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角下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

2020-01-19 03:08梅运彬
关键词:认识论灌输受教育者

梅运彬 卢 凯

(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关于人的认识的本质、来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论断。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得到了生动体现,灌输教育和自我教育体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飞跃式”发展。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关系的实质就是:通过灌输教育使受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内化为理性认识,实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再通过自我教育产生积极正确的思想矛盾运动,并最终外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体思想品德行为实践和行为习惯,从而实现认识论的第二次飞跃。

一、灌输教育: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将对客观现实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次飞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灌输教育是一种教育主体将对客观存在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实践活动过程。列宁在《怎么办?》中提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1]247“这种意识”是对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而人们往往只能产生一种感性的认识,需要灌输教育来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由此可见,灌输教育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次飞跃理论的现实过程。

(一)灌输教育的认识主体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能力是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出来的,是人能动的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是灌输教育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构成了思想政治灌输教育过程。在灌输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依存,变化不居,不存在绝对的主体,都发挥主体性。

在灌输教育中,教育者是教育主体:一方面,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2],教育者只有自身掌握了一定的社会发展要求和灌输教育的原则、方法和方式,才能很好地对受教育者开展灌输教育;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双向交流的特点,规定了在灌输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亦要向受教育者学习,不断完善自身,进而更加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受教育者也是教育主体:一方面,受教育者是灌输教育对象主体,灌输教育只有有了对象才能开展,受教育者是灌输教育内容的接受主体,是灌输教育方法的作用主体,是灌输教育手段的承受主体;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去把感性认识纳入到自己的认识体系中,只有通过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才能使教育者灌输教育的影响发挥作用,这是灌输教育得以发挥其作用的关键。在灌输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以主体形式存在着,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也在不断变化着,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角度而言,他们都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是实现认识飞跃性发展的主体。

(二)灌输教育的认识本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来源于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灌输教育是能动地改造人的认识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双向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一活动的本质就在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平等的双向促进实践。

灌输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体现了一种平等的双向促进关系。灌输教育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育中“生灌硬输”“单向播音”“填鸭式”的双向互动教育实践。这种关系,首先表现在教育主体的人格尊严方面,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在人格上是独立的、平等的关系。基于人格的平等,在教与学的实践中表现为平等对话,教育主体在认识上产生思想上的“碰撞”,摩擦出思想的“火花”,进而促进教育主体认识的发展。灌输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老师教育学生,使学生认识思想上进步的单向教育实践活动,它是师生之间相互促进的双向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进行灌输教育时,提供了受教育者认识飞跃发展的桥梁,即抽象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受教育者接受灌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的过程,也是在教与学的实践中获得新的认识的过程。在这种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中,二者相互承认、相互理解,使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其次灌输教育是教育者主动的“教”与受教育者自觉的“学”相结合的,“教与学”的实践是使感性认识内化为理性认识的关键所在,也蕴含着更高层次的飞跃。

(三)灌输教育的认识过程

马克思主义在强调实践获得认识的重要性时,也赞成接受间接知识的必要性。对于每一个现实存在的具体的认识主体,其绝大多数的知识来自于间接知识,即通过灌输教育来实现的。间接知识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是感性的、抽象的,需要通过灌输教育来内化为自我的理性认识。灌输教育通过教育者积极的系统性的“教”,使受教育者主动的规律性的“学”来认识、理解、解释事物,并最终获得理性认识。

灌输教育是一个受教育者将感性认识内化为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实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次飞跃的过程。灌输教育是通过教育者的灌输教育的实践,将前人的认识传授给受教育者,经过受教育者理解、接受后形成一种理性认识的过程。其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发挥主体性作用,没有教育者的灌输教育,正确思想理论也只能是外部事物,不能到受教育的头脑、认识体系中去;受教育者的认识主体性也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只能停滞于一种纯粹的感性认识或者一种抽象的理性认识,无法内化为自我的具体的理性认识。灌输教育的本质不单单是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觉、知觉、表象的认识,还要让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受教育者接收来自教育者的灌输教育时,并不是被动的、机械的储存,而是经过自己头脑的加工处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成理性认识,达到知、情、意、信、行的统一。灌输教育的认识过程既是对马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次飞跃的生动映照,也是检验灌输教育的正确性、蕴含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二次飞跃。两次飞跃是一个过程。

