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探析

2020-01-19 21:13黄志远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团员团组织共青团

黄志远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河源 51700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的加强,我国各领域已融入世界格局的发展之中,但随之而来的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对我国大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长期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研究探索高职院校如何引领和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显得尤为紧迫。

一、高职院校共青团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一) 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途径

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改革开放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使青年人当中的先进道德模范代表等公众人物起到模范带头作用[1]。高校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主阵地,高职大学生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发展的重要时期,由青年大学生组成的共青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接受学校党委的全面领导,要用先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武装思想,充分发挥其思想引领的作用,引导和服务广大学生。据统计,大学学生团员人数占学校学生人数的90 %以上,这些团员均分布在各二级学院团支部、团总支里面,近些年来,随着团中央工作力度的加大,要求全面从严治团,更加坚定团员的理想信念,提高团员的政治素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契机,引领广大团员积极的向党组织靠拢。

(二) 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

高职共青团组织作为与大学生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要充分体现其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要结合青年大学生的性格爱好特征,更好地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共青团工作中去。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团组织活动,把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通过科学的引领,使同学们不断进步。高校,是一个充满着青春气息的思想殿堂,青年大学生都是时代的生力军和先锋队,总能体现时代中的价值。当前,中国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共青团组织有义务引领广大学生,把握住时代的脉络,传承好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校园内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起到真正的思想引领作用。

二、高职院校共青团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现状

(一) 校园文化氛围不浓,不利于团组织引领和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的灵魂工程,是衡量高校思想意识形态工作效果的标准之一,也是引领大学生学习和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很多高校团组织只注重建立共青团的工作室、活动室等品牌基地,把表面功夫做得非常到位,但是精神文化内涵建设却缺乏一定的实力,没有用一定的精神文化内涵吸引广大团员学生参与进来。其次,有些高职院校只重视专业文化课教育,把学生关在教室和实训室进行学习,不提倡搞校园文化建设和宣传,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另外,有很多高职院校团组织经常用行政命令式的方式,强迫广大团员参加一些活动,甚至还规定不参与活动的同学将不能毕业,这种工作方式和方法很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观融入团组织的活动当中。

(二) 对网络新媒体的作用重视不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优秀的文化理念,更是思想政治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把价值观理念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团委是与大学生接触最为紧密的部门,也是组织团员开展活动最多、最频繁的部门,很多团组织不善于在活动中利用网络新媒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化。另外,团组织不重视在官方网站、公众号等新媒体的作用,或者是在宣传过程中搞形式主义,缺乏原创性推文,文章写的刻板、枯燥无味,缺乏对青年大学生的吸引力,这就会导致高职院校引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效果不佳。

(三) 缺乏行之有效的理论+实践的协同发展思想育人体系

共青团组织在高校当中的主要职责是引领共青团员向党组织靠拢,通过组织一定形式的活动进一步提升团员的思想政治意识,高校团委没有与学校的其他院系、行政处室等部门形成协同合作机制,这样容易出现各部门之间单独作战的情况,从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

三、提升共青团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

(一)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丰富多彩的高职院校共青团系列活动中去

高校团组织在发挥引领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对高校其他行政部门,团组织要更加注重思想引领的实践性,要利用团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进一步提升引领团员的思想工作,“高校共青团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应注重体验式教育成长和隐形教育能力的发挥[2]”。在实际的工作中,高校团组织要充分整合发挥团组织的体验式和隐形教育系列活动,如校园文体活动、社团文化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善于做群众性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法宝,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是指导一切实际工作走向胜利的方法论[3]。高校团组织要充分吸收马克思主义的精华,与高校的实际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内的群团工作中去,例如,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国旗护卫队在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方面的作用,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融入大学生国旗护卫队相关系列活动中;护卫队在课余时间定期与各班级团支部、协会还有各大学生组织一同开展爱国主义活动;师生共同参加国旗护卫队成立典礼、瞻仰革命烈士陵园、参加爱国主义教育讲座、参与国旗护卫队体验日、举办爱国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等等。团员干部们通过体验红色革命活动能进一步的增强大家的爱国主义忧患意识,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通过爱国主义活动能进一步增强大学生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二) 采取多种载体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时代的网络新媒体为青年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强大的支撑。高校共青团组织是青年大学生施展青春才华的主阵地和聚集地,共青团员们对网络新媒体的运用更加敏感。高职院团委善于将智慧校园网络平台与团组织的团建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团组织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共青团组织要利用开展线上“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培训班”、线上“共青团主题团日活动”和线上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用更加贴近青年大学生的语言和声音的原创性推文,加大线上的宣传和推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青年大学生感兴趣的语言和声音中,才能更好地凝聚团员学生们向团组织靠拢,从而起到思想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团员团组织共青团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团员想入党怎么办
湘西北第一个团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
发挥群团组织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探析如何加强油田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发挥群团组织带头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吴洪芹接受境内外媒体采访
介绍人要不断关心新团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