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模拟的体验式教学在高校党校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0-01-18 11:21曹都国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党课党校

曹都国

(华东政法大学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201620)

长期以来,高校面向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校党课教学模式,本着政治正确的原则,多半围绕党章的基本章节,按部就班地沿用课堂单一讲授为主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作为接受主体的学员参与度不大、互动性不足、积极性不高、教学实效弱化。如何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党校教学实效,充分发挥党校入党积极分子或建党对象在党课教学中的参与性、互动性、主体性和积极性,成为自媒体时代亟待认真研究、及时改进的重要问题。以角色扮演或情境模拟为视角,开展以学员自主参与为主导的体验式教学,势必成为当下值得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基于情境模拟的体验式教学的内涵与范式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学实践中为保障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体例,通过教学过程再创造,有针对性地编制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或情境,引导学生在小组研讨的基础上,通过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代入式地开展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内在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深入而有效地体认、内化教学内容,籍以提升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1]67其价值和效用在于: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自主性。

(二)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体验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既取决于课程本身的设计与实施,也取决于其自身的科学性。因此,在具体研究的过程中,有必要厘清这种教学方式的理论依据和运用准则,以确保课题研究本身有坚实的理论支撑。概括起来,以下三个方面的心理、认知机制当是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理论依据。

1.认知与情感统合的原理

心理学关于情绪与认知的关系研究表明:认知是情感的基础,情感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并对认知具有反作用。当情感与认知发生相互促进的统合效果时,个体的行为效能就会大大提升。通过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而开展的体验式教学,可以在强化其学习的认知动机与兴趣、激发其自主自立的认知积极性的同时,引发学生积极的、肯定的情感体验,有利于认知活动和智力操作的组织和进行,从而促进其对知识的内化和深化。[2]112

2.认知的直观性原理

任何知识的学习与接受均需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夸美纽斯曾在其著名作品《大教学论》中阐述:“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是对人类认知规律的认同与肯定。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就表明:直观可视化的知识再造,可以使抽象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更容易被感知与记忆。体验式教学通过情景的创设、朋辈的互动、教师的语言引导,使学生置身于预设的特定情境中,并在身临其境、角色扮演的实际体验中,把所要学习的知识从具体而形象的感知上升到抽象的逻辑记忆或情感记忆,从而升化对知识的领悟,把学习过程变为自主、自为的主动性活动。

3.识记的有意性与无意性相一致原理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往往通过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两个途径实现。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是个动态统一的过程。其中,无意识记通过无意注意、无意感知、无意再认、无意表象、无意想象、无意体验等方式,可以丰富有意识记的线索、增强不自觉的内心体验,进而对有意识记发挥重要的强化和替代作用,提升个体学习的有效性和创造力,从而使得无意识记成为人们有意识的认知过程中一种潜能。体验式教学可以藉借识记的有意性与无意性的有机统一,去诱发和利用人们的无意识心理潜能,发挥其潜移默化的效用,提升人们的认知效果。

二、体验式教学的运用原则

体验式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手段的学习方式。为确保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情境设置的类真实性原则

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条件是要让学生在相对正式的模拟情境下去感悟或领会所学知识。因此,情境设置的类真实性至关重要。所谓类真实性,是指所设置的模拟情境或所建构的角色一定是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曾经发生或存在过的人与事,至少是与所学知识点有高度相关的。只有做到情境设置的类真实性,才能确保学生通过情境模拟或角色扮演的主动参与,有效接受、领悟所学知识。这就要求情境设置要精选人物、事件、场景或故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调动其情感、兴趣、愿望、动机、无意识潜能等对智力活动的促进因素,使其在特定情境或角色扮演中,丰富联想、激荡情绪、活跃感知,提升学习的成效。

(二)自主体认的体验性原则

体验式教学的关键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设置情境或创构角色,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握问题导向,自主选择情境模拟或角色扮演的主题、内容、角色、方式甚至所需道具,自主、全程参与情境的编制、角色构想与创设。如此以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主体性均被充分调动起来,可以在适当的模拟情境下、在惟妙惟肖的角色扮演中深刻体认情境、故事、角色带给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主动体认所学知识的深刻内涵与意义。

(三)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暗示原则

所谓环境染人、君子莫逆。人可以创造环境、环境也可以创造人。 这是心理学和暗示学研究所共同证明的。体验式教学是通过情境设置或角色创构,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模拟的情景或角色扮演势必会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特定的代入感,这种代入感就必然会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换言之,体验式教学中的特定情境,会对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或情感模式起到一种启迪或唤醒的作用,从而启发或暗示个体开启既有的认知线索,从而顺利地实现对眼前知识的领悟或问题的破解。

三、高校党课教学中开展情景模拟体验式教学的运行模式与规程

为有效推进“基于情境模拟的体验式教学”在高校党校教学中的应用,在具体落实上应从课程体系设置、情境模拟内容的编排与建构、体验式教学的分类与分组、教学效果的检查与反馈等方面进行实际组织运作。[3]128

(一)合理编制党校课程体系

高校党校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入党积极分子或预备党员,其主要教学内容随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与完善。而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党性锻炼、党的最新方针路线、党的创新实践等内容是党校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不改变党校教学内容以《党章》为基本的基础上,根据情境模拟的体验式教学的需要,将具体课程按中共党史的历史演进过程,重新编排为二十大板块,即:五四运动、章程制定、党的诞生、南昌起义、古田会议、遵义会议、红军长征、陕北会师、南泥湾、西安事变、党的七大、开国大典、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

