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水彩技法在传统民间工艺扇中的创新

2020-01-20 10:39刘常虹
大观 2020年11期

刘常虹

摘 要:深入研究中西方水彩画作品,通过解析其表现技法,包括留白、用水、调色、虚实处理等,从对比中寻找异同,进行总结提炼,有利于艺术创作者取长补短。文章以工艺扇扇面为载体,通过分析中西水彩画法的应用,以期创作出更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作品,实现中国传统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中西水彩技法;民间工艺扇;传统民间技艺

注: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中西水彩技法融合在传统民间工艺扇中的研究与创新”(Y201942634)研究成果。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种类多样,工艺扇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具有艺术性、民俗性与生活性,不仅具有艺术价值,同時兼具实用性。很多专家学者对中国民间艺术现状与数字化保护形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陈述总结民间艺术的概念、分类,并提出了一系列保护民间文化生态、教育并培养传承人等举措,以期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进行保护。然而,其中对民间艺术类型之一的工艺扇具体怎样进行融合创新这一方面缺少深入研究。

本课题主要结合水彩画的发展历程、特点、运用技巧、表现手法等进行创新融合,深入研究中西方水彩画的立体感、透视、造型、光影变化等,以期推动中国传统民间工艺扇与西方水彩融合创新,并以此为借鉴推动艺术家们推陈出新,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一、传统民间艺术概述

传统民间艺术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理解:从广义方面理解,传统民间艺术指的是民间戏曲舞蹈、音乐美术等;从狭义方面理解,传统民间艺术主要指的是传统民间美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工艺是民间美术的一部分,包括民间绘画、民间雕塑、民间建筑、民间刺绣、民间剪纸等艺术创作所涵盖的技术和方法。

传统工艺扇是民间艺术种类之一,传统工艺扇材质多样,包括绢丝扇、纸扇等众多种类,大都采用国画绘制技巧呈现作品内容,传递思想。本文主要研究怎样将西方水彩表现技巧融入中国传统工艺扇中,实现融合创新,以此为出发点研究中西水彩作品,将中国传统工艺扇作为载体,寻求新形式的突破,借助该课题研究中西水彩和国画的融合创新技术,详细分析实践融合技术和创造性转化效果。

二、西方水彩画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一)西方水彩画从插图到独立画种的演变历程

水彩画是用水作为媒介,调和矿物质颜料绘制出来的。目前,水彩作品层出不穷,大都以稀薄、通透、水渍著称。

用水调和颜料作画的传统源远流长。在旧石器时代,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山洞壁画中的野牛,就是通过水调和矿物质颜料完成的作品。5000年前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就有用水调和颜料完成的图案,如河南临汝县(今汝州)出土的用水和土红色颜料画在陶罐上的《鹳鱼石斧图》。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在纸草卷上的冥图指南、波斯的细密画、拜占庭杂以树胶的壁画都是水调和色彩绘制的。因此,可以说水彩画的发源地可分为东方和西方,但被列为独立的画种的现代所说的水彩画,则最早起源于欧洲。

水彩画这一画种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手抄本的彩色插图。欧洲中古时期贵族使用手抄本,其中,祈祷书、草药书都附有手绘插图,这些插图是用清水蘸矿物质颜料画出来的,细腻工整,但是色彩没有很强的附着力,容易褪色。同时,这些只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字而绘制的插图仅仅起到一定的辅助说明作用,没有独立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所以只能算是水彩画的雏形。直到水彩画家们充分理解水彩材料的特点并使其得以发挥时,水彩画才成为独立画种,真正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从15世纪到18世纪,被用来绘制地貌图的水彩从更具实用性逐渐走向繁荣,直至蔓延到美洲大陆和亚洲众多国家。20世纪初,水彩画传入中国。

(二)西方水彩的特点

1.主观强调对现实事物再模仿

写实是西方绘画的重要特征。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提出了艺术是对现实事物的再模仿,这一理论对西方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而,长久以来,西方人认为对事物的写实是其永远追求的绘画理念。

西方的绘画比较写实客观,观者大多看不出当时画家的主观心情,很难体会到画家当时营造的情境。西方水彩画家也长期以理性为主,强调绘画中客观严谨的造型、透视、立体感、质感、光影关系等,水彩画的色彩往往也注重体现时空变化的规律。

