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婚俗的责任教育价值

2020-01-19 08:46吴娜娜程孝文
红河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婚俗现代人责任感

吴娜娜,程孝文

(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 230032)

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婚姻的想法和态度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婚姻中更多追求自由和享受,强调自我和个人利益,淡化了婚姻中的责任意识,于是出现了闪婚又闪离、出轨等不负责任的行为,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也向社会大众传播了不良的婚姻观、家庭观,因而加强对现代人的婚姻责任感教育刻不容缓。中华传统婚俗是几千年来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围绕婚嫁文化所形成的习俗文化,对推动婚姻文明发展和社会安稳曾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婚俗囊括了婚姻文化和婚礼文化,体现了传统社会人们对待婚姻的重视态度和秉持的责任情怀。仪式演述是对婚姻当事人各自所应承担的伦理责任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也意味着传统婚俗具有深厚的责任内涵,提炼其所包蕴的责任内涵,以引导现代人树立正确的婚姻观,是使现代人体认婚姻本质、强化婚姻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也有助于提升现代人的婚姻质量、有助于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

一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责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认为,“思政教育者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文化产品,挖掘其内涵的思想、道德因素,运用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育人的目的。”[1]挖掘传统婚俗的责任内涵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民俗教育原理

民俗教育即民俗文化教育,民俗教育理论认为,“民俗文化是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民俗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德、智、体、美、劳等教育资源,作为一种教育形式,民俗文化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规范着民众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构筑了各种样态的民俗模式对民众施行教育。”[2]传统婚俗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因而具有多面的教育价值。

(三)象征学原理

“象征是指某种表达意义的媒介物如实物、行为、仪式、语言、数字、机构等有形和无形物代表具有类似性质或观念上有关联的其他事物,”[3]民俗作为人们生活方式的直接反映,隐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借助象征学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义的认识过程,从而完整地认识传统婚俗文化的内在涵义。

二 传统婚俗的内容

“传统婚俗是由‘婚仪’和‘婚义’组成,婚仪就是婚礼的仪式,婚义是婚仪背后的涵义,婚仪是婚义的符号呈现。”[4]我国传统婚俗以传统六礼为主旋律,概括起来可分为如下三个部分:

(一)婚前礼

婚前礼是从择偶开始到确定婚姻关系的婚俗仪式,分别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等仪式,“纳采即选择合适的婚姻对象,主要请媒人进行沟通,问名即在采择到合适对象之后遣媒人去询问女方姓名及其母名氏,纳吉即订盟又叫订婚,纳采即下聘,请期即选定成婚的日期。”[5]

(二)正婚礼

正婚礼是举行婚礼这一过程中的婚仪,分别有亲迎、拜天地、共牢而食、喝合卺酒等仪式,“亲迎即指新郎亲自去新娘家将新娘迎娶至家中并宴请亲朋好友共同见证这一人生喜事的仪式,拜天地是婚礼举行中的重大礼仪是指新郎新娘同拜天地、复拜父母高堂和相互对拜的仪式,拜完天地意味正式成为夫妻,共牢而食、喝合卺酒是指新婚夫妇在新房中同吃一种牲口的肉和饮用巹做成的酒樽里的酒。”[6]

(三)婚后礼

婚后礼是婚礼举行完后需要履行的仪式,“主要是拜舅姑、庙见与回门”“拜舅姑是在婚后的第三天新妇备上礼品恭敬地献给公公婆婆,庙见是指婚后新妇要随丈夫入夫家宗庙祭祀,回门即婚后新妇要携丈夫回娘家的习俗。”[7]

三 传统婚俗的责任内涵

如果说婚仪是传统婚俗中的有形部分,那么“责任”则是传统婚俗中无形的婚义内涵,婚仪是具体的、可见可感的,而婚义则是抽象的,不被察觉的,但婚义一般总是借助婚仪来传播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伴相生,同构婚俗的整体,传统婚俗的责任内涵就是借助婚俗中的有形部分来表达和传播,要探究传统婚俗的责任教育价值首先应认识和了解其所表达的责任内涵。