(四)灌输教育的认识规律

事物发展都有其规律,灌输教育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有其自身运作和发展的独特规律。从灌输教育的教育主体相互关系来看,灌输教育具有一种主导性与主动性相结合的规律。灌输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导性与主动性表现在: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主动研究受教育者,是灌输教育的主导者,发挥着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自觉主动接受灌输教育的,是灌输教育的主体,发挥主体作用。灌输教育的过程既需要教育者主导又需要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灌输教育的作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灌输教育主体认识发展特点来看,灌输教育具有一种创造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规律。具体表现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认识发展是无限的和上升的,在灌输教育实践中,教育者要根据社会现实和受教育者的实际,创造和超越已有的教育内容方式手段,保持时代先进性,才能被受教育者接受。受教育者自身具有主观能动意识,会创造和超越已有的认识结构和水平,形成新的认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具有创造性与超越性,都在创造中超越、在超越中创造,统一于认识第一次的飞跃之中。在灌输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不断超越自我、突破自我,从而实现思想道德飞跃式的发展。

二、自我教育: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将对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二次飞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自我教育是一种教育主体将对客观存在的理性认识外化为行为实践和行为习惯的过程。自我教育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环节,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效,需要教育主体的自我教育的现实效果来检验。

(一)自我教育的认识主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也就是说有一定的自我认识能力。“在所有认识水平上,都存在着一个在不同程度知道自己的能力的主体”[3]21,教育主体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自我教育意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构成了思想政治自我教育过程。

人人都需要自我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自我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将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合二为一,即自我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4]。当然这种“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社会中接受教育逐渐形成的,具有一种“绝对”的主动性的能力。教育主体只有将头脑中的理性认识,转化为思想动机和行为动机,才能实现自我的外化。在自我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合一的。教育者只有自己先受教育,才能引导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同时,教育者在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本身也在进行自我教育,在引导实践中,不断吸收、不断发展。受教育者是自我教育中更为重要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主要对象就是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在教育者的积极引导下,自觉主动地结合自身已有的理性认识,进行自我审视、自我批评、自我完善的实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都是在理性认识基础上完成思想矛盾的转化并付诸行为实践,从而实现更为重要的第二次飞跃。

(二)自我教育的认识本质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实践,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5]292自我教育的本质在于实践,自我教育的目的也在于实践。自我教育的实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讲。

第一,自我修养,是指个人主观的道德思想意识的修养,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个人的修养需要以社会为大背景,以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为必要条件,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提高自我修养。因此,人们“离不开自己在实践中的主观努力,也离不开在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学习”[6]98-99。第二,自我管理,是指个人主动的根据相关法律、机制以及道德等因素控制自我,规范自身的精神和行为的实践。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每个人不可避免会与他人或社会发生冲突,这就需要用社会共同遵循的法规、制度等规范约束自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都要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来规范自身。第三,自我调控,是指自我教育主体对自身的深刻认知、对自身的引领以及对自身的约束,进而消除思想道德疑问的实践方式。教育主体在自觉约束好自身思想道德的前提下,还要注意提升受教育者的自我约束、自我认知的程度,敦促其自我改造,进而积极促使自身融入社会。这要求教育主体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要注意认知的调控、环境的调整和情感的变化,进行自我调控,确保自我教育的有效性。教育主体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控的内部实践,最终外化为行为实践和行为习惯。

(三)自我教育的认识过程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十分重要的问题就在于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就是自己教育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道德和个性特点的自主建构,并最终外化为行为实践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自我教育是人在获得了一定理性认识的前提下,通过自我修养、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控的自我教育实践达到预期目的,并外化为实践以检验和发展理性认识的真理性的过程。自我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过程,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育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先行性”。教育者只有自身进行了自我教育,并达到了一定水平,才能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实践。教育者在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将自己理性认识外化为引导教育实践,实现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并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是基于受教育者通过灌输教育构建的认识体系,以及在内在自我矛盾运动和自我提升需求下,通过教育者的引导自觉主动进行的。受教育者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根据社会要求和教育者引导的积极影响,受教育者主动自觉将理性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在多次反复外化实践中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受教育者通过自我教育将理性认识外化为实践,实现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自我教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二次飞跃,在自我教育实践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认识,也蕴含着新的更高层次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次飞跃。

(四)自我教育的认识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有其规律,自我教育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有着其自身运作和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自我教育的主体相互关系来看,自我教育的认识论规律可以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表现为引导性与自觉性相结合的规律。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教育者起着一个“指南针式”“导航式”的引导作用,受教育者虽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基础和自我教育的意识,但是这种自觉意识需要正确的引导,才能发挥自我教育的时效性;另一方面,教育者也会被“牵着鼻子走”,受教育者在进行自我教育时会产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同时,时代的发展也要求教育者自觉把握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方法、新策略,进而提高自我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从自我教育的主体认识特点来看,自我教育的认识论规律是一种反复性和上升性相统一的规律。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人的认识发展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特点。在自我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的认识的正确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检验,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教与学”和外化于行的多次实践检验,才能逐渐上升为正确的行为实践和行为习惯。教育主体的认识的反复性与上升性是统一于一体的,呈现出一种连续的无限的螺旋式的发展趋势。