2.利用白色颜料提升画面明度与力度

早期英国的画家为加强水彩画的亮度和明度,把白色和其他颜色掺杂在一起,用水彩和水粉同时创作,描绘秀丽多姿的山峦、湖泊、岛屿、浓雾天气等自然风光。当时水彩画的绘画题材多以悠闲的乡村生活为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20世纪初,水彩画发展出一种冲动尖锐的风格,一些水彩画家尝试走抽象道路,把具体物象描绘成机械式的图案,画面中的形体简单平板。此时,将白色颜料运用在水彩画中,成为一种提亮明部、点亮高光、营造飞白效果的处理手法。

3.确立主观基调,艺术来源于客观生活

设定画面主基调,并利用对比色、冷暖色作为搭配,使色调更加统一和谐,加深观者的印象。水彩画家往往会给画面确定一个基调。就像英国水彩画家Shirley Trevena,她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被认为是英国最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之一,她一直试图打破传统水彩画的规则。多年来,她采用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绘画方式,使用动态的色彩创作。Shirley水彩绘画作品主要以花卉静物为主,并设定明朗的主基调,如其某一幅作品的主基调为暖色,橘红色70%,黄绿色、白色做搭配。

此外,水彩画家也注重结合客观生活。如英国女水彩画家Helen Allingham,她的作品都是围绕乡村小屋的家庭题材,描绘悠闲的日常生活,画面充满生活气息。

4.画面具体表现形式方面

西方水彩作品大都构图饱满,色彩丰富流动,细腻逼真地表现客观事物本身,喜欢在质感上做文章,使观者通过画作一眼便能认出光源的方向和质地。构图讲求的是把画面填充饱满,即便有留白的地方也要用白颜料调色涂满。

西方绘画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利用很多道具,主要有铅笔、碳笔、粉笔、水彩、水粉、油画颜料、纸巾、棉签、海绵,更有甚者甚至是徒手绘画等。

西方的绘画载体可以在纸上或者布上,主要以肖像、风景、静物为主要创作内容。其中,西方肖像画受宗教思想影响较强,所以画作中经常出现耶稣、圣母等宗教形象和相关事物。

三、中国水彩画创作特点

水彩画是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但受文化传统及地域特征等的影响,中国水彩画也发展出了自己的独特之处。例如,水墨画重笔墨的灵变抒发,寄托了画者的情思神韵。中国水彩画非常注重意境上的表达,融入了水墨画的独特语言。

水彩画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水分的控制、覆盖层数的多少、画画时间的长短、留白面积等,画家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掌握這些突变因素,并能够随性发挥利用,熟练掌控创作材质的特性,这是成功营造水彩画意境的必然因素。

水彩画用水调和水彩颜料,并在水彩纸上作画,其材料所特有的感受与形式美感是其他画种无法模拟和达到的,所以画面对感官上的刺激影响是独特的,这也就为中国水彩画营造独特的意境提供了一个前提。中西方水彩画在处理水时有所不同:西方水彩画中,水是调色的一种媒介,而中国水彩画把水作为调和剂的同时,强调留在画面上的水渍更具有美感。例如水彩风景画无论是户外采风还是画室创作,人为偶然的操作或非主观状态下所利用的水渍笔触产生肌理等的偶然效果,如果被艺术家恰当利用,就会形成特殊的意味并增加画面生动性。

同时,水彩流动的随性与中国国画的泼墨泼彩有异曲同工之妙。泼墨泼彩的技法主要是画者对艺术形象、具体部位和预期效果要有明确的构思和规划,将颜料用水调和后,将其泼洒在画面上,任其自然流淌渗化,形成山水的大体结构,再利用渗化的肌理效果,用笔补充调整,形成完整的作品。中国水彩画家也可以从中广泛吸收营养。

此外,中国水彩画讲求对自然光线与色彩的捕捉,季节交替与阴晴变换、空间距离都是其影响作品光线色调的因素。

四、中西水彩技法融合切入点研究

西方水彩画重形象、重美感、重写实,表现的绘画理念始终贯穿于西方绘画史中,而中国水彩画正是源于西方文化,是外来艺术。这就注定中国水彩画是以实用主义客观态度审视世界的,其重秩序,追求表现精神,讲究精确性和富有色彩节奏。具体地说,中国水彩画多借外来光、环境色传神塑造物体,通过固定光源下形成的明暗调子来描述和塑造物体,具有较强的理性特征,同时,其注重还原物体的真实感,十分讲究比例、明暗、解剖、结构、色度、色性等,运用光学、几何学、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等科学方法,从而达到逼真的艺术效果,无论从绘画题材还是审美态度上都不及中国画那般自如,潇洒从容。

