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发展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2020-01-21 14:12鲍家伟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34期
关键词:农村党员集体经济学院

鲍家伟

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对于提高农村党员素质和带头致富能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四川省崇州市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教育学院作用,把农村党员教育作为基层治理和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做大了集体经济底盘,推动了乡村有效治理,将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一、基本情况

崇州农村党员教育学院位于白头镇五星村,于2016年5月成立,占地2亩,总建筑面积960平方米,是四川省委党校乡村振兴特色现场教学基地、省农民夜校示范实践基地,辐射周边六个乡镇1800多名农村党员。

学院所在的五星村,是全国最美休闲乡村、四川省百强村,此前与周边的村庄并无两样,如今的蝶变,既得益于乡村振兴的政策红利,也得益于能人带动和外脑借力。现任村支书高志伟,以前是成都某商场物业总监,放弃了50余万元的年薪,于2017年回村任职。上任后,通过整合扶持政策,用活本地资源,引入外来资本,引导村民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农家乐、民宿等新业态,带动了农民致富。在实践探索中,高支书深刻认知基层党组织是发展集体经济的主心骨,农村党员教育亟需加强,创建农村党员教育学院的想法应运而生。

学院成立后,高支书特地从江苏常州聘请长期从事培训工作的喻光远,负责学院工作。喻光远通过调研,设计了一整套与农村党员教育需求相适应的培训内容,吸引了省内外基层党员干部前来培训,仅2019年上半年,学院就先后承接培训40余期,推动集体经济创收107万元。总的来看,学院以办农村党员自己的学校为宗旨,解决了农村党员教育谁组织、学什么、谁来讲“三大问题”。

一是社会化办学破解组织问题。针对农村党员教育“谁来组织、怎么组织”问题,由五星村党委向崇州市委组织部、民政局申请,以民间非盈利性社会组织模式成立学院。学院由在村经营的五星春天酒店出资,村委会以地入股,两者共同使用管理的方式对五星村村委会进行改造升级,在硬件上解决了场地问题;采用社会化运转方式,搭建学院班子,面向社会聘任日常管理人员,把专业的问题交给专门的人去做,在软件上解决了运营问题。

二是从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入手解决学什么问题。针对农村党员教育内容单一、不接地气问题,学院从党员分类、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等方面对培训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开发。根据不同授課对象,分类施训,因人施教,科学设置必修和选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训什么”学以致用原则,将新发展理念、基层治理、社会稳定等与基层息息相关的知识融入其中,注重农村党员教育的实效性,推动党性教育与党员作用、党内教育与产业发展、党员教育与农民教育相结合。

三是多元化师资配备解决谁来讲问题。学院采用“党校专家+本土干部+身边典型”的方式,面向社会选聘了一批党性强、表达优、接地气的党建理论专家、优秀模范党员、百姓讲师,为党员讲理论、讲实践、讲体会。注重请“本地人”谈“本地事”、用“本地话”讲“本地经”,选树一批本土先进典型,从参训党员中挖掘一批认识到位、行动到位的优秀党员,进行现场案例教学。目前,学院已经建成一支107人的复合型讲师队伍,其中省、成都、崇州党建理论专家学者52名,崇州本土先进典型34名,百姓讲师(土专家、田秀才)21名。

二、取得成效

崇州农村党员教育学院这一平台,解决了农村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问题,也带动乡村新业态发展,富了脑袋也富了口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重要支撑。

(一)强化了农村党员教育

通过承接来自全国的基层党员干部培训,打造农村党员互动交流的共享平台,向外传递了崇州乃至成都经验,也向内引入了外地先进理念。同时,教育培训从党员向农民拓展,从党内教育向现代治理延伸,有效破解了农村党员教育难题,推动农民观念转变、技能提升、素质提高,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质量。

(二)壮大了乡村集体经济

以教育培训带动产业发展,五星村形成以培训教育、会务参观、民宿经济、高端餐饮为一体的新型乡村业态,实现了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的双丰收。2018年学院培训人员16000余人,村集体实现场地资产和新村资源入股利润分红60万元;带动农民投资民宿、餐饮120余家,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000元,比崇州市高3500元。

(三)推动了乡村有效治理

农村党员经过培训后,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乡村治理中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有着40年党龄的高笕村老党员岳奉强,之前因拆迁补偿问题,经常找村干部“扭到费”,通过培训,岳奉强认识到自己过去的言行给“党员形象”抹了黑,主动在土地整治中带头拆迁,带头维护秩序和调解纠纷,半个月内就完成了高笕村土地整治任务。

三、几点启示

党员教育、产业发展、基层治理,这些看似没有太多交集的工作,在党建引领和能人带动下,发生了深度融合,产生了聚合效益,注定了五星村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不平凡。

一是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五星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在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利益分配等关键问题上,村级党组织全程参与,党员群众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确保了集体经济在发展方向和道路上不走偏不走样,提升了党组织凝聚服务群众的能力。

二是农村党员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凝聚起振兴美丽乡村的强大力量,需要农村党员特别是村支书带头引领、开拓创新。正是有着高志伟这样的返乡能人、致富能手,凭借开阔的视野、丰富的阅历,带领五星村走出了一条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三是产业兴旺是村强民富的关键。村庄要发展,还得靠产业。五星村把集体经济发展置身于“大格局”中,抓住发展乡村新产业的“牛鼻子”,整合资源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业态,建立紧密利益联合机制,让集体成员和参与者共享发展成果,强村富民的梦想也变成了现实。◆

(作者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农村党员集体经济学院
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展集体经济更需完善乡村治理
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脱贫攻坚
380名农村党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多措并举调动农村党员积极性
富裕县 设立农村党员创业扶助基金
西行学院
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创新的思考