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茨河太和段水生态保护及修复措施探讨

2020-01-20 04:17
治淮 2020年6期
关键词:太和县太和河道

(作者单位:安徽省太和县水利局张册闸管所 236640)

一、前言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部分和基础内容,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关于治水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加快解决水生态损害突出问题,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维护河湖生态系统功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情况

黑茨河发源于河南省太康与淮阳交界处。河南段称黑河,安徽段称茨河。黑茨河流经河南的太康、淮阳、鹿邑、郸城和安徽界首、太和、阜阳诸县(市)境,入茨淮新河。全长约185km,流域总面积2994km2。其中太和县境内长为69.9km,流域面积为1039km2。安徽段直接汇入黑茨河的主要支流有茨谷河、界洪河、稻改河、宋唐河、古迹沟、柳沟、北八丈河等27 条。

根据《安徽省水功能区划》和《阜阳市水功能区划》,黑茨河太和段水质管理目标为三类,主要为确保农业灌溉及两岸人民生产生活用水。水功能分区为2 个,分别为豫皖缓冲区(豫皖省界至太和县倪邱镇阜亳公路大桥)和开发利用区(太和县倪邱镇阜亳公路大桥至太和县界)。

黑茨河太和段地下水水位下降明显,水质污染加重。特别是豫皖省界支流南洺河污染源的扩散导致黑茨河(太和段)水生态系统发生退化,部分水体甚至已失去利用价值。河道干流沿岸林木绿化率低,堤防两侧防护林不完整,未形成绿化缓冲带。堤防及岸坡存在较多的雨淋沟。管理薄弱、水土流失、滩地取土、扒坡种植等现象很严重。颍泉段管理相对较好,堤防建设推进较快。

黑茨河太和段沿线两岸经济发展落后,贫困人口多,脱贫攻坚任务较重,水生态保护及修复工作显得更为紧迫。

三、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

基于黑茨河太和段为平原河道等实际情况,黑茨河太和段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大致为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措施

(1)河岸带修复工程

河岸带是水陆生态系统交界面,具有廊道、缓冲带和护岸等重要的生态系统功能。包括滞纳颗粒物质、过滤来自高地和地表径流带来的污染物;维护遭受侵蚀的河岸;河岸边带通过水—土壤植物系统的过滤、渗透、吸收、滞留、沉积等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及综合作用,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少来自地表径流的包括氮、磷等营养物质在内的环境污染物,同时河湖岸边土壤及生物对水体中的环境污染物也可以发挥净化作用。

结合沿线乡镇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及脱贫攻坚要求,加快河岸带建设很有必要。黑茨河开展河岸生态防护工程,沿岸营造植被缓冲带以截留农业面源污染。

(2)河流水系连通工程

根据太和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太和县“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实施河湖水系沟通工程,通过骨干输引水河道疏浚,结合塘坝、蓄水涵闸、提水泵站等工程建设,并考虑不同河段的生态系统特点及功能定位,通过有效的水系沟通,形成流通活动的健康水网格局。

黑茨河水系连通工程主要是颍河—黑茨河—西淝河—涡河连通工程,通过界洪新河连通颍河、黑茨河和西淝河上段,并向东延伸至涡河,保障区间农业灌溉用水和生态水量。

(3)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

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塘坝整治和生态疏浚。在河段内沿河主要集镇建设环境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工程,农村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等。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选择沼气净化池、污水净化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地埋式污水处理等低成本、易管理的分散式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及沿线垃圾回收处理系统。

加强河流污染的综合治理,对周边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污染源采取截流措施,有效减少污染入河量,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2.非工程措施

(1)建立健全水生态系统保护法规与制度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明确生态补偿的类型,确定生态补偿的内容,包括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补偿方式和补偿模式、补偿标准和补偿分担量核算、资金筹集与利用及补偿方案实施等。

(2)保障河流生态用水,开展生态用水调度

以满足河道最小生态需水量为目标,开展生态用水调度为主要对策的水生态系统保护措施,促进水生态系统保护和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

(3)加强河道监控生态评估与监测

按照“减少外源污染,治理内源污染,增加环境容量”的治理思路,开展河道水质监测、开发利用监测,确定河道健康生态评价,定期发布重要河道健康评价公报,着力提升河道的生态健康水平。

增设水质监测断面,设立水位、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站;在乡镇重要部位设立排污口监测站;建设水量、水质监测网络,实时监控突发性水质污染情况,形成完善的监测、预报和预警系统。加强省市界断面、重点控制断面和重点排污口的水质监测设施和监测网络建设,逐步完善监控监测体系。

3.利用废弃河道进行调蓄水和水系连通工程建设

在积极推进河流水系连通工程的同时利用废弃北洺河河道进行蓄水和连通项目建设。从省界枢纽(正在建设江水北调工程)调水至黑茨河省界交汇处,同时利用废弃河道拦洪蓄水,加强沟塘治理。

四、结语

经过以上多项措施的落实,流入黑茨河太和段的污染源得到根本控制,流域范围内水质状况大幅改善,缺水状况得到有效缓解,从根本上改善和修复了黑茨河太和段水生态系统■

猜你喜欢
太和县太和河道
关于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思考
天一阁旧藏《太和正音谱》考
新刊《康太和墓志》考释——兼论敦煌文书P.3885中的唐蕃之战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新时代下的文物保护工作暨太和社会文物捐献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太和县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设计
但愿那爱心星火早燎原:记太和县关工委主任廉月富
数学问题与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