中国水彩画讲求意境,画面表现气势磅礴,这都是因为水墨画融入水彩画的独特语言,水墨画重笔墨的灵变抒发,寄托了画者的情思神韵;西方水彩画严谨细腻,保持优雅的传统写实风格和审美理念,应用了色彩学、艺术解剖学、透视学等科学以及各类艺术表现手段,力求为受众群体展示一个真实的色彩世界,同时也不失热情与创新。

(一)微视角下的技术融合

水彩画的技法来自西方,可以将中国传统工艺扇画中常用的水墨笔法和审美融合进去。西方的水彩和中国的水墨很相似,只是中国画以水墨为主,大青绿等色为辅。西方水彩很少用到黑色,大都是营造五彩斑斓、柔和朦胧的效果,这是其用色的区别。

西方水彩追求理性的写实效果,分为几大流派,其中有逼真写实的人物肖像绘制,处理立体逼真、细致入微,人物的毛孔、毛发、皱纹、色斑等的绘画效果仿佛置于微镜头下。可以将处理水彩画的思维方式应用到传统工艺扇中,将人物刻画得更加写实、生动、细腻,惟妙惟肖。

(二)流动色彩的技术融合

西方水彩的一大流派绘画题材主要以花卉静物为主,利用流动的色彩、写意的方式,用水调和出浓淡相宜、色彩丰富的色块,体现空间主次关系。这种处理手法和中国写意水墨画笔法极为相似。可以吸收西方写实主义的造型语言、色彩规律与中国本土绘画结合,创作一批新作品。

相较于水彩画,中国传统工艺扇中常用的中国画色彩更为单一内敛,其主要以墨为主、刻画对象的固有色为辅,通过浓淡体现体积感,缺少丰富的环境色、对比色,显得更加沉稳内敛。可以尝试将西方流动的丰富色彩应用到中国传统工艺扇的创作思维中,化沉闷为跳跃,营造崭新的创作模式。如利用水彩颜料、水粉颜料在方形宣纸上创作,以细腻的情感为基调,把东方的神韵和西方的浪漫融合一体。通过两者的嫁接、移植、融合、重构,创作新的艺术画作。

(三)笔法的技术融合

绘制中国传统工艺扇时,首先确定刻画内容,然后可以结合绘制水彩画采用的滚笔法(蘸水,画笔呈45度慢慢滚动)、托笔法(即平铺法,画笔倾斜平行地涂,可以横着也可以竖着)、皴笔法(画笔倾斜45度,用整个毛笔,着重用笔尖扫)、揉笔法(适合画山水、背景等,先把画面打湿,然后沾取颜色在打湿的纸上画圈圈,之后可以左右摇晃画纸让颜色自然下垂)等展开创作。另外,水彩画的抖笔法(喷溅法)技法难度较高,在应用时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画笔湿一点,然后慢慢甩在纸上;二是用手指头弹沾满颜料的画笔。可以将绘制水彩画时的多种技巧应用到中国传统工艺扇中。水彩画丰富多彩的特殊技法,为中国传统工艺扇创作拓宽了思路。

同时,水彩画绘画时使用的工具也较为丰富,绘制中国传统工艺扇时,可利用板刷营造背景,用卫生纸擦拭出亮部,用海绵画树等,将中西水彩画多种技巧融合使用。

五、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举措

针对我国传统民间工艺的保护现状,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保护与传承老手艺的五条原则,即:一是坚持材料的传统性、原生性,二是保护杰出传承人及其技艺,三是呵护和珍惜传统技艺的生活功能和生活情趣,四是传统作坊的生产性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五是尽可能地区别对待保护与利用。这些原则的提出也为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扇这一传统手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传统民间艺术由于植根、生长于农耕社会,在进入当代工业社会后,处处显示出因与当代社会格格不入而举步维艰甚至岌岌可危。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抢救与保护愈来愈受到世人的关注。然而当前对民间艺术的抢救、保护还仅限于其外在静止形态——民间艺术品的层面,而未能真正提高民间艺术自身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命力,使其具备在当代社会生长的持续能力。

民间艺术的精华必须以活态的方式传承下去,单纯保存民间艺术品,不是长久之计。民间艺术必须在社会转型的情况下,自身也相时而动,依托现代产品形式,融合现代技术,进行创造性转化。创造性转化不是简单商品化,而是实现民间艺术的精华与当代产品的巧妙结合,借当代产品之形,寄传统民间艺术之神,从而使民间艺术借助新的载体传承延续,也使我国当代的产品体现出中国风格与民族特色,使双方相得益彰。

作者单位: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