研究思路

以“多元融合”以及“三社联动”为框架,强调社区、社会工作人员、社会组织以及外籍人员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从社会结构、政治层面、文化层次分析其融合效果。“三社联动”框架主要分析各主体职能及如何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高效运作的联动过程。

3 建设过程中的困境及解决方式

在未建设国际社区之前,银城东苑面临很多问题,如刚起步时的非成熟化等。通过多次寻找合理高效的处理方式,不断摸索前进,打造出如今的银城东苑国际社区。

3.1 上门难

熟悉社区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是居委会的重要工作,社区网格化治理方式也需要网格员了解管辖范围内住户的基本情况,以解决住户的各种需求。

韩国人占社区外籍人士的85%,是银城东苑社区的亮点。社区居委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委派国际社工时常拜访每个家庭,多次上门沟通,发放问卷及细致介绍社区情况,使韩国家庭明白社区、社工的理念和职责功能,从“博弈”的角度分析参与社区治理的利弊,号召韩国家庭积极参与社区活动,鼓励其在丰富业余生活过程中培养居民感情。另一方面,社区居委会在外国人中积极发展骨干分子和志愿者,增强其自主组织能力,有了他们的参与和号召,韩国住户更愿意接纳社工的上门访谈,大大提高外籍人士对本社区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3.2 社工少

很多外籍住户因求学或工作调动而全家迁居,大多数并没有系统化且专门的去学习汉语,因此,语言沟通是社区治理的重大难题,也是外籍人员喜欢“抱团”生活的主要原因。在招聘社工时要求他们会使用常用英语,国际社工更要掌握中、英、韩三门语言,对所招聘的社工要求极高。由于社工较少,社区业务繁忙时,社区的工作开展困难。

3.3 不参与

社区居民对治理社区的参与度不高是社区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银城东苑也不例外。在国际社区建立之初,居委会举办过多次集体活动,本地居民和外籍住户的参与度都不高。外籍人士可能是对“社区”概念模糊或多种差异导致积极性不高,但是,本地居民的热情也不高,这是社区融合存在的最大问题。

首先,社区宣传不到位,导致社区居民不清楚何时、何地将要举办什么活动。其次,社区举办的活动类型应该在本地居民和外籍居民的兴趣范围之内,才能激发其参与热情。通过“三社联动”,以社区关系网络为载体,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也为情感培养、文化交流、社区和谐创立了新的治理形式,达到外籍居民“增能”的参与效果。

4 三维度效果分析

银城东苑社区走向国际化,成为国际社区以来,各项治理措施的落实大有建树。

4.1 社会结构

社区里的各种资源、各项制度以及本地居民、外籍居民共同构成社区的社会结构。银城东苑以市、区、街道牵头,居委会为社区治理核心,社会工作人员以及专业社会组织作为重要参与者,共同服务于社区居民。

4.2 文化层次

为实现多元融合,首先要给外籍人士讲述他们听得懂的中国故事。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渠道,通过文化传播路径打造南京市的城市形象是国际社区建设的重点任务。自银城东苑建设国际社区以来,每次的“文化盛宴”都是培养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机会,社区举办过“端午节包粽子活动”、“中秋节做月饼活动”、“冬至包饺子活动”等等,通过这一系列文化活动,外籍人士对社区、南京市的热爱程度大幅提高。

4.3 政治层面

我国宪法保护我国境内外籍人士的合法权益和正当权利。境内外籍人士主要是指在中国工作、学习、定居或旅游的拥有外国国籍的自然人。银城东苑国际社区在国家宪法的指导下,极其重视社区内外籍人士的合法权益,社区通过宣传栏和横幅等方式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中国民主政治意识。同时,社区的“联合协商议事功能”,充分保障了外籍人士的发言权和知情权,通过辩论、协商、说服等方式,做到处事公平、公正、公开,实现相互监督,让外籍人士参与到社区治理当中,进一步提高了外籍人士的主人翁意识。

社区在“三社联动”运作下,通过搭建“外国人服务站”、“微幸福服务站”等平台,协助处理外国人的大小事务,为实现外籍人士的合法权益做了很大努力。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银城东苑内外籍人士的政治权利得到实现,合法权益也得到保障,社区生活越来越有“家”的味道。

从三个维度分析银城东苑国际社区的建设成果虽不够全面,但从总体上大致反映出社区的治理成效。随着国际化建设的深入,社区治理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不断创新其治理路径、优化其治理方案,提升其治理水平。

5 结语

银城东苑社区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和街道的引导下,在社区、社会工作人员以及社会组织的高效协作下,通过迈向国际化、打造国际社区的方式,实现了社区的华丽转变,不仅促进了社区的发展,也做到了外籍人员在本地的多元融合,做到中外居民和谐共生。银城东苑是南京市七个国际社区试点之一,本着为民服务的治理宗旨,每个社区立足自身特点走不同的治理之路,不断朝着现代化、国际化的水准发展。银城东苑国际社区的治理经验将对其它试点社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将作为南京市创新名城计划的基础工程被不断推进和发展。

猜你喜欢
三社联动城东外籍人士
综合活动:等等,绣球花
义乌:举行外籍人士旁听人员座谈会
缅甸联邦政府将整顿外籍人士未经允许租赁土地种植水果的问题
《城东早春》
深度解析
探索苏北特色农村社区的建设新路
高校融入“三社联动”社区建设创新发展探析
服务型政府视域下优化“三社联动”机制问题探讨
和谐社区建设的路径探析
城东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