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语文理想课堂研究

2020-01-20 05:31禄建平
甘肃教育 2020年13期
关键词:延伸提问情景

禄建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情景;提问;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20)13—0146—01

时下核心素养一词备受热议,然而素养不是空中楼阁,不是空乏的理论建构,而应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诸如核心素养中的“乐学善学、人文底蕴、创新实践”等要点,必须渗透到一些幽微细节中,必须与课堂的发展、推进和深入密切相关。窃以为,小学语文教学应以“变”字为本,以情景促兴致盎然;“精”字为妙,以巧问促课堂高效;“拓”字为展,以延伸促余音袅袅,以此活泼泼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变”字为本,以情景促兴致盎然

核心素养强调“乐学”,因为唯有乐学,课堂才会走向高效;唯有乐学,学习效果才会事半功倍;唯有乐学,语文素养才会落地生根。语文的世界何其博大,何其多姿,何其精彩,但如果触摸语文的方式是陈旧的、枯燥的、乏味的,那 么,语文或许就是僵尸的语文,就是沉默的语文,就是可憎的语文。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应该变一变,应该从开场白等小环节华丽转身,比如,由理论灌输到情景介入,由机械呆板到趣味连连,由平铺直叙到悬念迭生。以小学三年级语文《父亲、树林和鸟》的教学为例,新课伊始,教师用多媒体播放鸟儿的叫声,在美妙轻松的氛围中引领学生思考:孩子们,像天籁一样的鸟叫声与那刺耳的枪声和谐吗?随后,播放一段猎人枪杀鸟儿的视频,引领学生思考:这种行为对吗?可耻吗?经过学生多方回答后,教师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一个和谐而宁静的早上,一个懂鸟的父亲,一个心灵等待滋润的孩子,一大群可爱的鸟儿,他们之间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变一变”可以借助微课、教育云平台、数字化技术,也可以借助画面、音乐、谜语、童谣、舞蹈等。变成什么花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兴致日渐提高,情趣日渐浓厚,思维日渐活跃,想象日渐丰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语课堂更加精彩。

二、“精”字为妙,以巧问促课堂高效

核心素养强调“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对此笔者深以为然。的确,滞留在浅处,何谈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沉湎于单一的理解中,更奢谈核心素养的培育。语文教学应该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的核心地带,进行细微的多元化品味和理解,而这需要一两个关键、精妙的问题串起整体把握的框架,以巧问促课堂高效。

《父亲、树林和鸟》一文内容众多,我们在教学时必须进行合理取舍,抓住最关键的地方进行深入涵泳、揣摩与品味。如“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一句意蕴十足,包含着沉甸甸的语文味和人文味。教学时,可分解为更多的小问题进行深耕细作的分析与理解,这样的追问促使学生向更深的言语深处、思想深处和情感深处挺进:“父亲不是猎人才有如此美好的早上,如此美好的树林。”“鸟儿那么有灵性,如果父亲是猎人,树林里哪有鸟儿啊。”“如果父亲是猎人,我会请求他别猎杀鸟儿。它们多可怜呀!”“父亲、树林和鸟三者之间构成了一种和谐的关系,这种和谐是有父亲爱鸟和懂鸟所决定的。”

每一篇课文都有最关键的地方,引领学生“精处悟情”,关键处深思,紧要处发散,必将发现一个更大的语文世界,必将发现一个更精彩的乾坤。

三、“拓”字为展,以延伸促余音袅袅

核心素养十八个要点中的“人文底蕴”等,需要在一个更大的时空内进行渗透。的确,仅仅抓住课内有限的时间去落实核心素养是远远不够的。“遠处才有希望,远方才有高度。”语文教师应该引领学生以教材为蓝本,走出教材,走出教室,走向一个更丰富、更阔大、更精彩的时空,以延伸促余音袅袅的新境界。

仍然以《父亲、树林和鸟》的教学为例,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拓展。一是多媒体播放有关鸟的照片,鸟类灭绝的资料,然后开展讨论:面对日益减少的珍惜鸟儿的现实,我们应该怎么办?以此写一篇小文章,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二是设计一些爱鸟的标语或者口号,制作成卡片,作为献给 2021 年“爱鸟周”的礼物。三是搜集自己家乡的鸟类情况,写一篇建议书,在班上进行交流,最后选优作寄给当地环保部门。

这样的拓展隐含着我们对语文课堂更富创新化、更具理想化的期盼:相对于静态的、固守原文的、亦步亦趋的传统教学而言,有意义的探究以及这种自由之光和创造之光的闪烁,才离核心素养的实质更近一步。

核心素养“货真价实”地落实到小学语文课堂中,一定还有更多的渠道、方法和策略。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随时抓住有利契机,一点一滴地培育核心素养;做一个“牧羊人”,知道哪里水草丰美,并引领学生去品尝;做一个建设者,以积极务实的态度重构课堂生态,打造以核心素养为落脚点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延伸提问情景
情景交际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