三、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两次飞跃”的关系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来看,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体现着认识的“两次飞跃”,体现着两者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关系。具体来看,灌输教育体现的客观存在是认识论的起始点,内化外化的教育实践是认识论的着眼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体现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论的根本点,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螺旋式上升关系体现了认识论的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一)起始点:客观存在——灌输教育

列宁认为:“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7]128人对于客观实在的认识最初是“感觉”,是对表象的认识,也就是感性认识,这就决定了灌输教育的重要性。

灌输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起始点,灌输教育的主体、内容都是客观存在着的,作为其目的和归宿存在的自我教育最终也是归结于实践。灌输教育是使认识主体将对客观存在的感性认识内化为理性认识的过程。灌输教育的主体是人,是“社会属性”的人,是社会客观存在之中的社会实践主体,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主体间对于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认识是不完全一致的,是由不同、趋同到统一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要使教育主体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通过灌输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灌输”给主体。灌输教育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灌输教育不是凭空产生的,列宁根据当时俄国革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灌输理论”。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二者都是社会要求的反映,最终又转化为社会实践。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总体水平有所提高,但是自我教育的意识还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学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灌输教育。在我国,灌输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是大力弘扬主旋律。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是客观实在的,灌输教育符合社会全面发展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统一。

(二)着眼点:实践——内化与外化

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实践主体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实践着眼于教育主体认识的内化与外化。灌输教育的内化实践过程中,蕴含着自我教育的内化实践,并进一步外化为行为实践和行为习惯。

灌输教育重在内化于心。“我们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体验到的属性会是绝对不同的。”[8]115内化是将“社会要求我这样做”转化为“我要这样做”,是个人或群体对外部事物通过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灌输教育的内化于心,以及教育主体对社会要求的服从、同化和内化的内部实践,是人们对社会要求的认识由不一致到认同再到内化的实践,是由不理想到一般再到理想的一种状态。灌输教育将社会要求内化为理性认识,实现了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自我教育重在外化于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9]60外化是将“我要这样做”转化为“我在(将)这样做”,是个体或群体的内部“理想的意图”向外部“理想的力量”的转化。自我教育的外化于行,是教育主体把已经内化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再自主地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和习惯的实践。自我教育将理性认识外化为行为实践和行为习惯,实现了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三)根本点:主观能动性——主体性

认识论的主体是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是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人的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人的认识实践活动是主观能动性与主体受动性的统一。

主观能动性被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体性所体现,表现为: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主动性,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无疑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但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既不是本能性的,不可能自发产生,也不是完全被动的由外在条件所决定,而是教育主体对周围的物质生活环境的积极反应和主动适应,在不断突破的过程中发展前进。选择性,灌输教育和自我教育并不是历史必然的,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根据自身或是阶级、团体的目的和实际做出选择,以使得自身或是群体不断向前发展。创造性,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不具有标准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具有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主体,可以创造条件促使灌输教育和自我教育朝着有利的方向转化和发展。灌输教育是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主体性的发挥,自我教育以受教育者主体外化实践为目的,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发挥。灌输教育的受教育者主体性表现在主动接受性;自我教育的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体现在主动教育性。

(四)联系与发展:相互联系——螺旋式上升

灌输教育是自我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自我教育是灌输教育的目的和归宿。灌输教育为自我教育提供了基础和可能,灌输教育过程中产生了自我教育的理性认识。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是一个过程,自我教育是对灌输教育的延伸和发展,正如皮亚杰认为“一种新事物,又是旧的机制的延伸”[3]26。

“教是为了不教”,只有达到自我教育的高度,才能实现个体自我的现代性变革,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体现了事物的运动发展,处于一个个过程之中,并不断向前发展。灌输教育为自我教育提供基础,并以自我教育为目的和归宿,但事物的发展是无止境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随之也有新情况、新问题,灌输教育和自我教育也有了新发展。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互促进、不断发展。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两次飞跃”来看,灌输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过程;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由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毛泽东明确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10]321思想政治教育正是担负着传导正确认识的任务,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就是“实践—认识—实践”螺旋上升的关系。正如毛泽东所说,“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5]295

总之,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是认识与实践统一的过程,是层次交替无止境前进的过程。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是一步步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不是封闭式的循环发展,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交替递进的螺旋式上升。

猜你喜欢
认识论灌输受教育者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灌输”体系的构建
——列宁《怎么办?》“灌输论”的当代阐发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阐释的认识论困境及其终结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衰老是被灌输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