(二)选取适宜的教学内容

根据党史的历史演进过程与代表性,考虑到情境的可模拟性或角色的可扮演性,在实际党课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并引导学生选取情境模拟或角色扮演的主题或故事,边学习边有针对性地搜集史料。在对模拟情境或角色扮演内容的选取上,要尽可能把握史料性、经典性、可模拟性、可扮演性、可视性和可感染性等原则,将党史中的大事件分设为若干个可用于情境模拟或角色扮演的小课题,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并分组准备。

(三)合理编制党校学习小组

即结合学员班级、年级等基本情况,参考上述情境模拟或角色扮演的小课题,将党校学员分为相应的若干个课题学习小组,要求每个学习小组,结合日常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分别结合所承担的上述不同小课题,进行深化学习。在各小组深化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并指导各小组就相应专题内容,编排情境剧、诗歌剧或话剧,每个成员均在其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党校培训结束前,作为课程考核,组织一次情境剧汇报展演,并选拔优秀的成果参加结业汇演,请专家到场点评。

(四)注重成果总结

为有效提升体验式教学的效果和示范作用,在教学结束后,要善于把上述基于情境模拟的体验式教学全过程予以总结提炼。总结可选择如下方式:一是教学过程的总结,主要是指在情境模拟或角色扮演的展演过程中,不仅要求全体学生现场观摩,而且请若干党史方面的专家或党校其他教师作为评委或嘉宾现场点评,以达到教育启示他人的作用。二是要求所有学生均要结合自己参加的课题学习撰写学习或参演的体会,并以各学习小组自我总结和小组总结的方式予以汇总,以一定比例计入党校的学习成绩,以检验实际教学实效。[4]37三是要做好体验式教学的总体总结,要把基于情景模拟的体验式教学的整个过程完整地总结归档,以便积累材料、启发后来、循序提高。

四、基于情境模拟的体验式教学的实效

根据上述体验式教学的原则与运作规程,笔者结合高校实际,连续三年在党校教学实践中引入了以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为主的体验式教学,项目的实证研究进展顺利,同学参与积极性高,教学效果显著改善。总结起来,实施基于情境模拟的体验式教学的效果或优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式丰富,推动了党课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基于情境模拟的体验式教学突破了传统的师为主导的单向灌输模式,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与内容。[5]53-55在以《党章》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以党史的历史演进为主线,以典型历史场景、事件或人物为依托,重新编排党课教学内容,并引入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有助于丰富教学手段与内容。

(二)角色翻转,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基于情境模拟的体验式教学突出了以学生融入性的体验为基本准则,将课堂还给学生,回归学生为课堂的主体。[6]9这一做法极大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台上讲、台下听”的培训模式,让学员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主动创构,自选、自编、自导、自演历史剧,深刻了解党的历史发展,深刻体认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学生普遍反映:这类做法把学生从过去被动接受的状态调整到了主动选择、自主参与的状态,个体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融入性与创造性均获得极大提高。

(三)密切合作,有效发挥了朋辈间的互动与共励影响

所开展的基于情境模拟的体验式教学,不论是情境模拟还是角色扮演,都建立在各课题小组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各小组成员在协商情境选取、角色设定、历史故事编创以及实际排练的过程中,均经过了小组成员间充分的交流、讨论、议定。这期间,小组成员彼此的理论基础、历史知识积淀、情感价值取向、个人信仰水平等思想状态均经历了朋辈间的碰撞与融合,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最终达成意见一致。这种朋辈间的共振与影响,效果远远超出教师的任何说教。这一成效在较大范围内获得了同行与专家的一致认可。

(四)知行合一,突显了党校教学锤炼党性的根本目的

高校党校教学在传授党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锤炼党性是根本目的。通过引入基于情境模拟的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演中学、学中演,既传授了知识,更让学生在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同学们在构设情境、创作剧本、制作视频和PPT、扮演历史人物方面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他们在排练中不断斟酌细节、体会人物性格,较好地体认或感悟到历史人物的志向、情感、价值取向,通过体验,把党性锤炼有机融入了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场景之中。[7]4当学生穿上特定历史阶段的服装,一幕幕场景使与会人员仿佛置身于当年革命先烈为了人民安定生活而奋斗的艰难时期,不断激起了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学员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价值追求与成才目标。

五、结语

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基于情境模拟的体验式教学,有助于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或预备党员的学生通过情境模拟或角色扮演的方式有效提高党课学习的参与性、互动性和主体性;有助于促使党校学生用主体融入与体认的方式,全面理解、把握党章和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形成、发展的过程,切实增加学生在理论、道路、制度、文化等方面的自觉自信与政治认同和认知自觉;有助于丰富高校党校教学内容,改进与完善高校党校教学模式,提升党校教学的吸引力与感染力,[8]7也符合自媒体时代党课教学模式与载体创新的特点与改革趋势。因此,引入并推广基于情境模拟的体验式教学,积极探索高校党校教学的绩效提升,将成为当下高校党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增长点。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党课党校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晋源区委党校:历经四年寻访 赓续红色血脉
角色扮演游戏
乡村党课可以这样上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乡音党课”可以多一些
角色扮演
《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库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