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学资源 彰显教育艺术

2020-01-18 02:21周红梅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周红梅

摘  要: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教学资源,但有其局限性。教师应根据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挖掘教学资源,灵活地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并能抓住时机,合理、适时、巧妙地把资源呈现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的参与,有利于学生的投入和思考,顺应学生的思维,焕发课堂光彩。

关键词:教学资源;合理利用;善于挖掘;灵活使用;适时呈现

数学是一种文化,具有不同的表征物和多样性的特点。而我们所面对的学生背景也是多样的。我们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它无法承受这种多样性所带来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开发出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正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材编写者、学校管理者、教师和有关人员应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因此,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善于挖掘、巧妙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材料以及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作为教师,怎样才能适时、合理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资源呢?

■一、根据需要挖掘教学资源

(一)结合实际,灵活使用教材资源

数学教材是学生学习中最重要的教学资源,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供了最基本的指导依据,其中的教学例题、方法都具有典型的示范性和可操作性,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因此作为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所提供的功用和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把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用得活,用得到位,才能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改编、置换、增减……教学内容,使教学资源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笔者改编了原教材中圆桌和菜板包一圈铁皮的内容,提供给孩子更加生动、有趣的素材:两只蚂蚁分别沿着正方形和圆形走一圈,谁的路程长?使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到充满趣味的学习活动中来。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隐性资源进行重组或再现。例如课后的“你知道吗?”让学生了解对数学家生平、数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或数学发展史上的优秀成果。再如教材中体现的数学中的美学:统一美,如三角形内角和180度;简洁美,如3+3+3+3+3+3=3×6;奇异美,如各种图形的拼组……只有用活教材资源,才能真正做到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才能使我们提供的教学资源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

(二)善于利用生活资源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孩子们学习的大课堂,是教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引导孩子们到生活中去体验,去发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多彩校园中,不同家庭中,丰富的社会生活中,都可以提取与数学学习相关的资源。例如一年级《人民币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为了将课程融入孩子的生活世界,转化为孩子的真实生活情境,笔者特意让孩子先到超市中去调查商品的价格,收集商品信息,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和表现形式,使校外资源成为孩子学习的阵地;然后模拟超市购物场景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快乐超市”购物活动,孩子们在买与卖的“斤斤计较”中,学会了精打细算;在换零钞中,掌握了人民币的换算;还在讨價还价中,懂得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让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搭建起桥梁,经验的积累促进数学知识的理解。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有机结合,将生活融入课堂,真正让学生去亲近知识、亲融知识、亲构知识。又如在《比例尺》一课的教学中,鼓励孩子们应用比例尺的知识走进生活,到生活中去体验,去发现。孩子们找到的资源非常丰富:重庆到北京的路程,重庆到法国巴黎的路程,应该使用的交通工具……教师再巧妙利用学生发现的资源让大家共同观察、发现、探究并提出疑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甚至成了学生表演时台下的观众,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使学习资源的利用达到最佳化,时机最恰当。让学生走进生活,到时实践活动中提取学习资源,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二、合理、适时呈现教学资源

(一)利用多媒体生动呈现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的利用,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参与,有利于学生的投入和思考。那种单纯的陈诉、转诉,不具有启发性、不要求参与和反馈,不能引起兴趣的教学资源是无法激起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资源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呈现的方式要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而不能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合理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呈现教学资源,其特有的感染力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刺激,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习兴趣。例如在《折线统计图》一课教学中,课的引入部分,笔者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兴趣爱好,利用多媒体教学,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出孩子们熟悉的“大课间”生活场景,激发学习兴趣,再进一步出现一周本班同学在大课间跑步的步数,那凌乱的数据,给了孩子视觉的冲击,也激起了孩子整理数据的探究欲望,顺理成章地为后续的新课教学做好铺垫。在学生学习了折线统计图后,为了拓展孩子的知识,用彩色图片的形式给孩子介绍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图1、图2)。

这样的呈现方式,既能让孩子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链接,又能感受到所学数学知识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此时教师所选取的教学资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可使人们更加合理地做出判断和选择。

