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闸现代化运行管理

2020-01-18 19:39
治淮 2020年10期
关键词:沙盘水闸规范化

水闸工程是一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水利工程,从建设期的质量、成本和进度管理到运行期的养护维修、检查观测和资料存档等管理,都关系到水闸的运行质量和使用寿命。水闸的运行管理是水管部门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水闸管理人员日常工作重点,本文立足水闸运行管理,针对水闸运行的准确性、安全性和高效性,分析当前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现代化、规范化的运行管理模型,为水管部门提供参考。

一、水闸运行管理的重要性

水闸的运行管理内容主要有五大项:控制运用、检查观测、维修养护、安全管理和资料档案管理。这些管理工作对水闸的日常运行至关重要,也是保证水闸精确、安全和高效运行的前提。管理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造成水闸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影响到防洪、灌溉等效益的发挥。

水闸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定期对混凝土工程、电气设备、启闭系统和闸门等进行检查观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在水闸运行管理中,常会遇到设备老旧等原因导致的功能缺陷问题,若运行管理工作不到位,会造成水利工程功能发挥不足,尤其在汛期前后,极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二、水闸运行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管理理念和手段落后

根据统计,安徽省共有规模以上水闸4067 座,运行管理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水闸管理制度不全面或使用多年未及时更新修订;(2)水闸观测项目缺失,方法不规范,数据未及时整理归档;(3)水闸定期检查记录不规范,未能做到定期、全面和细致;(4)维护经费安排使用不当;(5)水闸相关资料混乱、缺失等。

水闸运行管理上的诸多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1)我国的水利工程历史悠久,但长期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即在建设期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却不重视后期运行期间的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水利工程运行质量,影响了使用寿命。实践证明,水利工程的任何一项运行维护和管理措施对工程的功能发挥、运行质量和使用寿命都十分重要。(2)水利工程中的水闸运行管理优化,首先得在管理理念上进行优化,从思想上重视水闸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此外,还要学习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管理力度,解决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的不足。

2.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偏低

水闸的运行管理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但由于水闸管理的特殊性,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良莠不齐,部分人员职业素养偏低,未能充分认识到工作职责、权责范围和工作的重要性,工作能力还存在一定欠缺。尤其对于水闸系统中的电气和机电设备,非专业人员无法判断设备的正常与否,更无法及时进行维修和管理,对水闸的运行造成不良的后果。其次,安全意识淡薄也是造成水闸运行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如忽视混凝土开裂、仪表偏差和检测不及时等都是安全隐患,只有加强重视、防微杜渐才能将事故率降低到最低。因此,在提高管理理念和手段的同时,要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提高一线人员的操作能力。

三、水闸管理的现代化

1.规范化管理制度和技术

水闸运行管理中的诸多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管理的不规范,运行管理行为无法按照一套合理规范的制度执行,导致出现管理混乱的局面,而管理的规范化是现代化的基础。现代化管理是一项整合先进理念、技术于一体的管理模式,水闸管理制度要依据水闸和管理人员实际情况统筹制定,最大限度地发挥水闸的功能,保证水闸的安全、平稳和持续运行。现代信息化技术是支撑众多先进仪器设备和软件的基础,如自动控制、无人机、水下探测设备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等,这些是实现水闸日常运行数据监测、处理、预警和资料整合存档等管理无人化和智能化的基础。

因此,水闸运行管理的现代化需要基于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和管理手段的先进化,软件和硬件都要达到现代化管理水平。

2.规范化水闸维护制度

水闸在长时间运行后会出现多种硬件老化问题,如仪表精度降低、混凝土裂缝增大、控制系统迟钝、金属结构变形和设备损坏等,为保证水闸的正常高效运行,要按照“经常养护,及时维修,养修并重”的原则,对水闸进行规范化维修和养护。

为保证水闸检测和维护资料的完整性及可追溯性,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资料存档制度,所有检测的问题、维护单位、维护方案、维护过程和验收记录均需要整理归档,同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加强日常保养,避免大修。对于专业设备的检修和维护,需要由专业人员操作,管理人员不得随意拆解仪器设备。同时,水闸的维护经费要有统筹预算安排,不得随意挪用或拆借。

3.规范化管理人员培训

针对目前水闸管理人员职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为达到水闸现代化管理的目标,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队伍。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管理制度的落实效果,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不仅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规范化管理水闸系统,而且具备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遇到突发情况能及时采取合理措施,避免事故扩大。

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管理队伍需要有新人的不断加入,对此应注重新员工的培训,提倡以老带新,让新员工尽快掌握实用技能,满足工作要求。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新技能培训、新理念宣传和交流进修,尽快掌握现代化的仪器设备,适应水闸现代化运行管理工作。

4.水闸现代化运行管理模式

水闸现代化运行管理不仅需要现代化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还需要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依据工作特点和经验,提出五模块管理模式,即3D 地形图、全景沙盘、控制中心、资料档案和信息采集系统。

控制中心:是水闸运行管理的大脑,负责水闸管理的所有信息监控与人员安排,实时显示监控数据异常的部位,由管理人员结合沙盘模型和3D 地形图,并根据预警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控制中心是水闸现代化运行管理的重要体现。

全景沙盘:建立水闸系统适当比例的全景沙盘模型,可将控制中心显示的预警部位在沙盘中标示,籍此进行解决方案讨论,还可以用于水闸管理的模拟演练、新员工的培训和社会科普,是水闸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一环。

3D 地形图:利用无人机测绘水闸系统的地形和边界范围,与沙盘模型共同为控制中心提供水闸系统各部位的情况,便于管理人员作出正确决策。定期开展3D 地形图监测,还可以及时发现水闸系统环境的改变,进而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

信息采集: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仪器设备对水闸系统进行实时监测,水闸工程的各项运行数据可通过计算机自动采集,并对比预设阈值,做出是否预警的提示。水闸系统各部位信息的及时采集,有助于管理人员实时掌握各部位的安全和运行情况。

资料档案:水闸运行管理期间的所有日常记录、监测检测数据、维护记录、预警记录等均应保证资料完整,并进行规范化整理归档。资料管理的规范化有利于水闸管理的系统性和可追溯性。

建立水闸现代化运行管理是水闸管理适应现代化进程的要求,也是完善和提升水闸运行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但其对硬件设施和管理人员的要求也相对较高,管理经费需要由水管部门统筹安排,以实现高质量的水闸运行管理。

四、结语

当前水闸运行管理存在诸多弊端,不利于水闸功能的发挥,水管部门应结合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技术的发展,结合水闸管理的特点,优化提升水闸运行管理。本文对当前水闸运行管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水闸现代化运行管理的规范化建议和水闸现代化运行管理的模式,为水管部门优化水闸管理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沙盘水闸规范化
湖南省水闸工程维修养护等级划分分析
浅析现代化技术在水闸工程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研究
沙盘游戏
ERP电子模拟沙盘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沙盘活动设计、实施和反思——以武夷山一中沙盘活动开展为例
有关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设计的探讨
点播影院迎来规范化,4K HDR迎来普及之潮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