(一)同甘共苦的担当

婚姻本是世俗生活的一种,是人们必然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世俗。在婚姻、家庭中夫妻要共同面对、承担生活中的困难,这是婚姻的本质责任所在。“同牢合卺”是传统婚俗中的重要仪式,“同牢”指新婚夫妇同吃一种牲口的肉,“合卺”即指将巹(一种苦葫芦)剖开一分为二盛上酒,由新婚夫妇各饮一半苦酒,完成了同牢合卺的仪式则象征着婚后夫妻二人能够同甘共苦、永结同心。其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特定的场景(婚礼),二是特定的物品(肉、巹、酒),特定的人的行为(新婚夫妇同吃、同饮)。人们通过将这三者进行结合、联想、类比赋予了“同牢合卺”“同甘共苦、永结同心”的责任内涵,再通过仪式的展开使新婚夫妇体认其中的责任情感。

(二)孝亲敬亲的传统

“孝”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元观念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是家庭伦理责任的核心,孝文化在传统婚俗中有着非常深刻的诠释。首先,在婚事定下来也即聘礼下达,婚约已定之后要去祭告家中祖先,新妇入门三日内要随丈夫至夫家宗庙行庙见之礼,这其中不乏宗教信仰的意味,但这种仪式所彰显的是人们以虔诚的心灵向祖先祈祷,以家族添新和新婚之喜告慰祖先的在天之灵,表达了对祖先的孝思与怀念,这是孝的原始含义,最初的孝也就是通过祭祀来表达。其次,在婚礼举行完后新妇要备上枣栗、腶脩(鸡、鸭、牛、猪做成的肉脯)恭敬的献给公婆,以示孝敬,新妇在夫家完成各项嘉礼之后还要备上礼品带丈夫一同回娘家俗称归宁或回门,以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这些仪式所负载的孝的含义会在婚姻当事人内心产生深深烙刻,且会升华成对父母、远方先祖的强烈的责任感。

四 传统婚俗的责任教育价值

传统婚俗中所包纳的责任内涵反映了传统社会人们对婚姻生活理性与感性的认知,对于引导现代人树立良好的婚姻观以及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有助于现代人理解婚姻的本质

爱、责任、担当是婚姻的灵魂和支柱,婚姻责任不是外部强加的束缚,而是婚姻的本质属性,一旦男女结成婚姻家庭就必然产生责任的要求。

现代人不停追逐爱情,为婚姻所奔忙,又为情所困、所伤,满心欢喜地走入婚姻的殿堂,最后又因为爱情化为平淡,生活里只剩下柴米油盐酱醋茶后又极力想要挣脱婚姻这把枷锁。在婚姻的城堡里进进出出、寻寻觅觅,在生活中有很多最初因为爱情走入婚姻,又因为爱情的消解而解体婚姻的现象,对双方以及双方家庭造成了很大伤害,不得不让人们深思婚姻是受爱情的主导还是要受责任的约束。在我国传统婚俗中,男女婚姻的结合没有像现在这样开放,由于伦理教条的束缚,青年男女没有机会接触就更别提爱情的产生了,他们的婚姻要经过古老婚仪的洗礼,而每一项婚仪中都承载着相应的特殊教育意义,合卺的仪式传递了婚姻中应该有同甘共苦的担当,这些婚礼仪式中所表达的责任内涵正是对婚姻本质的解读,在没有以爱情为条件的婚姻中,人们都恪守伦理道德,用责任维系着婚姻的发展,所以在传统社会离婚率很低,除了有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外,在一定程度上同传统婚俗文化的观念有着很深的联系。黑格尔认为,“情感是婚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但爱是主观的感受,其最大的特点是偶然性,稍纵即逝,所以若单纯以爱为基础的婚姻是缺乏稳定性的,”[8]婚姻是以爱情为前提,但不是全部,责任才是让婚姻能够存续发展的支柱。因此,弘扬传统婚俗的责任内涵对于现代人理性认识婚姻的本质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

(二)有助于提升现代人的婚姻质量

现代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在完成了数量上的突破后便开始追求质量的提升,所以婚姻质量是一个现代性的词语,婚姻质量是已婚者对自己婚姻的感性认知和体验,追求婚姻质量的提升是未来婚姻发展的大趋势。