(二)选择恰当的呈现时机

教学资源使用的时机是否恰当,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效率。教学时机蕴含着时间价值,能出现更高的教学效率,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也更大。最佳教学时机就其存在来说是客观的,人们对时机的意识和把握却是主观的。只有被使用的时机才有实际意义。时机的存在总表现为一定的时间、空间,是具体的、有情境性的特点,并不以人们是否意识而存在。教学资源使用时机表现为“必然性与偶然性、内隐性与外显性、易逝性与可重复性、多向性与个别差异性”的特点,客观存在“空间、教学与学者的内驱力、时间、要害问题”四个要素。教学资源最佳时机的形成方式是这个四个要素的有机结合。把握教学最佳时机能起到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反之失去教学最佳时机则劳而无功,甚至一事无成。

1. 善于创造教学时机

居里夫人说过:“智者创造时机,弱者等待时机。”教育教学中,只有主动地创造、预测最佳时机,才能学得主动,教得主动。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课教学中:

师:同学们,喜欢春节吗?春节时商场促销,我看上了一款微波炉(配合多媒体课件出示),可又担心它的体积太大,橱柜上放不下,你们能帮我估一下,这个微波炉的体积大约是多少吗?(指名估)

师:怎样才能知道微波炉的准确体积?我们先来大胆地猜测一下,长方体的体积会和什么有关系?

生猜。

师:他的猜测合理吗?

师:任何猜测都需要用实践去证明,我们也来做个实验证明一下,好吗?

在教师有目的、巧妙创设的时机中,提供了孩子熟悉的教学信息资源(微波炉和厨房生活场景)进行教学,做到了数学教材,有效开发。灵活、有意识地挖掘和利用了身边的资源,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呈现方式,体现了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2. 善于抓住教学时机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生成的过程。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很多的思考是难以预料的,无法预设的,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巧妙利用活动资源,敏锐捕捉意外资源。教师要提前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和教学关键,由此根据学习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教学资源的使用时机,抓住教学资源的最佳时机。例如,学生在解答这样一道题时:

一筐梨连筐重56千克,梨卖出一半后,剩下的梨连筐共重29千克,求原来有梨多少千克?当学生们认真思考后回答:(56-29)×2=54(千克),如果此时戛然而止,这堂课也就没有任何新意,学生的思维也会受限。可如果教师能补充问:“还有别的方法吗?”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学生说出了方法二:56-(29×2-56)=54(千克)。

方法三:56×2-29×2=54(千克)。

方法四:56-(29-56÷2)×2。

方法五:(56-29)÷■。

同一個问题,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答,形成了方法的多样化,也形成了对数学问题的丰富认识,此时的教学资源正是孩子们之间思维碰撞出的互相启发的重要资源。这样生动的场景,需要教师善于把握和恰如其分的利用。

(三)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资源

课堂教学难免存在意外,不同在于教师如何面对意外,是回避,还是积极利用?抓住时机,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因势利导把错误资源转化为有效资源,使学生在有差异的对比中得到发展,理解更加深刻。例如在《折线统计图》练习的设计中,原本的教学是先让学生展示用自己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出的折线统计图进行汇报,最后在拓展练习中再呈现商场电器销量情况统计图让学生去判断和辨别(如图3)。

然而,在学生的汇报中,却已经出现了对本小组身高进行统计的折线统计图,学生出现了疑问,究竟用折线统计图整理合理吗?有的学生认为合理,有的认为不合理,如果此时回避,将失去这一生成的错误资源的最佳教学良机。此时教师要耐心等待孩子的思考和争论。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发现了什么时候用折线统计图,什么时候用条形统计图的奥秘,这一过程,反而成了本节课的一大亮点。这一资源地及时捕捉,不仅让学生有了成就感,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教师一次好的引导能让课堂化腐朽为神奇,既展示教师非凡的教育机智,又开辟出一片精彩的教学资源。

总之,教师要善用教学资源,在顺应学生思维的同时适时介入,捕捉课堂上突发的点点滴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在丰富课堂的同时,也会让课堂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猜你喜欢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浅谈档案资源的功能与合理利用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合理利用浅析
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场馆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
中职英语语音室教学优势及问题分析
家长资源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有效利用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基于VMware的教学资源服务器虚拟化设计与实施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