在现代人的主体意识空前增强,每个人都努力地彰显自己,以自我为中心,在追求婚姻质量的同时常常过多强调感性的个人感受,以个人在婚姻中的获得感为衡量标准,忽略了婚姻中必要的信任、忠诚与责任,造成了很多婚姻和家庭矛盾。影响婚姻质量的因素有经济、个人素质、心理、责任、沟通方式等因素,其中“不负责任是使经营式婚姻慢慢变成消耗式婚姻的主要原因,”[9]也是使婚姻质量走低的头号杀手,而在提升婚姻质量的对策上很多研究者把责任放在中心位置,认为一个人对婚姻、家庭的责任心是提升婚姻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推力,传统婚俗中以仪传义表达了婚姻中有忠贞、承担、照顾、孝尽父母的责任内涵。试想每个人在婚姻、家庭中都尽到了前述的这些责任要求,那么很多婚姻问题、家庭矛盾都会有化解的办法,人们的婚姻质量就会大幅度提升。否则不得不以悲剧收场。所以婚姻质量与婚姻责任是呈正相关的联系,并吸收传统婚俗中的责任内涵对于提升现代人婚姻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有助于强化现代人的婚姻责任感

“婚姻责任感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婚姻和家庭关系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10]是属于婚姻道德素养的重要内容,婚姻责任感与婚姻责任不同,前者是已婚者自觉主动承担的精神,后者则是由婚姻关系所产生的本质要求,婚姻责任感决定了婚姻、家庭的命运。

责任感的缺位是当今社会很多婚姻现状的一大特点,越来越宽容的社会环境使得人们对待情感的态度越发放纵,闪婚闪离、婚外情、第三者插足等现象居然可以被打上“追求自由、追求真爱”的荒谬口号,而这些不良现象的背后正是现代人失去了婚姻的责任之心和敬畏之心。恩格斯曾明确阐明:要实现完全的婚姻自主和离婚自由不仅要以经济作为后盾,而且要以高度的道德责任感作为文化奠基,具有婚姻责任感会促使婚姻主体自发的、甘愿的对伴侣忠诚、为家庭奉献、照顾好子女、孝顺彼此的父母,同时无论是在抵制婚外诱惑还是克制不道德的婚姻行为上,婚姻责任感作为一种内在约束力而发挥着全息性的作用。责任感的形成建立在对责任的认知和理解上,责任感的深浅又有赖于观念的引导和在实践中的锤炼,因此弘扬传统婚俗的责任内涵、倡导忠贞互爱、共同承担、孝敬父母的责任观念不仅能使人理性的认识婚姻之责,而且对于强化现代人的婚姻责任感也大有裨益。

(四)有助于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是和谐家庭的保障,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核心在于婚姻关系和谐、稳定。

传统婚俗对于传统社会人伦秩序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曾起到过非常积极的作用,故有语云:“昏礼者,礼之本也”,[11]传统婚俗中所包含的责任意识体现了积极、健康的婚姻价值观,在责任感匮乏的现代婚姻生活中这种思想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唤醒作用,婚姻责任感是维持婚姻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家庭作为婚姻的归宿,婚姻关系的好坏会投射在家庭关系的方方面面,只有婚姻关系具有和谐、稳定才有可能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一个和睦有爱的家庭环境不仅有利于每个家庭成员实现自我价值,对于社会的安稳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弘扬传统婚俗的责任内涵是帮助现代人认识婚姻的本质、强化婚姻责任感、导向婚姻关系向良好方向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才能去讨论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

综观所述,传统婚俗蕴含着积极正面的婚姻价值观。经过岁月的淘洗传统婚俗也有它的不合时宜之处,而现代人也总是将目光过多地关注它的陈旧、落后的一面,将传统婚俗视为保守、封建、腐朽文化的代表,这样的偏见极大地遮蔽了我们对传统婚俗中理性、科学内涵的认识。传统教育的缺失导致人们精神世界的贫乏,现代人不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感,对爱情、婚姻充满了困惑,或错置情感的序位,把新鲜、激情当作维持爱情和婚姻关系的一切;或匍匐在婚姻情感的威力之下,将其视作束缚自由的牢笼,极力想要挣脱,在传统婚俗中从择偶到婚姻缔结的各种仪式中都充满了对婚姻当事人各自所应承担的伦理责任教育,明晰了婚姻是感情、责任、义务的统一,使人们对自己的婚姻生活有了清晰的方向感。弘扬传统婚俗的责任内涵是引导现代人充分体认婚姻的本质内涵,强化婚姻责任感、家庭责任感的重要途径,这不仅仅有助于提升现代人的婚姻质量和幸福指数,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更具有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婚俗现代人责任感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现代人是怎样挖煤的
让新“婚”尚为爱减负
现代人的避难所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智珠
少数民族婚俗旅游价值分析及开发研究
明清小说婚俗描写的特征及功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